(接上期)
高校圖書館面向大學生深度學習的智慧服務實踐路徑劉敏(3:23—28)
面向黨政決策的公共圖書館政府輿情信息服務生態系統研究尹晶(3:29—32,56)
淺析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信息資源融合的模式與路徑鄧堅(3:33—39)
助力“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科研競爭力生態化動態追蹤模式研究蔣德鳳,曹紅兵,樊利勤(3:40—45)
高校圖書館知識中臺系統構建路徑研究符榮鑫,楊小華(3:46—50)
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問題與優化對策研究——以慈溪市為例吳欣欣,張超民(3:51—56)
京族口述歷史資料的價值研究秦小燕,張鶴明,趙錦濤(3:57—60)
京族口述文獻保護現狀及發展對策秦小燕,歐陽立,張鶴明(4:15—18)
我國古籍領域開展數字人文研究與實踐現狀分析王秋云,龍歡(4:19—25)
第三空間視域下我國城市書房的建設問題及發展策略研究陳麗(4:26—29,52)
公共圖書館短視頻服務探索與研究——以微信視頻號為例陳曉欣(4:30—36)
融入元素養培養理念的文獻信息檢索課程設計與思考唐國華,孫國鋒,常青(4:37—41)
公共圖書館開展青少年勞動素養教育的優勢及路徑探究劉洋,張劍,張素萍(4:42—45,85)
公共圖書館微課程建設現狀及策略研究——基于微信平臺的數字素養服務調研王燕榮(4:46—52)
萬歷寫刻本《麻姑山丹霞洞天志》考論董存斌,徐東哲(5:14—21)
古籍數字化建設工作的政府作用分析李美(5:22—26)
基于新聞信息分類標準的自動標引實踐研究顏玉奎,石文龍(5:27—32)
大學生社團“閱讀+”活動的育人價值與品牌機制思考李繼紅,卓如,徐在文(5:33—37)
多元合作視角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索——以“南圖閱讀節”為例梁雯雯,戚九龍(5:38—43)
基于用戶畫像的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知識服務實現路徑研究張英杰(6:19—25)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學科化建設研究張路娟,劉玉勇,孫遠綱(6:26—30)
空間生產理論視角下城市閱讀空間的建構思考及提升策略苗雯雯(6:31—35,57)
定位理論視域下的圖書館營銷研究胡穗欣(6:36—40,47)
公共圖書館年報:回眸、反思與展望——以廣州圖書館年報為例高美云(6:41—47)
城市圖書館數字閱讀體系化服務推廣的理念與實踐——以東莞圖書館為例奚惠娟(6:48—52,67)
圖書館開展科普閱讀推廣的實踐研究——以廣東省科技圖書館為例吳俏藝(6:53—57)
論新時代古籍閱讀推廣:矛盾問題、核心價值及運行機制張小仲(6:58—61,84)
·古籍研究·
《王維集》版本述要劉雅雅(1:52—60)
梁寅《石門集》版本源流考尚瑩軒(2:50—56,73)
趙汸《春秋集傳》版本源流考郭維勇(4:53—58)
古籍修復技術在民國文獻整理出版中的應用與思考——以《廣西省政府公報》修復為例黃玉杏(4:59—63)
孫肇興《四書約說》考述王慶豪(5:44—47)
吳祖修批點本中州集考述常虛懷(5:48—50)
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藏山稿外編》版本考薄曉婧(5:51—56,94)
黃道周《緇衣集傳》版本考袁康婧(6:62—67)
·綜述論壇·
e-Research環境下圖書館科研數據的選擇標準與利用研究陳長(1:61—65)
承續與變革:論民國初期公共圖書館的使命——以《遼寧省立圖書館之使命與其實施》為中心的考察吳百超(1:66—70,85)
數字人文環境下紅色文獻的協同建設探索袁逸,袁艷,華春花(1:71—75)
基于知識轉移的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策略研究——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范琴(3:61—69)
全民閱讀生態的構建與可持續發展李裴(3:70—74,79)
鄉村振興背景下縣級圖書館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以浦東川沙新鎮為例張金明,金懿英(3:75—79)
數據驅動的高校圖書館跨學科知識組織與智慧服務模式研究高桂雅(4:64—67)
基于沉浸式體驗的高校圖書館空間再造策略黃雪梅(4:68—72)
數智時代高校圖書館智能化閱讀推廣服務平臺構建研究張輝(4:73—76,85)
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下圖書館文化傳承發展模式研究林智榮(4:77—80)
圖書館資源意義的弱化及應對策略王勇,高雅奇,王曉翠,穆軍妮,蘇亞萍,宣立全(5:57—62)
老年人健康信息獲取的邏輯理路與實踐策略——基于信息公平視角喬碧清,梁文超(5:63—68)
從空間到服務:智慧圖書館空間服務創新機制研究白薇(5:69—74)
國內外研究高校圖書館隱私的文獻分析趙菲兒(6:68—73)
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現狀及對策——以E9聯盟高校為例周琰(6:74—77,90)
IP賦能在圖書館文旅融合中的應用場景研究應珂,梁璞(6:78—84)
·他山之石·
《處于十字路口的大數據基礎設施:高校的支持需求和挑戰》報告解讀與啟示陳寶美(2:57—61)
美國數字圖書館聯盟資源協同共享的技術路徑與啟示夏有軍(2:62—68)
美國圖書館界基于變革理論的社會影響力評估研究與啟示王碩(2:69—73)
·工作研討·
數字醫療時代公共圖書館老年人健康科普閱讀推廣服務研究張軍(1:76—80)
數據賦能的圖書館智慧閱讀推廣服務的實踐與探索——以深圳市龍崗區圖書館為例林翠萍(1:81—85)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實踐研究——以清遠連樟書屋建設實黃小梅(1:86—90)
總分館模式下的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研究——以上海浦東圖書館為例顧曉芬,劉鎏(2:74—77)
公共閱讀空間的創新建設與創意營造——以賀州市圖書館為例劉艷(2:83—86)
探尋“丟失”的閱讀——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閉環管理體系構建分析周秀軍(2:87—92,94)
高校圖書館用戶體驗館員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路徑李晶晶(3:80—85,91)
南京都市圈公共閱讀服務模式建設研究張愷,徐昊豐(3:86—91)
公共圖書館開展青少年紅色經典閱讀推廣的思考林寬欣(3:92—94)
智慧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非遺數字藏品開發探究沈絢楠(4:81—85)
社會感知驅動下圖書館融合時空數據的用戶畫像構建與應用研究李燕波(4:86—89,94)
地方紅色數字資源建設與服務推廣——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為例梁曉嵐(4:90—94)
社團在高校圖書館服務推廣中的生產機制與建設路徑研究劉佳依(5:75—78)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文獻調配智慧化研究曹婷(5:79—84)
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路徑研究——以“圖書館+”寶安模式為例周杰(5:85—89)
民族地區市級公共圖書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研究——以廣西為例陳碧玉(5:90—94)
山東省公共圖書館尼山書院文化服務研究黃啟素(6:85—90)
新時代城鄉小型公共閱讀空間設計與運營實踐研究——以廣州市越秀區圖書館為例謝潔華(6:91—94)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