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銘
冠心病,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然而,它的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則更準確地揭示了這種疾病的本質(zhì)。簡而言之,冠心病是由心臟供血的主要血管——冠狀動脈出現(xiàn)問題所引發(fā)的。這些血管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出現(xiàn)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臟無法獲取足夠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癥狀。
為了讓人們更直觀地理解冠心病,我們可以將其比作一條堵塞的水管。當水管堵塞時,水流會受到影響,導致供水不足。同樣地,當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時,心臟的血液供應就會受到限制,導致心肌缺血和缺氧。如果這種情況持續(xù)下去,心肌可能會受到永久性損害,甚至導致心肌梗死等嚴重后果。因此,了解并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對于預防冠心病至關重要。
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它實際上是心肌缺血、缺氧時發(fā)出的求救信號。這種疼痛并不是無關緊要的,而是身體在告訴你:“出問題了,需要關注!”當我們進行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心臟需要更多的血液來滿足身體的需求。然而,如果冠狀動脈已經(jīng)狹窄或被阻塞,那么心臟就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和氧氣,從而導致心絞痛的發(fā)生。這種疼痛通常被描述為一種壓迫性、緊縮性或窒息性的胸痛,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在緊緊地握住你的心臟。
心絞痛分為兩種主要類型: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癥狀通常較為固定,患者可能在特定的活動或情緒下經(jīng)歷胸痛,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疼痛會得到緩解。這種心絞痛像是一個定時的鬧鐘,提醒患者注意自己的心臟狀況。而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則更加狡猾和不可預測。它可能在休息時發(fā)生,而且疼痛更加劇烈和持久。這種心絞痛是心肌梗死的前兆,需要立即就醫(yī)。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就像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發(fā)的火山,讓人時刻提心吊膽。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最嚴重階段,它代表著心臟肌肉因為長時間缺血而開始壞死。這是一種與時間賽跑的緊急狀況。當冠狀動脈因為各種原因完全阻塞時,心肌得不到任何血液和氧氣供應,這就像是被切斷了生命線的城市,開始逐漸陷入癱瘓。
心肌細胞是非常特殊的,它們一旦死亡就不會再生,所以心肌梗死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主要癥狀如持續(xù)性胸痛、氣短、出汗和惡心等都會迅速出現(xiàn),這是身體在向你發(fā)出緊急求救信號。這種胸痛與心絞痛不同,它更加劇烈、持續(xù),并伴隨著一種瀕死感。患者可能會感到自己像是被一塊巨石壓在胸口,呼吸困難,每一秒都是煎熬。
心肌梗死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病癥,每分鐘的延遲都可能導致更多的心肌細胞死亡。這就是為什么一旦懷疑心肌梗死,必須立即就醫(yī)。
心絞痛的診斷通常包括一系列的非侵入性檢查,如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心電圖(ECG)和壓力測試等。這些檢查有助于醫(yī)生了解患者的癥狀、體征和心臟功能,從而確定是否存在心絞痛的可能性。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更準確地確定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和程度,可能需要進行冠狀動脈造影這一侵入性檢查。
心肌梗死的診斷則主要依賴于心電圖的變化、血液中心肌損傷標志物(如肌鈣蛋白)的水平升高以及患者的臨床癥狀。心電圖可以顯示心臟電活動的改變,從而幫助醫(yī)生判斷心肌是否受損。血液中心肌損傷標志物的升高則進一步證實了心肌受損的程度。在某些情況下,為了確認診斷,也可能需要冠狀動脈造影來觀察冠狀動脈的狀況。
心絞痛的治療目標是減輕癥狀并預防心肌梗死的發(fā)生。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在某些情況下的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藥物治療主要包括硝酸甘油、β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藥物,它們可以幫助擴張血管、降低心臟負荷、穩(wěn)定心律等,從而緩解心絞痛癥狀。此外,改變生活方式,如戒煙、控制體重、增加鍛煉等,也對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義。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變無法有效控制癥狀,可能需要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或外科手術,以恢復冠狀動脈的血流供應,降低心肌缺血的風險。
心肌梗死的救治,主要遵循兩個“120”原則。一是,一旦發(fā)生心肌梗死,家屬要立即撥打120,期間要解開患者衣領,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其情況,并將情況告知醫(yī)生。二是要求在發(fā)病120分鐘之內(nèi),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目前的臨床研究大多表明,如果能夠在120分鐘內(nèi)得到治療,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心梗患者的預后會大大改善。因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血管阻塞,所以其最有效的治療措施就是迅速開通阻塞的冠狀動脈。目前開通冠狀動脈的措施有兩大類:一類是溶栓治療,這在基層醫(yī)院或者偏僻的地區(qū)是目前開通冠狀動脈非常有效的措施;另一類是急診PCI手術,這是目前治療急性心肌梗死首選的有效措施。
引發(fā)冠心病的因素,其中一些是不可控的,比如年齡;可干預的因素則比較多,比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精神長期緊張、睡眠不足、長期飲酒、吸煙等。這就給了我們預防的機會,可通過下列措施來遠離冠心病的威脅。
合理飲食 我們應該讓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健康蛋白質(zhì)(如魚類、豆類和堅果)成為餐桌上的主角。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礦物質(zhì)、纖維和抗氧化劑,有助于保護血管內(nèi)壁,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同時,需要控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盡量避免高脂肪的肉類、奶制品和油炸食品。此外,高鹽、高糖和加工食品也是健康的大敵,它們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和血糖波動,從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yǎng)成閱讀食品標簽的習慣,選擇低鹽、低糖和無添加的食品。
規(guī)律運動 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或游泳,不僅對心肺功能有益,還能提高心肌的供血能力。此外,肥胖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而通過運動可以消耗多余的熱量,保持正常體重,減輕心臟的負擔。
不吸煙少飲酒 吸煙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顯著增加冠心病的風險。而過量飲酒則可能導致心律失常、高血壓和心肌病等心臟問題。因此,戒煙和限制飲酒是保護心臟的重要措施。建議男性每日飲酒量不應超過兩個標準飲品,女性則不應超過1個。
管理壓力 持續(xù)的壓力會導致身體釋放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和皮質(zhì)醇,這些激素會加速心率,升高血壓,并對血管和心肌造成損害,從而增加冠心病的風險。因此,學會管理壓力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舒緩壓力,如適時休息、進行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放松訓練。如果感到無法自行應對壓力,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定期體檢 通過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和心電圖等指標,可以評估心臟健康狀況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睡眠充足 避免失眠和過度疲勞,制定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每晚保證7~9小時的高質(zhì)量睡眠,有助于維持血壓和心率的穩(wěn)定,減輕心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