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響水中學 沈愛華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有學生參與的課堂才是有效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這樣的鮮活個體,學會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問題,有效提高課堂參與度.不過,受應試教學的束縛,部分教師為了“趕進度”,常常按照預設將知識講授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感受,也沒有提供機會讓學生思考,這樣的課堂是缺少靈魂的,是低效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發展學生為目標,引導學生思考與交流,使學生真正處于主體地位,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大多“以師為主”,教師以“灌輸”的方式將知識講授給學生,很少提供時間讓學生思考與交流,這樣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的話語權,影響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提供機會讓學生思考、交流、表達,也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真正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惑,以便優化教學策略,促進課堂教學的生成和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1已知F為拋物線的焦點,弦AB過點F,則以AB為直徑的圓與準線l的位置關系為______.
本題主要考查拋物線的定義、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題目給出后,教師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合作交流,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得到解題過程如下:如圖1,從點A,B分別向l作垂線,垂足分別為A1,B1,由拋物線的定義知|AA1|=|AF|,|BB1|=|BF|,|AB|=|AF|+|BF|=|AA1|+|BB1|=2d=2r,即d=r,所以它們的關系是相切.

圖1
問題解決后,教師預留時間讓學生歸納交流,并鼓勵學生提出新問題.
生1:拋物線的性質與橢圓和雙曲線的性質類似,若將拋物線換成其他圓錐曲線,會得到怎樣的結果呢?
師:非常好,運用類比思想方法聯想到了其他圓錐曲線.我們先以橢圓為例,看看兩個問題的解法有何異同之處?(學生積極思考、探索.)

師:特別棒,條理清晰,思路嚴謹.如果是雙曲線,又會得到怎樣的結論呢?
就在教師想結束本題的探究時,一個平時不愛表達的學生提出了新想法.
生4:不用這么繁.(學生投來詫異的眼神.)
師:說說你的想法.
生4:舉個例子就行了.(部分學生還是不解.)
師:怎樣舉例?(教師繼續追問.)
生4:就是取特殊曲線,不過好像解題步驟差不多,還是挺繁的.(生笑.)
生5:我有個辦法不知是否可行,能否直接比較曲線的通徑的一半與焦準距的大小呢?
師:是個不錯的想法.大家找到了不同的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至于應用哪種方法既要看大家的解題習慣,還要看題型,適合自己的通常就是最優的.
師:現在我們再回顧原始的問題,觀察圖1,結合剛剛的研究經驗,是否可以判斷以AF為直徑的圓與y軸的關系呢?
新問題有效點燃了課堂,數學交流也達到了高潮.學生解決問題后,自發將命題推廣至橢圓和雙曲線中,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這種鼓勵學生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的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探究活動,不僅促進了知識的升華,而且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更使課堂呈現出別樣精彩.
數學知識是抽象且復雜的,數學題目是靈活且多變的,學生解題時難免會遇到障礙或出現錯誤.在面對學生遇到的障礙或出現的錯誤時,教師不妨創設有效的問題進行啟發和指導,并適度地安排學生交流、反思,進而讓學生在有效問題的引領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提高學生學習信心.當然,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關注學生思維的起點,找準思維的增長點,以便通過有效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學會思考、學習.

該題是高三二輪復習時的一道向量綜合題,從學生的反饋來看,該題做錯的人數較多,基于此,教師重視呈現學生的思考過程,以便找到問題的癥結.
生1:我毫無思路,看不懂這個式子,不知該如何入手.
生3:我只記得內心和外心,就隨便蒙了一個.
基于學生的問題,教師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
(1)復習“四心”:復習“四心”的定義及相關性質.
(2)提出問題:根據“四心”的定義及性質你能判斷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嗎?

有了上述問題的鋪墊,學生很快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

圖2


為了檢測和強化學生對以上知識、方法的掌握情況,教師在原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式,題目如下:

題目給出后,教師讓學生獨立思考,大多學生模仿以上兩題的解題思路解決問題.


圖3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多給學生一些交流和展示的空間,充分暴露學生思維,真正了解學生之所困、之所想、之所需,以此通過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跳出思維的誤區,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作業講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其在鞏固知識、發展思維、激發學習興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在作業講評時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做好記錄,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錯因進行分析,從而為作業講評提供依據.教師在作業講評時,應多對學生的錯誤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找到真正的錯因,厘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形成正確的解題策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在作業評講時,若一味地呈現標準答案讓學生謄寫,將很難誘發學生思考,這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是淺顯的,很容易造成“一錯再錯”情況的發生.因此,教師在作業講評時,要對學生的錯誤進行重點講評,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出錯的原因,并啟發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這樣雖然會消耗一定的課堂時間,但是可以從根本上避免“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的現象,有效提高解題準確率.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切實貫徹“以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多給學生一些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學習的興趣,構建精彩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