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源,白娉,孫麗媛
1.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山東聊城 252000;2.聊城市東昌府區中醫院,山東聊城 252000
阿爾茨海默病屬于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的一種,具有慢性、隱匿性特征,發病后會呈現出進行性進展的表現。現階段,基于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的背景,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發病率有明顯的升高趨勢,從而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加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該病多伴有抑郁、焦慮障礙,癥狀以興趣缺乏、易激怒為主[1]。與此同時,部分患者還會有恐懼的表現。基于抑郁、焦慮障礙的影響,患者常有自主神經癥狀,并且晝夜存在較大的情緒波動。臨床治療阿爾茨海默病過程中,以往擔憂應用抗抑郁藥物不利于患者恢復,從而導致合并抑郁、焦慮障礙患者未獲得有效干預,最終影響整體療效。相關研究發現,在阿爾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焦慮障礙患者中,普遍存在神經結構、腦功能異常等[2]。其中5-羥色胺神經元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去甲腎上腺素表達異常,均會增加患者并發抑郁、焦慮障礙的風險。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抗抑郁、焦慮干預手段。鹽酸丁螺環酮屬于5-羥色胺受體部分激動劑,在治療抑郁、焦慮癥狀方面優勢顯著[3]。本研究方便選取2022 年8 月—2023 年10月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76 例阿爾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焦慮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鹽酸丁螺環酮的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本院收治的76 例阿爾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焦慮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38 例。參照組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齡56~76 歲,平均(63.21±4.20)歲;病程0.4~7 年,平均(4.12±0.37)年;阿爾茨海默病分級:輕度30 例,中度及重度8 例。研究組中男23 例,女15 例;年齡55~78 歲,平均(63.18±4.31)歲;病程0.5~7 年,平均(4.08±0.42)年;阿爾茨海默病分級:輕度27 例,中度及重度11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審辦2024 第(21)號]。
納入標準:①與《阿爾茨海默病診療指南》[4]中阿爾茨海默病合診斷標準相符合,合并抑郁、焦慮障礙;②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③無藥物過敏史。
排除標準:①嚴重藥物依賴史者;②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③合并腫瘤疾病者;④既往有吸毒、酗酒史者。
參照組使用鹽酸舍曲林分散片(國藥準字H20090337;規格:50 mg)治療,口服用藥,2 次/d,50 mg/次。
研究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結合鹽酸丁螺環酮片(國藥準字H20000199;規格:5 mg),3 次/d,5 mg/次。連續應用1 周。然后在用藥的第2 周,增加用藥量,3 次/d,10 mg/次。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6 周。
(1)兩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標對比。包括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中樞神經特異性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s, S100β)、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采集量約為2~3 mL。對其進行低溫離心處理,獲取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上述指標。
(2)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障礙程度對比。①以康奈爾癡呆抑郁量表[5]測定患者的抑郁障礙程度,包括障礙、情緒、軀體、周期性功能等維度。總分為0~38 分。總分≥8 分,說明有抑郁情況。②以漢密頓焦慮量表[6]測定患者的焦慮障礙程度。包括抑郁情緒、入睡困難等維度。總分為0~55 分。總分<7 分提示不存在焦慮癥狀,>24 分代表有嚴重焦慮。③以抑郁自評量表[7]測定患者抑郁障礙程度,涵蓋泄氣、自卑等子項目。分數評估總值在31~45分。分數值高,說明抑郁程度嚴重。
(3)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統計發生惡心嘔吐、便秘、失眠患者的例數。
采用SPSS 2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血清生化指標、抑郁、焦慮障礙程度為計量資料,且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行t檢驗;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血清生化指標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各項血清生化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生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清生化指標比較(±s)
注: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S100β:中樞神經特異性蛋白,IL-6:白細胞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
組別研究組(n=38)參照組(n=38)t 值P 值BDNF(ng/mL)治療前11.59±2.13 11.61±2.53 0.037 0.970治療后25.81±2.12 29.71±2.28 7.722<0.001治療后18.20±2.10 15.61±2.18 5.275<0.001 S100β(ng/L)治療前219.15±25.03 219.71±25.18 0.097 0.923治療后156.13±12.11 164.14±13.04 2.775 0.007 IL-6(ng/L)治療前42.11±4.23 42.09±4.24 0.021 0.984治療后27.81±2.37 33.34±3.17 8.613<0.001 TNF-α(ng/mL)治療前36.80±4.33 36.78±3.45 0.022 0.982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障礙程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康奈爾癡呆抑郁量表、漢密頓焦慮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抑郁、焦慮障礙程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抑郁、焦慮障礙程度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n=38)參照組(n=38)t 值P 值康奈爾癡呆抑郁量表評分治療前12.49±2.17 12.51±2.38 0.038 0.970治療后4.48±0.37 7.76±1.23 15.742<0.001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分治療前28.23±3.26 28.19±3.18 0.054 0.957治療后8.20±1.31 12.59±2.10 10.934<0.001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治療前38.80±3.22 38.79±3.03 0.014 0.989治療后11.07±2.26 16.13±3.11 8.114<0.001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近些年,阿爾茨海默病在臨床發病率較高,該病與神經系統退行性改變相關,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與此同時,在患者疾病發生與發展過程中,多伴隨焦慮、抑郁癥狀,以上癥狀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僅會造成神經系統、認知功能損傷,而且還會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影響患者預后[8-9]。因此,為提高患者疾病治療效果,幫助其消除抑郁、焦慮障礙,還需要選擇適宜的治療辦法。
丁螺環酮作為抗焦慮藥物的一種,可歸為氮雜螺環葵烷雙酮類藥物范疇,其具備完全、部分突觸前激動劑的相同作用。作用于機體后,能夠產生負反饋。在此情況下,患者焦慮程度減輕,5-羥色胺活力降低[10]。與此同時,隨著藥物應用的時間延長,機體突觸前5-羥色胺受體會有脫敏反應出現。這就使得負反饋控制情況減弱,進而增強突觸后激動能力。受此影響,神經遞質活性提高,患者的抑郁程度減輕。此外,丁螺環酮在緩解患者神經發育異常方面價值顯著,并且不會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適宜長期應用[11]。黎勇航等[12]以鹽酸丁螺環酮作為抑郁、焦慮障礙患者的治療藥物,結果顯示,患者治療前康奈爾癡呆抑郁量表評分為(11.94±2.34)分,治療后下降到(4.51±1.01)分,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中,與治療前對比,治療后的BDNF、IL-6 等指標均為研究組改善明顯,并且患者康奈爾癡呆抑郁量表評分情況顯示為研究組更低(P<0.05)。由此可見,丁螺環酮的應用,能夠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程度,改善其神經功能。就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而言,具有神經營養價值。而神經細胞增殖、分化等,均與此物質功能的正常發揮相關。通過對其表達進行分析,利于了解腦損傷情況。S100β屬于鈣結合蛋白的一種,存在于大腦星形膠質細胞內[13]。此蛋白可對大腦神經細胞起到調節作用,影響其生長、增殖。另外,神經細胞的信號傳導也與S100β息息相關。在阿爾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焦慮障礙發生后,大腦高級中樞功能受到一定的損傷,會造成血清BDNF 水平的低表達,S100β水平提高。而丁螺環酮的應用,可對5-羥色胺受體、多巴胺受體產生作用,促使大腦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大量釋放[14]。在此情況下,大腦興奮度提高,并且神經元再生能力增強。隨著患者神經功能的改善,大腦神經元間信號異常傳導緩解,最終提高抗焦慮、抗抑郁水平。在抑郁、焦慮障礙中,TNF-α 屬于易感因子。此外,IL-6 表達影響患者的抑郁癥狀。患者血清TNF-α、IL-6表達的異常,會增加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生風險。借助于丁螺環酮進行治療,能夠改善機體的炎癥水平。這可能與藥物應用能夠減輕錐體外系不良反應有關。基于此,患者神經損傷程度減輕,神經細胞的炎性反應減弱。不僅如此,該藥物還可刺激大腦興奮性遞質釋放,從而促腦神經元再生。隨著患者腦神經恢復,其焦慮、抑郁程度減輕,認知功能改善[15-16]。本研究發現,在不良反應惡心嘔吐、便秘、失眠發生情況方面,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這說明丁螺環酮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阿爾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焦慮障礙患者治療期間,以鹽酸丁螺環酮為藥物,可獲得優異的應用效果。該藥物不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并且能夠有效減輕其焦慮與抑郁程度,改善其血清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