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讓你獨行,鼓勵你大膽嘗試;有一種愛叫激勵你敢于擔當,不言放棄;有一種愛叫相守相伴,風雨同舟。
朋友張強被評為天津市北辰區首屆道德模范。去年春節期間,他兒子所在的武警河北省總隊唐山支隊寄來嘉獎令,作為父親,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隨后他給我講了兒子初中賣花的故事。
那年春節剛過,馬上就要到情人節了,張強的兒子和另外兩個同學決定去賣花。張強欣然答應,并提供了本金。三個孩子批發了50朵玫瑰,一朵7.5元,一共花了375元。計劃1朵賣15元,每人能賺100多元。
繁華的和平區濱江道上,沿街高掛著燈籠,店鋪傳出悅耳的音樂,涌動的人潮帶來了滿滿的商機,但賣花的人也特別多。
這三個孩子從早上九點半開始賣花,起初還是每朵賣15元,后來降到每朵12元,可直到中午也沒賣出幾朵,這時一個孩子退縮了,自己坐車回家了。剩下的兩個孩子一商量,覺得這里不好賣,想回家附近試試。于是他們坐車回到北辰區,但生意依舊慘淡。
下午兩多點了,兩個孩子肚子餓得咕咕叫,其中一個孩子堅持不下去,打電話回家讓家長接走了。兒子也給張強打了電話,說肚子很餓,也想回家。張強卻對他說:賣花是你自己的選擇,所以必須堅持,要是餓了,我現在給你送飯。
到了下午五點多,在北辰區的御龍灣廣場,兒子坐在車里一邊吃著爸爸送來的熱包子,一邊哭訴著說自己是不是親生的。張強說:“人的成長道路是要自己決定的,人生是自己的,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樣吧,吃完飯爸爸幫你一起賣。”于是吃完包子,父子倆一起賣花。張強背著兒子找到一對路過的情侶,告訴他們前面賣花的小男孩是他的兒子,給了情侶50元錢希望他們能幫忙買幾朵花。兩人聽明白他的意思后,感動于這位父親的良苦用心,于是爽快地答應了,一次“買”了4朵玫瑰花。
成功的喜悅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兒子賣花的勁頭更足了。傍晚七點時,玫瑰花還剩下十來朵。兒子對張強說:“您先回家吧,我到前面的大地影城附近再轉一轉,完事后自己回家。”
晚上十點左右,門鈴響了,打開門,只見兒子手里拿著一朵玫瑰,笑盈盈地說:“最后留下了一朵送給媽媽。”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責任擔當是難能可貴的品質,是健全人格的基礎。然而,有些父母卻在不經意間以“愛”的名義,制約了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讓孩子喪失了責任擔當。
在這個故事中,孩子一時興起決定賣花,經歷了困難尤其是小伙伴的退出后,他也想退縮,但父親的陪伴給了他堅持的勇氣,小情侶一次“買”走了四朵花則幫他建立了自信。這次賣花肯定會成為他人生中難忘的經歷,對成長助力良多。
很欣賞美籍華人作家劉墉的一段話:“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討價還價,既要美國式的自由,又要中國式的寵愛,卻沒有美國孩子的主動,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然而這批孩子進入社會后,既要美國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國式的鐵飯碗,卻沒有美國員工的自律和中國傳統的忠誠。從小討價還價,長大后失去原則,該講情的時候講理,該講理的時候說情。這是我們現在許多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結果。”
(作者系天津市北辰區辰慶小學教師)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