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緊緊圍繞建設金融強國目標,用專業化、有溫度的金融服務,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扎實做好五篇文章,以高質量發展服務新質生產力,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中國平安充分發揮金融保險經濟補償、資金融通等功能,打造特色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深入服務科創型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平安銀行重點加強對先進制造業的支持力度和對科創企業的培育力度,通過引入“商行+投行+投資”等模式,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精準滴灌“專精特新”企業。截至2023年3季度末,平安銀行“專精特新”客戶授信余額較年初增長98.4%。平安產險通過提供定制化的保險保障方案,護航“國之重器”,累計為超200顆衛星及超100枚運載火箭發射提供保險保障,遙感衛星承保技術行業領先。
開展綠色金融行動
中國平安切實推進金融主業與綠色發展相結合,開展綠色金融行動。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綠色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62.76億元,綠色貸款余額達1360.41億元,保險資金綠色投資規模達1323.06億元。中國平安上線覆蓋全體員工的碳賬戶系統,將員工的低碳行為及碳排放數據納入整體運營管理,以實際行動履行自身減排責任,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平安產險不斷豐富綠色保險產品服務供給,落地全國首單紅樹林碳匯指數保險,實現生態系統碳匯保障有效覆蓋。
持續深耕普惠金融
中國平安著力構建高水平普惠金融體系,持續加大對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的金融支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便利性、可得性。截至2023年3季度末,平安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超100萬戶,貸款金額達5831億元。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共為17.9萬小微企業主提供無抵押貸款服務。平安產險打造了“企業安心保”等一系列小微企業客戶專屬保險產品,已為212萬家小微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29萬億元。針對外賣員等新市民群體,2023年,平安產險日均為新市民提供專屬風險保障65萬人次,總保額達4225億元。中國平安為“三農”發展注入金融活水,累計投入鄉村產業幫扶資金1170.71億元。
助力發展養老產業
中國平安全力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為養老產業、銀發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支撐。深化養老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養老保險三支柱體系建設,不斷豐富養老產品供給,創新推出“保險+醫療健康”“保險+居家養老”“保險+高端養老”服務,截至2023年年底,平安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54個城市;著力打造“投資、保險、醫療、養老”四大服務平臺,建設具有平安特色的管理式醫療養老服務體系,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發展數字金融
中國平安堅持以科技為發展引擎,截至2023年年底,擁有超2萬名科技研發人員、超3000名科學家組成的科技人才隊伍,集團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1533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基于領先的科技實力,中國平安加快推進全面數字化戰略,重塑產品服務和流程。平安壽險、平安產險智能理賠服務持續完善升級,理賠申請時間、審核流程大幅縮短。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打造的AI智能貸款解決方案“行云”,讓申請流程平均耗時降低31%,服務斷點減少50%;平安銀行自主搭建星云物聯網平臺,截至2023年3季度末,已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發生額累計超9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