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穎
【摘要】 目的 探討無縫隙全期護理干預模式對無痛內鏡治療胃息肉患者焦慮情緒和并發癥的影響。方法 選取鄱陽縣人民醫院2019—2021年收治的80例胃息肉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一般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無縫隙全期護理,比較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術后恢復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縫隙全期護理干預有利于無痛內鏡治療胃息肉患者術后快速恢復,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護患關系和諧,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胃息肉;無縫隙全期護理;無痛內鏡;焦慮情緒;并發癥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1-0116-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735.2
胃息肉作為一種常見的消化科疾病,以胃黏膜表面組織凸起為主要特點。胃息肉早期常無明顯癥狀,患者難以發現[1-2]。無痛內鏡是臨床治療胃息肉的主要方法,該方法在內鏡下切除病變的胃黏膜,具有創傷小、治療效果好等優點。作為一種侵入性治療手段,這一方法容易讓患者產生緊張、焦慮的心理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3]。同時,該方法切除胃息肉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脅。因此,有效的護理方式對于應用該方法的胃息肉患者十分必要。無縫隙全期護理干預模式能夠保障患者動態化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內容的一致性,為患者提供連續、及時且優質的護理服務[4]。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了無縫隙全期護理干預應用在無痛內鏡治療胃息肉患者中的臨床效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鄱陽縣人民醫院2019—2021年收治的80例胃息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26~77歲,平均年齡(42.88±5.42)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15例,大學10例。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27~76歲,平均年齡(41.64±5.8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13例,大學13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均確診為胃息肉;患者均在無痛內鏡下行黏膜切除術治療且治療效果佳;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術前檢查完整。
排除標準:患者有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患者因昏迷、休克、精神障礙等無法配合;患者有惡性腫瘤病史;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患者7 d內服用過抗凝藥物。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包括健康教育、科普疾病注意事項、胃息肉相關知識宣傳等,比如術前根據相關手術管理制度進行護理、術后進行傷口處理及飲食建議指導、術后為患者家屬科普疾病知識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無縫隙全期護理,具體做法如下。(1)創建護理團隊。內鏡室護理負責人擔任組長,建立護理目標,為患者提供無縫隙全期護理。結合胃息肉內鏡下手術對醫護配合、病房管理等具體需要,制定無縫隙全期護理流程,并制成PPT或紙質材料,用于護士學習和參考。(2)實施流程。術前,患者入院后,病房護士引導患者進行各項檢查,了解目前狀態和用藥情況。為患者講述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治療策略以及案例,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告知患者術晨保持空腹,并與內鏡室銜接,核對患者信息,告知內鏡室護士患者的術前準備工作、心理狀態及注意事項。內鏡室護士安撫患者情緒,給予專業指導。術中,內鏡室護士接待患者到達候診室,并做好術前用藥管理,對于特殊患者需給予針對性觀察和心理疏導。確保手術器械和相關儀器使用正常,備好手術所用藥品,完成體外預實驗。指導患者體位放置,連接監測儀器,時刻監測患者的生命指標。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部位,在不影響手術情況下盡可能減少身體裸露,加強保暖措施,有效配合醫生完成病情觀察、器械拿放、用藥、標本采集和送檢等,確保手術進程順利展開。術后,內鏡室護士需為患者及其家屬簡要講解治療情況和術后注意事項,通知病房護士,交待術后護理、對特殊病人的觀察及應急處理等,護送患者回病房,告知患者術后6 h內臥床休息。密切觀察腹部體征、生命體征變化,根據術后情況安排飲食。術后2 d內鏡室護士與病房護士共同完成術后訪視,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在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類食物為主。術后7 d內減少食用蛋白質含量過高食物,比如牛奶、豆漿等,避免腹脹,禁止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并使用合適力度按摩腹部,加快胃腸道蠕動。觀察患者的疼痛情況,采用聽音樂或看書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對于疼痛感劇烈的患者根據醫囑給予適量鎮痛藥物。出院指導,告知患者術后復查日期和注意事項,身體如有異常及時回院就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采用微信、電話等方式進行院外指導,定期發布術后康復知識,叮囑嚴格按照醫囑用藥。術后1個月內切勿劇烈運動,根據身體恢復狀態進行散步、爬樓梯和太極等有氧運動,30 min/d。
1.4 觀察指標
護理過程中主要觀察指標如下。(1)對比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使用SAS、SDS量表分別評價患者的焦慮情況和抑郁情況[5]。2個量表的評分與患者的負性情緒程度呈正相關,SAS量表臨界值50分,SDS量表臨界值53分,得分越高患者的不良情緒越嚴重。(2)對比2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包括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3)對比2組患者在接受胃黏膜切除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胃穿孔、遲發性出血和感染。(4)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患者回院復查時,用醫院自擬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評價。該問卷包括完全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3項??倽M意率=(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護理前,2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對比
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
見表3。
2.4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4。
3 討論
胃息肉是一種臨床上的常見病癥,早期癥狀不典型,主要有腹痛和腹部不適,部分嚴重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和糜爛性潰瘍等。胃腸息肉的存在會影響消化功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6]。無痛內鏡治療胃息肉是臨床常規治療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危險性低、術后效果佳等優點[7]。部分患者對內鏡有恐懼感等,會產生負性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術以及康復效果。
無縫隙全期護理是一種將醫護、護護間緊密無縫隙銜接的新型護理方式,近年來被逐漸用于臨床各類疾病的護理中[8]。丁紅等[9]研究發現,該護理方式能夠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
0.05),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表明無縫隙全期護理干預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分析原因,無縫隙全期護理通過建立護理團隊,護理流程開展得更為專業和流暢,減少了人力資源損耗,在術前、術中、術后由內鏡室或病房護士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護士間能夠遠程交接患者的心理情況,使患者獲得不間斷的心理照護,從而最大限度提高心理疏導效果,緩解患者心理應激狀態,幫助手術順利開展及完成[10]。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無縫隙全期護理有助于加快胃息肉患者術后身體恢復。分析原因,無縫隙全期護理在術后不同階段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密切觀察患者腹部情況,并根據患者特征安排科學化飲食,給予患者腹部按摩,可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患者胃腸道更快吸收食物,促進身體吸收足夠營養;采用轉移注意力法和使用鎮痛藥物來緩解患者疼痛程度,可減輕患者身體應激反應,促進身心舒適度提升,有助于患者術后盡快進食,進一步加快患者術后身體恢復。徐陽等[11]對87例胃息肉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患者開展協作式無縫隙全期護理模式,結果發現,該護理模式可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幫助患者更順利的康復。本研究通過分析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相符。由此說明,無縫隙全期護理在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有著積極作用。分析原因,無縫隙全期護理能夠使患者在內鏡治療不同階段均獲得有效護理,通過實施連續動態護理,病房護士與內鏡室護士在術前、術中及術后維持密切的協作護理服務,精準把握高風險患者,為早期預防并發癥發生提供了可靠保障,從而減少了不良風險[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無縫隙全期護理的患者認可度較高,符合當下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樣本量較少及臨床因素的多變性,關于隨訪生活質量等方面尚需增加研究樣本量進一步論證。
綜上所述,無縫隙全期護理干預可以減輕胃息肉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術后康復,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碩,馮璐,張堃,等.923例胃息肉的臨床病理及內鏡下特征分析研究[J].臨床醫學進展,2021,11(9):4184-4193.
[2] 覃姝媚,徐楊.胃息肉臨床診治研究進展[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45(1):74-78.
[3] YANG X M,LI Q M,GAO Q N.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ompanied malnutrition: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ine(Baltimore),2020,99(22):e20261.
[4] 馮艷.無縫隙護理質量管理在消化內鏡診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4):3470-3472.
[5] 鐘禮順.胃息肉60例臨床特征及消化內鏡鑒別診斷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4):1969-1970.
[6] ZHANG X J,LAI M,WU D H,et al.The Effect of 5A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living quality and self-care efficacy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ft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gery[J].Am J Transl Res, 2021,13(6):6638-6645.
[7] 胡夢玲,魏建紅.醫護一體化干預應用于內鏡下胃息肉黏膜切除術對患者負性情緒、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8):2758-2761.
[8] 吳梅.舒適護理干預對胃息肉手術患者VAS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33):232-234,245.
[9] 丁紅,李亞方,馬鈺.無縫隙全期護理對無痛內鏡下治療胃息肉患者焦慮情緒及并發癥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20,44(1):122-123.
[10] 王彩艷,王彥.手術室典型無縫隙護理干預對普外科腹部手術患者術中舒適度及術后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4):26.
[11] 徐陽,劉維.協作式無縫隙全期護理模式在胃息肉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6):155,157.
[12] SUN H L,LIN H D,YE H F.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J].Am J Transl Res,2021,13(5):5554-5560.
(編輯:郭曉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