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劉早生 特約通訊員 何軍林

豐都肉牛規模化飼養
近年來,豐都縣堅持把發展現代畜禽產業作為提振縣域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大龍頭引領、強科技驅動、集約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全鏈條推進、資源化利用”思路,著力抓龍頭、帶集群、建平臺、延鏈條,加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全力推進建設中國肉牛之都、打造西南地區雞產業基地,將豐都建成重慶市智慧生豬養殖強縣。
2021 年4 月,在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的關懷下,在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及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豐都縣獲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資格。自此,豐都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趕考者姿態,探索出小產品服務大民生、小集群聯動大市場、小產業秉承大生態、小主體催生大經營的產業園創建之路,在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路上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績單。
2023 年 ,豐都肉牛存欄16 萬頭,年出欄9 萬頭,存出欄量穩居全市第一;牛肉加工約5 萬噸,銷往中心城區4.5 萬噸、銷售額30 億元,占比約14%。家禽年出欄1280 萬羽,居全市第六;年產禽肉2 萬噸,銷往重慶城區1.5萬噸,占比約5%。年產雞蛋6.5億枚,居全市第三。每年為西南地區供應5000 萬羽健母雛,市場占有率30%以上。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是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和推進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載體。為全面高效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豐都縣堅持高位推動,著力強化組織領導。
豐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園建設工作,成立豐都縣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農業農村委,負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日常事務,并在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掛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中心牌子,設置園區管理科,負責園區項目建設工作。
同時,強化政策引領支持,合力構建保障體系。
豐都縣出臺用地保障政策,對產業園建設項目通過爭取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增減掛鉤等方式予以保障;制定財政支持政策,出臺《關于印發豐都縣建設畜禽養殖基地獎勵扶持辦法(試行)的通知》、《關于印發豐都縣畜禽養殖基地建設創業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等;制定金融服務政策,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積極構建政府、銀行、擔保公司、企業合作機制,開展以“貨幣政策+”為主導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提質增效行動,并對產業園建設項目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放貸。
值得一提的是,豐都縣堅持以科技為產業園賦能,積極制定科技創新政策,加大對特色產業聯合攻關項目的政策傾斜和資金保障力度,對產業園企業承擔國家和市級農業科研項目按規定給予獎勵,并優先保障科研項目用地需求。
豐都縣與南京農大、西南大學、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積極搭建科創平臺,現已構建起肉牛產業研究院、恒都科技研究院、西南大學豐都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等科技驅動平臺,從良種培育與推廣、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加工、食品保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撐。同時,不斷健全科技服務體系,積極構建“首席專家+縣級科技特派員+鄉鎮技術員+村社指導員”四級聯動的科技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豐都縣積極出臺人才支撐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到豐都、到產業園開展科研和技術服務;持續實施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培養“領頭雁”計劃和本土人才回引培養計劃,吸引本土在外企業家、大中專畢業生到產業園創業;深化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嚴格農技人員上崗條件和聘用程序,對有突出貢獻的農技人員實行表彰獎勵。
立足人才隊伍建設,豐都縣還積極出臺民營企業科研投入一次性補助政策,對創新人才給予安家補助經費和公寓保障,并建立健全畜禽技術培訓機構,有序開展畜牧業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培訓工作及職業技能鑒定。
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豐都縣實施“農業創優”行動、建設現代畜禽產業基地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豐都縣深入踐行“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理念,聚焦牛、雞主導產業,堅持大龍頭帶動,加快建設牛、雞全產業鏈條“小集群”,積極探索構建總部在豐都、基地在全球、市場在全國的“大市場”。

蛋雞規模化養殖
目前,牛產業已建成集科技研發、牧草種植、肉牛養殖、屠宰加工、市場營銷、資源利用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形成以恒都、光明、豐澤園3 家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鏈主企業為引領,800 余個種養市場主體參與的小集群。雞產業已建成集種雞養殖、雛雞孵化、蛋雞養殖、肉雞養殖、屠宰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鏈,形成以華裕、光明、溫氏3 家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鏈主企業為引領,600 余個養殖市場主體參與的小集群。
同時,依托恒都、光明、華裕等企業,從線上、線下加速構建國內國際大市場。
線下已培育重慶中恒迅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大型物流運輸企業3 家,每年從美國等美洲國家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購進飼料原料50 余萬噸,從巴西等南美洲國家及新西蘭等大洋洲國家購進肉類產品6萬余噸,建成恒都牛肉直營店1000 余家、豐都麻辣雞直營店400 余家,華裕雛雞覆蓋西南地區并出口東南亞。
線上持續支持“有牛網”打造豐都肉牛大數據中心,目前業務已覆蓋全國主要肉牛產業帶,服務用戶數量超過3 萬,累計GMV 突破30 億元,建立甘肅張掖、內蒙古通遼等3 個萬頭牛源頭基地,新疆沙雅、重慶豐都、四川渠縣、寧夏吳忠、福建廈門等10 個標準數字服務站,成為肉牛垂直產業互聯網領域第一賽道App。縣內打造8 個電商直播(網銷孵化)基地(中心),建成數字畜禽中心和豐都雞電子交易平臺,構建了畜禽產業物聯網數據中心和全縣肉雞及相關附屬產品的S2B2B 電子大宗交易平臺,特別是恒都系列牛肉產品,在京東、天貓等5 家電商平臺線上生鮮類市場份額達50%以上。
我們看到,豐都縣著力強化產業融合,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以牛、雞為重點的畜禽產業完善鏈條、增量提質,加快推進現代化養殖、精深加工等重點項目,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精深加工不斷深化,流通體系不斷健全,市場主體不斷壯大。

工作人員給肉牛喂食
驅動科技化,布局科學化,養殖規模化,設施智能化,糞污資源化……在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進程中,豐都縣堅持標準化建設,著力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健康養殖,不斷提升產業能級。
豐都縣規資、環保、農業、林業等多部門聯合選址,共同論證養殖用地可行性,確保周邊土地能充分消納養殖糞污,實現種養結合、循環利用;摒棄“小、散、弱”的養殖方式,推行適度規模養殖,新建蛋種雞、肉雞養殖場分別按照存欄20 萬羽、1 萬羽標準建設。
同時,推行“互聯網+”智能化養殖方式,推廣環境監測、防疫消毒、糞便清理自動化,對圈舍內溫度、濕度等指標實行24 小時在線自動監測;以畜禽糞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為主攻方向,規模養殖場推行異位發酵、工業化治污處理方式,普通養殖戶推行沼氣發酵、沼液還田處理方式。
“綠色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堅持把環保作為畜禽產業發展關鍵性因素來考量,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持續發展、健康發展,全力守護綠色新家園。”豐都縣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發展理念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地定畜、種養結合”,堅持源頭管控、過程監管、末端利用。
在發展方式上,堅持科學選址、合理布局和環保“三同時”制,推行大龍頭引領,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方式,做到源頭上減量,全縣規模養殖場環保設施配套率達100%;在資源利用上,以能源化、肥料化為主要途徑,推行工業化治污、異位發酵、沼氣發酵、有機肥生產等多種形式的資源化利用方式,并將畜禽養殖業與種植業緊密結合,推動農牧林(果)、農牧漁、農牧蔬(瓜)生態循環,全縣已建成有機肥加工廠6 個,有機肥加工產能達20 萬噸,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0%;在監督管理上,壓實養殖業主主體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鄉鎮村居屬地包保責任,每個養殖場有1 名干部包保監管,確保養殖設施正常運行。
強化綠色發展,全力建設生態農業,是豐都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始終如一的堅持。產業園通過加強畜禽產業糞便治理,以及生產環保體系、畜禽產品質量標準和檢測監控體系建設,取得顯著生態效益,并在品牌培育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豐都牛肉”成為全國區域公用品牌、全國名特優先農產品,豐都麻辣雞獲得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金獎。
豐都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堅持把畜禽產業基地建設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按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思路,全面推行“資產收益、代養收益、訂單種養、村級入股分紅”等聯農帶農方式。
具體講,就是縣屬國有企業投資建設養殖設施,租給養殖企業經營,按照固定資產總投資的8%~10%收取租金,租金收入用于為脫貧人口購買公益崗位;村級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利用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與縣屬國有企業共建生豬或肉雞代養場,并按持股比例分紅;農戶通過代養和務工參與養殖,獲取收益。
“我們切實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產業園創建的立足點、落腳點,積極探索創新運營新模式,突出新農業、緊抓‘新農人’,依托龍頭企業,實現小農戶與大產業有機融合。”豐都縣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豐都牛產業已構建“直接參與、帶動就業、訂單種養、三金增收”等方式,全縣約2.1 萬戶農戶直接參與母牛繁育、肉牛養殖、牧草種植等肉牛一二三產業及關聯產業各環節,肉牛產業相關企業直接提供工作崗位2000 余個,間接帶動上萬人通過飼料、商貿、物流、餐飲等環節實現就業,縣內企業每年向農戶訂單收購育肥牛約2 萬頭、牧草約5 萬噸,全縣1300 戶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租金、土地入股股金(股權化改革)、返聘就業收入獲得收益。

工人在牛肉加工車間作業
雞產業已構建資產收益、肉雞代養等模式。一方面,縣屬國有企業籌資建設標準化蛋雞場和蛋種雞場,華裕農科等兩家企業租賃經營,并按固定資產投資的8%支付租金,每年收益2000 多萬元,租金由縣政府統籌安排利益聯結全縣農戶。另一方面,縣屬國有企業利用村集體經濟資金和自籌資金建設養殖圈舍等設施,“溫氏集團”提供雞苗、飼料、藥品、技術,形成合作代養關系,每只雞代養收益約3.5 元代養費,每年可分紅550 萬元。
同時,創新推行“龍頭企業+村集體+新農人+農戶”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共富農場”“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與80%在家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全縣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70%以上;開發“新農人貸、肉牛養殖貸”等金融產品,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抵御市場風險、拓展增收空間,園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當地農民平均水平高33.4%以上。
我們看到,豐都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持續強化聯農帶農,全面推廣股權化改革,推廣崗位聘用模式,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全面推行資產收益模式,產業效益實現全面提升。
發展現代農業沒有休止符,鄉村振興正當時。接下來,豐都縣將牢牢把握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機遇,不斷鞏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圍繞“產業立園、科技興園、綠色強園、品牌富園”目標,繼續延鏈壯鏈,做大做精優勢主導產業,夯實發展基礎,加快拓展牛、雞產業鏈條,推進三產融合發展;繼續強化科技引領,聚力開展肉牛、蛋雞育種創新、技術集成、模式推廣,提升質量效益;繼續強化改革創新,探索完善運營管理機制、聯農帶農機制、產城融合機制,增強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