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奕靜
一條街為何能帶火一座城?馮驥才曾在《老街的意義》中寫明了其中奧秘:“一個城市由于有了幾條老街,便會有一種自我的歷史之厚重、經驗之獨有。”一條街同樣也是一個城市的經脈,得以讓四面八方涌來的游客盡情享受、流連忘返。
“今晚的臺東,哪哪都是一億人。”
盡管社交媒體上網友的描述略顯夸張,但在這個“五一”假期,臺東步行街成為市民休閑與外地游客來青的必選項之一:5月2日,青島地鐵客流達到歷史最高峰值,單日突破235萬人次,其中,臺東站以19.07萬人次的客運量居于首位。
透過數據可以看到,作為青島當之無愧的“頂流”街區,臺東步行街熱度飆升的背后,一條街帶火一座城的消費故事正在上演。
特色場景煥新消費體驗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可以先從老街道開始,臺東之于青島就是這樣的存在。
臺東步行街是青島百年來唯一未間斷過的商業街區,見證了青島商業的發展歷程。這里誕生了世界知名品牌青島啤酒,聚集了利群集團、大陸茶莊、臺東五金等一批令青島人耳熟能詳的本土品牌。
獨有的城市商貿基因,使其在此后數年經久不衰,從一個傳統商街,逐步成長為青島的標志性景觀:2004年,“臺東三路步行街”正式開街;2008年,臺東步行街被評定為國家3A級商貿旅游景區;2020年6月,臺東步行街入選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全國試點,并在2023年11月上榜第三批“全國示范步行街”。
歷經3年多的改造提升,如今,在這條短短1000余米的街道上,啤酒文化、近代商業文化、地域傳統民俗等多種文化彼此交織,造就了復古與潮流、過往與新生并存的街區風格,使消費者可以在不同消費場景中收獲別樣的視覺享受。
在臺東步行街管委會分管負責人郭強看來,一個個鮮活且多元的消費場景,正是臺東步行街的辨識度所在。“我們期望打造一個最具煙火氣的步行街,無論是利用楊家村舊址改造臺東記憶博物館,還是存有原有居民,都是希望在創新基礎上留住百年歷史的老味道。”
步入當下的臺東商圈,一面是百年老街積淀而來的歷史底蘊。沿著臺東歷史展陳墻邊緩步走過,臺東發展脈絡清晰呈現在游客眼前。透過一幅幅黑白照片,往昔的風貌依稀可見。霓虹燈牌、老站牌、火車車廂等各種復古元素在線下消費場景的營造中屢見不鮮,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久違的20世紀。
另一面,街區的煙火氣呼之欲出。夜幕降臨,恣兒街邊上的霓虹燈牌亮起,沿街店家熱情的招攬聲、吆喝聲此起彼伏,瞬時勾勒出臺東特有的老街氣質與市井風韻。北京爆肚、青島小海鮮、荊州鍋盔、重慶九村腦花、新疆馕坑烤肉、甘肅天水麻辣燙……無論是傳統的青島美食,還是全國各地的地道小吃,各類佳肴皆匯聚于此,吸引無數食客奔涌而來,只為一品“舌尖上的臺東”的美味。
值得關注的是,在消費需求集中釋放的“五一”小長假期間,臺東步行街通過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的打造,成為青島吸引人流、拉動消費的主陣地。代表春日與母親節的花卉——郁金香,成為街區展銷會和市集布置主題,巨型郁金香藝術裝置與帶有“我在青島”標識的熱氣球供來往游客“拍照打卡”。春日限定的粉色在步行街煥發出了別樣的光彩,讓整個展銷會彰顯出不一樣的青春時尚。
據統計,整個“五一”期間,共有200余萬人次涌入臺東步行街,客流量達近三年最高峰,帶來了1.90億元的營業額,一條街帶火一座城的盛景成為現實。
新業態激活“假日消費”
百年臺東見證了城市商貿的活力,但也面臨著消費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隨著時下消費需求的變化,商業步行街也在因時而變,由傳統商貿中心進化為集吃、住、玩、購、娛為一體的綜合商圈。
經過三年多的改造提升,如今的臺東商業業態結構更為豐富。不同于設置千篇一律的網紅打卡點,或者重建式地引進全新業態,臺東步行街始終在保留原有老字號、地方特色品牌的基礎上,集聚一批自帶流量、初具萌芽的消費新業態,以滿足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在這里,千川百貨、利群商廈等臺東老店留住了百年商街的“原生態”風情,與此同時,一批具有青島地域文化特色的店鋪借助現代市集嶄露頭角,這些特色小店的經營范圍涵蓋了非遺文化、傳統文創、青島特產等多個方面。
今年“五一”假期,記者就走進了一家主打青島文創、廠家直銷的木雕小店,據工作人員介紹,店內所銷售的木雕大多由黃楊木或者櫸木雕刻而成,“以前,木雕這類非遺文化主要流行于江浙等南方地區,但現在在青島,其實有不少消費者也對傳統手工感興趣。”在采訪中,記者看到,一位遠道而來的異國游客購買了生肖主題的雕刻品,在拿到剪裁、穿孔后的工藝品后,他用著剛從軟件上學到的中文,道了聲“謝謝”,回應他的卻是店員下意識脫口而出的一句英文。
另一方面,Livehouse、咖啡飲品、沉浸式劇場等為年輕消費者所青睞的新興消費業態也在此蓬勃發展,在提振經濟、拉動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新式茶飲品牌為例,記者觀察到,僅在一個十字路口,臺東商圈就集齊了星巴克、霸王茶姬、瑞幸、都可、喜茶、蜜雪冰城等多家連鎖茶飲品牌,其中,霸王茶姬、喜茶門店于近三年開業。
“在抓到沉浸式劇本殺在臺東有了成長苗頭后,我們通過市場的手段進行培育,比如哪些網點位置比較不錯,就為商戶牽線搭橋,形成整個街區的規模效應。”據郭強介紹,臺東商圈內的沉浸式劇場撐起了青島市場的半壁江山。“現在,許多年輕人玩劇本殺就會來臺東,因為這里的門店多、環境好、劇本多。”截至目前,十幾家初具規模的沉浸式劇場遍布臺東,引得大批年輕消費者接踵而至。
這些新消費品牌的不斷涌入,正是看中了臺東商圈聚集的商氣、人氣,以期在青島市場內實現有效擴張,助力自身業績增長。更重要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新面孔登陸臺東步行街,商業業態的加速煥新同樣帶動了所在商圈商業活力的有效提升。據了解,截至2023年11月,臺東商圈新增首店、旗艦店12家,國內外品牌103個。
傳統業態持續火熱,新興業態快速增長……新消費面孔與老字號相輔相成,共同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消費體驗,這些文化符號與品牌亦成為商圈的特色資源,在創新中助力重塑本地消費文化特色和風貌。
一條街為何能帶火一座城?馮驥才曾在《老街的意義》中寫明了其中奧秘:“一個城市由于有了幾條老街,便會有一種自我的歷史之厚重、經驗之獨有。”一條街同樣也是一個城市的經脈,得以讓四面八方涌來的游客盡情享受、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