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麒
古人云“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青島作為有著“東方瑞士”之稱的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卻相對滯后,這主要表現為城市文化定位不清晰;城市歷史文化發掘整理力度不夠,文化內涵不夠豐富;文旅項目開發缺乏整體性和關聯性,旅游開發還停留在景觀旅游和傳統海上運動項目,地方民俗、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層次低;文旅產品本地特色不足,缺乏與青島交相輝映的文化品牌等。這些問題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這就要求當地政府要“致廣大而盡精微”,視野開闊、找準方向、海納百川,從城市整體發展戰略角度設計、培育和打造青島的文化產業,促進文化和旅游的互相成就。
發掘城市文化內涵,豐富城市文化形象
青島市是一座以旅游聞名的城市,擁有“碧海藍天,紅瓦綠樹”“東方瑞士”“啤酒之城”“帆船之都”等很多標簽,這些定位標簽由齊魯文化、歐陸風情、奧帆文化、品牌文化等多種文化要素匯聚而成,折射出青島豐富多樣的城市文化特征與和諧包容的城市精神。美國城市研究學者凱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書中提出“一個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即外顯的、可讀或是可見的城市,應該看起來適宜、獨特而不尋常,能夠吸引視覺和聽覺的注意和參與。”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進一步提升青島城市文化形象的可辨識度。在推進城市更新或者是舊城改造時,要結合青島現有的建筑、街區、道路設計和景觀園林設計,在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上體現出青島中西結合的建筑風格,使城市景觀形象凸顯別具一格的特色,展現出獨特的城市IP。其次,要弘揚本地傳統文化。青島雖然建埠僅有百年,但是轄區即墨、膠州、平度等地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另外嶗山道教文化、齊魯文化以及開埠時期融入的歐陸風情在這里和諧交融,鑄造了它的城市品格。青島應當結合自身的傳統優勢,在保持城市既有的特色的同時,堅持開放包容,打造新的特色城市IP,培育更加厚重且有助于青島文化產業發展的城市文化土壤。再次,要重視文化傳播。對于青島這個國際知名城市,富有創造力的“理想之城”,更要講好青島故事,將自身的城市文化、精神理念、核心價值與發展目標傳播出去,打造品牌城市,在國際上樹立青島的文化形象,為國家爭光、為中華優秀文化添彩。
多點發力,相關產業協同發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個城市的獨特IP對于提升城市文化產業的總體實力,增強該城市綜合競爭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特別對于青島這樣一個人口規模超過千萬的特大城市,必須有足夠的文化IP來支撐。因此,首先要持之以恒地挖掘本地文化符號。目前青島擁有很多知名美食和人氣景點,如:“啤酒”“蛤蜊”“鲅魚水餃”,旅游景點“麥島落日”“金色沙灘”,建筑景觀“八大關”“大學路”等。但從旅游業的發展角度,青島還需要發掘更多的文化符號,并使這些文化IP由點及面,串聯出更多的旅游線路,聚集起對國內外游客更大的吸引力,從而給予本地旅游行業更強的支撐。如: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瑯琊臺景區、齊長城以及青島第三大島的田橫島,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精神,青島應圍繞主題構筑自身產品體系,形成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點的產業鏈。其次要大力發展影視產業。目前,青島已經形成了國內知名藝術院校、電影制作工廠、影視拍攝外景地、電影云基地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了從“青島攝制”到“青島出品”的產業鏈條。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青島“電影之都”的稱號,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也永久落戶青島。下一步則應該對青島影視產業基地的產業鏈條進行梳理,高標準建設,輻射帶動周邊全域發展、聯動泛影視生態一體發展的產業布局。再次,大力發展出版行業。盡管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時代的主流,但是從創作的角度,書籍依然是優秀文化作品的重要載體。發掘城市文化,創作富有吸引力的本土文化作品,同時借助信息技術,將文化作品制作成數字作品,并輔以文字、圖像、聲音、動畫、歌曲、影視等多種形態向大眾進行充分展示,既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又可以宣傳青島,打造新的多層次的城市IP。
齊頭并進,進一步加大文創產品的開發
青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歷史風貌保護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山東省近300處優秀歷史建筑中,青島占131處,還擁有嶗山風景名勝區、金沙灘、奧帆中心等知名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則包括膠州秧歌、茂腔、柳腔、嶗山民間故事等等。這些文化遺產已經成為支持青島文化產業發展最厚重的根基,青島需要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進程中加大對這些城市遺產普查的廣度和深度,因地制宜,分類探討,采取合適的保護措施,將老青島的歷史風韻保留在時尚現代的街區中,形成適宜而獨特的街區場景,并利用影視、文旅等產業渠道,最大限度地創造深入人心、富有親和力的青島城市記憶。
要大力開發別具一格的青島文創產品,讓大多數游客不僅從觀光的視角欣賞這座城市的地域美景,而且更深入地了解青島的歷史人文及傳統非遺文化。想破解目前的文創產品“千城一面”、缺乏創新形式、文化價值輸出能力有限的問題,就要基于青島地域特色,梳理城市文化符號并形成文化層級,構建青島特色文化產品創新設計的綜合思路。并以青島特色歷史文化為主線,借助文創的創新手段,為不同層面的青島特色文化選取合理的表現形式,打造反映青島魅力城市的特色文創體系。要借助現代傳媒平臺,將文化信息高效地傳播出去,展現青島本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展現青島這座城市時尚與活力品格,讓人們不僅看到城建歷史印記,更能了解青島“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的各個方面。
總之,城市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文化產業的發展既是繼承又是創新,既保護傳統又海納百川。青島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多措并舉,提升城市的內在品質和獨特的魅力,打造城市內在的“精、氣、神”,樹立城市品牌形象,從而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作者系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