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洲
曲藝藝術是一種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口頭或歌唱的方式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在藝術化宣講中,曲藝藝術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如語言的生動性、情感的富有張力、藝術的感染力等,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高信息的傳遞效果。然而,曲藝藝術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其藝術形式的規定性、宣講內容的限制性以及觀眾接受程度的差異性等方面。這些因素使得曲藝藝術在藝術化宣講中無法完全替代其他藝術形式。
藝術化宣講是一種通過藝術手段進行的情感豐富、形式生動、具有啟發性和感染力的宣傳方法。其作用和意義一是提升信息的接受程度,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結合精巧的設計,將冷淡的信息轉化為生動的故事,從而能更有效地提高聽者對信息的接受程度。二是增強信息的傳播效果,藝術化宣講以其獨具魅力的表達方式使得復雜的觀念更便于被理解。三是塑造積極的價值觀念,藝術化宣講不僅是對事實的陳述,更是對理想的追求和信念的堅守。通過宣講,可以引導聽者生成積極的價值觀和行為理念,有利于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是拓寬交際的渠道,藝術化宣講既是一種信息傳播方式,也是一種社交方式。它能夠激發人們的交流欲望和參與熱情,幫助建立和維護社區關系,促進社會交際。總之,藝術化宣講是一種有效的、具有獨特魅力的宣傳手段。通過運用藝術的力量,以生動豐富的形式傳達信息,能夠大大提高信息的接收率和傳播效果,是傳播思想、塑造價值觀并拓寬交際渠道的重要手段。
(一)情感表達的豐富性
曲藝藝術的形式多樣,具有豐富的表達方式和生動的語言。這種表現方式,使得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具有很強的傳播效果。無論是復雜的觀念還是抽象的思想,都能用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方式進行表述,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接收率和理解度。其次,曲藝藝術可以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使其深入參與到表演中來,將信息與情感結合起來,增強信息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曲藝藝術能夠瞬間帶領觀眾進入情感的高潮。再者,曲藝藝術在情感表達上有著十分強烈的張力。此外,曲藝藝術也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可參與性。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高水平的藝術表演,還可以通過參與表演,體驗到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然而,曲藝藝術在情感表達的獨特性同時也暴露出其局限性。其高度的藝術化和規定性,對演員的技巧和水平要求很高,也需要觀眾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和藝術修養,這限制了其在更廣泛場合的應用。
(二)觀眾參與度的提高
曲藝藝術與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非常直接。通過演員的表演,能直接觸動觀眾的情感,引起觀眾的共鳴。這種獨特的表演方式,形成了一種情感上的共識和心理上的溝通,極大地提高了觀眾的參與感。其次,曲藝藝術的互動性也體現在表演過程中觀眾以掌聲、喝彩、笑聲等方式參與其中,形成一種表演者與觀眾共同完成藝術創作的模式。最后,曲藝藝術的互動性和觀眾的參與感,使得這種藝術形式在藝術化宣講中具有難以取代的地位。因為只有當觀眾被藝術作品深深吸引,產生強烈的參與感,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藝術作品的精髓。而曲藝藝術恰好能滿足這一點,其豐富的表達形式和高度的互動性,使得觀眾可以在享受藝術的過程中,對藝術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打破陌生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使得觀眾容易理解并引領其深入到展現的故事或者情境之中。曲藝藝術的參與性也為故事的表達增加了新的維度。它鼓勵觀眾參與到故事的創建和表達中來,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故事的一部分,這種獨特的體驗使得故事的感染力得到極大的提升。然而,曲藝藝術在故事表達的優越性也存在其局限性。同樣地,由于其強烈的藝術化呈現,要求觀眾具備一定的藝術欣賞能力和審美修養,對演員的技藝也有較高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普及性。
(一)地域性和文化差異的限制
在藝術化宣講中,由于其特殊性,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局限性。首先,曲藝藝術通常依托本地的口音和方言進行表演,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它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同時,這也造成了其受眾范圍的局限。其他地區的觀眾可能無法完全領會故事的細節和深層含義,從而影響觀賞體驗。再者,曲藝藝術的傳承問題也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由于社會發展和文化變遷,年輕一代對傳統藝術形式的接受度逐漸降低,對曲藝藝術的興趣也在減少。若不能及時進行創新和繁衍,曲藝藝術很可能會面臨失傳的危機。最后,曲藝藝術的現場表演效果和影響力也會受到限制。與電影、電視劇等影視作品比較,曲藝藝術的觀賞方式更依賴現場表演,它需要觀眾親自到場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傳播范圍。
(二)內容深度和專業性的限制
曲藝藝術以即興和演說為主要表現形式,往往在表演過程中依賴演員的臨場發揮,這就限制了其內容深度的展現。對于復雜的社會問題或深層次的人文思考,曲藝藝術可能難以做到深入細致地描述和探究,無法像文學作品那樣深入展現人物內心的世界和復雜的情感變化。其次,曲藝藝術的演出形式大多是單口相聲或者小品,語言簡潔直接,盡管節奏緊湊,講述鮮活,但在處理復雜和深度的主題方面存在困難。這種形式追求的是短時高效的精彩,很難有足夠的篇幅去描述和展開深度的議題和復雜的情節,因此在內容深度上有所限制。再者,曲藝藝術作為一種口頭藝術,其主要傳播形式是口耳相傳,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傳播方式雖然直接有效,但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有所約束,不利于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最后,曲藝藝術的表演形式往往與現代社會語境存在一定的距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內容深度的拓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許多傳統的曲藝藝術面臨著更新換代的問題,怎樣以新的表演形式來拓寬和深化內容的表達,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增加表達形式多樣性
曲藝藝術在藝術化宣講中的應用,無疑需要打破原有模式,尋求新的創新路徑。對策分析的重點應該放在挖掘其在傳播專業知識時的潛力,并通過創新曲藝節目和表演形式來增強其表達能力。首先,打破傳統的框架,創新曲藝節目。將曲藝中的說、唱、做、打與專業知識結合,如制作科普題材的曲藝節目,以故事化的方式宣講專業知識,既不失專業性又具有娛樂性,增加觀眾的接收效果。其次,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曲藝表演形式。比如,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可以讓曲藝表演超越時空限制,更好地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同時也可以配合使用動畫、圖例等多媒體元素,使得專業內容的講解更為直觀明了。另外,培養觀眾的審美力和理解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環。可以通過開設曲藝藝術欣賞課程、舉辦曲藝藝術節等方式,增強觀眾對曲藝藝術的了解和欣賞,提升他們接受專業知識的能力。最后,跨學科合作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可以邀請專業人士與曲藝藝術家共同創作,相互學習,互補短板,以此提升曲藝藝術在藝術化宣講中的表現力和說服力。
(二)高質量專業團隊培養
曲藝藝術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臺魅力和生動傳神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對曲藝藝術進行藝術化宣講,加強其傳承與培訓,可確立以下策略。首先,加大曲藝藝術的普及力度。通過主辦各類演出、大賽、講座等活動,擴大曲藝藝術的影響力,使之走進更多的學校和社區,以此增強公眾對曲藝藝術的認識和理解,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其次,建立和完善曲藝藝術的教育體系。我國已有一些專門從事曲藝藝術教育的機構,如各級曲藝學院等。但他們的數量仍然不夠,設施和資源也有待提高。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建立和完善曲藝藝術的教育體系,包括開設相關課程、建立專業教師隊伍、提升教學水平等。再次,推廣和發展傳統曲藝藝術的同時,也要注重創新。曲藝藝術的發展需要新鮮的血液,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其充滿活力。應鼓勵藝術家和學者對傳統曲藝藝術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和方法,提高曲藝藝術的藝術水平和表現力。最后,要注重曲藝藝術傳承的國際化。要多參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向世界展示中華曲藝藝術的獨特魅力。曲藝藝術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應該有被全世界了解和欣賞的機會。
曲藝藝術在藝術化宣講中缺少專業人員的參與,往往會使得傳遞的信息深度不足,無法滿足現代觀眾的需求。尤其是在面向公眾宣講科學、歷史、文化等專業知識時,如果沒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員參與,就可能導致內容的正確性、完整性和專業性大打折扣。因此,引進相關專業人員有助于提升曲藝藝術在藝術化宣講中的效果。首先,專業人員可以幫助曲藝藝術家理解和掌握要宣講的專業知識,確保演出內容的專業性和準確性。他們可以解讀專業知識,為藝術家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或者歷史研究,以便藝術家能夠及時并準確地向公眾傳達內容。其次,專業人員可以提供創作靈感。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視角,為曲藝藝術提供新的故事線索和表現手法,豐富節目的內涵,提升觀賞性和教育性。再者,專業人員可以提供互動元素,使曲藝宣講更具趣味性和參與感。他們可以設計一些專業知識的互動環節,讓觀眾在觀看演出的同時,能夠參與到演出中來,提高觀眾的學習興趣和效果。最后,專業人員的參與也有利于提高曲藝藝術的社會影響力。他們的專業背景和作品的深度,能夠為曲藝提供更高的學術水平,使其在公眾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四)加強宣傳和推廣
曲藝藝術,以其獨特的形式和文化魅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如何在藝術化宣講中提升曲藝藝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是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首先,需要以更具藝術感的方式來展示曲藝藝術的魅力。通過創新表演形式,例如與現代舞臺技術相結合,或者與其他藝術形式交叉融合,可以使曲藝藝術更具觀賞性和感染力,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其次,應積極在各類媒體上進行曲藝藝術的推廣。通過電視節目、網絡視頻、社交媒體等平臺,將曲藝藝術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接觸到曲藝藝術的魅力。同時,也可以通過在線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進行創新性的宣講和推廣。再者,應加強國內外的藝術交流,提高曲藝藝術在國際舞臺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參加國際藝術展、藝術節等活動,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中國的曲藝藝術。同時,也可以邀請外國藝術家來華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討曲藝藝術的發展和創新。此外,要重視后備人才的培養,將曲藝藝術知識和技能傳承下去。通過設立曲藝藝術學院、開展曲藝藝術培訓班、舉辦曲藝藝術比賽等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并學習曲藝藝術。
(五)政策和資金支持
面對現今社會發展的步伐,曲藝藝術的創作與傳承顯得尤為困難,因此,制定相關政策以鼓勵其發展變得迫在眉睫。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對曲藝藝術創作的資金支持。具體來講,可以設立專項基金,用于支持曲藝藝術家的創作和研究工作。此外,也可以舉辦各種獎勵活動,鼓勵曲藝藝術家們進行新穎、創新的創作。其次,政府應立法保護曲藝藝術的傳承。比如,制定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法規,明確規定曲藝藝術作品的版權,防止其被侵權或過度商業化。同時,也應設置專門的保護區或機構,用于保存、展示和研究曲藝藝術。再者,教育部門應將曲藝藝術納入文化教育體系,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學習和了解。可以在中小學的美育課程中增加曲藝藝術的內容,甚至設立專門的課程,讓學生們從小接觸和感受曲藝藝術的魅力。此外,政府還應積極組織和推動各種曲藝藝術的展示活動,如演出、展覽、競賽等。通過公眾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曲藝藝術,提高其社會影響力和認知度。
隨著時代的變遷,曲藝藝術在當前社會中逐漸暗淡。為了保護和傳承曲藝藝術,需要在藝術化宣講中加大對曲藝藝術的資金支持。首先,資金支持可以用于曲藝藝術的表演和展示。通過組織各類公益性的曲藝藝術演出,邀請知名的曲藝藝術家參與,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曲藝藝術。同時,也可以借此舉辦各類型的曲藝藝術比賽,激發大眾對曲藝藝術的熱情,并挖掘出新一代的曲藝藝術家。其次,資金支持同樣又可以投入到曲藝藝術的研究和培訓中。對曲藝藝術進行深入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其歷史和文化價值,更能夠探索其現代化發展的可能性。而培訓則是傳承曲藝藝術的關鍵,通過設立各種曲藝藝術學習班或者工作坊,讓感興趣的人有機會深入了解和學習曲藝藝術。同時,資金支持還可以用于改善曲藝藝術家的生活和創作環境。提高他們的待遇,鼓勵他們繼續在曲藝藝術這個領域下去,同時也能夠吸引更多的新生力量投入到曲藝藝術的創作中。再者,加大對曲藝藝術的資金支持還可以推動其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如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曲藝藝術的推廣和宣傳,利用虛擬現實等科技手段進行曲藝藝術的創新表演等。
曲藝藝術的優越性在于它獨特的表述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曲藝藝術多種多樣,在藝術化宣講中可以展示出強烈的藝術魅力,使聽眾在欣賞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體驗。同時,曲藝藝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宣講中可以娓娓道來,生動展現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也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比擬的。然而,曲藝藝術在藝術化宣講中也存在局限性。首先,曲藝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是部分傳統的表現手法可能較難被現代觀眾接受,需要適應市場需求進行創新。其次,曲藝藝術的宣講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能隨意簡單化,否則會導致藝術的流失。最后,曲藝藝術的宣講受地域影響較大,可能會在跨地域傳播上遇到困難。總的來說,曲藝藝術在藝術化宣講中既有其獨特的優越性,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保持其傳統魅力的同時,我們應該對曲藝藝術進行創新,使其與現代社會更好地融合,使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和理解曲藝藝術,進一步推動其在藝術化宣講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宇希:《讓基層理論宣講“燃”起來》,《克拉瑪依日報》, 2023年8月14日。
[2]王倩、王秋婷:《非遺曲藝“淮河琴書”作品弘揚時代精神探析》,《戲劇之家》,2023年第16期,第7—10頁。
[3]戈娟:《弘揚傳統文化 繁榮曲藝藝術》,《曲藝》,2023年第6期,第26—27頁。
[4]元永:《新媒介生態下曲藝藝術高質量傳播的路徑與方法》,《曲藝》,2023年6期,第40—43頁。
[5]周泉、蔣瑛:《弘揚傳統曲藝藝術 構建現代教學體系》,《中國大學教學》,2023年第3期,第37—41頁
[6]鮑震培:《“她力量”:女性曲藝工作者對中國曲藝藝術的貢獻及發展前景》,《曲藝》,2023年第3期,第51—54頁。
[7]黃濤:《現階段我國曲藝藝術的普及研究》,《喜劇世界(上半月)》,2023年第2期,第98-100頁。
[8]黃濤:《淺談曲藝的創作與表演》,《明日風尚》,2022第24期,第 21—24頁。
[9]寧春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宣講活動歷史演進研究》,《蘭州交通大學》,2020年。
[10]李昂:《沈陽市沈河區基層理論宣講實效性研究》,《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作者:安徽省曲協理事、宣城市曲協主席、廣德市文化館副館長)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