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琳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輸尿管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主要指在輸尿管中形成的結石[1]。它對患者的健康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① 輸尿管結石會引起劇烈的疼痛和不適感。當結石從腎臟向下移動時,會刺激輸尿管壁,導致患者可能會出現腰部或腹部的劇痛,甚至伴有惡心和嘔吐等癥狀。② 輸尿管結石會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結石阻礙尿液的正常流動,造成尿液淤積,從而為細菌滋生提供了條件。尿路感染會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并可能擴散到腎臟,導致腎盂腎炎等嚴重并發癥。③ 嚴重的輸尿管結石如果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腎功能損害。當結石堵塞輸尿管或影響尿液的正常排出時,尿液中的廢物和毒素無法及時排出體外,長期積累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嚴重者可能導致腎衰竭[2-3]。④ 輸尿管結石患者一旦出現結石,往往容易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這是因為結石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如尿液成分異常﹑飲食習慣不良等,這些因素在長期內可能難以完全改變,導致結石再次形成,反復發作。總之輸尿管結石對患者的身體和生活都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對輸尿管結石患者及時進行干預治療。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各種結石手術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如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雖然這些手術的治療效果良好,但是由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會影響患者的術后的恢復情況,因此需要加強對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快速康復護理是在患者圍手術期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優化護理措施,以減輕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創傷應激反應,從而減少術后不良情況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的一種護理方式。本文將探析快速康復護理對老年輸尿管結石患者術后恢復效果的影響。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選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輸尿管結石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根據數字表法平均分為2組。在對照組中,男23例,女18例,經皮腎鏡取石20例,輸尿管鏡取石21例,年齡為65 ~ 81歲,平均年齡為(73.23±8.01)歲,結石直徑為0.75 ~ 1.81 cm,平均結石直徑為(1.24±0.29)cm;在觀察組中,男24例,女17例,經皮腎鏡取石19例,輸尿管鏡取石22例,年齡為65 ~ 80歲,平均年齡為(73.87±8.29)歲,結石直徑為0.79 ~ 1.83 cm,平均結石直徑為(1.29±0.31)cm,2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 均符合輸尿管結石的診斷標準;② 自愿參與本研究;③ 無交流溝通障礙。
排除標準:① 精神類疾病者;② 患有其他重大疾病者;③ 智力障礙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態,監測患者的術前術后的生命體征,給于患者一定的飲食指導。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于快速康復護理。
(1)入院當天:對輸尿管結石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入院宣教,根據患者文化水平和身體狀態開展不同方式的知識科普,包括分發輸尿管結石知識小冊子﹑開展講座﹑病房宣講等;建議患者戒煙﹑戒酒2 周,飲食盡量清淡﹑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此外醫護人員還應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以評估手術的可行性和風險(ADL 評估﹑深靜脈血栓風險評估﹑壓瘡風險評估﹑跌倒風險評估﹑營養風險評估等)[4]。
(2)術前1 d/術前當天:在患者進行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前需要開展術體位訓練,包括俯臥位訓練﹑深呼吸﹑屏氣等;其次是術前營養支持,患者需在手術前一天晚上22:00口服能量制劑兩袋,若是糖尿病及空腹血糖超過臨界值者,在22:00飲無糖溫牛奶400 mL,手術日凌晨2:00起禁固體食物,糖尿病及空腹血糖超過臨界值者,術晨6:00飲溫水200 mL等;手術前醫護人員應及時安撫患者,幫助患者做好手術心理準備,緩解患者的焦慮﹑恐慌心理[5]。
(3)術后當天:術后飲食管理,麻醉清醒后4 ~ 6 h開始喝水或清流質20 mL每次,當天不超過500 mL,同時可以嚼口香糖促進胃腸蠕動;采用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一方面,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減輕疼痛,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物理療法,如按摩﹑針灸等,幫助患者緩解疼痛;開展相應的血栓管理﹑管道滑脫管理(有效固定﹑安全活動﹑有效陪護)﹑墜床風險管理(有效陪護﹑安全活動﹑約束)﹑術后譫妄管理(安全用藥﹑環境管理﹑有效溝通﹑舒適度)﹑壓力性損傷預防(體位管理﹑減壓設施﹑營養管理)。
(4)術后1 d:術后1天后患者可以開始從流食過渡到半流食,及時補充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身體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和術后恢復;加強呼吸訓練,護理人員可教授患者正確的呼吸方式,包括腹式呼吸法和縮唇呼吸法。
(5)術后2 d ~ 出院前:在飲食方面,多吃高蛋白﹑低鹽低脂的食物,同時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每日飲水量達2 500 ~ 3 000 mL,均勻分在6:00 ~ 21:00飲用完;活動訓練,開始時,可以從簡單的活動開始,如踏步﹑行走和上下樓梯等,隨著康復的進展,逐漸增加活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進行拉伸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并減少僵硬感[6-7]。
(6)出院當天:護理人員需要評估患者的身體營養情況﹑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叮囑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包括飲食要求﹑康復鍛煉﹑復查計劃等;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開展隨訪,可采用電話或微信。隨訪內容包括,疼痛情況﹑小便情況﹑服藥情況﹑營養狀況﹑康復鍛煉﹑并發癥管理﹑指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復診時間等。
(1)臨床指標: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包括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下床活動時間3個方面。
(2)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依從性:采用自制量表,比較2組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依從性。
(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移位﹑血尿﹑疼痛3個維度。
(4)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包括服務態度﹑溝通交流﹑護理行為3個維度。
數據采用Epidata數據庫進行錄入,應用SPSS 2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均數±標準()﹑[n(%)]表示,行t檢驗或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臨床指標比較(,分)

表1 臨床指標比較(,分)
組別例數首次排氣時間/ h首次排便時間/ h下床活動時間/ h觀察組418.06±1.2014.38±2.033.26±0.47對照組4113.37±2.3420.56±3.686.64±1.25 t值—12.9249.41516.206 P值—0.0000.0000.000
觀察組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依從性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依從性比較(,分)

表2 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依從性比較(,分)
組別例數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依從性觀察組4193.35±7.9190.34±7.41對照組4184.67±6.1582.06±6.47 t值—5.5475.390 P值—0.0000.000
觀察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服務態度﹑溝通交流﹑護理行為等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護理滿意度比較(,分)

表4 護理滿意度比較(,分)
組別例數服務態度溝通交流護理行為觀察組418.47±1.249.27±1.388.55±1.72對照組416.97±0.577.19±0.746.38±0.51 t值—7.0388.5057.745 P值—0.0000.0000.000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依從性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服務態度﹑溝通交流﹑護理行為等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快速康復護理給于患者有效的疼痛管理﹑營養支持和運動康復指導,其中適當的疼痛管理可以減輕術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運動康復。營養支持可以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促進傷口愈合和身體恢復。運動康復可以鍛煉肌肉,增強身體功能,幫助患者盡早恢復正常生活[8-9]。其次老年輸尿管結石患者術后恢復時間長,常常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快速康復護理可以通過積極的心理護理幫助患者調整心態,重建自信,提高生活質量。心理護理可以開展情感支持﹑疏導焦慮﹑減輕壓力等,幫助患者積極面對術后恢復過程。此外由于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不足,在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不聽從醫囑的行為,這就會延誤治療,或者加重病情,而快速康復護理會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的健康宣教,幫助患者去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包括發病原因﹑治療方式﹑護理要點等等,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也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最后快速康復護理在患者出院前也會叮囑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如飲食要求,建議患者多吃高蛋白﹑低脂食物,這些也能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10]。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對老年輸尿管結石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具有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