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彬
(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北京 101300)
依據現有的公開數據調查和分析來看,2017 年中國的腦卒中患病人數為1 253 萬人,而到了2022 年,腦卒中患病人數已經達到了1 780 萬人,增長了近12%,增長幅度比較恐怖。而2021 年腦卒中病發率已經達到了12.76%,相較于2017 年的5.3%,增長了兩倍,這說明腦卒中的發生率在不斷增加,而且腦卒中率不斷增加的同時,腦卒中還具有了一定的年輕化趨勢,而從臨床角度上來說,腦卒中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腦卒中患者通常是非死即殘,重則失去性命,輕則臥床不起,生活無法自理。給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和困難,腦卒中的死亡率不同性別的人群也有所不同。腦卒中便秘占據腦卒中患者的48%。便秘后往往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現階段,主要是采用大便軟化劑﹑促胃腸動力等藥物進行治療,不過這些療法容易使患者出現腹脹﹑脫水等一系列不適反應。為此應在治療的同時采用有效的護理方式。那么接下來,本文就來對100名腦卒中后便秘的患者進行研究。對比患者分別在接受了常規護理和中醫護理后的排便功能恢復效果﹑生活質量評分﹑治療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具體報告如下。
對從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所收治的100名腦卒中后便秘的患者進行研究。通過隨機法將患者分到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n=50)和實施中醫護理的研究組(n=50)。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有37 例和13 例,年齡在46 ~ 83 歲之間,平均(60.47±3.57)歲;病程在1 ~ 12 年之間,平均(3.65±1.23)年。患有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混合性腦卒中的患者分別有11 例﹑12 例﹑9 例。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分別有8 例﹑13 例﹑11 例;研究組男女患者分別有38 名和12 名,年齡在45 ~ 84 歲之間,平均(61.63±3.95)歲;病程在2 ~ 12 年之間,平均(3.76±1.92)年。患有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混合性腦卒中的患者分別有10 例﹑12例﹑10 例;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分別有7 例﹑13 例﹑12 例。
納入標準:① 腦卒中后便秘患者,確診為中醫證候類型為氣滯血瘀﹑脾胃虛弱等相關證候類型;② 年齡在18歲以上,具備自主意識和合作能力,能夠配合中醫護理干預進行治療;③便秘癥狀持續時間超過4周,且未見明顯緩解或病情反復出現;④ 無禁忌證,如出血傾向﹑嚴重貧血﹑心臟病等,能夠耐受中醫護理干預措施的患者;⑤ 所有患者和其家屬均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簽署了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 具有嚴重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全等嚴重基礎疾病,不適合接受中醫護理干預治療的患者;② 存在嚴重的精神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影響治療的正常進行和效果評估的患者;③ 存在活動性出血傾向或血液凝固功能異常的患者,不適合接受按摩﹑針灸等中醫干預措施;④ 孕婦或哺乳期婦女,以及兒童患者,不在本次研究納入范圍;⑤ 對中醫治療存在嚴重過敏反應的患者,不適合進行中醫護理干預治療,故排除。
研究組和對照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性。
對照組的腦卒中便秘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包含對患者進行心理﹑飲食﹑用藥等方面的護理工作,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疾病治療。
研究組實施中醫護理干預。
(1)部分患者因不想給其他人添麻煩,所以不愿意在床上排便,從而遏制排便,最終造成便秘。而這就需要護士向患者講解便秘對身心健康所會造成的影響,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排便環境,使患者消除不愿意在病房或其他人的幫助下進行排便的心理。而且還要通過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因患病所產生的不良情緒,教會患者正確的鍛煉方法,以盡快使患者恢復身心健康[1]。
(2)讓患者在平時多吃果蔬和粗纖維食物;禁食帶有刺激性的食物,并且還要戒煙戒酒;患有腸道氣滯癥的患者,要多吃蘿卜,以順氣導滯;若陰虛腸燥要進滋陰降火的食物,對于無禁忌證的患者,要分別在早晚喝60 g的蜂蜜水,以起到潤腸的效果[2];
(3)患者保持仰臥位,護理人員在右側用一指禪分別按摩患者的天樞﹑中脘等穴位,各穴位分別按摩1 ~ 2 min,然后再用手掌按順時針方向按摩10 min,使腹部發熱,最后每天對長強穴按摩2 次,每次20 min。護理人員在按摩時用力要均勻﹑輕柔,直到穴位附近產生酸脹感為止。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飯后0.5 h 切不可按摩。
(4)讓患者通過提肛運動來加強肛提肌的功能;沿著腸蠕動方向進行腹部按摩,對便器進行合理應用,盡快適應床上排便,以免因長時間服用瀉藥而影響胃腸蠕動性和腸壁張力,導致自主排便反射減弱,影響身體恢復效果[3]。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排便功能恢復效果。其中包括排便便意﹑排便速度﹑大便性狀﹑排便難度﹑排便疼痛﹑排便病程﹑排便不盡感﹑有便意但大便排不出。
通過SF-36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其中包括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情感職能﹑精神狀態。滿分100分,最低1分。生活質量高:80 ~ 100分;生活質量一般:60 ~ 79分;生活質量差:1 ~ 59分。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顯著:2 天只有過1 次排便,大便不再干燥且通暢,相關癥狀徹底消除;治療有效:3 天內排便,大便先干后軟,排便還不是特別通暢,相關癥狀明顯改善;治療無效:以上情況沒有任何變化。治療總有效率=(治療顯著+治療有效)÷50。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護理滿意度=(特別滿意+比較滿意)÷50。
通過SPSS 21.0軟件研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通過()﹑%表示,分別行t﹑χ2檢驗。若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大便功能恢復效果更為理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大便功能恢復效果(,分)

表1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大便功能恢復效果(,分)
癥狀研究組(n=50)對照組(n=50)排便便意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37±1.32 1.24±1.05 2.451<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69±1.15 2.15±1.16 2.412<0.05排便速度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56±1.29 3.07±1.18 2.412<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3.18±0.89 2.24±1.25 2.432<0.05大便性狀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65±1.29 0.58±0.74 2.651<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84±1.01 1.31±1.05 2.312<0.05排便疼痛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3.07±1.18 0.89±1.03 2.412<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92±1.22 2.25±1.22 2.382<0.05便秘病程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73±1.46 1.16±0.89 2.312<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3.27±1.08 1.59±0.78 2.452<0.05有便意但大便排不出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33±1.32 3.17±1.29 2.416<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85±1.32 1.96±1.34 2.762<0.05
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分)

表2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分)
類型研究組(n=50)對照組(n=50)生理功能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0.21±4.25 92.35±3.46 2.312<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0.58±2.64 81.69±2.46 2.212<0.05社會功能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0.12±4.69 91.11±6.15 2.413<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68.13±5.17 81.69±2.16 2.432<0.05軀體功能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1.36±6.59 92.25±5.69 2.213<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1.13±6.87 81.69±6.83 2.462<0.05情感職能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0.21±1.69 91.59±1.64 2.673<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0.22±1.69 80.25±6.48 2.443<0.05精神健康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1.21±4.32 90.12±6.46 2.124<0.0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71.02±5.64 81.31±5.19 2.431<0.05
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n(%)]
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n(%)]
眾所周知,當下國內處于一個典型的老齡化時代背景之下,最典型的一個特征就是社會中的人口類型結構中老年人口比例大大提升。而對于老年人群體來說,由于身體各個器官功能逐漸退化,導致患者更容易罹患不同的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就是其中之一,其中自然也包含腦卒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中風”。腦卒中患者出現便秘的概率約為50% ~ 75%。這一高發生率主要是由于腦卒中后患者身體功能受損,包括肌肉運動功能﹑神經控制功能和內臟功能等都可能受到影響。腦卒中導致消化系統功能減退,腸道蠕動減弱,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造成便秘。同時,飲食不規律﹑活動減少﹑藥物副作用等也是導致腦卒中患者容易出現便秘并發癥的原因之一。
腦卒中患者便秘后,難以將體內代謝物順利排除,使毒素堆積,從而導致腹瀉,這樣一來就很有可能造成腦卒中復發。而之所以會出現便秘,和所服用的藥物﹑心理狀態﹑飲食和運動量等方面有直接的關系。中醫指出,腦卒中后便秘,會導致氣血逆亂,氣機升降失常,從而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4]。目前是通過硫酸鎂﹑開塞露等治療便秘,盡管效果明顯,不過會影響腸道功能,若長時間使用還會誘發醫源性便秘[5]。中醫指出,人是有機整體,其中的經絡﹑氣血﹑臟腑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性。而通過本次研究的結果來看:研究組的排便功能恢復效果和生活質量均強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原因在于通過合理的飲食護理與穴位按摩,可促進胃腸蠕動,疏泄肛門局部氣血瘀滯,從而改善排便效果和生活治療;同時,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的原因在于患者普遍自理能力較差,而通過和患者的積極交流,舒緩了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了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從而達到了理想的治療和護理效果。
結合本文的中醫護理服務干預實踐來看,中醫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后便秘患者中的運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醫護理以整體觀念治療:中醫護理注重人體陰陽平衡和氣血調和,通過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針灸﹑推拿﹑中藥等治療手段,可以促進患者氣血暢通﹑臟腑功能恢復,從根本上改善便秘問題。與西醫治療相結合,綜合調理患者身體,提高治療效果。
(2)輔助治療減少藥物副作用:中醫護理干預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手段,減少對藥物的依賴和使用,避免藥物造成的副作用。通過按摩﹑穴位貼壓等手法,調節患者的氣血運行,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情況,進而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3)個性化治療提高生活質量:中醫護理干預可根據患者具體的中醫辯證施治,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針對不同證候類型采取相應的中醫護理措施,有效改善便秘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康復效果,為腦卒中后便秘患者帶來更好的健康福祉。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后便秘的患者予以中醫護理,可顯著改善排便功能和生活質量,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且,在腦卒中便秘患者自身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需要注重患者中醫護理服務干預的全面應用,同時注重護理實踐效果,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和完善,這對于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提升均比較重要,這也是目前腦卒中便秘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點,相關的醫院和醫護工作人員對此需要保持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