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麗,許月萍
(浙江省湖州市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醫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在實際臨床治療過程中,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提升護理質量和針對性是該病癥治療的關鍵內容[1]。優質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能夠對疾病注意事項和疾病情況有一個大體了解,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療和護理。同時,優質護理干預在患者的環境護理﹑心理干預﹑隱私護理等方面以后更好的效果,能夠直接影響護理質量,也會直接影響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治療時間。在當前醫療環境下,優質護理干預是影響患者恢復速度的關鍵,能夠充分提升患者的治療體驗。本文通過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對比研究,分析不同護理方式的護理效果,明確優質護理干預在患者并發癥降低﹑滿意度提升等方面的作用[2]。報告如下。
選取浙江省湖州市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醫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浙江省湖州市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醫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80例,分為對照組40人,實驗組40人。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實驗組男18例,女22例。對照組年齡為30 ~ 75歲,實驗組年齡為32 ~ 75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① 身體無殘疾者;② 治療依從性高者;③ 符合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診斷者;④ 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① 精神障礙患者;② 依從性差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手術需求,落實手術之前的健康宣教,并落實生命體征監測,預防患者并發癥問題的產生。護理人員通過不同的方式讓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況和手術情況,并叮囑患者做好手術前的禁食禁水準備。同時,護理人員需要規范開展生命體征監測,即對不同時期患者的身體情況和血糖水平進行記錄,為手術治療和后續的護理工作提供信息數據支持[3]。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采取優質護理干預:① 疾病護理:首先,在治療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積極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和病情。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對患者進行問詢的方式,了解患者當前糖尿病階段和血糖情況。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重視患者眼壓情況的變化,對于產生眼內壓高峰的患者進行相應的處理。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患者容易產生疼痛的情況,護理人員要觀察患者的表情,詢問其疼痛情況,對于承受能力弱的患者通過止痛藥物進行疼痛緩解。② 心理護理:優質護理干預不僅重視手術治療需求,也非常重視患者的護理體驗。護理人員可以在治療之前與患者進行聊天,為其進行手術答疑,并盡可能地安撫其情緒,讓患者能夠在手術過程中保持平常心。同時,糖尿病治療的周期較長,患者往往會因為病癥長時間恢復產生抑郁以及焦躁的心理,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治療護理體驗,也會阻礙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讓患者樹立恢復的自信心。護理人員還可以為患者講解成功治愈的案例,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病癥治療和護理工作。③ 飲食護理:在患者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結合飲食護理,控制患者日常進食,通過少食多餐以及均衡膳食的方式,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護理提供支持。④ 其他護理: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治療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需求,對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保障室內溫度為22 ~ 25℃,濕度為40% ~ 60%。同時,在實際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傾聽患者的想法和需求,調整護理內容,為手術治療和患者恢復提供幫助。護理人員還需要重視并發癥問題,在手術過程中關注患者的并發癥情況,為患者治療和恢復效果的提升打好基礎[4]。
觀察2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對比其護理滿意度。
計量資料以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2組間均值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f)和率值或構成比(P)表示,采用Pearsonχ2檢驗,均由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α=0.05。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滿意度對比()

表2 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滿意度對比()
組別例數住院時間/h 住院費用/萬元滿意度實驗組409.27±1.515.13±1.5493.53±6.20對照組4015.96±2.349.11±1.6884.17±9.26 t值6.6517.5148.362 P值00000.0000.000
實驗組患者手術環境﹑護理配合﹑護理態度以及護理安全等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患者護理質量對比()

表3 患者護理質量對比()
組別 例數 手術環境護理配合護理態度護理安全實驗組 40 18.27±1.51 19.13±1.54 19.53±1.20 18.87±1.37對照組 40 15.70±1.89 16.32±1.93 16.72±1.46 15.39±1.85 t值7.7208.0237.9347.895 P值0.0000.0000.0000.0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會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醫院需要重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護理模式的升級優化,通過優質護理干預提升護理效果,結合病情監測﹑心理護理﹑環境衛生護理等實際護理內容,讓患者能夠在治療過程中更迅速地恢復身體健康。同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通過玻璃體切割術﹑光凝治療和冷凝治療都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當前臨床中一般采取光凝治療的方式來解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問題。實際治療過程中,患者的配合至關重要,因為護理過程中的各種原因影響治療效果是當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的主要問題[5]。因此,醫院以及護理人員要重視優質護理干預在患者護理恢復過程中的重要意義,逐步通過優質護理方式取代常規護理,讓患者能夠在病癥治療完成后有更適合身體恢復需求的護理,從而提升其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推動醫療衛生活動的進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規護理方式對于其心理健康﹑膳食管理影響不到位,往往存在患者不良情緒較多的情況。同時,常規護理方式對于不同年齡﹑性別患者的護理過度統一化,沒有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影響了護理效果。優質護理干預能夠充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解決其抑郁以及焦慮的心理問題,對于患者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的恢復都有重要意義。優質護理干預更符合當前環境下患者的治療需求,能夠為不同患者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提供支持。本研究通過對優質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研究,明確優質護理干預的重要性。首先,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干預,讓患者能夠有正確的體位展開手術和護理。同時,護理人員要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和護理內容,為患者進行有效的眼內壓護理。在患者產生疼痛不耐情況時,護理人員需要通過止痛藥物應用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治療護理體驗。其次,在優質護理干預的應用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重視患者不良情緒問題的解決,通過病癥治愈案例的講解以及交流溝通,保障患者能夠有一個健康心態,讓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最后,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護理需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飲食健康進行控制,避免患者因為糖分攝入過多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實現均衡膳食[6]。
在醫療單位發展和日常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優質護理干預的應用,將優質護理干預作為相關病癥治療護理的關鍵工作。醫院需要重視護理隊伍的建設,通過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提升護理隊伍的護理水平,豐富護理內容,實現優質護理干預的穩步落實。同時,在優質護理干預落實的基礎上,醫院需要結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特殊性,制定科學的數據庫和信息庫,讓護理人員能夠掌握護理過程中的突發情況,對不同并發癥問題以及護理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醫院要制定科學的優質護理干預制度,規范護理內容和流程,讓護理人員明確自身責任和工作內容,從而高效實現護理目標[7]。
在新時代背景下,醫療護理方式需要不斷升級變化,以適應不同病癥問題的解決需求。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環境下的患者護理,常規護理方式需要進行改變創新,讓患者能夠在生理﹑心理各個方面都能夠得到關照和照顧。同時,護理人員要結合研究結果,落實優質護理干預內容。護理人員還需要重視自身護理能力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過程中,多多掌握有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理論知識,為優質護理干預工作的落實提供支持,從而規范完成護理任務,提升患者的護理體驗。醫院則需要重視護理制度的升級調整,規范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將優質護理干預中的具體內容進行細化,提升護理準確性以及專業性。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治療護理中有積極作用,醫院以及護理人員需要明確其關鍵效果,在實際的醫療護理中,細化護理內容,提升護理效果和精準度。醫院要結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癥治療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發展,逐步優化升級優質護理干預制度,推動病癥問題解決,提升患者的護理體驗,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支出,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