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梅
為推動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日前,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26 日,省自然資源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詳解20 條政策。這20 條政策,涵蓋國土空間規劃保障、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用地用海審查報批、自然資源資產供應、自然資源保護等五大方面,通過進一步迭代升級,為2024 年“8+4”經濟政策體系提供精準高效支撐。
國土空間規劃保障是《通知》中的新增內容。去年12 月,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獲國務院批復,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家銀介紹,浙江將力爭在上半年全面完成市縣級總規的審查報批,接續推進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審,以國土空間格局的優化來呼應經濟發展空間結構的變化。比如,《通知》明確了開發邊界外項目布局的政策。“這是地方上呼聲非常高的一項政策。按照原先政策,城鎮建設必須落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對鄉村振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涉及的部分項目選址、用地來說難度較高。我們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制定了特殊政策,明確了允許在城鎮開發邊界外布局的項目準入條件和用地類型,為鄉村振興配套設施、產業融合項目落地提供空間支撐。”李家銀說。
在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方面,今年,浙江將聚焦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等重大項目,優先支持新質生產力重大項目、山區26 縣民生及產業發展、引導支持“平急兩用”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將安排5000 畝專項指標用于支持省屬高校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重大項目落地建設,《通知》根據自然資源部最新政策,從先行用地、土地供應、臨時用地等支持政策上進行多點突破,推出了一批“接地氣”的創新,以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土地供應方面,對新供應的工業用地,《通知》進一步完善出讓方式,除負面清單外,100%按“標準地”出讓。據介紹,浙江將進一步總結推廣全省空間優化拓地、增存掛鉤盤地、上樓下地省地、復合利用節地、聚鏈成群增地、低效整治騰地等創新模式,推動“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等政策措施落地。
《通知》還提出全年保障項目用海2.5 萬畝,為引導大項目好項目在歷史圍填海區域布局落地,浙江細化歷史圍填海處置政策,簡化海域使用論證和審批程序,推行“集中連片論證、分期分塊出讓”,全面推行海域立體開發利用。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通知》著墨頗多。比如,進一步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通知》提出要實現鄉村地區規劃管理全覆蓋,浙江將優先對有條件、有需求的集聚建設、整治提升類村莊編制村莊規劃,因地制宜彰顯其特色和比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