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清
幼兒園教師在制作游戲材料方面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這些材料都是以成品為主,已經固定了玩法,孩子只能重復操作,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興趣。
另外,區域活動材料不充足,只投放不調整,孩子們玩了一兩次后就失去了興趣。同時,材料投放缺少探究性也是一個問題。
針對幼兒園區域游戲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我有以下建議:
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
單一的材料投放弊端明顯,孩子們看似有操作,實則無發展,因此要注意材料投放的層次性,有效促進他們深度學習。例如:大班的圖書角,除了提供豐富的圖書外,還可以設置一個圖書修補區,提供一些工具,讓幼兒自己修補圖書。對于大班的幼兒,也要發展他們的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控筆方面的練習,也可以給他們準備耳機,讓他們在圖書角聽一聽故事,利用故事盒子和同伴一起講故事,充分發揮各種材料的作用,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
材料的投放形式要多樣
首先,運用分散式投放的方式,將單一的材料投放在主題活動中,凸顯材料的多種玩法。比如在區域中投放吸管,孩子們可以在美工區用吸管做小花,可以在科學區用吸管吹泡泡,還可以在表演區用吸管喝飲料。其次,運用開放式投放的方式,在投放材料的同時,給幼兒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間,激發他們的探究行為。例如,在建構區除了投放一些積木外,還可以提供一些低結構的材料,如:紙管、紙杯、薯片罐、紙碗,等等,充分發揮多種材料的作用。最后,運用遞進式投放方式,剛開始投放材料時,種類不一定多,后期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經驗慢慢增加材料,這樣就會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
材料要適應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需求
陶行知曾說過,生活教育就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教師在區域中投放的材料要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應是他們感興趣的材料。因此,在前期投放材料時,教師就可以和幼兒商量,每個區角要投放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怎么獲取等,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家園合作的優勢,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因“料”而異,全方位開發
材料架上的材料也不都是幼兒喜歡的,比如:包裝紙和布類,上架后幾乎無人問津。三八婦女節來了,很多孩子給女老師或者媽媽送花。那么,一束花怎么做呢?需要哪些材料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以投票的形式決定女生負責設計一套晚禮服,男生負責用黏土和竹簽做小花,等干了以后用包裝紙包起來,這樣包裝紙就派上了用場。女生在制作晚禮服時,先畫出款式,然后挑選喜歡的顏色和花紋,再進行裁剪、粘貼、裝飾,最終女生設計的晚禮服完美呈現。男生把自己做的小花綁在一起,然后用喜歡的包裝紙包起來,最后系上蝴蝶結,一束手捧花完成。其實,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意都是很棒的,只是有的材料幼兒不知道怎么使用,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
幼兒有了包花的經驗之后,我們和他們商量增加了一個角色區,開展“制作——包裝——售賣——送花”一系列游戲活動。孩子們在“買”到“花”之后用到各個區域中,有的“買”了放在表演區送給舞臺表演者,有的“買”了放在建構區裝飾他們的作品,還有的“買”了“花”后去甜甜屋拍照……這樣一個區的材料多個區域在玩,實現了一物多玩。
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無論是游戲形式還是材料投放,我們都要以培養幼兒各方面的基本能力為前提,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興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城東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