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馳
【摘要】 為推動國家通用手語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推廣使用,應持續強化國家通用手語人才培養培訓,不斷深化國家通用手語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倡導建設國家通用手語資源庫,為聾校各科教學和國家通用手語教學提供豐富而便利的課程資源,從而有效保障國家通用手語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推廣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關鍵詞】 保障機制;國家通用手語;特殊教育學校
【中圖分類號】 G760
【作者簡介】 趙曉馳,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博士后,教育部手語和盲文工作專家組成員,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南京,210038)。
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不僅是一項語言文字工作,更是為殘疾學生提供平等、無障礙學習環境的重要舉措。2024年1月,中國殘聯辦公廳和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在特殊教育學校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的通知》。文件不僅對該項工作的總體要求、任務目標、主要措施和要求進行了全面表述,同時強調要健全經費、工具書、課程資源、相關研究等重要保障機制,推動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推廣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對于國家通用手語的推廣使用,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持續強化國家通用手語人才培養培訓
推廣使用國家通用手語,一方面需要對在職聾校教師進行培訓和考核,另一方面還需面向未來的聾校教師——特殊教育師范生開設國家通用手語課。接受過正規通用手語教育的師范生今后將成為聾校國家通用手語使用的主力軍和骨干力量,這充分體現了高校在推廣國家通用手語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有70多所高校開辦了特殊教育專業,手語課是特殊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過去這門課的名稱有不同的叫法,如“手語”“基礎手語”“中國手語”“手語入門”“中國手語入門”等等。近些年,不少高校將課程名稱改為“國家通用手語”或者“國家通用手語入門”,這在課程名稱上既明確了其內容和培養目標,也幫助學生樹立了學習、推廣國家通用手語的意識和信念。有的高校盡管還沿用過去的課程名稱,而實際授課內容也是以國家通用手語為主。筆者建議統一規范課程名稱。另外,各高校手語社團積極開展國家通用手語學習、比賽和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高校推廣國家通用手語的另一股重要力量,需要對其積極鼓勵,加強引導。
二、不斷深化國家通用手語理論和應用研究
手語研究,除了手語語言學的本體研究,還應包括國家通用手語的相關理論研究和推廣應用研究。目前圍繞國家通用手語開展的研究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直接服務于聾校教學。如中國殘聯于2019年發布了“語文、溝通與交往學科常用詞通用手語補充研究”項目;國家語委于2022年發布了“小學階段語文課文手語表達研究”項目。第二類為國家通用手語推廣應用類項目。如江蘇省殘聯、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推出了公共服務領域國家通用手語系列推廣手冊,目前已經出版《公共交通領域國家通用手語百句》;國家盲文手語推廣服務中心推出了《妙手生話》《手語普法》等國家通用手語視頻節目。第三類則是圍繞國家通用手語開展的理論研究。以上體現了高校及有關機構對國家通用手語理論和應用研究的蓬勃熱情,突出了高校及有關機構在國家通用手語研究中的重要貢獻。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要發揮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調動各類科研院所的積極性,發揮人才濟濟、組織有序的優勢,形成戰略力量。”這一要求對國家通用手語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同樣適用。今后還需繼續挖掘高校及有關機構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全力發揮高校及有關機構在國家通用手語研究和應用中的積極作用,為國家通用手語的廣泛推廣提供理論支持和智慧保障。
三、倡導建設與最新統編版聾校教材配套的國家通用手語資源庫
聾校各門學科的課堂是使用國家通用手語的重要陣地。在最新統編版聾校語文教材中已經體現了一些國家通用手語的元素,這對聾校語文教師推廣使用國家通用手語是一種積極的引導。但限于教材的體例,其中國家通用手語應用的內容有限。為此,筆者建議分階段建設聾校教材國家通用手語資源庫,根據各科教材所涉及的詞匯量,從基礎性、緊迫性等因素考慮,可先從語文教材國家通用手語資源庫做起。
課文是語文教材的核心構件,是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要載體,也是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重要資源和憑借。手語是聾人的第一語言,聾人常常需要借助手語才能準確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不少語文教師深感“手不達意”,力不從心,他們迫切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國家通用手語版課文以供教學使用。2023年,我們嘗試在“江蘇高校青藍工程‘手語翻譯優秀教學團隊”公眾號中推出“課文手譯”欄目,獲得了聾校教師的積極評價。在國家通用手語版課文資源庫的具體操作上,可邀請手語漢語水平兼優的聾人進行翻譯。為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和權威性,需建成一支由聾校語文教師、資深手語譯員、手語語言學家組成的專家團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將錄制好的手語視頻上傳至網站,開放使用。手語視頻提供字幕,通過字幕將漢語和手語以句子為單位對應起來,便于教學。在具體翻譯時,《國家通用手語詞典》及各學科常用詞詞典里已有的詞條應盡量遵循其打法,而未收詞條則可綜合考慮其手勢理據以及構詞的經濟性、準確性、類推性原則,盡量選擇較為通用的打法。
對于聾校其他學科教材的手語資源庫,可根據其緊迫程度分階段建設,最后合成一個與最新統編版教材相匹配的集大成的通用手語資源庫。在各學科教材手語資源庫基礎上,還可進一步建設手語版百科知識資源庫。比如,針對課文內容涉及的“納米”“克隆”“AI”等詞,則可制作一些相應的手語科普視頻,以公益捐獻、友情鏈接、組織拍攝的方式,讓手語版百科知識資源庫的內容越來越豐富,體量越來越龐大,既可為聾校各科教學提供豐富而便利的課程資源,還可服務于國家通用手語教學,使之成為國家通用手語工具書的有益補充。
(責任編輯:于國寧)
【基金項目】 本文為江蘇高校青藍工程“手語翻譯”優秀教學團隊資助成果,202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手語翻譯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江蘇地方手語常用詞調查與詞典編撰”(23YYA001)資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