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 G760
【作者簡介】 李傲男,華夏出版社(北京,110000)。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多重障礙的出現率明顯增加。許多教師反映,多重障礙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情況復雜、程度嚴重,如獲取信息途徑受限、溝通交往困難、課堂參與度低……給面向這部分學生的特殊教育帶來很大的困難。
而《多重障礙學生教育》對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策略。這本書全面、客觀地介紹了多重障礙學生教育基本原理、課程設置、評估、教學及重要學習領域等方面的理論與方法。如教師眼中最難解決的多重障礙學生課堂參與度低這個問題,本書就是這樣介紹解決方案的——
從基本教育理念來看,教師必須堅定多重障礙學生是可教育的信念,這是開展多重障礙學生教育的前提。國內外眾多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與學生的表現成正相關,在多重障礙學生身上也不例外。教師積極的態度不僅是促使學生參與課堂的基本要素,也是開展教學、解決所有教學問題的基礎。從教學實踐策略來看,書中有關教學的章節重點展現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方法。如了解并把握學生的興趣和個人偏好以確定適合的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實際年齡決定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功能性課程取向強調參考同齡普通學生的課程內容,等等。從創設物理環境來看,避免影響學習動機的各種消極因素也十分重要。多重障礙學生更容易受到周圍壓力的影響,如對周圍人的安全感、環境的安全感、位置(體位)的舒適感、刺激物的超載感、生理狀態感、學習任務難度等。教師可從學生的各種特殊需要著手,從燈光的調整、噪聲的消除、肢體輔助工具的提供等方面進行具體滿足。
鑒于多重障礙學生問題行為程度之嚴重、影響之廣泛,《多重障礙學生教育》中有專章向讀者介紹如何處理學生的問題行為,不僅介紹應用行為分析的相關理論,也提供了行為干預的具體策略。
對于教師來說,帶著問題讀《多重障礙學生教育》,不僅能找到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更能對多重障礙學生教育的理論框架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而將學到的解決策略泛化并應用到其他的教學問題中,使日后的教學更加得心應手。
相信《多重障礙學生教育》一書會讓廣大一線教師受益匪淺。
(責任編輯:葉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