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延杰
小駿,一個活潑好動的男孩,不愛寫作業,很多老師都反映他的作業亂七八糟。據我了解,小駿的家長長期在外務工,爺爺在家很少管他,他回家隨便應付作業后就去玩游戲。家長管不了,我得從其他方面突破。
我無意中發現,小駿在課余時間特別喜歡畫畫,可是,他很少和同學分享畫作,而是將那些作品夾在本子里,放在桌斗最底層。
為了與小駿拉近關系,我開始研究學畫卡通人物,希望和他有共同話題,打開他的心扉。一天,我突發奇想:能不能通過在作業本上畫畫來和小駿交流呢?
“老師,有人在我的作業本上惡作劇!”小駿拿著剛發下去的作業氣沖沖地跑進我的辦公室。
“這是老師畫的哆啦A夢,不好看嗎?”我有點尷尬。我比著哆啦A夢的圖片一筆一筆地畫,卻還是畫得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頭也是方的。
“這不是海綿寶寶嗎?”小駿被逗笑了。
“其實老師不太會畫畫,你可以教教老師嗎?”我“恭敬”地將紙和筆遞給小駿。
他坐在我的座位上,一邊畫一邊講解步驟:“先畫圓圓的腦袋,再畫鈴鐺和眼睛……”我站在旁邊觀察學習,并及時稱贊。
突然,小駿問我:“老師,你為什么要畫哆啦A夢?”
“哆啦A夢的口袋里有很多神奇的工具,我認為你和哆啦A夢一樣,充滿無限可能。”我摸了摸他的頭說,“還有一個原因,老師認為你的作業和老師現在畫的哆啦A夢一樣,迫切需要改進和指導。”
小駿好像明白了,低頭說:“老師,抱歉,昨天我玩游戲玩得太晚了,作業是應付的……”
“我知道,從現在開始,我們做一個約定吧。你教我畫畫,我監督你寫作業,咱們一起改變。如何?”
“沒問題!”他欣然答應。
從那以后,每當小駿的作業字跡潦草或抄襲答案時,我都會在他的作業上畫一個難看的哆啦A夢,并寫道:“小駿,又偷懶了吧,我們說好要一起改變的啊!”而當他認真寫作業時,我就會努力畫一個好看的哆啦A夢,并寫道:“加油,我和你一起進步。”
剛開始,小駿在路上見到我還有點不好意思,后來他一邊吐槽我畫得難看,一邊手把手教我畫畫。就這樣,我們在鼓勵中互相學習,小駿的作業寫得越來越工整,我畫的哆啦A夢也越來越好看。
有一天,我在他的作業本上畫了奧特曼。
“老師,這是您畫的嗎?”小駿興奮地問。
“當然。”我十分驕傲。
“太棒了,老師!這線條,這結構,這姿勢……各方面都十分優秀,天啊,這個作業我要收藏起來!”
“還是小老師教得好,不然我也不會進步這么快。”我向他豎起大拇指,繼續鼓勵他:“奧特曼是一位保護地球與人類的英雄,牢記使命與擔當。你現在的作業完成得很認真,說明你是一個說到做到、積極進取的好孩子。我想,你如果保持這樣的干勁,一定會在其他方面變得更優秀。”
從那以后,在課堂上,小駿會主動回答問題,參與課堂討論。課下,他繼續畫畫,我從他的“學生”變成他的交流伙伴。我還組織了班級繪畫比賽,讓他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長。在這個過程中,小駿得到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變得積極上進,還主動幫助其他同學,成為一個真正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奧特曼”。
從哆啦A夢到奧特曼的奇妙之旅讓我深深體會到,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是用心關愛每一個學生。教師要通過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激發學生的潛能和成就感,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目標。(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山東省禹城市徒駭河小學)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