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麗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江蘇 蘇州 215332)
昆曲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歷經漫長歲月的沉淀與打磨,具有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它不僅是昆山地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更是推動該地區文化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本文選擇以昆曲戲衣紋飾作為研究的切入點,深入挖掘這一藝術元素所蘊含的藝術價值,旨在弘揚并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對昆曲戲衣紋飾的細致研究,我們期望為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性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昆曲藝術最初以舞臺表演的形式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文化的推動和時代的演進,昆曲藝術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展現其獨特的藝術價值。特別是昆曲戲衣上的精美裝飾紋飾,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蘊含著深刻的象征意義,為現代文化創意產品和服飾配飾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設計靈感和基礎。
昆曲文化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之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日益俱增。就目前形勢下,對于昆曲服飾、昆曲戲衣紋飾等方面的研究相對匱乏,缺少對于昆曲戲衣紋飾的系統性研究。因受到制服化和系統化的制約,昆曲戲衣的形制與款式相對單調,更加看重紋樣的設計[1]。
昆曲戲衣紋飾依托于昆曲服飾而存在,經過漫長時間歷史的更迭、發展、演變,流傳到當今社會,昆曲戲衣紋飾經久不衰,以嶄新的藝術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它造型獨特,富有傳統韻味;色彩繽紛濃艷、樣式新穎;工藝巧妙,栩栩如生。昆曲戲衣的裝飾性主要通過圖紋、色彩、樣式以及制作工藝等手段,使人物更具裝飾性、典型性[2]。
昆曲戲衣紋飾的美學價值,首先在于它有獨特豐富的造型設計:源于傳統吉祥紋飾的古樸造型設計;源于民族特色文化的趣味造型設計;結合時代變化的現代元素造型設計等等,都能跟隨它的足跡探尋到昆曲戲衣紋飾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1.1 傳統的昆曲戲衣紋飾
昆曲戲衣的紋飾設計靈感源于古典造型藝術中的傳統吉祥紋飾,這些元素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民族特色圖案或古老神話傳說。通過花、草、蟲、魚、鳥、獸、龍、鳳等吉祥圖案的巧妙運用,展現出豐富多樣、瑰麗多彩的視覺效果,不僅寓意吉祥,還巧妙地揭示了昆曲角色的性格特征。例如,牡丹寓意花開富貴,故在昆曲戲衣中常見于官宦女眷與富家小姐的服飾圖案。龍的形象,皇權之象征,則常用于昆曲戲衣中塑造帝王角色的紋飾。同樣,鳳的形象,寓意女性的尊貴與優雅,常被用于皇后或高貴女性角色的服飾圖案。這些設計元素的運用,不僅豐富了昆曲戲衣的藝術表現力,還深化了其文化內涵。
2.1.2 近現代的昆曲戲衣紋飾
昆曲戲衣紋飾發展到近現代,保留了其古色古香的傳統韻味,又增添了傳統昆曲服飾紋飾中從未出現過的蘭花、蝴蝶、竹子等造型元素的設計。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昆曲戲衣紋飾逐步走向現代化,年輕化,更加有活力。古老的昆曲服飾文化與現代多元化時代相互融合,激發出了新的火花,昆曲戲衣紋飾的造型樣式以多元化的形式蓬勃發展,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在服裝服飾設計中,色彩的搭配與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是服裝服飾品設計重要的組成部分。昆曲戲衣紋飾設計的精彩之處,在于它的色彩搭配明艷動人,栩栩如生,例如:傳統吉祥寓意的高純度配色設計;現代簡約多元化的低純度配色設計。
2.2.1 設色濃艷的傳統昆曲戲衣紋飾
色彩鮮艷有活力是傳統昆曲戲衣紋飾的配色特點,用色純度較高,顏色鮮明,能夠使戲衣紋飾充分彰顯昆曲人物角色的特點。
低明度配色,高純度配色是傳統昆曲戲衣紋飾的兩大配色特點。例如紅色系配色,一般都是選用大紅色或深紅色;綠色系配色,一般選用墨綠色或中綠色;黃色系配色,一般選用明黃色或土黃色;紫色系配色則以藍紅相加的紫紅色為主,藍色系配色則是以深藍色為主。為了突出昆曲人物角色的特點,傳統的戲衣紋飾也會用純度低,明度低的配色設計。
2.2.2 多元新穎的現代昆曲戲衣紋飾
如果用明艷動人來形容傳統的昆曲戲衣配色設計,那現代的昆曲戲衣則是優雅別致、多元新穎的配色設計。和傳統的昆曲戲衣紋飾相比較,現代的昆曲戲衣紋飾配色設計,純度較低、對比度弱,形式更加多元化、抽象化,如圖1在青春版《牡丹亭》的作品中,昆曲人物角色的戲衣紋飾設計增添了新穎的特點,不僅在紋飾設計的造型上別出心裁,配色的設計也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更年輕化,更多樣化,更現代化。作品靈感來源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以牡丹亭中‘驚夢’一場為設計主線,將傳統戲衣元素融合與現代時裝設計之中,運用面料肌理變化,形成了戲曲云肩的結構造型[3]。

圖1 青春版《牡丹亭》戲衣紋飾設計①
昆曲戲衣紋飾設計的精彩之處,不單單是它獨特新穎的造型設計和濃艷繽紛的配色設計,還在于它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的工藝紋飾制作。其戲衣紋飾精巧的制作工藝讓后人嘆為觀止。
2.3.1 璀璨精美的傳統工藝紋飾
昆曲戲衣紋飾選用刺繡工藝不僅為其本身增添了傳統的文化藝術價值,又給昆曲人物角色的舞臺表演增添了藝術美的效果。在制作昆曲戲衣紋飾過程中,每一個紋飾都是經過技藝高超的繡娘們人工縫制而成,她們一針針、一線線、互相之間配合的天衣無縫。正是由于繡娘們能工巧匠的精神來之不易,昆曲戲衣紋飾的制作工藝才顯得彌足珍貴。工藝的彌足珍貴顯得昆曲戲衣紋飾格外精美,傳統的昆曲戲衣紋飾工藝璀璨而閃耀。
2.3.2 與時俱進的現代工藝紋飾
昆曲戲衣紋飾受到現代工藝與科技的影響下,有了全新的工藝特色。相比傳統的昆曲戲衣紋飾的工藝制作方面,手工刺繡工藝有了現代技術的革新。新設備的更新換代,紋飾的制作工藝效率高,使用便捷高效,并且紋飾裝飾效果更加精致典雅,細節到位。現代昆曲戲衣紋飾增加了數碼印花技術,花型紋飾設計的栩栩如生,精致耐看,也給昆曲戲衣紋飾的制作工藝增添了新的表現形式。還可以進一步探索現代技術手段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如只能穿戴,可穿戴技術等,為服裝設計帶來更多的創新[4]。
在昆曲戲衣紋飾中,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藝術品,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深入挖掘探索的地方,它新穎獨特的造型設計、明艷動人的配色設計,精妙絕倫的工藝設計,都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挖掘探研,繼承并發揚下去。
昆曲戲衣紋飾的發展變化對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助力作用,昆曲戲衣紋飾元素推動當代設計、當代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性發展。昆曲戲衣服飾精致典雅,寓意美好,內容形式多樣化,給當代設計師提供了新穎的創作思路。昆曲戲衣紋飾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也是昆曲藝術表現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現代設計互相融合,可以和現代服飾設計、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室內設計等藝術形式結合,創作出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現代產品,新穎獨特,并且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認可。
昆曲戲衣紋飾的創新性發展,并不是單純的簡化紋飾本身,而是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融入現代設計的理念與審美,需要根據產品的特定屬性與紋飾的風格特點相結合的恰到好處,兼顧到在不失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又符合現代設計的特點[5]。讓現代民眾更清楚的了解到產品的特性,是源于昆曲戲衣紋飾的衍生品設計。例如,可以在傳統昆曲戲衣紋飾的造型和色彩上進行創新,使其更加符合現代民眾的審美習慣,同時又不失昆曲藝術的傳統韻味。
昆曲戲衣紋飾是昆曲戲衣中最重要的裝飾元素之一,它代表了一種傳統文化特色的符號,昆曲戲衣紋飾包含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寓意美好事物的發生。對于紋飾的設計并非是直接沿用,需要將紋飾進行分析概括,綜合提煉,進行二次組合再創作。對于產品的裝飾位置,面積大小,排列方式等,都需要重新構思。設計出既富有傳統特色又獨具現代感的裝飾紋飾,增強昆曲戲衣紋飾的藝術表現力,發揚了昆曲戲衣服飾的文化特色。
科技社會的飛速發展,促使新媒體技術與數字化技術更新換代,更具現代化、人性化的設計特點。昆曲戲衣紋飾的創新發展可以依托于新技術的表現形式,將3D數字化技術與昆曲戲衣紋飾相結合,新穎的形式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同時還可以增強視覺效果,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更具人性化的設計特點,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
昆曲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昆曲藝術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擴大,昆曲戲衣紋飾在創新設計中可以借鑒世界流行趨勢中的現代元素進行設計。昆曲戲衣的款式設計也可以吸收國際時尚元素,使其具有國際化的審美價值。同時,通過國際交流和合作,可以讓世界其他國家的民眾認識到中國的非遺文化,昆曲戲衣紋飾的創新能夠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和推廣。
昆曲戲衣紋飾是昆曲文化的組成部分,蘊含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為保護這一獨特藝術,我們需多管齊下。首先,依賴昆曲傳承人的專業訓練和實踐,確保傳統藝術形式得以延續。其次,通過公共和文化教育機構的活動,提升公眾對昆曲的認識和欣賞力,培養新的愛好者和傳承者。再者,在尊重傳統的同時,探索昆曲與現代市場的結合,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和技術創新其表現形式[6],如與現代戲劇、舞蹈、音樂的融合,以及在時尚領域的應用,為昆曲注入新活力。此外,通過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向全球展示昆曲戲衣紋飾的魅力,提升國際影響力。最后,借助專業記錄、研究與教學,確保傳統技藝得以保存并煥發新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昆曲戲衣紋飾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源泉。借助傳統與現代的巧妙結合、文化元素的深度再創作、科技與藝術的和諧融合、國際化視野的不斷拓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心保護與傳承,昆曲戲衣紋飾的創新性發展將展現出更加多元化和深入的內涵。昆曲藝術所散發出的獨特文化魅力,使得昆曲戲衣紋飾的藝術價值成為我們當代人最珍貴的文化藝術瑰寶。因此,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不僅是每個中國人的崇高使命,更是對全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貢獻。
注釋:
①圖片來源:https://www.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