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遠遠,張雯琦,王式竹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近年來,國潮風的盛行使得傳統服飾逐漸受到更多人的青睞,這一現象被戲稱為“血脈覺醒”。對于新一代青年而言,中式元素已不再是陳舊、刻板的象征,而是演變成全球性的文化潮流和嶄新的生活模式。復古與時尚的交融,讓“新中式”風格既充滿現代感,又不失時尚氣息,甚至成為了一種展現個人生活態度的時尚表達方式。這種獨特而不張揚的“新中式”風格,不僅滿足了現代人的日常穿著需求,還符合他們的審美趣味,因此在衣櫥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新中式服裝設計的核心理念是“中”,其精髓在于“禮”,而其形態則是“新”。“新”是相對于傳統服飾而言,運用現代設計語言與方法,設計出更符合現代人穿著方式與審美習慣的中式服裝[1]。“中式”即為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中庸之道為內核,融合道家清靜無為、返璞歸真、順應自然的思想,與現代時尚相結合,既有復古的韻味,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取向。從本質上來講,新中式建立在傳統文化之上。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民間傳統文化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藝等,都是我們深入了解、分析和應用的設計素材。
當下服裝設計中“新中式”的應用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裁剪手法、色彩、面料、圖案和寓意等等,都具有獨特的美感和藝術價值,是其精髓所在。新中式服裝通過新穎的設計方法實現內外兼顧,以時尚服飾彰顯中國民族精神價值與傳統文化。并試圖結合現代服飾對傳統設計元素進行分解,讓元素更加高效地融入現代社會,以減少現代人穿上之后的諸多不便以及現代環境下的不和諧感。
正所謂“知者創物,巧者述之。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先秦崇尚自然、返璞歸真、天人合一、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發展的設計觀念,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現代新中式服裝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設計經驗。新中式服裝是從傳統的中式服裝中發展而來的,保留了傳統中式服裝的某些精髓和代表性的特點,以其獨特的造型語言,詮釋了深厚的思想內涵。先秦時期強調回歸本心,體驗萬物。“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就是要順應自然,消除物我之別,與天地萬物“齊一”,認識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以淡定的情懷去處身于人世之間,做到“風過無聲,影不留潭”。因此,與之相應,現代中國風服飾在風格上應具有內斂、高雅、自然及簡約的特征。內斂就是含蓄,含蓄后才能達到和諧共存,高雅就是氣質上的高潔,一種文人品質,自然則是雅、拙,樸的大美體現,簡約就是心靈的靜養,返璞歸真,天人合一[2]。
新中式服裝元素,來源于中國傳統元素,又脫胎于傳統,留得其神韻,體現在設計元素這種外在表現形式上,可謂是多種多樣,在服裝的面料、圖案、廓形、色彩、配飾等等都可以體現出中國韻味。想要設計出既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又具有時代氣息的新中式服裝,就需要在更深層次上下功夫,不要滿足于表面形式,而要在與西方美學相區別的基礎上,開拓出一條繼承傳統、走向現代化的新路。
先秦設計思想對服飾面料的選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家堅持“大巧若拙”和“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理念。伴隨著老莊哲學恬淡、清虛、順任的美學思想,服飾觀念更是樸素淡雅。道家在提倡的服飾境界是“圣人被褐懷玉”,所謂被褐懷玉是指:內持珠玉,外著粗陋[3]。在中國傳統的美學理念中,自然樸素被視為一種建立在自然基礎之上,追求簡約和樸實的藝術形態。在新中式服裝體現出自然、簡潔、樸素的設計哲學,不過分追求繁華和艷麗。在挑選材料時,棉、麻、絲、毛等天然材料最能體現出自然的樸素之美,展現出一種自然的美感。還存在一些具有不規則紋理和質感的面料,比如在絲綢面料中的縐綢、織錦和綾羅綢緞等,它們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些面料是新中式服裝的無聲表現。
“莨綢在我的心目中,是如此的珍貴。”莨綢面料在被譽為時尚界的“環保大師”以及最具中國特色的設計師梁子的創作中頻繁出現。莨綢,又被稱為中國草,是中國獨有的純植物染絲綢面料,擁有超過兩千年的悠久歷史,具有高貴的觸感。這種面料可以在日常生活和重要場合自由切換,滿足人們對自然、健康和高品質時尚生活的追求。原始的、生態的、環保的莨綢擁有得天獨厚的可持續自然發展的屬性,經過設計師的裁剪縫紉后蘊含東方獨特恬淡清純之美。
中國傳統圖案有許多題材,作為一種服裝語言,“器以載道”,每個題材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承載著思想寄托,滿足內心情感需求。新中式服裝設計中,利用這些圖案的獨立性突出新中式,能夠在體現美好祝愿的同時,提升服飾品的審美屬性。新中式服裝設計在保留傳統圖案的寓意,韻味的前提下,根據服裝所要表達的意境調整圖案的大小,位置,面積與服裝的風格交相呼應而不是生搬硬套,照搬照圖案[4]。新中式服裝圖案的運用要既能體現都市生活的大眾性,又能展現服裝的個性一面。圖案大多采用現代流行的表現形式,通過一定的提煉變形形成獨特的、有市場的中式元素,表現出浪漫豐富的視覺效果,營造現代的時尚感。
Yuhan Wang的設計師王予涵,在探尋東方女性魅力的同時,也結合了西方的文化元素,以圖像設計的形式,努力地打破了人內心的柔軟和剛強的界限,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Yuhan Wang2021年秋冬系列以“晚松翠方深”為主題服飾,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松和鹿元素,以此來展現女性的細膩和堅定的情感內核。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松樹被看作是一種永恒的象征;鹿的發音與“祿”相似,因此經常帶有吉祥寓意。其圖案既有文學性,又具有浪漫主義,共同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現代風格。
西方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習慣在服裝廓型上突出人體線條。而中國造物理念倡導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對于器物要求能夠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之感,始終堅持以整體為美,將天、地、人視為一個生氣勃勃的有機整體,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新中式服裝針對這一特性,服裝上講究自然下垂,在裁剪上強調縱向感,在保持中式服裝的基本廓形基礎上,增添現代元素,中西結合巧妙,追求平衡、對稱、統一,含蓄內斂,讓人們在穿著中無拘無束,達到身心的放松。新中式服裝形制上既要有一定的保守性,又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虛實結合,既有西方美學“實”在服裝上的曲線美,又有中式美學“虛”在服裝上的端莊優雅,既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內涵,又不失時尚感和現代感,打造現代東方的全新廓形,以適應不同年齡、身材、場合的需求。
SAMUEL GUì YANG的設計師楊桂東便將中西方服飾元素融合得非常自然,將西方的剪裁樣式和傳統的中式元素之間碰撞,即使服裝變得更加前衛和時尚,又蘊含了東方文化獨有的意境與風情。每一季作品,都在用時裝語言描摹東方女性的不同精神風貌,或柔美或利落,服飾造型寬松無束縛,既有具備傳統的平直、寬松、飄逸的服裝款式,又有現代潮流的年輕味道。他的作品顛覆了長久以來對于傳統東方女性的固定印象,打破了單一的中式元素刻板印象,展現了浪漫內斂的東方美,注入了獨特而日常的氛圍。
先秦時期設計理念影響下的色彩觀有很多種,比如傳統五色,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對中國文化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了影響,形成了在不同對象基礎上選用不同色彩類型和表現方式的色彩觀。色彩選擇多依據物品用途,主要考慮人的喜好,主要體現“重己役物,致用利人”的基本思想,通過各種色彩搭配展示實用價值和藝術內涵,比如淡雅素凈色,能營造淡雅寧靜的色彩氛圍。在色彩搭配上也要講究中和,既要有大氣的色彩組合,又要考慮到細節的細膩,讓服裝整體呈現出協調、和諧、舒適的效果,使得新中式女裝在美感、實用性、文化性等各個方面都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5]。
鐘愛白色和藍色的國內優秀服裝設計師郭培用她獨特的視角,唯美的設計語言,精湛的工藝與深厚的中國文化,以明朝宣德年間龍圖騰青花瓷瓶為靈感,以西方禮服為廓形,設計出了2019年的青花瓷婚紗系列,藍和白色的傳統顏色加上青花瓷瓶花紋,既保留了“中式的元素”,又融合了現代化繁復精美的剪裁工藝,細膩唯美的婚紗彰顯了中式穿搭的大氣和典雅。
“和”的思想隨著儒家思想的傳播而流傳,到服裝設計上,“君子正衣冠,人衣合一”,更加注重服裝的整體感,不是獨立思考,而是從多個角度來看待服裝,做到服裝設計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表達了人類力求與天合而為一的神韻,賦予人以神秘之美,以實現人的個性思維與服飾的深層含義之間的和諧統一。在服飾設計中立領、側衩、盤扣和滾邊等裝飾元素,以及首飾、編制品和包袋等飾品的應用,都有助于增強服飾的吸引力,使其既能與新中式的設計風格相匹配,又不顯得過于傳統。然而,在服飾和配飾的應用上“和而不同”,并不是簡單地復制或堆砌大量的元素,而是以現代服裝為基礎,融合了中式的局部元素,在古典文化與西方設計藝術的交匯點上,挖掘了國風元素的高效組合,從另一個角度強調了中式的韻味和整體的和諧統一。
三寸盛京在華夏文明基礎上打造了“新概念式的華服”,其設計者張彥以其特有的藝術天賦與創造力成為年輕一代中最具影響力的華服設計者,“天都驚夢”2023春夏系列在保持其獨特性的同時,也強調了實穿性的重要性。在現代服裝中有所體現鮮明的中式設計元素,在保持視覺效果的前提下,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意境。服裝傳承了中式雅致的獨特風格,同時融入了西方女性的個性,使得新穎、時尚的東方美引起更多人的喜愛。
本系列服裝設計以蓮花為設計靈感,以先秦設計思想為設計內涵。圖案上運用各種蓮花紋樣為底紋或印花,清淡優雅。款式上以傳統服裝形制為基礎,結合西式剪裁分割,配上中式盤扣、斜式開襟和立領等元素,表達中式意蘊又增添生動灑脫之感。面料運用中國傳統的棉織物,舒適且挺闊,富含肌理。色彩上運用茶褐色,符合中式傳統美學色調,溫暖又獨特,搭配杏白色,豐富系列服裝整體的層次感。

圖1 設計作品“清·蓮”(自繪)
綜合上述,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部分,先秦設計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對于各種活動都產生著重要影響,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新中式的服裝設計呈現出了一種獨特的魅力。設計師們不再僅僅注重外表的華麗,而是從內在品質出發,通過細膩的工藝和創新的設計,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呈現出一種獨具韻味的時尚風格。他們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美的追求,將服裝打造成一種藝術品,傳遞著文化的精髓,彰顯著民族的自信與自豪,或許是一襲旗袍,在剪裁上融入了西式的修身設計;或許是一套西裝,在細節上點綴了中式的元素,服裝與眾不同的獨特個性就被激發出來。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元素組合,而是需要設計師從中國深厚的文化傳統中提煉,在傳承的過程中探索新中式服飾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