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婆說媒”成為頂流網紅的這件事,我覺得武大郎是不答應的。
河南開封某武俠城景區里做真人秀表演的“王婆”,現場給觀眾說媒、撮合姻緣。有男生、女生主動上臺,“王婆”拿著大喇叭鼓勵男女生說出自己的擇偶標準,臺下對其感興趣的就舉手報名,有的直接上臺表白。王婆幾番說合之后,甚至主動推當事人當場激情接吻。
臺上大膽地說,臺下大膽地愛,一派熱鬧的歡樂氣氛。在一個人人都說自己“社恐”的時代,這種古典主義鬧洞房式的集體真人秀節目,還真是少見。
“王婆說媒”成了當地一道風景,在社交媒體上大紅大紫。自媒體上已經祭出各種“人來瘋”的文案:“人人都說單身好,個個都往開封跑”,“不是非誠勿擾上不起,是王婆說媒更有性價比”……
據說,“王婆說媒”在年輕人圈子里大火,是因為“王婆”撮合相親時“三觀正”,并且平視年輕人、鼓勵年輕人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訴求。她說:“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圈子小,但是不去交往,就永遠遇不到對的人。”其實吧,這話白巖松也能說,不信你閉上眼睛腦補一下白老師的聲音。
“王婆說媒”的大火也驚動了當地政府,市一級專門開了調研會,要求接住這波潑天的富貴。也有媒體對此做了嚴肅的評論,甚至將之拔高到緩解生育率下降、再提振人口紅利的高度。
被聚光燈照耀之下的純愛肥皂劇,泛出五光十色的泡沫。
“三觀正”“不交往就找不到喜歡的人”,這些在平時都是年輕人最討厭的爹味十足的訓誡。卸去油彩的“王婆”,和春節里賴坐在你家客廳、一定要給你介紹親事的三姨四嬸并沒有什么不同。
現場上臺相親,并且牽手成功的男女,有多少真的是去談戀愛的?有一個小事可以作為“王婆說媒”真實性的試金石。男子劉某在“王婆”這里相親,視頻走紅后,其妻子在網上曬出結婚證,痛罵自己正在日本留學,老公卻背著她相親。
所以,傳說中那些千里迢迢跑到開封找“王婆”說媒的,是真的希望脫單,還是來當現場的“顯眼包”,感受著這種相親劇本殺的癲狂?
《水滸傳》中撮合西門慶和潘金蓮茍合的王干娘,引發了驚天血案,最后被凌遲處死了。關于男女情事,《水滸傳》里的王婆深諳其中的門道,并且貢獻了“潘驢鄧小閑”的著名分析。
想想誰和誰的“愛情”,是由王婆說合的呢?武大郎答應嗎?武二郎答應嗎?這才是眾多聞戀愛、聞結婚而色變的年輕人,突然喜歡上“王婆說媒”的真正的原因。
“王婆說媒”是一系列的羅蘭巴特式的符號學轉寫的密語交流,參與者對背后的能指和所指心領神會。因為荒謬,所以勇敢;因為癲狂,所以信任;因為恐婚,所以才找“王婆”說媒。
“王婆說媒”本身是對婚姻和愛情的解構、反諷,也正是在這種解構和反諷的保護色之下,年輕人更加愿意釋放自己,把這里當成了樹洞,當成了狂歡的真人秀、相親的劇本殺。這里的“說媒”沒有彩禮、婚房的蠅營狗茍,沒有懷孕、養孩的一地雞毛,是被聚光燈照耀之下的純愛肥皂劇,泛出五光十色的泡沫。
“王婆”知道自己在玩,參與“王婆說媒”的人也知道自己在玩,只是旁觀的人認真并且嚴肅了——你們怎么還不結婚,還不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