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艷艷
黨的二十大報告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中國當前和未來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作出重大部署,進一步確立了干部隊伍培養和管理工作的戰略地位。國有企業要積極做好干部隊伍的建設管理工作,為國有資本的發展壯大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
國有企業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健全完善后備干部培養體系,儲備適量優秀的后備干部,形成合理有序的人才梯隊,積累充足的人才“蓄水池”,這樣才能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領導干部梯隊培養是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對保持組織競爭力、推動戰略實施具有決定性意義。為了適應國企改革對各領域復合型、一專多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領導干部梯隊培養工作需采取更系統和科學的方法。
山東高速人才發展院為精準化干部培養,實施分層分類的人才雁陣計劃,圍繞集團中層領導干部、青年后備干部分別實施頭雁開拓者計劃、青雁未來星計劃,打造了“領導力提升班”“戰略執行力班”“青年商業骨干班”,分別面向集團中層正職、集團中層副職、集團業務經理及權屬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初步形成了三位一體全方位的干部培養體系,著力提升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基本素質,對開創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梯隊培養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理論學習為干部培養提供了決策和管理的理論基礎,幫助干部人才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山東高速人才發展院建立了“黨建第一課”機制,把黨建課程作為干部梯隊培養的第一課,將黨建課程融入每階段集中培訓,幫助干部深入理解國家的基本方針政策,掌握科學的理論知識,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引導學員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為了讓干部隊伍適應激烈的市場化競爭,全面提升干部素質,結合干部管理層次有針對性地配置理論課程學習。“領導力提升班”聚焦山東高速集團“十四五”發展戰略,課程體系分為5個階段,涵蓋領導力開發、組織與人才管理、資本與投資、市場與經營、科技與產業五大領域,課程內容設置既涵蓋國內權威政策解讀,又包括頭部企業先進管理經驗,解答干部學員在事業發展和企業治理上關心的問題。“戰略執行力班”從認知、能力、思維三個層面提高干部的自我引領、團隊引領、業務引領能力,課程設置涵蓋黨建、企業文化、國企改革、經營管理等方面內容,提升了干部在業務發展、數字化轉型、創新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思維與意識,培養能夠把握集團戰略目標并完成各項任務的“高素質、強執行”人才。“青年商業骨干班”課程學習緊緊圍繞商學體系搭建,包含產經趨勢與領導能力、產業思維與產業分析、戰略管理與商業模式、財務管理與風險防范、組織激勵與人才賦能等10類商學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具有產業思維高度、宏觀戰略格局、經營管理潛質的青年商業骨干,承擔集團未來更大經營管理責任和更大發展使命。
干部梯隊培養項目充分利用山東高速集團在線學習平臺“高速e學”,定向推送理論學習精品課程,啟動“在線學習賦能計劃”,包含金融論壇、專題講座、專家課題輔導以及在線精品課程,實現線上線下資源融合,持續提升干部培訓理論學習質量。同時,通過不定期舉辦專家講座、研討會、讀書分享交流等活動,促進干部之間對理論課程學習的討論和思想交流,推行學習型組織文化,鼓勵自我驅動和終身學習。
為了提高干部梯隊培養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人才選拔與人才培養同樣重要,將有限的培養資源集中于核心、高潛干部,這些人在培養后成為團隊核心,引領和帶動其他干部職工。選拔機制在干部培養中的運用不僅能確保資源高效利用,還可以作為激勵機制,鼓勵干部職工提高個人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以獲得參加培訓的機會。“領導力提升班”聚焦集團戰略發展,由集團黨委常委研究討論,圍繞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工作經歷、工作績效、團隊協作等維度綜合評選出52名集團中層正職干部入圍培養項目。“戰略執行力班”由集團總部和權屬企業推薦分管業務的中層副職干部參與培養,使干部培養充分賦能業務發展,助力集團戰略落地。“青年商業骨干班”通過“兩次筆試+三次面試”進行人才識別。筆試考察黨建知識、商業案例、“十四五”發展規劃等內容;面試由集團黨委常委、高管、外部專家擔任考官,采用結構化面試、履歷分析、主題演講等方式綜合考察青年干部的知識儲備、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演講能力、溝通能力等。最終在報名的373人中擇優錄取40人,錄取率為10.72%。在實施選拔培訓過程中要注意確保選拔過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維護干部的積極性和團隊整體和諧。
行動學習結合組織業務發展需求,強調在實踐中學習,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的素質與能力。“領導力提升班”以山東高速集團“十四五”戰略落地執行為主要研究方向,明確基礎設施建設、新興產業布局、雙碳市場研究、國際業務研究等8大課題并成立課題攻關小組,選定交通部、清華大學、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的8位專家教授作為輔導導師,實施“一對一”的針對性輔導,累計開展課題研究討論280余小時,開展線上線下專題研討60余次。“戰略執行力班”采用群策群力,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實際工作問題開展課題研究,項目結束進行結業匯報,檢驗研究成果,激發團隊的思考智慧,實現學習場景與工作場景的遷移,確保學以致用。
“青年商業骨干班”強化人才培養與集團戰略的融合度,組建成立產業研究院,包含智慧交通、現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環保、數字經濟、工程施工、現代服務等8個研究領域,分層次推進行業研究,提升青年干部的產業分析、投資決策能力,共形成產業研究報告10篇,其中部分文章被《國企改革》《山東國資》收錄。項目采用雙導師制,邀請集團20家二級權屬企業董事長作為內部導師,帶領青年干部參與公司經營決策會議及其他學習交流活動,增進學員實戰感受和業務知識,促進全方位發展。邀請行業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等擔任外部導師,通過引導學員進行外部企業研討學習,吸收轉化企業治理及業務發展的優秀經驗,開闊眼界,通過輔導和評估促進個人成長。
訓戰結合通過實戰演練確保培訓內容與實際業務需求相匹配,提高干部隊伍應對和處理復雜問題的綜合實戰能力。“領導力提升班”堅持“學+用”雙向發力,通過個人自主學、小組集中學、聯系實際學“三學”模式,記錄個人學習心得,深化組內分享交流,推動理論指導業務實踐,不斷加強知識在業務場景的應用、內化、傳播,為學習型組織建設提供智力支撐。“戰略執行力班”聚焦為集團戰略落地作為業務領域重點工作任務,結合國企改革發展對干部隊伍的能力提升要求,培養干部具備創造性抓落實的思維與能力,設置“賞金獵人—數字化拓展訓練”“TechMark管理實戰模擬”,通過小組學習、角色分工、數據分析、團隊任務等方式將理論知識活學活用,幫助干部更新知識、轉化觀念、變革思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青年商業骨干班”采用創新干部培養模式,青年干部自主對商業模式、品牌策劃、運營模式研究分析,選址將集團閑置資產盤活,落地“青言書咖”商業實戰項目,舉辦“國企改革”“高質量發展”等主題論壇,打造了省屬企業“交流共享平臺”。
干部梯隊培養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組織從理論學習、干部選拔、行動學習、訓戰結合等多個層面著手,形成一個閉環的培養體系。通過不斷優化這一體系,可以為組織輸送一支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應變能力強的領導干部隊伍,為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