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曉紅
華潤燃氣新員工訓練營培訓時期,是華潤燃氣新員工從學生向職場人蛻變的重要階段。培訓秉持“認同華潤、轉變角色、樹立抱負、職業發展”的目標,統籌“崗位實踐”“課程學習”“行動學習”“專業通道”等模塊教學內容,打造環環相扣的課程體系。在落實教學計劃的同時,引入中央黨校、省委黨校、重點高校等優質外部課程,豐富新員工知識面。
課程體系設計將訓練營課程設計與行動學習、營地活動、崗位實踐整體統籌,貫徹學以致用理念,持續提升營地課程教學質量,結合線上課程設置及線下課程、活動安排,理清課程類別,設置業務管控類、組織發展類、人才成長類、數智未來類、文化修煉類、思維革新類課程。
業務管控類。以“通識課程+專業課程”相融合的授課模式全面提升新入職員工的綜合素質。通識課程旨在使新員工了解燃氣行業發展概況、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全面掌握燃氣行業通識性知識,為課程學習上的“以長促長”打好理論基礎;專業課程旨在多領域打造專業技術人才,在通識課程學習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新員工的專業板塊學習意愿,結合不同專業板塊有針對性開展課程編排,配備專業師資隊伍,深入學習專業領域的理論知識,為課程學習上的“以長促全”提供保障。通過崗位專業課程的學習,使新入職員工了解燃氣行業概況、彌補知識結構短板、明晰個人成長規劃與職業發展方向。課程可設置安全管理、氣源輸配管理等。
組織發展類。通過深度剖析我國綜合能源的宏觀環境及企業當前的發展趨勢,回顧“十三五”的反思與經驗總結,展望“十四五”的戰略規劃及發展目標,讓新員工深入了解企業戰略轉型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推進相關行動學習研究課題的開展。同時,讓新員工了解國際形勢、國內政策、能源格局變化對天然氣行業的影響,培養新員工對相關政策變化的敏感度。新員工回到各公司后,可以將所學結合當地及區域公司實際,進一步深刻理解企業戰略發展目標。課程可設置企業五年規劃解讀、針對行業形勢方面,課程涵蓋國內外宏觀政策講解、能源格局變化趨勢分析、國際能源安全、能源類企業轉型發展方向、綜合能源行業發展動態、天然氣發展潛在市場。
人才成長類。通用能力課程——在從校園人向職場人的轉變過程中,部分新員工都有一定的困惑:不敢說話、不會說話、怕說錯話;面對與客戶的溝通更是表達不清楚、啰啰嗦嗦;不具備職場人的工作能力等。為了讓新員工更快速地適應職場生活,可開展一系列通用能力類的課程及相關活動來幫助新員工增強職場能力、適應職場生活。課程可設置職場通用類課程,如員工公眾表達、辦公軟件使用能力、日常工作習慣培養、目標管理、有效溝通等課程。職業發展課程——青年時期是職業生涯的準備期和起步階段,青年員工只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把生涯目標與組織的發展愿景相融合,才能找準自己人生的坐標點,進而發揮自己的才干,實現人生價值。企業通過引導青年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青年員工確立職業方向,激發員工潛能,使人力資源得到最優化的配置和利用,最終實現組織和個人發展的雙贏。課程可設置職場心理學、職場適應力、職業規劃等課程。標桿分享課程——標桿分享作為一種直接有效的現身說法,通過極具代入感的成功經驗分享,為職場新人指明方向。作為員工自身策略性定位和核心能力塑造的重要課程,“標桿分享”成為促進普通員工特別是新員工成長的最佳方式之一。課程可由優秀經理人、員工、勞模等標桿人物結合自身經驗講授。
數智未來類。隨著“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數字中國”目標的提出,國內掀起一股數字化轉型的熱浪,華潤燃氣要將數字技術融入燃氣產業鏈中,打造個性化服務、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等新能力,開創新的產業生態。新員工培訓可立足智慧化發展宏觀形勢,結合燃氣行業、企業的特點設計相關模塊課程。課程可設置智慧燃氣、人工智能等,同時結合最新數字化研究成果、設備供應商的最新科技產品以及目前科技應用的趨勢設計課程。
文化修煉類。作為央企,為保證新員工對黨的忠誠度,必須加強新員工的黨性教育。開展本類課程的目的是帶領新員工走進黨的奮斗史,體會中國共產黨每一階段偉大的決定和意義,堅定信念。同時,要求華潤青年具備以身許國的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篤定前行的堅守精神、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課程可以“黨史教育+企業文化”相融合的授課模式,使新員工逐步了解、認同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組織氛圍、企業精神及企業基因,并從中汲取自身不斷發展的動力。
思維革新類。行動學習是企業日常工作、培訓、會議中的常用工具。通過行動學習的課程學習,了解行動學習在企業的發展與重要意義,掌握行動學習這項重要工具。在課程的推進過程中,要逐步改善新員工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鼓勵新員工主動參與管理與決策,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使用行動學習來進行科學決策、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向學習型組織的轉變。
課程結合《行動學習》系列課程以及《行動學習分享》等線上課程共同開展。作為華潤燃氣青年人,要在“知、情、意、信、行”五個方面著重加強學習和鍛煉,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在認知上,學習“四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歷次全會精神,要及時跟進學、前后貫通學、聯系實際學;學習了解華潤集團八十余年來的發展歷史以及華潤燃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創業歷程。
在情感上,要高度認同中國共產黨奮斗實踐中逐步積淀形成的體現黨的本質屬性和核心價值、先進文化,彰顯時代特征和關乎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精神譜系,堅定不移地繼承和發揚下去。對華潤企業精神以及華潤燃氣“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的創業精神產生高度認同和強烈共鳴。
在意志上,自覺將企業紅色基因根植于個人精神血脈。牢記“國之大者”,自覺承擔作為紅色央企的國家使命,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信仰上,堅守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在行動上,將理想信念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情感付諸日常行動,積極落實“一個定位、三個著力”要求,奮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組織有保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區域公司成立新員工培訓工作小組,根據目標要求統籌組織和實施工作。
考評有機制。結合工作實際,建立評估機制。在考核標準上,把培養對象政治表現作為第一位的要求,從理論學習、工作實踐、日常行為表現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
發展有平臺。培訓期間參加的理論學習、實踐鍛煉等內容記入入黨積極分子相關培養材料。對于表現優秀的培養對象,可從推優入黨、推優薦才、選送參加集團和大區組織的相關培訓學習三個方面進行激勵。
監督有力量。區域公司應加大對各黨支部的督導力度,把新員工培訓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各黨支部黨建工作考核中,嚴格考核,確保工作正常開展。
新員工培訓是員工入職的第一堂課。新時代的青年,要做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模范,要做刻苦學習、銳意創新的模范,要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模范,要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模范,要做崇德向善、嚴守紀律的模范。課程體系設計應按學員接受程度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從職場通識到專業知識,從黨性教育到行業趨勢,為訓練營打造一份詳細的課程安排指引。同時,課程設計中應包含講師畫像、亮點捕捉、延伸活動及成果展示等,搭建完整的培訓體系,從而為青年人才健康成長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