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映彬 李義振



【基金項目】甘肅省優秀研究生“創新之星”項目:組態視角下甘肅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影響因素及多元化路徑研究(2023CXZX-719)。
【作者簡介】賈映彬(1999-),男,甘肅蘭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企業管理與公司治理。
【摘? 要】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甘肅省中小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論文基于“技術—組織—環境”(TOE)框架,從技術、組織、環境3個層面構建甘肅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模型,運用fsQCA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甘肅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并非由單一因素決定,而是受到多個因素的協同影響;存在3種主要組態類型,即競爭壓力主導型、業務-技術主導型和組織-環境驅動型。據此,甘肅省中小企業應當調整思維方式,強調多因素的協同推動;注重外部數字創新生態系統的參與;重視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
【關鍵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多元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F276.3;F49?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3-0047-03
1 引言
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下,數字經濟已成為時代的主流。甘肅省的中小企業占據了全省企業數量的絕大多數,是推動創新、就業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動力。在當前環境下,甘肅省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成為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然而,省內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管理者對數字化轉型認知不足、企業數字化基礎薄弱等問題,導致轉型難以有效推進。
中小企業在實施數字化轉型時,常常會遇到以下四大障礙:資金短缺、數字化人才匱乏、數字化水平低下及企業對數字化的理解和應用存在不確定性。為解決這些問題,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例如,從技術升級、數字化系統構建及數字化成果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此外,還有學者總結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包括核心數字技術的創新、產業鏈的優化、政府的引導及惠企政策的支持。
然而,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影響因素及路徑的研究中,仍缺乏綜合性的實證研究。目前的研究方法多為質性研究,只能分析單一因素對數字化轉型的直接影響,無法全面揭示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引入了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方法,從多個維度考察影響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因素。通過構建甘肅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模式的TOE模型,并結合問卷調查數據,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因素如何協同作用影響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這對于中小企業選擇適合的轉型路徑、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2 模型構建與研究設計
2.1 模型構建
TOE框架是一種全面且綜合性的理論分析架構,其詳細剖析了技術、組織和環境3個維度如何共同作用于組織采納創新技術的復雜過程。甘肅省的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同樣受到了多種因素的交織影響,這使TOE框架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以TOE框架為基石,深入結合甘肅地區的營商環境特點、中小企業的發展脈絡、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案例以及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篩選了影響甘肅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并將它們整合到一個統一的研究框架中,以期構建一個更符合本研究需求的理論模型。
2.1.1 技術因素
數字基礎設施是指企業在數字化進程中所依賴的硬件平臺與軟件系統,這些系統涵蓋了信息系統、基礎設施以及技術架構等多個層面。數字基礎設施為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本文主要參考Martinez et al.[1]的研究,通過深入測量數字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來評估其效果。
數字業務跨越強調的是企業如何有效利用數字資源來推動商務目標的實現。在這一過程中,數字技術與傳統業務之間的協同作用顯得尤為關鍵。本研究在Battistoni et al.[2]的研究基礎上進行了整合與修訂,形成了更具針對性的量表。
數字前瞻姿態體現了企業在面對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和新興技術時,所展現出的前瞻性和創新性。這種姿態使得企業能夠迅速識別和抓住數字技術所帶來的商機。本文主要借鑒池毛毛等[3]的研究,形成了獨特的量表。
2.1.2 組織因素
人力資源作為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的核心力量,是推動企業向數字化邁進的關鍵要素,對于企業的轉型之路至關重要。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汝緒偉等[4]開發的量表來量化這一要素。
創新能力是指將知識與創意轉化為實際產品或流程的能力,也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參考了呂可夫等[5]為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設計的測度指標量表。
2.1.3 環境因素
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如行業盈利水平的波動、產品間的競爭以及市場的激烈拼搶,對企業生存構成了巨大挑戰。為評估企業對市場競爭環境的反應能力,本文借鑒了Kammerlohr et al.[6]的研究。
行業數字化水平,即企業所在行業的整體數字化發展狀況,這也是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前,甘肅省內各行業在數字化進程中呈現出顯著的“數字鴻溝”,行業內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參差不齊,產業協同度整體偏低。因此,本文借鑒林艷等[7]的研究,從多個維度對這一變量進行了全面測量。
綜上,本文構建甘肅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影響因素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模型圖
2.2 研究設計
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以其獨特的優勢,能夠深度處理程度變化與部分隸屬的復雜問題,同時,保留了真值表分析在定性數據處理、有限多樣性以及組態簡化方面的核心優勢。此方法不僅具有質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雙重特性,更能確保數據的高度精確[8]。鑒于本研究中條件數據的取值不適合簡單地劃分為0或1的類別變量,本文采用了更為細致的李克特7級量表。因此,本文決定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作為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更好地滿足研究需求。
本文的量表大多來自英文文獻并進行翻譯。為適應甘肅省情景并消除翻譯和理解偏差,本文邀請符合樣本標準的MBA學員(主要是中小企業管理者或其他高層管理者)對問卷進行試填,收集到31份反饋。正式調研階段,本文選取問卷星平臺進行調研。調查對象主要涵蓋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情況有一定了解的甘肅省中小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如總經理、業務主管、IT項目負責人等。此次問卷調查累計收集到174份數據,得到了148份有效樣本。
3 數據分析與實證結果
3.1 信度分析
信度是衡量問卷測量結果一致性程度的重要指標。本文采用SPSS 27.0軟件,通過計算Cronbach's Alpha值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和評估。在本研究的信度分析中,題項的因子載荷基本大于0.7,變量AVE值普遍大于0.7,變量的CR值均高于0.8,這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收斂度。
3.2 變量校準
在進行校準的過程中,通常需要使用fsQCA 3.0軟件中的Calibrate(X,n1,n2,n3)功能將各變量校準為模糊集數據。在校準過程中,需要對3個錨點進行設置,一般設置為完全隸屬點(0.75)、完全不隸屬點(0.25)和交叉點(0.5)。各個變量的3個錨點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標準差及校準錨點
3.3 結果分析
3.3.1 單個條件的必要性分析
本文使用fsQCA 3.0軟件對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7個因素進行分析,可以得到單個因素的必要性分析結果。在單個條件的必要性分析中,導致企業高數字化轉型程度的單個前因條件中不存在大于或等于0.9的情況,即不存在影響企業高數字化轉型程度的絕對必要條件。
3.3.2 組態分析
本文選擇數字化轉型程度作為結果變量,得出如表2所示的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路徑。從表2可以看出,實現高數字化轉型程度的路徑有8條,這8條路徑的總體覆蓋度為0.415,覆蓋了約41.5%的案例樣本,說明這8條路徑可以解釋樣本中41.5%以上的高數字化轉型程度的企業案例。
本研究基于核心條件和邊緣條件的劃分,將高數字化轉型程度組態劃分為競爭壓力主導型、業務-技術主導型和組織-環境驅動型3種類型。
競爭壓力主導型。從H1的3條路徑可以看出,那些處于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的企業,即使在自身創新能力較差的情況下,其數字化程度往往較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運營模式以保持競爭優勢。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以及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因此,面對競爭壓力,這些企業更有動力和決心進行數字化轉型。
業務-技術主導型。那些擁有高度發達的數字基礎設施和需要大量數字化業務的企業,其數字化程度往往較高。高度發達的數字基礎設施為企業提供了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條件,如高速的網絡連接、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等。同時,如果企業的業務需要大量的數字化技術支撐,那么這些企業就更有可能進行數字化轉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以及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組織-環境驅動型。在H3a和H3b這兩個組態路徑中,數字人力資源和行業數字化水平作為核心條件出現。這類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功或許受制于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首先,其數字人力資源的高水平可能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包括對先進技術的深刻理解和運用;其次,較高的行業數字化水平亦可被視為企業提供了數字生態系統中的豐富資源,使其更易于實施和整合數字化解決方案。
3.3.3 穩健性檢驗
穩健性檢驗是fsQCA分析中的重要環節,本文遵循文獻慣例,將一致性水平臨界值提升至0.85,對組態結果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即使臨界值提高,組態結果依然穩健,其一致性和覆蓋度也未受影響。這一檢驗結果表明,無論是高數字化轉型程度的組態還是非高數字化轉型程度的組態,都具有堅實的穩定性。
4 結論與啟示
4.1 結論
首先,甘肅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是多層面的,而非單一因素,并且這些因素之間存在協同作用。其次,本研究揭示了3種主要組態類型,包括競爭壓力主導型、業務-技術主導型和組織-環境驅動型,即強調了市場競爭、發達數字基礎設施以及人力資源和行業數字化水平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作用。這意味著,并非存在唯一的最佳數字化轉型路徑,甘肅省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具備靈活性和可調整性,有能力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選擇最適合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4.2 啟示
首先,甘肅省中小企業的領導層應當調整思維方式,從側重于“局部優化”向更注重“整體協調”的思維轉變。這種轉變要求企業摒棄過去那種僅考慮單一因素的思維方式,轉而強調多種因素的協同作用,以選擇出最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數字化轉型策略。其次,甘肅省中小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時,應積極融入外部的數字創新生態系統。這意味著企業要加強與生態系統中其他參與者的交流與協作,尤其是與數字技術設備供應商、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以及已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大中小企業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最后,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時應重視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甘肅省的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時,應將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放在首要位置,打造堅實、高效的數字基礎設施,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Eder Martinez,Louis Pfister.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using low-code development to support digital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23,152(6):1-17.
【2】Elisa Battistoni,Simone Gitto,Gianluca Murgia,et al.Adoption path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manufacturing S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22,255(3).
【3】池毛毛,劉姝君,蔡志慧,等.IT匹配在IT治理和企業績效間的中介作用和邊界條件研究:基于元分析技術的探索[J].南開管理評論,2021,24(3):115-129.
【4】汝緒偉,張曉月,張雷,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政策體系、機遇挑戰及路徑選擇——基于山東省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3):113-120.
【5】呂可夫,于明洋,阮永平.企業數字化轉型與資源配置效率[J].科研管理,2023,44(8):11-20.
【6】Valentin Kammerlohr,David Paradice,Dieter Uckelmann.A maturity model for the effectiv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laboratories[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2022,34(3):621-643.
【7】林艷,軋俊敏.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與實現路徑——基于TOE框架的案例研究[J].管理學刊,2023,36(5):96-113.
【8】何瑛.數字化變革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求索,2023(6):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