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寧市連然小學 夏錦琳
安寧市連然小學創辦于1915 年,已有100多年的辦學歷史,素有重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優良傳統。近年來,連然小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守正創新,開拓進取,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各方面,不斷增強各族師生的“三個離不開”思想、“四個與共”理念、“五個認同”意識,于2022 年榮獲安寧市第三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稱號。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2022 年8 月,連然小學全面實行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選優配強學校新一屆黨政領導班子,以強黨建促發展為基礎,打開工作的新局面。校黨總支對照“五好五強”目標要求和黨建相關責任考核體系,凝聚集體智慧修訂“黌心”黨建品牌體系,在黨總支“初心不變,綻放黌學新風采”品牌總領下,下設三個黨支部分別培育“黌心照亮同心橋”“黌心共育五色花”“黌心盡顯銀齡志”品牌,用黨建“紅心”夯實學校管理的基礎,積極開展“把黨旗插在講臺上”活動,規范黨建管理,擦亮黨員名片,切實提高工作水平。學校始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思想政治工作重點內容,在提升管理規范化水平的基礎上,提高對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性的認識,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關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機制、促進各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文化交融創新的系列要求,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抓實思政課堂、學科融合、實踐活動、家校共育四大陣地,做好融合新文章,培育健康的“小小石榴籽”。




連然小學結合工作實際,明確提出了開展思政工作的四條原則: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二是堅持有形、有感、有效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三是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體化教學;四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學校在抓好學科建設的同時,主動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學科教學融合在一起,利用所有的課堂講政治、講道德、講“五育”并舉,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深入淺出地給教師講明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并要求教師把握政治理論教育規律、學生成長規律,調動更豐富的資源、采取更多樣的形式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學校文化、思政教育、社會實踐各環節、全過程。
連然小學還在課堂內外開展“培育小小石榴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
課程建設唱響主旋律。為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全員性,與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緊密融合,將“1+N”德育課程體系建設放在學校課程改革的核心位置。加強《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建設,以高品質的教研活動,加強思政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普遍提高教師對這門課程重要性的認同感和使命感,進而提高他們努力學習掌握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自覺性。根據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加入并講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重在凸顯“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近年來,多位教師在昆明市縣兩級《道德與法治》優秀教學案例評選中獲獎,累計有20 余篇有關德育工作的論文獲不同級別的獎項。學校不斷改進《巡課情況評價表》,將學生文明行為表現、班風建設情況、學科知識與思政教育融合點等指標作為各學科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有力推動了課堂教學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旋律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主題實踐活動奏響最強音。學校充分利用安寧市委、市政府大力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學校教育場域、開發出很多校外教育資源的有利契機,通過班會、隊會、勞動實踐、社會實踐等主題教育活動打通校內外融合教育的通道,讓“做顆小小石榴籽,團結一心愛祖國”的要求逐步轉變為自覺行動。校園廣播站開展的“民族團結故事”演講活動,講述孩子們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以六一節、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日為契機,學校就開展“知我民族、愛我中華”手抄報、征文、黑板報比賽;每當中華傳統節日到來,學校就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常態化的升旗儀式上,通過“國旗下講話”,讓學生了解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跡。9 月的“童心向黨慶國慶 我與祖國共成長”活動,全校朗誦詩歌、高唱紅歌,在莊嚴的儀式中讓愛國主義思想充滿校園、充滿每個人的心田。全國童聲合唱節上,一曲云南少數民族原創歌曲《打歌來》,唱出民族團結、愛家愛國的熾熱情懷;另一曲《撒尼少年跳月來》,作為重大活動保留曲目,表達出連小少年的愛國心;“校內餃子飄香 校外農耕揮汗”活動,讓孩子們到農耕實踐基地,在田間地頭感受勞動的意義和勞動精神的偉大;“食粽思賢 情濃端午”活動,在頌揚先賢愛國精神,動手包粽子、送粽子的過程中,孩子們體會到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團結精神力量;“多彩假期 快樂成長”活動讓孩子們亮本領、展技能,在“五育”并舉成效的“炫技”中收獲滿滿的成就感。以上活動不僅在安寧市各類融媒體平臺“亮相”,還登上“人民網”“學習強國”等平臺,展現了學校風采。
連然小學大力提高校園管理信息化水平,建構并不斷健全“5+N”三全德育評價模式。不僅在學校管理上達到高效、精準,也依托網絡實現更為廣泛的德育評價,激勵孩子們做更好的自己。校內,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對學生進行校內全程、全面的評價,及時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突出表現進行加分,用積分兌換定制化小禮物。校外,家長對學生的家庭生活及學習情況,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表現,提出加分申請,經學校審核后并入德育評價加分。這樣的評價模式,有效激勵了學生主動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學生在參加了“古爾邦節”“火把節”“潑水節”等節慶活動后,用繪畫、作文等方式,記錄下民族團結的場景,精選后刊登在校報《雛鷹報》專刊上,在校內廣為宣傳;參加社區、村落、單位組織的實踐活動的表現也可以納入加分項目,這一舉措被層層推選參加教育部典型案例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