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鋮
2 月6 日至7 日,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長)會議在昆明召開。會議深入總結了2023 年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取得的成績,全面分析了當前云南民族宗教工作面臨的形勢,對2024年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此次會議學習了理論、深化了認識、明確了方向、細化了任務,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 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云南省實現“3815”戰略發展目標“三年上臺階”的承上啟下之年。如何貫徹落實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長)會議要求,謀劃部署好2024 年民族宗教工作?本刊記者對各州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采訪。
普洱市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以弘揚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建設現代化美麗邊疆為主題,圍繞“15955”工作思路,確保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助推普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實施抓黨建促民族團結進步工程。充分調動和發揮鄉村基層黨組織作用,推動基層黨組織加強對民族宗教各項工作的領導和引領,進一步夯實民族宗教工作基礎。二是實施理論研究與宣傳教育工程。充分發揮普洱學院等各類院校陣地作用,加大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茶馬古道文化等新時代價值研究。三是實施民族研學和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工程。推出民族研學精品路線,建設一批民居特色鮮明、人居環境優美、產業支撐有力、文化氛圍濃郁、民族關系和諧的特色旅游提升示范村。
四是實施民族文化創新發展工程。通過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等項目,多角度全方位展現普洱同各地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五是實施示范創建和命名工程。爭創一批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開展市級命名工作,力爭2025年全部縣(區)創建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六是實施興邊富民強邊固防工程。把44 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村,串點連線形成具有普洱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廊帶。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統戰部長會議和全國民委主任會議、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長)會議精神,按照2024 年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的總體要求,把今年確定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提質年”,在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宗教工作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做表率,答好民族團結進步和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兩張答卷”。
一是深化實施共有精神家園建設行動。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項目,持續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流動宣講,建立博物館、村史館宣介聯盟,宣介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二是深化實施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行動。開展“商協會掛聯”活動,鞏固提升42 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成果,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建設工程和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建設。三是深化實施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行動。圍繞“三項計劃”,突出抓好“旅游促三交”文章,實施好骨干培訓、規范講解詞導游詞、展陳提升、研學資源挖掘、標準賦能、試點示范6 項工作。四是深化實施民族事務治理能力提升行動。
舉辦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開設“石榴籽大講堂”,讓民族宗教工作干部隊伍人人上講堂。五是深化實施南傳佛教健康傳承行動。深入實施“潤土培根”工程,掛牌一批南傳佛教中國化實踐基地。六是深化實施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行動。聚焦民族宗教領域突出問題開展深入調研,舉辦專家論壇、研討會,推出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推動成果轉化運用。
大理白族自治州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聚焦打造“蒼洱處處石榴紅”民族工作品牌,切實推動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長)會議要求落實落地。
一是在強化思想引領上下功夫。持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來。二是在突出主線上下功夫。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和大理各項工作的主線,探索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縣試點工作。深入挖掘大理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和現實經歷,講好大理各族人民維護民族團結進步故事。三是在推進全域創建上下功夫。開展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市”三年行動,以“蒼洱共生、民族共融”為主題,加快推進環洱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圈建設各項工作,持續深化具有大理辨識度的“蒼洱處處石榴紅”民族工作品牌。四是在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加快推進大理州“以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質行動,把促進“三交”融入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形成大理州旅游促進“三交”矩陣。五是在加強黨的領導上下功夫。推進民族宗教工作部門更加聚焦主責主業,加強基層民族工作機構和力量建設,健全完善新時代民族宗教工作格局。
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長)會議科學謀劃、精心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民族宗教工作。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將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有形有感有效做好各項工作。
一是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州創建引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質升級。修訂完善全州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測評指標體系、創建激勵機制和退出機制,研究出臺《德宏州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州實施意見》,推動全州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提檔升級。二是以“枝繁干壯”工程引領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實施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和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鞏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成果,讓德宏各民族文化在中華文化大花園中美麗綻放。三是堅持改善民生助推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持續實施“幸福花開”工程,完成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建設工程年度任務,打造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升級版”,繼續建設特色旅游提升示范村,推動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民生持續改善。四是以“石榴紅”工程引領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實施“三項計劃”,積極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重點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線路,促進各族群眾互嵌共融。五是以“潤土培根”工程引領我國宗教中國化德宏實踐走深走實。持續開辦黨政領導干部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培訓班、宗教界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培訓班,創新開展德宏州宗教界“愛國愛教·正信正行”主題實踐活動,推進宗教中國化“五進”宗教活動場所升級版建設。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對怒江的回信、指示批示精神,建設好家鄉、守護好邊疆,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抓好主責主業、干出過硬實績。
一是在實施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行動上再發力。突出“融”的導向,發揮“領”的作用,拓展“新”的領域,積極爭創一批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精心實施一批民族文化“搶救保護”+“精品打造”項目,著力推進79 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和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建設工程33 個示范點建設。二是在實施宗教領域“潤土培根”工程行動上再突破。深化“五進”宗教活動場所活動,常態化開展踐行“四條標準”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主題教育,加快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三是在抓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70 周年慶祝活動上再提升。全力抓好70 周年州慶活動,使之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展示怒江經濟社會發展輝煌成就的重要載體。
迪慶藏族自治州將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項工作,努力開創迪慶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一是聚焦政治引領。不斷完善民族工作體制機制,切實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兩個納入”工作。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加強鄉、村民族宗教干部履職能力培訓,解決好民族工作“最后一公里”問題。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狠抓工作落實,用好“三個工作法”,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二是聚焦凝心聚魂。持續實施“潤心工程”,深化“枝繁干壯”工程,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和實踐研究,深化拓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載體和抓手。三是聚焦發展強基。認真落實“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要求,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突出自力更生與贏得支持相結合,扎實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貫徹落實“幸福花開”工程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建設工程。四是聚焦交融促和。深入實施“三江腹地石榴紅”工程,精心組織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和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推進“互聯網+民族團結進步”。著力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進”工作。五是聚焦依法管理。積極構建民族事務治理社會化新體系,引導各族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持續開展“五進”宗教活動場所和踐行“四條標準”思想教育輪訓,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麗江市將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抓好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長)會議要求落實,推動麗江市民族宗教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突出主線抓落實。始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麗江各項工作的主線,著力把麗江打造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示窗口和體驗場。二是突出主業抓落實。持續深入實施“三項計劃”,圍繞拓平臺、增質效、惠民生、促交融,著力打造一批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項目。高標準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加強麗江南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川滇8 市(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合作交流。持續打造宗教界國學經典誦讀、最美宗教活動場所創評等活動品牌,深入推動我國宗教中國化的麗江實踐。三是突出宣教抓落實。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突出講好麗江民族團結好故事,加強麗江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建設,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長)會議總結工作實事求是、亮點紛呈,部署工作與時俱進、目標明確,為做好今年全省民族宗教工作明確了方向。臨滄市將以“收信人”的感恩奮進姿態,認真抓好本次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
一要努力當好“建設好美麗家園”的開拓者。認真實施“幸福花開”工程,深入開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行動,推動“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建設工程和民族特色村寨促旅游提升工程落到實處,讓各族群眾共同過上好日子、共同走向現代化。二要努力當好“維護好民族團結”的先鋒隊。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抓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等重點任務,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持續鞏固提升臨滄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成果,創新實施“1122”工作思路,全面落實“七大工程”,著力打造臨滄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三要努力當好“守護好神圣國土”的排頭兵。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深入推進“潤土培根”工程,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維護民族宗教領域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