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交響樂團的近150位演奏家將上海交響音樂廳主廳的舞臺鋪排得滿滿當當,舞臺背后三個區域的觀眾席容納了來自三個合唱團的200多位演員。3月22日晚,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演出“浦江春潮·啟航新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主題音樂會上演,來自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上海歌劇院合唱團、上海音樂學院音教系混聲合唱團和中福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的超大編制交響合唱陣容,在著名指揮家俞峰的帶領下,讓史詩般的恢弘旋律激蕩聽眾的耳膜,讓直抵人心的新時代強音久久縈繞在“上海之春”開幕演出現場。
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于2024年3月22日至4月14日舉辦,是今年上海第一個大型文化節展活動,具有特殊的開局和引領意義。本屆音樂節以“禮贊新時代”為主題,推出66臺主體演出、10項專項主題活動以及豐富多彩的展演活動,其開幕演出規模、國際演出數量都創下歷屆之最。音樂節既有曹鵬、廖昌永、上交、愛樂樂團等名家名團大師經典,也有不少新人新作大眾爆款。
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音樂節和上海文化的金名片,不僅承載了新中國音樂60余年的深厚歷史底蘊,也是上海音樂、舞蹈藝術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更是國內外文藝界交流、借鑒、切磋的重要平臺。
主題鮮明、引領有力
開幕演出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音樂家協會聯合主辦,上演了《紅旗頌》《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鮮紅的太陽》《第六二胡狂想曲》《新時代》等曲目,分別由作曲家呂其明、陳鋼、周湘林、王建民、龔天鵬創作,高揚時代主題、展示上海原創的同時,奏響了民族復興、文化自信的時代最強音。演出遴選了三位滬上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等音樂大獎的樂壇新秀朱婧、王睿一、王山擔綱獨奏、獨唱。樂隊、合唱團成員總計350余人,演出規模創下“上海之春”新紀錄。整場演出以恢弘氣勢奏響“禮贊新時代”的樂章,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展現上海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的昂揚姿態。
指揮家俞峰表示,“上海之春”今年已經舉辦第39屆了,很不容易,國內還沒有一個這么大的品牌能夠持續這么長時間,正所謂久久為功,所以它在全國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也正因為這種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執著于力推新人新作的理念,使得很多優秀作品和人才都在“上海之春”上嶄露頭角,包括《紅旗頌》《梁?!返纫慌鷥炐阕髌范际菑摹吧虾V骸弊呦蛉珖酥寥澜?,成為新中國音樂作品的經典之作。這是“上海之春”非常重大的歷史價值和貢獻。
在1965年第6屆“上海之春”開幕音樂會上,上海交響樂團、上海電影樂團等聯合奏響呂其明先生的《紅旗頌》,成就一代經典?!都t旗頌》是一部偉大祖國的贊歌,形象地展現了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天安門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盛況,表現了中國人民歡呼勝利,無比喜悅、無比豪邁,以及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進程中奮發有為、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此次,著名鋼琴家孔祥東與樂隊在“上海之春”舞臺上演奏鋼琴與樂隊版《紅旗頌》,通過對紅色經典的嶄新演繹,展現經典魅力、映射時代“繁花”。
“《紅旗頌》至今已有八個延伸版本,近60年來幾度修改最終定稿。鋼琴與樂隊版《紅旗頌》是管弦樂《紅旗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用鋼琴主奏重要樂段,以拓寬和豐富《紅旗頌》的表現力。”94歲的著名作曲家呂其明感慨道,“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本屆‘上海之春’能再度演出《紅旗頌》,用音樂傾訴對‘紅旗’的摯愛,謳歌偉大祖國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很有意義,我很高興也很感謝!”
“《紅旗頌》是開幕演出的開場曲目,我在鋼琴上敲下的第一個和弦也就榮幸地成為今年‘上海之春’的第一個樂音!”鋼琴家孔祥東表示,“上海之春”孕育過很多偉大的音樂作品和音樂人,能夠置身其中、參與演出,是一種榮譽和褒獎。
開場曲《紅旗頌》演奏完,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呂其明起立鼓掌,伸出兩個大拇指為臺上的演奏家們點贊。幾十年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文藝工作者為時代記錄,為人民創作。演出現場全體觀眾也以熱烈的掌聲向到場的老一輩藝術家呂其明、曹鵬、何占豪致敬。
《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運用了新疆塔吉克族的民間音樂旋律素材,并吸收了民族民間樂器的演奏手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樂曲誕生于1976年,至今已成為被演奏最多的中國小提琴獨奏曲之一。這次重演讓著名作曲家陳鋼感到當年初心的重現,感到心中的陽光從未離開,“哪怕前路充滿迷霧和荊棘,我們還是要相信陽光,相信未來!”
二胡與樂隊《第六二胡狂想曲》是去年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的委約作品和決賽必選曲目,樂曲取材藏族民間音樂素材,融入現代技法,聽來雅俗共賞?!啊虾V骸枧_對一部新作品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亮相場合?!弊髑彝踅癖硎?,“‘上海之春’是音樂經典作品和優秀音樂家的孵化平臺,舉辦幾十年以來對我們上海乃至全國的音樂事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p>
管弦樂《鮮紅的太陽》曾入選“禮贊新時代”全國原創優秀交響樂作品展演,首演后成為國內諸多交響樂團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熱演曲目。作曲家周湘林表示,很榮幸自己很多作品都登上過“上海之春”的舞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十周年,將《鮮紅的太陽》這部為建黨100周年而作的作品放在開幕演出很有意義。
演出下半場曲目是大型四樂章交響曲《新時代》,樂曲反映歷史變革中的中國之進、人民之呼,彰顯出新時代中國人民的奮斗之志、創作之力、發展之果?!缎聲r代》由青年作曲家龔天鵬創作,他表示:“這部作品去年國慶期間在首都由俞峰先生指揮陣容龐大的樂隊在國家大劇院奏響,如今在自家門口再次聽到同等規模的‘上海版’,并且我自己也加入樂隊中演奏鋼琴,非常榮幸?!薄俺两谶@部作品,就會感到心里暖流涌動,它既治愈人心又給人能量,這是來自現代年輕人的集體潛意識中的溫存和朝氣。我想每個聽到這部作品的聽眾都會感同身受?!睋V該曲女高音聲部的歌唱家許蕾說。
開幕演出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整臺音樂會的曲目選擇既有‘上海之春’以往創作的優秀作品,又有最新原創的新作——這是上海文化對歷史的深情致敬,和對新時代文化的自信。上海已進入春暖花開的時節,開幕音樂會就像春天融化冰雪的陽光,柳枝上第一顆爆綠的嫩芽,原野上盛開的金燦燦的迎春花,預示著文化春和景明的未來?!蔽乃囋u論家毛時安感慨道。
除開幕演出外,音樂節還組織了多場主題性演出。交響組曲《瀏陽河之光》是其中之一,作者鄧東源是湖南省音協主席,此番他帶領由湖南民族樂團為主力、輔以湖南三所高校的多位優秀教師的強大“民樂湘軍”陣容,與上海愛樂樂團攜手,以近90人的大編制共同演繹這部大型交響組曲,用13首樂曲講述瀏陽河動人故事。這次參與“上海之春”,給鄧東源留下了“非常震撼”的感受?!拔腋杏X這一屆‘上海之春’是大策劃、大創意、大主題、大格局!”鄧東源表示,“在‘上海之春’我們可以遇見中國最優秀的音樂作品、音樂家以及樂團,并且還有機會與他們合作!這是‘上海之春’給我們最大的收獲?!?/p>
此外,“新時代交響序曲”音樂會、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天山南北”音樂會、“中國音畫”交響音樂會以及民族舞劇《醒·獅》等一系列主題演出也陸續上演,聚焦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以藝術形式展現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奮斗之志和發展之果,既體現“上海碼頭”的大氣謙和,又展示音樂節不斷增強的輻射和帶動力量。
國際元素、“洋為中用”
本屆音樂節進一步提升國際化程度,致力于把“上海之春”打造成更具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美譽度的對外文化展示平臺。本屆音樂節共有24臺國際演出來滬交流,創下歷屆之最,團隊來自德、奧、意、法、俄、美、日等10余國。
音樂節閉幕演出是由上海音樂學院與意大利科莫歌劇院聯合演繹的羅西尼歌劇《塞維利亞理發師》,將原汁原味的經典歌劇搬上“上海之春”舞臺,助力上?!皝喼扪菟囍肌苯ㄔO。演出主要陣容由來自中國和意大利兩國的優秀歌劇藝術家組成,去年上音歌劇院鼓浪嶼國際聲樂比賽的獲獎者也參演?!啊虾V骸瘹v來是推新人出新作的平臺,這次參演的年輕人有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和校友,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聲樂人才,希望能給更多年輕人舞臺?!鄙虾R魳芳覅f會主席、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表示,本屆音樂節持續加大扶持新人新作,讓“上海之春”成為新人的起航地、新作品的發布地。多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新作品和音樂家從“上海之春”起飛。“所以,我們在這個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既有上海本土音樂家的新作,也有長三角的,全國各高等藝術院校、藝術院團的,還有國際性的,包含音樂、舞蹈。讓‘上海之春’的舞臺不只是上海新作品的發布地,也應該是全國的、全球的新作品的發布地,全球的新人的起航地?!?/p>
為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本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特推出“中法音樂交流展演季”,上演包括上海歌劇院版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法國爵士喜劇《鱒魚》音樂會、法國阿羅德四重奏音樂會、法國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法國圣馬可室內童聲合唱團音樂會、巴黎圣母院首席管風琴奧利維耶·拉特利演奏會、《邂逅印象與浪漫》中法吉他音樂會等多臺演出?!斑@些演出,從交響樂到爵士樂、管風琴、童聲合唱,可以全方位展示法國音樂文化的斑斕色彩和多元新銳。希望未來能更多地把中國作品帶到法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鄙虾8鑴≡涸洪L,著名指揮家、鋼琴家許忠說。
其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由許忠執棒,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合唱團以及上海歌劇院優秀歌唱家于浩磊、王瀟希、余楊等組成了近200人的演出陣容,將法國浪漫主義音樂開創者柏遼茲的這部名作搬上“上海之春”的舞臺。演出還特別邀請巴黎管弦樂團大提琴首席埃里克·皮卡德加入,并擔任本場演出的大提琴聲部首席。法國巴黎管弦樂團前圓號首席AndréCazalet也特地來上海對樂隊的圓號聲部進行了指導。埃里克·皮卡德表示,這是他第三次來上海。一直被上海的藝術氣息和多元藝術空間所感染,非常喜歡中國。中國的觀眾非常熱情,美食非常好吃。很高興這次能與許忠先生以及上海歌劇院的藝術家們合作,共同為中國觀眾帶來這部經典且精彩的法國音樂名作。
巴黎圣母院首席管風琴演奏家奧利維耶·拉特利此次也來滬參演“上海之春”。管風琴音量洪大,氣勢雄偉,能演奏豐富的和聲,被譽為“樂器之王”。拉特利是當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風琴演奏家之一,技術高超,對音樂有獨到見解和冒險精神。拉特利與上海頗有緣分,2005年10月,當時國內最大的管風琴落戶東方藝術中心,正是他在“開琴”音樂會上擔任獨奏。特拉利說:“距離我第一次來上海已將近20年,每次回到這里,都忍不住感嘆這座超大規模國際化都市的快速發展?!?/p>
音樂會期間,巴西七弦吉他演奏家亞曼杜·科斯、比利時古典吉他演奏家杰羅姆·穆菲、奧地利古典吉他演奏家瑪爾科·塔瑪約,以及首登“上海之春”舞臺的中國的“未來之星”張思恩,為觀眾帶來吉他專場國際交流演出,這也是“上海之春”65年以來,首次舉辦吉他協奏曲專場演出。杰羅姆·穆菲說:“我非常興奮。我知道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在上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所以,我很高興能成為其中的一員,也很高興與張誠杰指揮和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一起演奏協奏曲,他們有對待音樂的嚴謹態度和非常棒的技術。”瑪爾科·塔瑪約說:“我很榮幸來到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音樂家匯聚上海,大家共同分享音樂,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p>
此外,奧地利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藍色狂想曲》、俄羅斯芭蕾國家劇院芭蕾舞劇《天鵝湖》、德國德累斯頓弦樂三重奏音樂會、啟迪之聲——丹麥阿卡貝拉組合音樂會也陸續登上“上海之春”舞臺。
立足長遠、扶創薦新
“上海之春”是上海培育、展示和推廣原創音樂的重要平臺,素來以力推新人新作為著力點,始終為繁榮上海音樂創作而不懈努力。青年作曲家、演奏家和青年編導、舞蹈家群體的崛起,是“上海之春”品牌永葆青春活力的源動力。本屆音樂節在扶持優秀原創藝術作品和年輕藝術人才上持續加大力度,推出29臺新人新作演出,占總演出數的44%,原創活力進一步顯現。
音樂節著力夯實助推新人新作的專業舞臺?!昂I闲聣簟币呀洺晒εe辦十五屆,是上海音樂家協會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創立的原創音樂展示平臺。新人新作、中西交融是本屆“海上新夢”的兩個關鍵詞。音樂無國界,以中國民族音樂藝術為鑰匙,開啟文化交流之門,既是文化自信的體現,也能在互動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在世界舞臺上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與影響力。第十六屆“海上新夢”進一步擴大了原創作品征集的覆蓋面,提升了原創作品的藝術品質。音樂會曲目通過全國征集遴選產生。自2023年2月啟動,于10月底截止,“海上新夢·十六”原創民樂協奏曲作品征集活動共收到新作50部。投稿作者來自海內外,年齡最長為73歲、最幼僅13歲?;顒釉u委會由葉小鋼、徐孟東、陳丹布、周湘林、賈國平、郭元、尹明五組成,最終選出8部作品入圍,并在“海上新夢·十六”音樂會上亮相。本屆音樂會以“國樂禮贊 盛世中華”為主題,以中國民族樂器與交響樂隊協奏為載體,奏響民族復興、文化自信的時代強音;用一批音樂新作彰顯中華文明經久不衰、綿延不絕的藝術魅力。
音樂節積極拓展更加專業的引才育才平臺?!伴W耀新星——音樂專業院校優秀學生專場展演”,此次邀請了中央音樂學院、哈爾濱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四所高校的優秀學生代表在音樂節期間舉辦專場展演。對于此次參加“閃耀新星”展演,中央音樂學院湯瓊教授表示:“該系列音樂會扶持、推介新人,為優秀的年輕音樂學子提供高規格的展示舞臺,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特別感謝‘上海之春’組委會和上海音樂學院,為學生們提供這次展示的機會。”
與此同時,“藝青春”集結在國際鋼琴大賽、中國音樂金鐘獎中獲獎的優秀青年鋼琴家,同臺演奏雙鋼琴版《紅旗頌》等鋼琴作品,展現中國音樂魅力和青年音樂家的風采。
“舞蹈新人新作展演”旨在發現培養舞蹈人才,引領助推舞蹈創作,為上海地區的專業舞蹈團體和優秀作品提供“展示、交流、學習、創作”的平臺,今年集中展示43個優秀新作,表現年輕一代日趨成熟的藝術水準,表達與祖國同頻共振的創作熱忱。
“音樂新秀系列演出”為青年音樂家蔡穎、陳陽等舉辦專場音樂會,加強對青年人才的推介扶持?!敖衲辍虾V骸拈_幕演出讓我非常感動。老中青和少年四代人齊聚,呂其明老前輩的《紅旗頌》超過半個世紀的旋律,至今聽起來仍然撼天動地,與之呼應,龔天鵬的《新時代》又是激蕩人心,展現了青年一代的開拓進取。能夠循著前輩們的足跡,在‘上海之春’這個舞臺上前行,我感到非常幸運和榮幸。連續登上如此高規格的舞臺,無疑給予了我極大的鼓舞,對未來也有了更多的策劃和展望?!辈谭f說道。
此外,“星夢啟航”召集滬上學生藝術團體舉辦系列展演,為更多愛好音樂的非專業在校學生提供展示才藝的平臺,助力音樂美育教育,打造覆蓋愛好、專業、頂尖的全階段音樂育才梯隊。
名家集聚、名家薈萃
“上海之春”一直致力搭建全國優秀節目發布展示平臺,組織邀請全國杰出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參演參展,讓中國各地優秀音樂文化交相輝映、各領風騷。
本屆音樂節得到上海各大音樂舞蹈院團的積極響應:上海交響樂團演繹《幻想交響曲》、上海愛樂樂團演繹《伊比利亞的音樂風情》、上海歌劇院演繹柏遼茲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上海民族樂團演繹《零·壹|中國色》音樂會、上海芭蕾舞團演繹原創芭蕾舞劇《大地之光》、上海歌舞團演繹《海上聲韻》主題音樂會、上海輕音樂團演繹《輕聽江南》音樂會等等。
同時,來自北京、廣州、深圳、江蘇、浙江、山東、湖南、湖北、陜西以及新疆等兄弟省市藝術團體的近20臺演出齊聚申城。曹鵬、廖昌永、余隆、張國勇、許忠、林大葉、王健、戴曉蓮、彭家鵬、鄧東源、韓蓬、吳虎生等知名藝術家登臺亮相,陣容強大。大眾喜聞樂見、頗具社會影響的“文藝兩新”,如國潮新銳自得琴社、民樂演奏家方錦龍以及“網紅”街頭歌手羅小羅等,也登臺獻藝,讓大師經典與大眾爆款共同綻放。
一個暖春之夜,指揮家余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與大提琴家王健聯袂獻演。這是王健自2023年4月“王者歸來”音樂會的首次公開亮相之后,再次登上上交的舞臺,也是這對多年好友首次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亮相。老友再聚,重磅回歸,默契精彩的合作為支持和喜愛他們的樂迷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盛宴。2001年,王健曾在“上海之春”上演“春竹之夜——華裔大提琴家王健協奏曲音樂會”。時隔23年,再次參加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他表示:“這次回國,在上海長居,我深感上海文化藝術氛圍的濃厚。而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作為上海音樂文化的標志,節目的豐富度、多元性和國際化也愈發突出?!?/p>
本屆音樂節首次邀請江蘇無錫、浙江臺州共同舉辦長三角“錦繡江南”雙向聯動系列活動,以跨越三地既關聯互動又各具特色的優秀演出,為加快長三角一體化拓展藝術的想象空間。
3月27日晚,由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上海市文聯藝術創作和促進中心、上海市打擊樂協會主辦的“青島打擊樂演藝中心馬林巴團打擊樂專場音樂會”在無錫大劇院成功舉辦,獲得了無錫觀眾的熱烈反響與高度好評。有無錫當地的觀眾表示,很開心能夠在家門口看到“上海之春”的演出,不僅現場感受到了高水準的演出,也體會到了兩座城市間文化交流與藝術往來的情誼。
繼無錫演出后,這場精彩的打擊樂重奏音樂會又亮相上海音樂廳,不僅帶來了全球首演的八重奏《北溟·滄?!返仍瓌撝亓考壭伦鳎薪浀浣豁懜木幖炎鳌穲F負責人表示能在“上海之春”期間同時登上無錫和上海的舞臺,非常榮幸、意義重大。
“錦繡江南”雙向聯動系列旨在通過區域聯動、雙向互動等多措并舉,促進長三角地區文藝的交流、交往、交融,以此提升音樂節乃至江南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面,并讓更多觀眾能夠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美好春天。
作為雙向聯動的組成部分,由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精心準備和選送的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夢華江南》也亮相“上海之春”。無錫民族樂團藝術總監、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表示,“上海之春”的長三角聯動讓江南文化在不同地域展開各具特色的抒情畫卷,對于推動合作交融、創新創作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除了江蘇無錫,臺州是本屆音樂節長三角雙向聯動在浙江省的互動城市。音樂節期間,法國爵士音樂喜劇《鱒魚》在臺州市黃巖區文體中心演出,為當地觀眾送去“上海之春”的音樂春風;由臺州選送的原創民族交響情景音樂會《宋韻臺州》也登上上音歌劇院的舞臺?!吧虾V骸弊寖炠|的演出內容惠及兩地觀眾,正積極探索創造一個促進長三角一體化文旅合作交流的新樣本。
藝術之春、惠民為本
2024年是芭蕾舞劇《白毛女》首演60周年。本屆音樂節通過再現經典、圖片展示等多種形式紀念這部經典舞劇。上海舞蹈家協會主席、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曾跳了許多年“白毛女”,這是她青春的記憶,也是時代的記憶。辛麗麗表示,芭蕾舞劇《白毛女》標志著中國芭蕾從無到有的突破,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與夢想,是上海的驕傲、中國的驕傲,也要持續走向國際。從1964年至今,上海芭蕾舞團《白毛女》已經傳承到“第九代”,此次亮相“上海之春”的“喜兒”“大春”等都只有20歲出頭。對新一代的青年演員而言,《白毛女》不僅是一部作品,或扮演的一個角色,而是前輩藝術家們留下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在新時代不斷賦予經典作品新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本屆音樂節還上演了“愛在春天——曹鵬爺爺和他的孩子們交響音樂會”。自閉癥孩子們與上海城市青少年交響樂團一起,用管樂隊合奏、弦樂隊合奏、鋼琴獨奏、管樂五重奏、交響樂以及舞蹈等形式,為觀眾奉上一場視聽盛宴。說起自閉癥患童,大眾的刻板印象是他們不善言辭,肢體不協調,耳朵不聽,眼睛不看……但是,這場音樂會除了讓觀眾見證他們在樂器演奏才能方面驚人的可能性,學習上的自覺性,還展示了他們肢體解放的成果。天使知音沙龍同學的舞蹈《牛仔很忙》《lolipop》讓觀眾收獲很多快樂,孩子們的動作有時并不那么整齊劃一,但最打動人的是他們臉上隨時綻放的舒心笑容。音樂一響起,隨著孩子們自信的舞姿,全場觀眾情不自禁地用掌聲打起節拍,人們看到了舞臺上的孩子從音樂和舞蹈中獲得了真正的快樂。孩子們的大家長、樂團和沙龍的大管家曹小夏動情和自豪地說:“他們希望能將自己的表演完美地展現給大家,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也為他們自己證明了價值?!边@份希望猶如春日暖陽,確確實實溫暖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春日的一個下午,來自意大利、俄羅斯、加拿大、新西蘭、波黑等8個國家的國際手風琴藝術家,齊聚在黃金城道的櫻花樹下,與虹橋國際學校的孩子們以及聞訊來到現場的市民朋友一起,以“琴”會友,共同演繹了一場藝術和街區融合的浪漫音樂會。這是上海國際手風琴節中的一場演出?!拔沂切√崆賽酆谜?,也喜歡手風琴。今天來這邊散步,一聽到小提琴、手風琴的聲音,馬上就趕過來了。在天氣這么好的春日里,聽一場室外音樂會,特別享受?!笔忻褛w女士說。作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節中節”的重要特色版塊,手風琴藝術節始終秉持著“與市民近距離交流”的理念,打破舞臺的邊界,讓市民群眾感受藝術的真誠和開放,把手風琴藝術推介給更多人。
藝術惠民為“上海之春”永久不變的基調。音樂節除市區主要演出場所外,還在松江云間劇院、奉賢九棵樹藝術中心、臨港演藝中心等郊區的藝術場所舉辦演出,擴大覆蓋、便利參與。同時,還豐富“節中節”“開放周”等形式,開展惠民展演,推動“上海之春”走入基層、輻射長三角、服務人民大眾。
截至發稿前,“上海之春”還在繼續,精彩紛呈的演出陸續上演。為了讓廣大音樂舞蹈愛好者能夠欣賞到更多精彩演出、展演等,音樂節不斷推進公益票活動,部分場次推出公益票、打折票等。同時組織功勛人物、最美志愿者、消防官兵等代表觀摩、感受、體驗音樂節的演出及活動,讓更多的市民觀眾一起共賞藝術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