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8日、9日,由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新疆藝術劇院雜技團聯合出品的雜技劇《天山雪》首次進京,參加中國雜協主辦的2024全國優秀雜技劇目晉京展演劇目,在中央歌劇院連演兩場。3月10日,雜技劇《天山雪》晉京展演結束后,由中國雜協、上海市文聯、新疆文聯共同主辦的“生而為鷹逆風飛翔——雜技劇《天山雪》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文藝界專家學者從主題立意、敘事結構、舞美音樂設計等各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并對雜技劇未來走向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思考。
《天山雪》的創作:痛并快樂著
《天山雪》是首部援疆、潤疆題材雜技劇,歷時三年創排。該劇以2017年上海市馬戲學校新疆班抖杠節目的創排為切入點,以主人公王雪峰的回憶勾勒起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解放軍屯墾戍邊,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青年投身邊疆建設,再到破山開路建起中巴友誼之路,一直延續到新時代上海新疆兩地雜技人深化文化教育合作的歷史進程,徐徐展開了一幅跨越70多年的滬疆兩地、三代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設新疆、發展新疆的歷史長卷,抒寫了民族團結的當代新篇章。該劇以戲帶技、以技展戲,巧妙融入了戲劇、舞蹈、魔術等元素,展示了達瓦孜、空竹、蹬鼓、球技、花壇、單手頂、抖杠、綢吊、空中飛人等二十多項雜技技藝,由來自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新疆藝術劇院雜技團、喀什英吉沙縣阿迪力達瓦孜藝術傳承中心和喀什澤普縣歌舞雜技團的滬疆兩地5家團體共80余名演員聯袂合作演出,共同在舞臺上呈現了一幅民族大團結的和美畫卷。
中國雜協分黨組副書記、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魯航表示,雜技劇發展20年來,與時代同頻共振,遵循藝術創作生產規律,涌現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雜技劇,迎來了新的創作高峰和品質的整體提升?!短焐窖妨㈩}新穎,主題鮮明,人物飽滿,情節生動,很好地挖掘了雜技劇的真理核心,實現了雜技劇“技”與“藝”和“技”與“劇”的科學統一。
新疆文聯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鄧選斌認為,《天山雪》時代感強、縱深感強、感染力強,表現了援疆青年與當地民眾間的友情、親情和愛情,展現了無私奉獻的援疆精神,奏響了民族團結主旋律,突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部劇由滬疆兩地共創,本身也是滬疆兩地的友誼之作,攜手共同推進文化振興。
“達瓦孜藝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達瓦孜參加過很多比賽,但進入舞臺、編演一個故事是第一次。上海市馬戲學校幫我們培養了60多名孩子,上海雜戲團給了我們很多幫助,使我們新疆的孩子們提高了雜技素質。這次有6個新疆農村孩子參演了《天山雪》,也得到了很大的幫助。”中國雜協副主席、國家級非遺項目維吾爾族達瓦孜代表性傳承人、《天山雪》藝術顧問阿迪力·吾休爾說道,“我們達瓦孜的孩子不能離開他們的鋼絲,這是演員的生命。我原來說過鷹可以飛過的地方,你就可以走過去。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中華民族的精神。從這種不怕苦的精神中,從《天山雪》里,可以看到我們古老的雜技技術在新時代正用新方式展現新面貌?!?/p>
“痛并快樂著”是主創們的共同心聲。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天山雪》編劇喻榮軍已經創作過80多個劇本,但是此次接到雜技劇《天山雪》的邀約后,還是犯了難?!白畛醢褎”窘o導演時,導演說這是一個舞劇,后來創作的過程當中,感覺在寫話劇、音樂劇、肢體劇。整個過程其實是大家一塊兒探索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雖然很痛苦但很享受這個過程,因為始終給我一些新的啟示。劇本剛寫完時,我給邊發吉主席匯報。邊主席強調說:你要知道,我們雜技是生死相托的。這句話讓我一下子茅塞頓開。于是把雜技人身上的堅持、真誠、情懷,相互間的信任寫入了劇本中?!?/p>
《天山雪》是一部現實題材雜技劇,劇中人物和事件都有生活原型。要做到既有歷史質感又有豐富的表達,有高超的技藝也有情感的張力,非常難。原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團長、《天山雪》總編導李春燕表示:三年時間,從選題到練技術,引進技術,包括對雜技道具的開發,修改舞臺裝置等等,我們一直在思考這部劇如何能有創新突破。雜技非一日之功。一般排一部雜技劇,首先考慮的是有什么技術,但《天山雪》因為題材的特殊是根據劇情選擇技術,全劇二十多種雜技技術,有一多半是新練或新創技術。舞美則對如何解決鏡框舞臺上大型雜技裝置的遷換安裝,下了很大功夫?!啊短焐窖肥侨w主創與臺前幕后所有演職員在一起不斷磨合,痛并快樂的一次創作。近幾年,我們對雜技劇的敘事手法,對技術與劇情的關系有過一些探索與實踐。但在《天山雪》中,我們更希望通過塑造真實可感、有血有肉的人來打動觀眾。排練過程中,我們通過說戲示范,讓演員對劇情、對歷史、對角色、對劇中規定情景有所了解,演員們也非常努力。他們想知道角色的前世今生,劇情發展的前因后果。這說明雜技演員們開始有自主的表演意識了,這讓我非常感動。”
《天山雪》將雜技劇推向一個新的審美高度
《天山雪》融多種藝術形式于一體,雜技之美綻放于戲劇、音樂、舞蹈等元素之中。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掛職)黃豆豆表示,雜技和舞蹈在《天山雪》中找到了最合拍、最默契的合力點,實現了藝術表現的新方式,比如雙人對手造型,巧妙地將雜技藝術的難度與舞蹈藝術的美感相結合,有人物、有美感、有情感、有難度、有創新,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所有形體動作的設計和表演是在戲劇發展的劇情里完成的。他強調,“《天山雪》等雜技劇給我們帶來一個啟示,就是中國雜技發展完全不走西方的模式,走出了我們自己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雜技藝術的發展道路?!?/p>
中國文聯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指出,整臺演出極好地展示了雜技技巧與力量美之外,同時給人以情感的熏陶,中華美學精神的精髓在這部劇中得到了初步體現,編導在劇中有意呈現了中華傳統美學中的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形神兼備、意境深遠等特點,如草帽技巧與勞作、綢吊舞與母親的紅圍巾、達瓦孜與修友誼路等,是將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與現代生活相協調的優秀實踐。
敘事的清晰性和完整性,情感的豐富性和飽滿度,雜技的創新性和高難度,舞臺呈現的多樣性和多維性,是《天山雪》給予原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局長、著名文藝評論家汪守德的四點主要印象。他表示,《天山雪》是在雜技技術本體的基礎之上實現了新的境界,成為一種高級的集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優質形式。他希望主創團隊從敘事的角度加深觀眾對劇情的理解,更加清晰,讓劇目更加精彩。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用“高難度、高水準、高質量”來形容《天山雪》這臺優秀雜技劇?!霸隗@心動魄、扣人心弦的雜技技巧與環環相扣的情節設計中,彰顯出時代風貌、民族氣派、中國作風,在多媒體和富有表現力、神奇性的光明場域中制造出美輪美奐的藝術效果?!迸c此同時,她對劇目的音樂設計提出了更高的展望。
國家藝術基金理事、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國家京劇院原院長、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原董事長宋官林表示,《天山雪》情節線索清晰縝密,人物形象生動鮮活,主題立意多元多彩多姿,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在傳統雜技藝術的表現形式上產生了新的藝術價值。此外,他對雜技劇未來的服裝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路。
中國雜協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文化局原副局長李恩杰表示:《天山雪》選題非常精妙,精神內涵非常豐富,故事講得非常精煉,非常適合雜技劇這種表達方式,而且整個劇氣質宏大,應該說是雜技界在雜技劇創作探索上又一個成功的標志性的作品。
中國雜協副主席、濟南市雜技團原團長鄧寶金認為,李春燕導演的創作手段非常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某些童話般的非凡的處理方式,能讓觀眾映射到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某一時刻,在感情認同的同時,感受到某一種前所未有的審美體驗?!短焐窖分校魳返脑瓌撔砸脖憩F得淋漓盡致。音樂不再是氣氛的烘托,更重要的是音樂參與闡述,音樂和劇情成了有機的結合。
“《天山雪》賦能主創團隊巨大的創作空間,去呈現試新中的雜技劇想要呈現的意蘊和思考性主題,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找到了雜技劇的整體屬性,在審美創意、敘事結構、節目創新、技巧風格的探索上留下了堅實足跡,逐漸形成自成一格、由形入象的新海派舞臺雜技劇的精品演藝風格。”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聯特約研究員金浩在論壇上說道?!段乃噲蟆沸侣劜恐魅涡旖∫脖磉_了類似的觀點:上海雜技團以及總導演李春燕所帶領的主創團隊,在雜技劇主題立意、敘事結構、節目創新、技巧風格的探索上留下了堅實的足跡?!短焐窖肥羌毮伵c靈動、熾熱與昂揚的時代抒情詩、追夢交響曲,它為雜技劇正面表現現實生活、摹畫時代精神、彰顯人文魅力提供一個全新的藝術切入視角。
中國雜技劇發展的總結與展望
《天山雪》研討會上,專家們對該劇進行了多角度的評價,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同時對過去20年中國雜技劇發展進行了總結,對未來雜技劇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眾所周知,中國雜技在國際上獲得了很多大獎,雜技界為何還要盡心盡力地創作雜技劇呢?在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參事、中國評協原副主席毛時安看來,雜技劇的出現不是偶然的,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和世界年輕一代觀眾的審美趣味與文藝市場對藝術的要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雜技劇正是雜技人對時代審美新需求的回應,不再滿足于被太陽馬戲團購買、組合。上海雜技團從《時空之旅》開始,一直在追求雜技藝術與時俱進的新的呈現方式?!短焐窖泛痛饲暗摹稇鹕虾!芬云湮榔犯竦谋硌菪詳⑹聺M足了觀眾唯美主義的審美需要,為以高難度雜技節目綜合人物、故事、舞蹈、音樂、多媒體,創新開拓了新的想象空間,從具體來說,它是唯美的、綜合的。需要明星,需要有更動人的藝術氣質。這是藝術發展的時代之問和時代之解。
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會副主任、上海文廣局原藝術總監吳孝明認為,創作雜技劇需要體現三個價值:思想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這三個價值也很好地體現了《天山雪》這部劇的思想追求、精神追求和文化追求?!斑@個劇無論是呈現樣式、審美理念還是美學追求,都對雜技劇的舞臺語言做了一種新的密碼解讀,改變了一種傳統的創作習慣?!短焐窖钒涯芟氲降脑囟加昧诉M去。我想未來舞臺技術的革命發展到哪里,雜技劇就能到達哪里。雜技劇本身是一種新的樣式,傳統的樣式要變成新的樣式,變成無所不能的樣式?!?/p>
“未來雜技劇走向哪里?我覺得就三個字:不設限?!敝袊u協副主席、大連市文化藝術事業發展中心雜技理論部負責人尹力強調,中國雜技劇誕生20年以來,從第一個十年探索的混亂時期到新時代以來整體取得較好成果,《天山雪》等劇目正是中國雜技人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推進中國雜技現代化的突出成果 ,雜技劇發展有各種各樣的可能,雜技人思想要更加開放,向更新的方向、更遠的未來走去。
《雜技與魔術》雜志社主編、北京評協副主席徐秋談道,雜技劇20年發展歷程中,第一個階段更重視劇,首先讓雜技劇像是一個劇,其次才是雜技,雜技是在場的,但沒有按照雜技特有的藝術規律進行很好的表現,造成了一定的偏頗,新時代雜技劇重心從劇往雜技上回轉,《天山雪》中雜技從劇后走到了臺前,通過劇情鋪墊與情緒渲染等把雜技的效果放大,“它是中國雜技劇走向成熟的又一個標志,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中國雜協顧問、北京文聯副主席張紅指出,中國雜技劇20年探索過程中,上海雜技團始終處于領跑者位置,《戰上?!方鉀Q了第一階段技與劇的關系平衡問題,《天山雪》是雜技劇發展新階段的又一個領跑者,是充分運用雜技特有的創作規律來完成的創作,它不僅是雜技創作的領跑者,也是雜技精神的領跑者,目前中國雜技也恰恰需要像劇中雄鷹一樣飛翔。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協主席邊發吉認為,此次研討會對中國雜技界來說,是特別難得的機遇和機會。參會的專家學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經驗、審美精神、審美習慣、審美邏輯,對這部劇從美學的角度、文學的角度、藝術的角度進行深入討論,意義已經遠遠超出這部劇的本身。中國雜技發展3600多年,一路走來一路丟失,縱觀歷史多少技藝不見了,藝術生命力在于創新,沒創新就沒發展,沒發展就邊緣化,邊緣化之后就衰弱?!半s技劇方面,我們永遠是小學生。我們永遠是一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頭裝,裝進來就能充實我們,發展我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