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提升基層信息傳播能力、服務群眾、引導輿論的重要舉措。“新湖南云”省級技術平臺通過深度融入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與運維,成功推動湖南省69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從基礎構建式1.0版向迭代升級式2.0版轉型。本文以“新湖南云”的實踐為觀察對象,探尋不斷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強用好”的創新發展路徑。
關鍵詞:新湖南云 縣級融媒體中心 內容生產 全鏈條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用得好是真本事”的重要指示,自中央部署全面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以來,入駐湖南日報社“新湖南云”省級技術平臺的69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從機構重組、平臺搭建、流程再造的基礎構建式1.0版,逐漸轉向內容破圈、服務拓展、產業轉型的迭代升級式2.0版,進入深度融合的新發展階段。
立足新發展階段“建強用好”的新要求,“新湖南云”與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積極協作,在不斷深度融合的進程中,“省—縣”平臺之間基本實現了“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
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黨聯系基層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主流信息的需求。“新湖南云”充分發揮省級黨報在內容生產和傳播上的優勢,積極構建“省—縣”垂直融合生態圈,引領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切實貼近服務群眾,把國家“大道理”化為本地“大白話”,將黨和國家戰略部署與百姓關切相對接,不斷增加優質精品內容供給。截至2024年4月底,“新湖南云”平臺上已激活記者編輯及管理人員等有效賬號2306個,通訊員賬號8700余個,累計發布稿件263.32萬篇,累計點擊量超168.79億。
1.重大主題“以戰代練”。在以往的中央、省、市、縣四級主流媒體傳播矩陣中,縣級媒體鮮有機會參與重大主題報道。近年來,湖南日報社在內容生產鏈條上主動將縣級融媒體中心納入,重大主題策劃均邀請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積極參與。結合各種重要報道節點,與各縣形成常態化聯動生產機制,化解了縣級媒體對重大主題“想做怕錯”的痛點、彌補了省級媒體素材采集“地氣不足”的缺憾。例如,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新湖南云”聯合入駐平臺的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共同策劃推出《小鎮新青年·奮進新時代》系列主題短視頻。系列作品選擇非凡十年發展進程中各縣域涌現出的新業態從業者,如駐村第一書記、易地搬遷戶、科技新農人、文旅創業者、直播帶貨達人等,通過講述他們的生活變遷、未來夢想,展現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狀態,以個人窺全貌,映射出十年間人民生產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改變,借助青年們向上追夢的目光,捕捉新時代的煙火和光芒。系列短視頻推出后,在“新湖南”客戶端首頁、湘視頻以及各縣級客戶端同步發布,并推薦至人民日報客戶端、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等央級媒體轉載,引發各地青年強烈反響。這組作品因為角度新穎、主題人物突出,獲得中宣部閱評表揚。通過這種“以戰代練”的方式,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深度參與重要時政題材報道過程中,逐步找到通過省級平臺深度融合的獲得感。
2.內容生產“借船出海”。依托省級平臺的通聯協作功能,縣級融媒體中心既可一鍵調用湖南日報社各媒體生產的優質稿件,也可將自身原創稿件投稿至省級平臺,同時各縣級融媒體中心之間也可相互取稿,在信息傳播層面實現“橫向互融、縱向互通”。新湖南客戶端開設“縣級融媒”專欄,可總覽入駐“新湖南云”平臺的縣級融媒體中心生產的優質內容,打造“省—縣互融數據池”。其中“融媒APP推薦”版塊可一鍵跳轉入駐省級平臺的69個縣級融媒客戶端首頁,縣級融媒客戶端共享省級新聞客戶端4000萬用戶,同時自動識別用戶所在位置,通過省級新聞客戶端引流用戶精準下載相應的縣級融媒客戶端,累計為其新增用戶356萬。“新湖南云”與各縣級融媒體中心聯合生產的融媒體作品,以及縣級融媒體向省級平臺后臺一鍵投稿并被采用的原創稿件和直播活動,都能通過數據池共享,實現“借船出海”。
3.聯動傳播“異口同聲”。“新湖南云”在重大報道節點,積極聯動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同步發聲,擴大傳播面,共同做好重點內容解讀。例如,開發“精選推薦”功能,可一鍵向縣級融媒客戶端首頁精準推送優質稿件,實現重點稿件傳播全覆蓋。在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平臺統一設計制作縣級融媒客戶端開機頁面,分發至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確保重要內容第一時間得到完整、準確呈現。同時將報社生產的二十大系列稿件一鍵分發至各縣級融媒客戶端,實現有品質、有效果的下沉傳播。
作為呼應湖南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需求的融合引擎,“新湖南云”堅持以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實際需求和存在的問題為導向,通過鍛造技術支撐、拓展合作、人才培訓于一體的全鏈條融合服務體系,精準賦能縣級融媒體中心更好發揮本地化和接近性優勢,積極探索建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和精神文化家園的有效路徑。
1.平臺功能精準服務。在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的基礎上,“新湖南云”根據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實時意見反饋,不斷優化完善功能模塊和功能點,基本保持兩周一次的系統更新節奏,先后完成了短視頻等子系統的優化升級。新增“政企通”等服務模塊,設置了政策速遞、政策解讀、政策匹配、項目信息等功能區域,截至2024年4月底,已分門別類集納政策信息1萬余條,縣級融媒客戶端可一鍵調用,助力其完善“新聞+政務服務”的功能訴求。
2.拓展合作提升聲浪。借助與快手等頭部平臺的合作優勢,“新湖南云”帶動28個縣級融媒體中心開設媒體號和主持人號,逐步建立起一個以省級平臺賬號為中心、各縣自有賬號互聯互通的短視頻傳播矩陣。依托這個縣級融媒的“私域流量池”,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借助互聯網工具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更好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6月,聯合安化縣融媒體中心和湖南日報社駐安化大溪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引進了快手平臺流量以及培訓資源,共同建設了“新湖南云——安化大溪鄉村振興直播基地”,以全新姿態投身鄉村振興工作。
3.人才隊伍分類施教。為適應媒體融合需要,“新湖南云”依托“線上+線下”組合培訓機制,創立了一套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新增“融媒學院”功能模塊,按照媒體管理、采編、技術、運營等不同崗位需求,設置人才培訓、內容孵化、產品輸出等多方面線上課程,加快促進縣級融媒體中心模式、經驗、產品、技術等的推廣。同時,結合縣級融媒體中心對內容策劃生產實踐經驗的廣泛需求,通過定期舉辦現場專題培訓班、組織到省級媒體跟班實訓等線下活動,圍繞融媒體新聞策劃、體制機制改革和融媒運營管理等進行實戰技能傳授,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習培訓效果。
經過幾年的平臺建設和自主運維,不少縣級融媒體中心借力省級技術平臺的加持,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建設路徑和模式。但作為四級媒體融合發展布局的“神經末梢”,縣級融媒體仍存在部分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主動融合意識不強、隊伍配置不齊、本地政務服務對接難、新聞生產能力差距大等。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實現高質量融合,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今后的運營中,不僅需要自身努力,還需要多方協同助力。
1.建立綜合考核推進機制。縣級融媒體中心不能建完了事,還需上級管理部門從嚴管理考核。當下,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仍存在主動融合意識缺乏、“移動優先”理念淡薄等問題。對此,上級管理部門應全面統籌,加強指導考核,制訂詳細考核指標,明確獎罰措施,并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運維情況納入當地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重點考核項,加大資金、資源和人才支持力度,助力縣級融媒體中心真正“建強用好”。
2.協調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受限于數據壁壘,縣級融媒客戶端的政務服務功能普遍難以拓展。究其原因,在于縣級融媒體中心自身資源協調能力和力度有限。由此可見,縣級融媒體改革創新需要上級部門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更高層級的資源助力,幫助其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3.打造一批優秀模范試點。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一,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也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且日趨明顯。建議以市州為單位,確定一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本,鼓勵當地集中黨務政務資源,助力縣級融媒客戶端不斷優化“新聞+政務服務商務”功能,探索可復制的創新發展路徑,再向其他縣級融媒體中心推廣。同時,建立互助幫扶機制,選擇市直主要媒體、優秀縣級融媒體中心,對口幫助有待進步的當地區縣。
作者單位 湖南日報社
參考文獻
[1]顏斌.從“端”到“云”的跨越——由“新湖南云”看黨端轉型的戰略路徑[J].中國報業,2017(19).
[2]周韜,唐志軍,蔣小康.“新湖南云”賦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實踐及思考[J].中國記者,2021(02).
【編輯: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