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祥銀
摘 要: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籃球運動員的技能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籃球運動員的技能水平決定著其在賽場上的表現情況,快攻戰術屬于重要的籃球戰術之一,運動員運用此項戰術能夠快速發起進攻,提高得分效率,特別是在籃球比賽最后的一段時間,合理應用此項戰術能夠快速地幫助球隊得分。因此,在運動員的日常訓練過程當中,要側重于快攻戰術練習。文章簡要論述了快攻戰術的訓練意義和訓練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籃球;運動員;快攻戰術;訓練方法
在籃球比賽期間,快攻戰術的運用是運動員通過觀察對手,在其未設置好防線的前提下,迅速開創以多打少的局面,此戰術屬于防守反擊類型。運動員可以選擇長傳進攻的方式,將對手防線快速攻破,提高進球效率;運動員也可以利用運球突破、短傳快攻等方式反擊,靈活應用快攻技術,讓比賽過程中技術應用更為靈活,賽場更具有觀賞性。從籃球訓練的角度分析,運動員要樹立快攻意識,積極參與訓練,并能在賽場上熟練應用,以發揮技術應用的優勢。
1 籃球運動員快攻戰術訓練的價值
1.1 提升應變能力
在籃球實戰訓練過程中,快攻戰術訓練對于運動員在球場上應變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因為運動員在球場上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觀眾反映和現場情況都有可能會影響到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因此,要求運動員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比賽,才能預防外界環境因素影響。通過快攻戰術訓練,營造不同的訓練場景,讓運動員迅速做出判斷,采取有效的進攻或者防守策略,提升反應能力。
1.2 提高技能水平
快攻戰術屬于籃球訓練的基礎技術,也是重點技術,快攻戰術在比賽當中較為常用。運動員通過日常訓練,夯實技能基礎,在快攻訓練過程當中掌握快速傳球和運球配合技巧,提高技能水平。例如,利用三線快攻訓練。訓練模式參與人數較多,要求運動員相互配合傳球,敏銳捕捉隊友所處位置,同時注意邊線隊員走位情況,待其快到罰球線周圍時,手持籃球的隊友快速將球傳至邊線隊員,輔助其進攻。在反復訓練以后,運動員會掌握攻守配合技術的要領,提升快攻戰術應用時的配合能力。
2 籃球運動員快攻戰術訓練方法
2.1 無防守型長傳快攻訓練
使用無防守型長傳快攻訓練,目的是培養運動員的體能,強化其快攻意識,同時,快攻訓練能提高運動員跑步過程中與他人配合接球的有效性,此類訓練可以作為快攻基礎訓練項目,還可以作為訓練過程中的準備激活內容,或者作為籃球體能訓練的專項訓練,應用于訓練結束之前。具體快攻訓練方式有如下幾點:
第一,3 人一組進行“8”字快攻訓練,1 名隊員手持籃球,站立在籃筐下,另外兩名隊員分別站在左右后場底角的位置。在練習階段,后場其中一名球員沿著罰球線的方向切入,手持籃球的運動員將球傳給此名隊員,之后沿著左側的邊線快速向下,后場另一名隊員則向中圈跑動。此時,手持籃球的隊員將球傳給這名隊員,此名隊員可以沿著右側邊線跑到下方,隨后將球傳給起初手持籃球的隊員,再跑到籃筐下方搶籃板球,接球隊員跑到邊線,投籃結束之后同樣沿著邊線跑。隊員搶到籃板球以后,同樣可以根據以上順序完成快攻練習。
第二,3 人一組通過邊線快下的方式進行長傳快攻練習。1 名隊員手持籃球站在籃筐下,另兩名隊員分別站立在后場的兩個底角。在開始練習階段,后場左底角隊員沿著罰球線的方向快速切入,接住傳球,站在后場右底角的隊員同時沿著邊線快速向下跑,接球隊員將球接住以后,無需運球立刻將球傳給向下跑的球員,此球員接球以后可以直接投籃。如果成功投籃,投籃者將快速地向邊線跑去。此時,最初站在后場左底角球員要迅速跟進,搶籃板球。最初站在籃筐下方的球員可以繞過前場,迅速向后場籃筐方向加速跑。球員搶到籃板球以后,同伴相互傳球,3 名隊員迅速展開快下、接球以及投籃操作,以此提升快攻技術。
第三,2 人一組,一名球員在籃筐下持球站立,另外一名球員站在球籃的右側底角位置。在練習過程中,在右側底角位置,隊員沿著罰球線的方向切入,持球隊員傳球,接球隊員接住球以后沿著邊線快下,經過一次運球,在三分線內向同伴傳球,同伴接球之后在不運球的情況下直接投籃,之后迅速地沿邊線跑去,從罰球線位置切入,另一球員跟進搶籃板球,隨后傳球,兩名球員按照以上方式練習快下和接球以及投籃等技術。
2.2 有防守型長傳快攻訓練
快攻戰術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培養運動員在緊急情況下做出科學決策的能力。在訓練過程中,選擇有防守型快攻類訓練,教練員可以通過模擬快攻結束階段、攻守轉換階段以及追防階段的練習情境,對運動員展開針對性訓練。在攻守轉換的訓練方面,攻守的連續性應類似于實戰的進攻情境,且訓練難度要循序漸進地增加,待運動員具備一定快攻技術基礎以后,才可以開展全面快攻技術練習。有防守快攻訓練方式如下:
第一,快攻結束階段,可選擇“以多打少”的訓練方式。如果選擇“2 打1”這類快攻訓練,要求將運動員分成2 人一組,進攻組率先快攻,防守組人員站在邊線位置。練習期間,進攻組一名隊員持球站在籃筐下方,另一名隊員站在三分線右側外部45 度方向上,沿著弧頂位置切入,接住持球隊員傳球之后快速向右側快下,運球隊員向左側加速跑,兩名進攻隊員通過傳球和運球等方式,尋找防守得分機會。進攻結束后,留在前場的下一組進攻隊員做好準備。防守隊員從守轉攻以后場為快攻方向,進攻組派出一名隊員防守,全場完成“2 打1”的循環練習快攻技術動作。教練員還可以選擇“3打2”的訓練方式,將運動員分成3 人一組,進攻組先發動快攻,防守組有兩人參加防守,另一人站在邊線位置不參與防守。練習階段,進攻組一名隊員持球站在籃筐下,另兩名隊員分別站立在后場的左右角位置,進攻組隊員之間通過運球和傳導球等方式來吸引防守,最初持球隊員可以利用正面突破的方式來吸引防守,此時另兩名隊員可以獲得一次“2 打1”的機會,兩名隊員相互投球,形成投籃。在首次進攻結束以后,留在前場排在防守組隊尾,為下一次進攻練習做準備。防守組隊員由守轉攻,向后場的方向發動快攻,下一組進攻隊員同樣派出兩名隊員防守,全隊在訓練場上展開“3 打2”的循環快攻訓練。
第二,利用追防快攻類型訓練項目,教練員可組織運動員參與“1 打1”全場追防快攻練習,培養運動員在實戰過程中快攻移動和進攻終結的能力。一名進攻隊員和一名防守隊員站立在籃筐左側的三分線位置,進攻隊員持球站在防守隊員前面。練習開始時,進攻隊員先運球上籃,防守隊員緊隨其后,跑到籃筐下方搶籃板球,防守隊員獲球以后迅速向前場運球,發動快攻,進攻隊員迅速跑到教練員位置,并與之擊掌之后才能進行追趕和再防,追趕過程應盡力堵截對方的進攻路線,而進攻者應在短時間內將快攻動作完成,在攻守交換以后,剩余小組繼續重復以上動作練習。
教練員還可選擇“2 打1”快速追防訓練模式,將運動員分成小組,每組兩人,進攻組兩名隊員先發動快攻,防守組一人防進攻組兩人,另外一人在中線、邊線交界位置等待。訓練期間,進攻隊員通過傳球、運球等方式,在前進場完成“2 打1”快攻,待兩名進攻隊員經過中線以后,一名防守隊員從兩名進攻隊員的中間加速突破追防。此時,進攻隊員要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做出決策,并在防守隊員追防之前迅速將快攻動作完成。進攻組隊員完成進攻系列動作以后要站在防守組隊員隊尾,為下一步練習做準備。此時,防守組兩個隊員由守轉攻,迅速發起快攻,下一組隊員做好“1 防2”準備,另一進攻隊員做追防準備,全隊全場展開“2 打1”快攻練習。
教練員還可以選擇“4 打3”快攻追防練習方式,將運動員分成3 組,每組4 人,進攻組4 名隊員在端線位置分開站立,防守組隊員站在罰球線和延長線上面,教練員在防守隊員身后站立。在練習期間,教練員把籃球傳給任意進攻隊員,當傳球結束后,防守隊員加速跑到端部折線位置進行折返追防。剩余三名防守隊員快速退防,持球進攻隊員將球依次傳給隊友,快速投籃。在快攻過程中,無球隊員可以選擇溜底線和切入等移動方式將防守空間拉開,從而獲得多次進攻機會。快攻結束以后,防守組4名隊員在前場的端線外部,原進攻組4 名隊員持續留在前場的端線外部,最初進攻組隊員由攻變守,回到罰球線防守位置,下一組隊員站在端線位置準備進攻,以上3 個練習小組通過循環方式展開快攻訓練。
第三,連續攻守轉換訓練,教練員可以選擇全場攻守訓練方式,通過攻守轉換讓運動員進行“多打少快攻”訓練。將運動員5 人分為一組,根據實際訓練人數,分成2—3 個練習小組,第1 組5 名進攻隊員按照扇形排列,站在端線位置,在練習期間,5 人按照“8 字”陣型展開快攻,要求隊員將籃球快速傳到近籃區域,不可過快下防或者過早退防。由最后一次傳球隊員或投籃隊員轉變為防守隊員,防守隊員快速退出防守。進攻組隊員搶發球、傳球,發動快攻,另一進攻隊員加速向球籃跑去,進攻組運球人員迅速推進,將籃球傳給球籃附近的隊員,該名隊員接球以后上籃,隨后變為防守隊員,原防守隊員退防。防守隊員轉變為進攻隊員并發動快攻“2 打1”進行反擊練習,以上動作完成以后,其他小組根據此訓練方式重復訓練即可。教練員還可選擇全場連續訓練模式,以多打少展開快攻訓練,將運動員分成2 組,每個小組上場5 名隊員。若實際訓練人數多,還可以將各個小組繼續劃分成組內小組,相互練習快攻戰術。
3 結語
在籃球比賽項目中,快攻戰術的運用對比賽結果有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教練在日常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對運動員展開快攻技術方面的訓練,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培養運動員的快攻意識,通過無防守長傳和有防守快攻等訓練方式,提高運動員的快攻戰術水平,打造強大的隊伍,為籃球比賽獲得良好的成績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劉玉龍. 高校籃球訓練中對運動員快攻意識的培養探討[J]. 灌籃, 2021(20):9-10.
[2] 馬有貴, 王成元. 淺析籃球運動快攻技戰術運用的影響因素及提升方法[J]. 運動- 休閑: 大眾體育,2021 (15):1-2.
[3] 孫志偉. 快攻戰術訓練在籃球訓練中的應用[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