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萍
(昌邑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山東昌邑 261300)
苜蓿多糖是從豆科植物紫花苜蓿中提取的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調節的生物活性(蔡遵金等,2011)。穆娜(2023)對提取到的苜蓿多糖進行體外抗氧化能力測試,結果發現,苜蓿多糖能有效清除羥基、DPPH 自由基和ABTS 自由基,并且抗氧化能力與苜蓿多糖濃度成正比。李鳳偉等(2022)對制備提純的苜蓿多糖開展成分分析,結果表明,苜蓿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構成,說明苜蓿多糖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雜多糖。在畜牧養殖領域,廖雙等(2021)指出,高密度養殖情況下,蛋雞容易出現熱應激問題,在飼料中添加適當水平的苜蓿多糖能恢復蛋雞的生產性能,改善蛋品質。李靜(2022)在櫻桃谷肉鴨飲水中添加400 mg/kg 的復合植物多糖(甜葉菊多糖50%、苜蓿多糖50%),顯著降低了櫻桃谷鴨的料重比,顯著提高了干物質和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以及肝臟總抗氧化能力、過氧化氫酶活性。目前,關于苜蓿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家禽和草食動物領域,對生豬養殖的影響少有報道。因此,本試驗旨在研究苜蓿多糖在育肥豬養殖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材料 本試驗使用的苜蓿多糖參考彭潔等(2021)方法制備,經測定多糖含量為58.40% ;試驗在規模化豬場內進行,通過合理的飼養管理,給育肥豬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避免溫濕度、光照、通風、免疫、驅蟲等差異因素影響結果。
1.2 試驗方法 試驗將120 只初始體重為(65.47±2.90)kg 健康狀況良好的杜長大育肥豬隨機分為4 組,每組3 個重復,每個重復10 頭。對照組育肥豬參考《豬飼養標準》(NY/T 65-2004)飼喂玉米- 豆粕型基礎日糧,其余3 組育肥豬分別在基礎日糧中添加1000、2000、3000 mg/kg 苜蓿多糖。預飼期3 d,試驗期60 d。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3 指標測定
1.3.1 生長性能 分別于試驗開始前和結束后空腹稱量各組育肥豬的初重和末重;記錄各組育肥豬每天的采食情況(供料量、剩料量);試驗結束后,計算各組育肥豬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
1.3.2 胴體性狀 各組選取2 頭與末重相近的育肥豬,禁食12 h,禁水3 h 后稱取宰前活重;參考《畜禽屠宰操作規程 生豬》(GB/T 17236-2019),致昏、放血、脫毛后去除頭、內臟(保留板油、腎臟)、蹄、尾稱取胴體重量,計算屠宰率。同時測量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積。
眼肌面積/(cm2)= 眼肌高度(cm)× 眼肌寬度(cm)×0.7。
1.3.3 肉品質 取背最長肌待測。采用手持式pH 測 試 儀(BPHPOCKET) 測 定pH45min、pH24h;肉色測定儀(MATTHAUS OPTO-STAR)測定亮度L*、紅度a*、黃度b*;肉品嫩度測定儀(ST-16A)測定剪切力;肉品系水力測定儀(RH-1000)測定失水率;根據蒸煮(45 min)后肉樣的重量變化,計算熟肉率。
失水率/%=(壓前重- 壓后重)/ 壓前重×100% ;
熟肉率/%=熟肉重/ 生肉重×100%。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軟件整理,采用SPSS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 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值± 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苜蓿多糖對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隨著苜蓿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育肥豬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先上升后下降,料重比先下降后上升。與對照組相比,基礎日糧添加2000、3000 mg/kg苜蓿多糖能顯著提高育肥豬的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且顯著降低育肥豬的料重比(P<0.05)。4 組育肥豬的初重、平均日采食量差異不顯著(P>0.05)。當苜蓿多糖的添加水平為2000 mg/kg 時,育肥豬的生長性能最佳。

表2 苜蓿多糖對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苜蓿多糖對育肥豬胴體性狀的影響 由表3 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基礎日糧添加2000、3000 mg/kg 苜蓿多糖能顯著提高育肥豬的宰前活重、胴體重量(P<0.05)。與對照組相比,基礎日糧添加1000、2000、3000 mg/kg 苜蓿多糖能顯著降低育肥豬的背膘厚度(P<0.05)。4 組育肥豬的屠宰率、眼肌面積差異不顯著(P>0.05)。當苜蓿多糖的添加水平為2000 mg/kg 時,育肥豬的胴體性狀最佳。

表3 苜蓿多糖對育肥豬胴體性狀的影響
2.3 苜蓿多糖對育肥豬肉品質的影響 由表4 可知,4 組各項肉品質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其中,隨著苜蓿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pH45min呈上升趨勢(P<0.10)。

表4 苜蓿多糖對育肥豬肉品質的影響
大量研究證明,基礎日糧添加適當水平的苜蓿多糖能促進動物生長發育,提高營養物質消化率和飼料報酬。孫恩江等(2023)在肉雞養殖中發現,基礎日糧添加1%、2% 的苜蓿多糖能顯著提高21 d 肉雞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當苜蓿多糖添加水平為1% 時,42 d 肉雞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數值最高,料重比數值最低。為促進仔豬的生長發育,提高生豬養殖經濟效益,文貴輝等(2019)在仔豬基礎日糧中添加0.05% 的紫花苜蓿多糖,經過42 d 的試驗期后發現,與基礎日糧組相比,紫花苜蓿多糖組仔豬的末重、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11.6%、18.2%,且料重比顯著降低12.5%。李澤民(2020)以沙門氏菌感染肉雞為試驗對象,分析了苜蓿多糖的調控機制,結果發現,在沙門氏菌感染肉雞日糧中添加500 mg/kg 苜蓿多糖,能有效調節腸黏膜形態和腸道菌群結構,且提高了肉雞的生長性能和免疫力。在苜蓿多糖促生長作用的研究上,本試驗結果與前人較為一致。本試驗發現,隨著苜蓿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育肥豬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先上升后下降,料重比先下降后上升?;A日糧添加2000、3000 mg/kg苜蓿多糖均能顯著提高育肥豬的末重、平均日增重,且顯著降低料重比。其中,基礎日糧添加2000 mg/kg 苜蓿多糖時,育肥豬的生長性能最佳。
關于苜蓿多糖對胴體性狀的影響多見于其他試驗動物,與豬胴體性狀相關的報道較少。楊耀翔等(2017)在AA 肉雞基礎日糧中添加1000、2000 mg/kg 的苜蓿多糖,經過42 d 的試驗期后發現,添加1000、2000 mg/kg 苜蓿多糖均能顯著提高母雞的全凈膛率和胸肌率;添加2000 mg/kg苜蓿多糖能顯著提高公雞的胸肌率,顯著降低公雞的滴水損失和蒸煮損失。鄧珂等(2023)以肉牛為試驗對象,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1、2、3 kg/t 的紫花苜蓿提取物(苜蓿多糖≥15%),經過180 d 的試驗期后,與基礎日糧組相比,2 kg/t紫花苜蓿提取物組肉牛的胴體重量、凈肉重、肉骨比顯著提高,起到改善肉牛胴體性狀的作用。在苜蓿多糖對育肥豬胴體性狀影響的研究上發現,基礎日糧添加不同水平苜蓿多糖均能顯著降低育肥豬的背膘厚度。當苜蓿多糖添加水平達到2000、3000 mg/kg 時,能顯著提高育肥豬的胴體重量,但對屠宰率、眼肌面積無顯著影響。其中,基礎日糧添加2000 mg/kg 苜蓿多糖時,育肥豬的胴體性狀最佳。
肉品質是衡量飼養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王鵬等,2014)。但劉燕(2019)研究發現,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花苜蓿多糖,對豬肉大理石評分、肉色、剪切力、pH24h均無顯著影響。在苜蓿多糖對肉品質影響的研究上,本試驗結果與前人較為一致。本試驗發現,不同水平的苜蓿多糖對育肥豬肉品質各項指標均無顯著影響。其中,隨著苜蓿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pH45min呈上升趨勢。說明苜蓿多糖不具備改善肉品質的功效。
苜蓿多糖提高了育肥豬的生長性能和胴體性狀,但對肉品質無顯著影響,在本試驗條件下,苜蓿多糖的適宜添加量為2000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