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圖式就是存在于記憶中的認知結構或知識結構,每個人頭腦中存在的大量對外在事物的結構性認識稱為圖式。圖式理論最大的優點在于它對幼兒的行為特點進行歸納、總結,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編碼和分類系統,并對幼兒的各類圖式特征進行解讀和分析,讓教育更有針對性。
我園圍繞圖式理論開展了充分的文獻學習與調研討論,開展了《運用圖式理論支持幼兒思維發展的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本課題所提出的圖式主要是指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的重復行為模式,主要包括軌跡圖式、旋轉圖式、圍合圖式、包裹圖式、搬運圖式、連接圖式、定位圖式、定向圖式。我園旨在通過觀察分析幼兒行為,確定優勢圖式,從而定位幼兒思維發展水平,并通過環境設置、材料提供、表征表達等策略,擴展幼兒思維,助推幼兒主動建構認知,遷移、整合、同化經驗,從而發展更高水平的圖式和高階思維能力。課題研究大致分3個階段。
甄別游戲圖式,正確理解幼兒游戲
很多教師不理解幼兒圖式行為所包含的意義,易誤會幼兒的行為動機,不了解幼兒的感受和體驗等,所以,課題組帶領教師對幼兒游戲圖式進行研討、甄別,以此提高教師識別圖式行為和解讀幼兒游戲的關鍵能力。
研究初期,我們尊重教師的提議,以年級組為單位,自主選擇研究內容開展項目活動,每學期期中、期末各匯報一次研究成果。首批集體分享的12個圖式案例都是以這種形式推進的。
深入解析幼兒行為,助推游戲全面推進
重視觀察幼兒的圖式行為。圖式為教師提供了判斷“幼兒處于何種發展水平”的方法,并且有助于教師合理推斷幼兒感興趣的點。所以,教研會一致決定教師組織的一日活動都應從觀察幼兒的行為開始,并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和認知經驗提供適宜的支架。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了解幼兒的游戲圖式和出現的圖式群,從而解讀幼兒的游戲特點,分析幼兒的游戲價值和思維發展水平。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記錄,教師已經認識到兒童是通過游戲來學習的,并重視這一學習過程。大部分教師已經探索了兒童的重復游戲模式,知道兒童會運用重復的游戲模式將經驗轉化為知識和理解世界的技能。
教師在日常活動中應利用多種觀察方式,多方位、多角度觀察幼兒。如,在幼兒園里,我們經??梢钥吹絻和样Z卵石、小積木等裝進口袋,也能看到兒童把盒子里的玩具一股腦倒在桌子上,更能看到兒童將沙子、水、土等裝進水桶,樂此不疲。兒童著迷于把自己或不同的東西放進某些容器時,這就是裝填圖式。通過裝填沙子,麗麗在沙水區跟同伴做了一個娃娃家常見的“買賣游戲”,她一邊喊著“賣茶了賣茶了”,一邊將沙子鏟進容器,等大家買到“茶”后,她立刻將沙子倒掉,再重復之前的游戲,一遍又一遍。通過裝填圖式,麗麗在向老師和同伴們展示自己的能力。此時,我們可以抓住兒童對裝填圖式的興趣,為他們規劃下一步學習。比如在沙水游戲中,給兒童提供探究各種容器的容量和容積的機會,給兒童提供各種不同的容器以及裝填的東西,如鵝卵石、松果等,讓他們進行裝填活動。由此,教師在觀察中了解每一名幼兒的游戲興趣點、游戲風格,再借助圖式理論進行識別、分析,為每名幼兒選擇個別化的支持策略。
適時介入幼兒的游戲圖式。教師在觀察中不僅了解了幼兒的圖式行為和圖式類型,還根據圖式理論進行梳理整合,形成富有個性的診斷性評價。為了促進幼兒在游戲中深度學習,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適時介入幼兒的游戲圖式行為中,并提供適宜的支架。如,幼兒反復利用毯子從山坡上滑下,在不斷滑行的過程中,他們在探索自己的運動軌跡。當識別出兒童游戲中的軌跡圖式時,我們應該以多種方式支持和拓展他們的思維,以促進幼兒深度學習。比如,給兒童提供諸如墊子、木板、梯子、輪胎、滑板等游戲材料,讓兒童嘗試不同材料的運動軌跡;鼓勵兒童用不同的方式運動,如,跑、跳、攀爬、蕩秋千、滑滑梯等;和兒童一起做紙飛機,然后扔出去,進一步體驗軌跡圖式。
有效促進幼兒思維發展。游戲中,教師不僅要為幼兒提供低結構的游戲材料和開放的環境,還要給予幼兒經驗和語言支持,以此促進幼兒思維發展。有計劃的支持應當與幼兒現有的圖式行為相適應,才能為幼兒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提供機會。對于幼兒來說,很多可以探索的球、輪胎以及不同種類的交通工具,足以讓他們興奮,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來擴展他們的思維?;顒又校處熞獙W會放手,讓幼兒有真正表達和大膽探索游戲的機會。如,雪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擁有圖式行為的佑佑在下雪天拿著自己心愛的玩具公交車來到戶外,他把玩具公交車放在玩具小推車上,假裝帶著它去散步。教師觀察他一圈一圈地繞著場地走,并沒有干擾他,而是在游戲后為他提出了更深入的問題:“佑佑,小推車和你之前玩的小車有什么不同嗎?一個輪子和多個輪子比,速度一樣嗎?”“你帶著公交車散步,在雪地上、在冰面上和在水泥路面上是一樣的感受嗎?”果真,在接下來的游戲中,佑佑的行動軌跡發生了變化,除了推著玩具推車在干燥的水泥路面走,他還把小推車推到了雪坡上和冰面上。在游戲中,兒童探索出了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物理現象,促進了思維水平發展。
放手游戲,發現全新的幼兒。如,小雨特別喜歡和星球有關的事物,這一天他的游戲設想是捏星球,這一游戲設想吸引了擁有著相同圖式行為的孩子。教師決定真正放手,在一旁觀察他們。沒有教師的干預,小雨和同伴大膽發揮想象,他們一邊捏星球一邊給自己的星球起名字,并搭配各種不同的彩泥,揉搓出大小不同的星球。之后,他們又玩起了旋轉的星球,進一步感受了彩泥的特性。
跟進放手游戲,完善游戲新樣態
課題開展以來,教師已能借助圖式理論靈活解讀幼兒的游戲價值,并歸納和總結了幾點行之有效的支持策略。
捕捉游戲價值,助推難度升級。教師根據游戲中觀察到的幼兒行為,判斷屬于何種圖式,及時把握時機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游戲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從中尋找合適的材料重新組建、完善游戲內容。孩子們在多次合作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大膽猜測、耐心檢驗,積極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策略,從而推動游戲不斷升級。
鼓勵自主探究,促進多元提升。游戲中,幼兒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隨手可得的低結構材料,獲取了豐富的游戲經驗,促進了自身能力提升與發展。為此,教師在活動中盡可能做到放手,給幼兒更多自由選擇權,鼓勵幼兒大膽自主探究,允許幼兒出錯、試錯,使其在一次次實踐中積累經驗,在一次次驗證猜測中提高發散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幼兒認真專注、不怕困難的學習品質,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科學支持,實現幼兒縱深發展。教師始終用觀察與傾聽追隨幼兒的腳步,為幼兒提供豐富多變的游戲材料,給予幼兒自主探索的空間;傾聽幼兒的對話、與幼兒積極互動、以同伴身份參與游戲,促進游戲持續深入開展;鼓勵幼兒大膽表征記錄游戲情節,分享游戲中的趣事,助推游戲不斷升級。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第二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