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嬋
【摘要】目的:探究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在微創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行微創肝膽外科手術患者,采用隨機抽樣原則分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首次進食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及首次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開展此項手術治療措施時,相關醫護人員通過將快速康復護理措施進行規范應用,可以大幅度提升患者病情改善速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微創肝膽外科手術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hepatobiliary surgery
WANG Shichan
Huax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Guiyang,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hepatobiliary surgery.Methods:9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inimally invasive hepatobiliary surge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2 were selected,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using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sampling.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perioperative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first eating time,first defecation time,hospital stay and first exhaust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When implementing this surgical treatment measure,relevant medical staff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peed of patient condition improvem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y standard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Key Words】Perioperative period;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inimally invasive hepatobiliary surgery
伴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在肝膽外科的治療工作中,微創手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以往手術治療措施相比,微創手術治療措施不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較大的影響,并且在完成手術治療后患者恢復效果也較為顯著。但是,開展微創手術治療也有較大的概率導致患者產生免疫抑制、炎性反應等不良反應,這對患者的預后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并且大幅度增加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因此,在為患者開展微創手術治療時,針對圍術期階段開展各項護理工作有著重要作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主要是依據醫學證據支持的圍術期優化護理措施,以此減少手術治療對患者身體恢復造成的影響,進而實現快速康復的目標[1]。對此,本研究探究我院針對肝膽外科微創手術患者實施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行微創肝膽外科手術患者,采用隨機抽樣原則分組,每組46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齡(50.54±2.96)歲;研究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齡(51.21±1.2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醫護人員要積極做好對患者手術前的準備工作,仔細觀察患者的心理、生命體征等。
研究組:(1)術前:①宣教:在患者正式接受手術治療之前,要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述關于疾病危害、手術注意要點等內容,并重點講解在完成手術治療后身體可能會產生的不良現象以及相應的改善措施。另外,醫護人員要為患者詳細講述圍術期的治療方式,并從自身專業角度幫助患者緩解治療時的恐慌情緒,以此最大限度減少術中應激反應,使得患者能夠保持最穩定的情緒接受手術治療,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2]。②調整禁食時間。以往在為患者開展手術治療時,通常會提前較長的一段時間禁止患者進食,而快速康復理念則認為過早禁食會導致患者在治療前產生負面情緒、低血糖等多種不良現象,促使應激反應的發生,影響術后恢復效果。所以,在開展手術治療前,醫護人員應當盡量讓患者保持正常飲食,確保患者能夠始終保持穩定的代謝能力,最大限度減少術中、術后各類應激反應的發生,實現對患者肝臟功能的保護作用,加快患者病情改善速度。③腸道。在手術治療前,醫護人員要積極做好對患者腸道的準備工作。叮囑患者口服導瀉劑,最大限度減少在手術過程中的吻合口數量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污染現象。在整個操作期間,醫護人員應當嚴格落實無菌操作理念,避免由于外界刺激導致患者產生嘔吐、咳痰等多種不良現象。同時,醫護人員還要為患者留置導尿管,并在手術治療前運用抗生素藥物實施靜脈注射。(2)術中:①胃管護理。在開展此項護理工作時,醫護人員應當盡可能避免胃管的使用,這是由于在應用留置胃管的情況下,極易導致患者肺部產生并發癥,從而對患者后續恢復帶來負面影響。但是,對于胃過度擴張或者已存在影響手術操作的情況,醫護人員應當及時對其實施留置胃管處理。②麻醉護理。吸入麻醉劑的使用能夠對患者交感神經傳導起到阻滯作用,減輕術中應激反應,有效預防術后胰島素抵抗,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概率,加快病情改善速度,最大限度提升患者術后生活品質[3]。③患者體溫控制。在術中治療階段,若患者體溫指標發生大幅度降低,極易對其他指標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實際開展治療工作時,醫護人員要合理運用各項保護措施。④輸液。在快速康復理論的指導下,醫護人員應當及時對術中液體輸入情況進行限制,以此最大限度降低應激反應的影響程度,減輕術中心理壓力,加快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在治療階段,醫護人員在使用治療藥物時應當嚴格依據相關規定進行科學、合理的配比,并做好對液體輸入速度的全面管控。此外,要時刻關注治療期間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積極做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準備工作。同時,醫護人員還要時刻注意給氧效果,確保患者各項指標能夠時刻處于穩定狀態。⑤引流管護理:在實施腹腔引流工作時,患者極易出現腹腔積液現象,這不僅會加劇術中疼痛,還會增加術后身體感染概率。因此,在完成整項治療工作以后,醫護人員應當及時拔除引流管,并在治療期間盡量采取CT定位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措施,以此最大限度規避術后感染的發生。(3)術后:①飲食。在完成手術治療后,應當及時幫助患者恢復飲食功能,早期階段可以實施胃腸道營養支持措施,維護胃腸道黏膜屏障的穩定性,促進胃腸功能的快速恢復,降低術后感染現象的發生概率,進而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復,提升身體肌肉的整體強度。在患者腸鳴音恢復以后,醫護人員需及時做好飲食調整,以流質飲食為主,并口服葡萄糖鹽水。對于術后飲食而言,應當為患者選取對身體恢復有益的營養物質,以此幫助患者快速恢復。②活動。盡管臥床休息能夠減少體能的消耗,使患者始終保持放松狀態,但這也極易導致肺部感染的產生,從而大幅度提升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對此,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在術后進行床上活動,并輔助完成下床、如廁等基礎運動。③鎮痛。在術后,醫護人員應當積極開展對患者疼痛情況的評估處理,合理運用各項鎮痛措施,比如聽音樂、聊天等方式,幫助患者轉移對疼痛的注意,有效降低術后疼痛的影響程度,以此提高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效果[4]。④藥物指導。醫護人員要合理運用抗生素,避免患者出現感染現象;同時,對于其他治療藥物,醫護人員也應當為其詳細講解服用劑量、時間等,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完成藥物服用。⑤拔管。在術后及時完成胃管拔除,可以有效降低惡心、發熱等異常癥狀的發生概率,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此外,術后第1d完成尿管拔除,能夠消除外界刺激對患者身體的影響,使得患者能夠盡早參與下床鍛煉。⑥生活指導。積極做好各項消毒工作,嚴格管控探視人員的時間、數量等。同時醫護人員要提升對二便的重視程度,如果患者在術后2周內未進行大便,則需要相關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完成排泄。若當前使用的藥物實際效果相對較差,則要對患者開展灌腸,在進行灌腸時,醫護人員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基礎理念,以避免患者在治療時感染現象的發生。
1.3觀察指標
①醫護人員在實施各項干預工作時要詳細記錄患者的并發癥,如排尿困難、惡心等癥狀。②醫護人員要仔細觀察患者在手術治療后身體各方面的恢復情況,詳細記錄患者在干預后首次進食時間、首次排便時間等,并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術后恢復情況
研究組住院時間、首次排便時間、首次進食時間及首次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并發癥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當前,在治療肝膽疾病患者時,醫師主要運用手術的方式完成治療,而伴隨著腹腔鏡微創理論的不斷深入,肝膽外科手術治療逐漸實現微創化效果,能夠充分發揮出安全水平較高、治療效果顯著等多項優勢。然而,雖然此項治療措施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是手術治療依然具備一定的應激反應,會有一定概率導致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產生并發癥。對此,相關醫護人員要及時強化對各項護理措施的指導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5]。
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是當前新興的護理模式,可以幫助患者加快身體恢復速度,有效減少手術治療對患者身體、心理造成的影響,保證各項治療措施對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在此次研究當中,研究組住院時間、首次排便時間、首次進食時間及首次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示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能夠起到較為顯著的干預效果,相關醫護人員積極強化在開展手術治療前的指導工作,充分利用手術治療后早期階段的活動,有效降低患者在康復階段產生各類并發癥的概率,保證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理念的運用能夠幫助肝膽外科微創手術患者的快速恢復,減少應激反應對患者身體造成的影響,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王惠婷,黃潔,蔣繼樂,等.快速康復為中心的圍術期優化護理在腰椎微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22,44(11):1747-1750.
[2] 唐芬.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在微創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22,38(5): 120-122.
[3] 林曉麗.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在微創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19,5(29):144-145.
[4] 曹玲燕,王志超,楊菊紅.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在微創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7):19,22.
[5] 徐凌云,薛文莉,侯詩箐,等.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在微創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2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