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永勤 劉浩瀚
摘? ?要: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是根據邏輯框架原理與統計學方法建立起來的,能反映油氣田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狀況的指標集合。結合油氣田項目開發實際,引入邏輯框架法對油氣田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進行系統研究,確定油氣開發項目的邏輯框架,包括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項規劃指標;利用問卷調查,結合SPSS統計學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利用矩估計原理,對樣本觀測值的均值進行分析,篩選出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的關鍵指標。該項研究結合理論與實踐,為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決策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有助于油氣開發項目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關鍵詞: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邏輯框架法;SPSS
中圖分類號:F426?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7-0030-04
一、研究背景
我國的油氣田開發,長期以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完成“指令性”的生產任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步建立,石油企業在開發管理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探索,逐步在生產建設的具體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項目管理辦法,建立了適合油田實際的油氣田開發管理模式。
20世紀末中國提出“油田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實際興盛源于2005年老油田“二次開發”實踐;從2011年開始至2013年,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對九龍山氣田生命周期投資效益進行了3次5年的跟蹤評價,認為對油氣開發建設項目進行生命周期管理有助于對油氣田開發建設實施全過程管理[1];2014年年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首次正式提出在油氣管道建設項目中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這一理念并對其進行了一定研究[2]。2017年,姚莉對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評價理論與實踐進行了研究,認為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評價包括項目前評價、項目中評價和項目后評價[3]。2022年,黃珊、王凱月、薛娟等對油田企業標準化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研究,認為需要對油田項目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指標來進行考核,有助于提高油氣田開發項目的綜合管理水平[4]。2023年,郭選政、陳華義對石油化工項目的工程項目管理和HSE管理進行了研究,認為應當全面對石油化工項目進行有效管理,同時考慮健康、安全和環境三位一體管理,提高項目管理效率[5]。根據對文獻的調研,發現目前國內外對油氣開發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研究較少。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的研究是對油氣開發項目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準備工作,設置能反映項目進行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指標,對油氣開發項目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油氣田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是對油氣開發項目進行全過程、全職能領域、全層次的一體化管理,實現油氣開發項目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構建一套科學的、系統的,能夠反映開發投資實際經營狀況與計劃偏離程度的規劃指標體系對油氣開發項目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油氣田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的性質和特點,結合國家及社會發展需求,其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考核的內容要有科學的規定性,指標與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與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相一致,包括社會、經濟、環境與技術等方面。在設計油氣開發項目評價指標體系時,應該首先以科學的理論基礎作為指導,以保證油氣開發項目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在基本概念上與邏輯結構上嚴謹、合理,抓住評價對象的本質,同時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要針對油氣開發項目的自身特點建立,遵行科學性原則十分必要。
(二)系統優化原則
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考核指標體系是一套多維度、整體性強的系統,對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考核評價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指標進行系統化評價。在設置選取個體指標時,不僅要考慮各個指標在整體評價體系中的合理組成,而且還要兼顧評價指標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實現系統最優的功能。在設計油氣開發項目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時應該采用較為科學、系統的方法,以確保評價指標選擇的準確性,同時兼顧油氣開發項目所涉及的各方面關系。
(三)客觀性原則
在構建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考核指標體系時,必須以嚴謹的態度,根據油氣開發項目的特點,采用標準化的衡量尺度和評價方法對所選擇的指標進行合理取舍,同時應該排除評價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始終保持事實和數據的統一,堅持客觀性原則。
(四)實用性原則
實用性原則指的是油氣開發項目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要符合實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油氣開發項目考核評價指標的選取應繁簡適中,在能基本保證評價結果具有客觀性、合理性的條件下,項目考核評價指標的評價方法應簡便易行。評價指標所需的數據需易于獲取,無論是定性評價指標還是定量評價指標,信息來源渠道必須可靠,并且容易取得。否則,項目考核評價結果將失去有效性。油氣開發項目考核評價指標的計算、評價的操作要規范、標準。
(五)可操作性原則
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考核指標體系是要運用到油氣開發項目管理實踐中去的,因此,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的建立要為實證分析做鋪墊,為決策提供依據,而且指標的含義必須明確具體可量化,具有一定的現實統計基礎,可進行計算分析,因此必須便捷實用,所選擇的考核指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即指標體系所涉及的數據應該是目前我國統計制度中具有或者通過努力容易得到的,這樣才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6]。
(六)動態調整原則
一個油氣開發項目的生命周期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在這期間,項目環境常處于變化之中,如國家的政策、宏觀的經濟形勢、國際油氣價格、國內物價水平、勞動力工資水平等,都可能使項目的實施偏離項目基準規劃。因此,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要隨著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和修改,以保證項目目標的順利完成,這就要求在選擇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時要有動態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這樣才能保證項目考核的合理性。
(七)層次性原則
油氣開發項目是按階段開展的,各個階段分別應該完成什么工作及規劃者的角色與責任,都體現了層層遞進的關系。油氣開發項目在進行的過程中,如果希望達成某個目標,就必須首先達到什么目的;若想達到某目的,又必須獲得規定的產出,從而進行規定的活動。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指標設置應當按照指標間的層次關系遞進,從整體層次上選擇出符合油氣開發項目特征的指標,來對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進行合理規劃[7]。
三、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設計方法研究
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設計采用邏輯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 LFA)為根據,對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進行設置。LFA的基本模式一般是由一個4×4的矩陣構成的,垂直方向是項目的層次劃分,分別是目標/宏觀目標、目的/直接目標、產出和投入,由自上而下的邏輯關系相連接。目標/宏觀目標,是活動要實現的最高層次的目標;目的/直接目標是活動或項目的直接效果與影響,主要考慮社會影響及活動主辦方的經濟效果與作用;產出,是指對于活動或項目的正常進行,預計能得到多少成果;投入是指用于活動或項目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等。水平方向包括項目層次描述、客觀驗證指標、驗證方法或信息源、重要假設條件。
LFA的垂直邏輯關系描述了課題設計中的思考的層次關系,包括3個垂直的邏輯關系。第一層邏輯關系,如果對項目投入了什么樣的資源,并且對資源進行恰當的管理,則預計可能得到什么樣的產出;第二層邏輯關系,如果得到了一定的產出,那么會達到怎樣的預期目的,即項目的直接目標,這關系到項目所在企業的經濟效益等因素;第三層邏輯關系,如果項目已經達到一定的目的,那么預期的目標又是怎樣的,即項目對項目屬地以及國家有怎樣的貢獻[8]。
邏輯框架法的水平因子包括層次描述、客觀驗證指標、驗證方法與依據和重要的假設條件,其中客觀驗證指標、驗證方法與依據和重要的假設條件構成了邏輯框架法的水平邏輯關系。驗證指標應客觀且可度量;驗證方法就是指如何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監督與控制的問題;重要的假設條件是指關于各種因素或風險的預先假定,這些因素可能會對活動的進展或成功產生影響,是對項目進展或成果產出影響的因素且課題管理者無法控制的外部條件,即風險[9]。油氣開發項目屬于帶有探索性的項目,所以其指標涉及范圍比較廣,在驗證時需要投入較大人力財力,同時油氣開發項目的風險相對于一般項目來說會更大一些,因此所需的外部條件也更多。
四、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油氣開發項目的特點及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構建原則,結合LFA對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對于油氣開發項目而言,其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的邏輯框架包括宏觀目標、直接目的及產出這三個層次[10],同時對所構建的三個項目層次的考核指標、驗證方法與依據、達到指標的條件進行分析。
對于油氣開發項目而言,宏觀目標是企業戰略目標的組成部分,可以從國家、集團公司、油田分公司的中長期規劃(如五年規劃)或者年度計劃中獲得。同時,根據油氣能源的特征可知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涉及國家的能源安全,也關系到地方的經濟發展及穩定性。所以,從促進國家能源安全、促進項目所屬地區社會與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控制三個方面來描述油氣開發項目的宏觀目標,宏觀目標考核指標初步擬定為能源安全風險降低比率、能源戰略目標中的占比、項目對整個油氣開發工程效率的提高程度、項目對促進規劃評價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程度、履行社會責任綜合情況。驗證方法和依據主要采用項目有無對比法、國家統計局資料、屬地統計局資料、屬地環保機構資料、項目管理部門報告、當地居民抽樣調查、就業狀況分析報告等。達到指標的條件設定為項目實施后確實有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項目實施后達到預期油氣產量、三廢控制在標準內。
直接目的主要反映在企業方面,是對項目宏觀目標的具體體現。對于油氣開發項目而言,其直接目的離不開生產、經營和管理,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是企業最重要的目標,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離不開對人的管理、消費者的滿意度以及地方穩定性等。在生產方面,對技術的革新至關重要。因此,油氣開發項目的直接目的指標包括企業管理水平、經營績效和技術革新三個方面,直接目的考核指標初步擬定為投資回報率、資產負債率、國家能源安全貢獻率、屬地財政貢獻率、顧客與員工的滿意度、油田產能產量和成本、項目的投資回收期、技術革新程度。驗證方法和依據采用項目管理部門資料、國家統計局資料、屬地財務局報告、項目開發方案設計報告、滿意度調查報告、項目驗收報告等。達到指標的條件設定為在一個周期內達到預計的產能和產量、保證投資回報率與資產負債率在預計范圍內、項目投資回收期小于基準投資回收期、項目有利于降低國家能源安全風險、油氣質量使消費者滿意等。
對于油氣開發項目來說,項目產出是執行項目各項活動的結果集合。根據油氣開發項目的特點及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階段劃分原則,將油氣開發項目劃分為四個階段,即規劃階段、建設階段(鉆井工程、地面建設工程)、運營階段(采油工程)、結束階段,并設置各個階段的指標,即為產出物定量指標。在規劃階段主要考核方案的可行性、規范性等,在建設階段和運營階段主要考查進度、預算、質量等方面實際與計劃的符合度,而在項目結束階段主要是做好收尾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完成,因此產出物定量考核指標初步擬定為鉆井工程完工情況、地面建設工程完工情況、采油工程完工情況、配套設施完工情況。驗證方法和依據采用項目監理報告、工程進度報告、項目驗收報告。達到指標的條件設定為資金及時到位,人員、材料、設備及時到位以及配套設施完成并發揮作用等。
經過以上分析,在綜合考慮油氣開發項目的實際情況與現實目標的基礎上,遵循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考慮到各指標間既要相互補充、又不能重復,應盡可能全面綜合地反映油氣開發項目整個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情況。因此,在油氣開發項目邏輯框架矩陣的三個項目層次中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指標,提出針對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的指標體系。為此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初定的考核指標進行篩選。根據統計學共識,一般認為超過50容量的樣本可視為大樣本。其抽樣結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問卷共計發放110份,回收102份,有效問卷96份,符合大樣本要求。
采用SPSS軟件對初步擬定的考核指標進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通過數據分析,本次問卷調查的平均信度系數Cronbachs Alpha值為0.895,基于標準化項的Cronbachs Alpha為0.809,屬于信度效果比較好的問卷調查。效度分析值為0.809,可以進行因子分析,問卷提取因子中大于1的特征值有5個,即因子分析時抽取的共同因子數為5,其累計的方差貢獻率為70.219%,符合建構效度的標準。
采用樣本均值的觀測值作為未知總體均值的估計值,估計值越高,說明指標越重要。利用(1)式求樣本的均值,從均值分析的結果來看,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不同,為保證所選的指標盡可能全面綜合又具代表性地反映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整體情況,綜合考慮油氣田相關專家的意見,將均值低于4分的指標舍棄。
ai=■■xi=E(X),X=(x1,x2,...,xn)(1)
根據樣本均值篩選出關鍵指標,形成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
(一)宏觀目標指標
宏觀目標包括國家能源安全、社會經濟發展、環境影響程度。國家能源安全指標包括能源安全風險降低的比率、在能源戰略目標中的占比、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貢獻率、國家能源戰略實施貢獻率;社會經濟發展指標包括就業貢獻率、屬地經濟效益增長率、屬地財政收入貢獻率;環境影響程度指標包括環境影響綜合損益度、自然資源利用率。
(二)直接目的指標
直接目的從項目管理、經營績效、技術革新三個方面進行考察。項目管理指標包括:管理水平是否提高、管理效率是否改善、就業增長率、顧客滿意度;經營績效指標包括:累計油氣可采儲量、單井地質儲量、評價期內采收率、油氣產能、產量、成本、財務凈現值、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資利潤(利稅)率、項目的投資回收期、借款償還期、資產負債率、現金流動負債比、流動比率、開發投資凈現值率;技術革新指標包括:采用新開發技術新工藝、生產率提高程度。
(三)項目產出指標
項目產出分為四個階段,規劃階段、建設階段、運營階段和結束階段。規劃階段指標包括項目規劃方案可行性、可研報告規范合理性;建設階段指標包括鉆井工程進度符合率、鉆井工程質量合格率、鉆井工程預算符合率、地面建設工程進度符合率、地面建設工程質量合格率、地面建設工程預算符合率;運營階段即采油工程,該階段指標包括采油工程進度符合率、采油工程質量合格率、采油工程預算符合率、年末產能、年末產量、噸油成本;結束階段指標包括環境恢復程度、檔案管理水平、資產報廢與移交管理。
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的計算,主要采用比較法進行計算,通過項目竣工后的各項實際數據與項目可行性研究中預測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得出指標值。如工程進度符合率的計算,首先要計算工程實際用時與計劃用時的比值,然后對比值進行分析,如果比值小于或等于1,應歸類為符合,否則為不符合。在指標計算過程中,有的比值是越高越好,如就業貢獻率、屬地經濟效益增長率、油氣產量投資利潤率、財務內部收益率等。而有些指標值則是越小越好,如投資回收期、成本、投資、能耗、環境損害程度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定性指標,無法通過量化來進行計算,則需要通過專家來客觀評價其重要性。
五、結束語
一是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構建需遵循科學性、系統優化、客觀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動態調整、層次性原則;二是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問卷調查的平均信度系數Cronbachs Alpha值為0.895;三是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KMO值為0.809,抽取的共同因子數為5,其累計的方差貢獻率為70.219%;四是形成了合理、有效的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 ?羅凌睿,陳春燕,王徑,等.油氣田開發建設項目生命周期跟蹤評價研究[J].天然氣技術與經濟,2013(6):51-53.
[2]? ?池洪建.對我國油氣管道項目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探討[J].國際石油經濟,2014,22(9):86-91.
[3]? ?姚莉,舒兵,蔣雪梅,等.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評價理論與實踐[J].天然氣技術與經濟,2017(6):59-62.
[4]? ?黃珊,王凱月,薛娟,等.油田企業標準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6):38-41.
[5]? ?郭選政,陳華義.關于石油化工項目的工程項目管理和HSE管理研究[J].化工設備與管道,2023,60(5):43-47.
[6]? ?雷中英,胡望水.油氣田開發項目綜合后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0(10):391-393.
[7]? ?黃承雷.PMC管理模式用于石油管道工程的風險評價[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4(10):3-4.
[8]? ?田元祥,翁維良,謝雁鳴,等.基于邏輯框架法的隨機對照試驗課題執行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4):433-438.
[9]? ?周鵬.項目驗收與后評價[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42.
[10]? ?顏永勤.油氣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規劃指標體系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16.
[責任編輯? ?劉?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