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晴 馮波 邸聰聰


摘? ?要:綠色金融在推動經濟綠色轉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促進陜南向綠色、低碳、循環轉型,助推陜西實現“雙碳”目標,自2016年起,陜南各地市從政策制定、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平臺搭建等方面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進程,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缺乏專項指導文件、綠色信貸資金結構不均衡、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不足等問題,為此可以采取制定專項指導文件、優化綠色信貸資金結構和深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等發展路徑,以期促進陜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雙碳”;陜南;綠色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7-0091-04
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和鼓勵全國各地發展綠色金融。經過6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多個層級的綠色金融體系,創新了以綠色信貸為主,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為輔的多元化綠色金融產品,為地方發展綠色金融提供了重要支撐。同年,陜西省銀保監局積極引導轄內金融機構不斷健全、完善陜西綠色金融體系。安康市、漢中市、商洛市地處陜西省南部,自然環境優勢使其經濟結構帶有明顯的綠色特征。因此,利用綠色金融努力將陜南建設成綠色經濟體,是實現陜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為陜南實現鄉村振興提供路徑參考。
一、陜南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一)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日趨完善、金融平臺持續擴大
1.綠色金融政策不斷完善。2016年開始,陜西省陸續出臺了與“金融業發展”“節能減排”“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的文件[1]。在省政府的指引下,陜南各地市根據經濟發展特點和綠色轉型需求,制定了具有陜南地方特色的綠色金融政策規劃。截至2021年年末,共計發布綠色金融綜合指導文件15項(見表1),明確了綠色金融發展方向,為陜南生態循環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從政策類別看:陜南各地市持續完善綠色金融制度體系,制定的文件類型涵蓋了綠色金融發展規劃、實施方案、考核辦法、激勵辦法等。從政策發布數量看:安康市、漢中市和商洛市分別發布政策文件6項、6項和3項,安康市和漢中市發布的政策數量較多,可能與安康市、西鄉縣被列為陜西省綠色金融試點的發展需求有關。從政策發布時間看:陜南三市從2016年開始發布綠色金融相關政策,同時相對其他年份發布的政策最多,屬于綠色金融政策密集發布的窗口期,說明陜南能夠積極響應省級綠色金融發展戰略,同時也說明頂層設計對地方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2.綠色金融平臺建設持續擴大。為更好地推動綠色金融政策落地實施,安康市成立了環境資源權交易平臺、“建行與市擔保公司信貸業務平臺”“助保貸平臺”,漢中市成立了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和碳匯金融改革實驗區、漢中市綠色循環暨產業經濟研究院、漢中綠色金融研究院,商洛市成立了“陜南循環經濟發展平臺”“助保貸平臺”“商圈類信貸業務平臺”,支持循環經濟發展。同時,政府通過舉辦綠色金融論壇、參加綠色金融年會等活動為市場參與主體提供溝通交流機會,不斷宣傳陜南綠色金融實施成果、擴大陜南綠色金融在全國影響力,為陜南經濟發展賦能。
(二)綠色金融產品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1.綠色信貸。依據《陜西省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法人)綠色信貸業績評價實施細則(試行)》[1],圍繞《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陜南各地市積極探索綠色金融與重大項目建設、數字經濟的有機結合,先后創新了“綠色金融+兩權抵押”“新社區工廠貸”“云義貸”“開工貸”“稅務貸”“富硒茶葉貸”“綠色惠利貸”、綠色再貸款等多種綠色信貸產品,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向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生態環境、節能環保、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綠色服務六大綠色產業傾斜。
據圖1可知,2019—2021年,陜南綠色信貸發放規模總量從162.75億元增加至289.18億元,增長77.68%;綠色信貸資金發放額度從高到低依次是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清潔能源和生態環境產業和其他產業。2019—2021年,清潔能源的增幅最大(140.14%),其他產業增幅為104.02%,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的增幅為59.12%,生態環境的增幅為40.98%。
從綠色信貸支持六大產業的力度來看(見圖2),截至2021年年底,商業銀行發放的綠色信貸余額分別為128億元、86.21億元、44.07億元和30.93億元,資金用途占比分別為44.26%、29.81%、15.24%和10.70%,說明陜南各地市目前最關注和支持的產業主要是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清潔能源。但從支持綠色產業的比例可以看出,2019—2021年,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生態環境產業的綠色信貸支持力度有所下降,清潔能源和其他產業的支持力度在加大。
2.綠色保險。從2013年開始,人保財險、永安財險、中華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陸續加入陜南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中來,開發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性森林保險、氣象指數保險等多種保險產品[2]。2016年9月,陜西省經濟作物氣象服務臺與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在西鄉縣、石泉縣和商南縣開展了冬春季茶葉低溫凍害氣象指數保險氣象服務[3]。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陜南已經成功構建了“保災害、保病害、保價格、保指數”的保險保障體系。截至2021年11月,陜南三個地區的茶產業保險累計帶來的保費收入為1 580萬元,提供的風險保障金額為4.45億元,累計賠付金額為1 061萬元[4]。2022年,《關于開展茶葉氣象指數保險試點的通知》指出,陜西將在安康市、漢中市、商洛市全面開展茶葉氣象指數保險試點工作,該工作的實施會進一步擴大陜南三個城市的茶葉保障區域范圍。
3.綠色基金。安康市財政部門于2015年設立了安康市財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通過搭建銀企之橋,降低企業的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綠色轉型的主動性。2016年11月,該公司設立了陜西省第一家綠色擔保部門,為此專門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綠色金融風險擔保體系,進一步加大了生態環境治理基金投放力度[4]。截至2021年,安康市財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已為安康市5 894個企業項目提供貸款擔保共計314億元。漢中市設立了綠色循環發展科技投資基金,并于2021年向陜西寧強祺欣藥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00萬元人民幣[5]。
4.碳金融。2021年7月16日,陜西省共有63家發電企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第一個履約周期中,平均每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概有1.72億噸[6],漢中的大唐略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和陜西商洛發電有限公司參與了此次交易,且全部完成履約工作[7]。
二、陜南綠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專項指導文件
截至2021年年底,三市共發布綜合指導文件15項,專項指導文件2項,缺少與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碳金融相關的專項指導文件。商業銀行使用的差別化存款準備金、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及財政貼息、綠色信貸風險補償機制體現在《安康市綠色金融示范市建設工作方案》中;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體現在《加快發展漢中市現代保險服務業實施方案》中,因此存在激勵政策缺乏針對性、政策實施效果不盡人意。
(二)綠色信貸資金結構不均衡
金融機構在綠色信貸投放時,更愿意把資金投向短期盈利能力較好、風險較小、回收速度快的行業,比如陜南三市的綠色信貸資金主要投放在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綠色升級三大產業,連續三年的占比都在90%左右,投入在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綠色服務三個領域的資金占比僅為10%左右,說明三市在綠色信貸資金發放方面存在結構不均衡問題。
(三)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不足
政府通過制定綠色金融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將綠色發展理念與保險、基金、債券、期權、期貨等基礎類金融產品進行有機融合,但由于制定的激勵政策不清晰、金融機構承擔風險能力較弱等原因,目前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內生動力不足,致使陜南市場上能夠交易的綠色金融產品僅有綠色信貸、綠色保險(茶葉氣象指數保險為主)、綠色基金幾種,其中以綠色信貸為主,綠色保險和綠色基金的融資額度較小,綠色債券和碳金融還在探索中。
三、陜南綠色金融的發展路徑
(一)制定專項指導文件
金融機構在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中面臨的金融風險高、企業發行債券面臨的融資成本較高等實質性問題會阻礙綠色金融的發展速度。陜南各地市需要結合綠色金融產品特征制定符合當地市場參與主體的金融產品管理辦法,制定與綠色信貸貼息、再貸款、風險擔保或補償機制相關的激勵措施的實施細則,使激勵政策更加明確、實施內容更加細化、可操作性不斷提升,激發了金融主體參與市場的積極主動性。
(二)優化綠色信貸資金結構
綠色信貸的資金投向決定了經濟發展的方向,可以鼓勵高污染高排放企業以較低的融資成本逐漸向綠色企業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轉化升級。根據均衡發展理論,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須實現不同產業生態要素在空間上的均衡分布、資金在空間上的均衡投資,因此應根據《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六大綠色產業分類情況構建綠色信貸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不斷完善評價機制,引導商業銀行將綠色信貸資金有效地投資于不同的綠色產業中,實現產業均衡發展。
(三)深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在安康市財富中心大廈設立陜南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活動、綠色金融學術年會、定期發布綠色項目等,為陜南綠色金融市場主體提供綠色金融信息交流平臺。陜南各地市充分利用森林覆蓋率高、森林碳匯能力強、水資源豐富等優勢,構建滿足陜南地區經濟發展需求的綠色金融體系。探索與碳排放權、合同收益權、排污權、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等與權益相掛鉤的信貸產品;針對產業轉型重點項目發行綠色政府專項債券,對水資源配置項目發行水資源專項債券;探索森林保險、農業巨災指數保險、氣象指數保險,使陜南綠色保險實現多元化、多領域覆蓋;抓住全國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機會,探索適合陜南三市的碳金融市場。
四、結束語
為加快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實現“雙碳”目標,政府要充分運用貼息、基金、擔保等激勵措施,激發金融機構、企業參與綠色金融市場的內生動力。企業要正確認識陜南向綠色轉型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主動將資金投向綠色產業,逐步實現轉型升級。金融機構在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的同時,可以在陜南設立綠色金融營業部或綠色分支行,為陜南的綠色產業和綠色項目提供更專業的綠色金融服務。只有打通政府、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多方參與主體,陜南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發展,只有通過綠色金融才能助力陜南鄉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振興。
參考文獻:
[1]? ?王波,劉穎.陜西省綠色金融發展困境及其突破[J].西部金融,2020(2):77-82.
[2]? ?雷和平,王玉晨,馮波.綠色金融扮靚“秦巴明珠”陜西安康市綠色金融蓬勃發展見聞[EB/OL].(2018-07-20)[2022-04-20].https://www.sohu.com/a/242290580_175647.
[3]? ?張明,李艷莉.陜西茶葉氣象指數保險助力精準扶貧[N].三秦都市報,2017-10-09.
[4]? ?深化產業金融支持 有力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因茶興業[EB/OL].(2021-11-11)[2022-03-25].http://fsa.shaanxi.gov.cn/jrfz/yxbx/ywdt/
202111/t20211111_2200031.html.
[5]? ?漢中綠色循環基金助力生物醫藥產業項目發展[EB/OL].(2021-11-19)[2022-03-15].https://kjt.shaanxi.gov.cn/kjzx/jckj/246199.html.
[6]? ?蘇怡.陜西省完成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工作完成率居全國前列[N].陜西日報,2022-02-13.
[7]? ?陜西省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配額清繳完成和處理情況匯總表[EB/OL].(2022-03-03)[2022-04-18].http://www.tanjiaoyi.com/article-36348-1.html.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Green Finance in Southern Shaan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Carbon”
ZHANG Yaqing1, FENG Bo2, DI Congcong1
(1. Ankang University, Shaannan Eco-economy Research Center, Ankang 725000, China;
2. Ankang Central Sub-branch PBC, Ankang 725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uthern Shaanxi to green, low-carbon and recycling, and boost Shaanxi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ouble carbon”. Since 2016, southern Shaanxi have a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reen fin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formulation, green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uch as the lack of special guidance documents, the imbalance of green credit fund structure, and the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of green financial produc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Shaanxi to a high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special guidance documents, optimize the fund structure of green credit and deepen the innovation of green financial products.
Key words: “Double carbon”; Southern Shaanxi; Green finance
[責任編輯? ?文?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