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語言技能的培養與語言技能策略的應用是課堂的靈魂所在,也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條件和手段。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科青年教師在教學語言方面存在煩瑣冗長、平淡乏變和晦澀難懂等問題。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科青年教師應通過診斷與需求分析,強化其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形成個性化教學語言風格,提升教學語言技能水平,優化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高校青年教師;語言技能培養
教師的教學語言技能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一個擅長語言表達的教師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將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的語言技能影響著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學語言技能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提高學習成效。可以說,具備良好的教學語言技能是成為合格教師的先決條件。
一、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語言技能存在的問題
與高校普通人文社科專業的青年教師相比,工科青年教師在運用課堂教學語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以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為例,作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專注于石油化工及相關領域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其工科專業設置豐富多樣,涵蓋了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專業,旨在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然而經過調查可知,學校工科青年教師在教學語言技能上普遍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一)教學語言煩瑣冗長
教學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工具,簡潔精練的語言有助于學生對整體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由于青年教師初涉課堂,缺乏系統的語言教育背景和深入的語言學習過程,對教學語言的理解及掌控尚顯生疏,導致課堂教學語言煩瑣冗長。工科青年教師往往過度解釋概念,使用冗雜的句式,甚至濫用生活語言,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冗長而難以精煉。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聽課負擔,也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在某些工科專業教學中,青年教師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詳細解釋某個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忽略了學生對于公式應用的理解和掌握。這種煩瑣冗長的解釋方式,雖然看似詳盡,但實際上卻忽略了幫助學生構建整體知識框架的重要性,導致學生難以抓住教學內容重點。
(二)教學語言平淡乏變
青年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對教學活動不夠熟悉,導致其在課堂上顯得緊張無措,與學生溝通也不夠順暢。加之受緊張情緒干擾,青年教師往往急于將課前事先準備好的教學內容機械地灌輸給學生,忽視了課堂教學語言技能的應用。這使得他們的教學語言顯得平淡無奇,缺乏必要的語音、語調的起伏變化,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部分工科青年教師在講解復雜的工程原理時,常以一種單調枯燥的語言風格來闡述復雜公式和重要知識點,缺乏生動的比喻和實例講解,使得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很容易在課堂上走神。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完成基礎知識的教學任務,卻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教學語言晦澀難懂
高校工科專業涉及大量的專業術語和復雜原理,青年教師往往過于追求學術性表達,而忽視了將這些專業性知識的表述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一旦教學語言表述變得晦澀難懂,很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困惑,無法很好地掌握知識。比如,青年教師在解釋專業概念時,常常因為表述不夠清晰準確,使得學生一頭霧水,難以把握核心要點。此外,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青年教師可能會不經意間使用過于復雜的句式或不恰當的語句,這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甚至可能造成概念混淆和誤解。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語言技能培養策略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強調,教育教學工作的精髓在于精通語言藝術。教學語言技能與教師的知識儲備同等重要,皆是評判教學效果優劣的關鍵因素。因此,應將教學語言技能的培養視為高校工科青年教師職業發展成長的重要一環,通過多種培養手段,推動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語言技能的全面提升,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
(一)開展有針對性的評估與需求分析
工科青年教師的教學語言技能獨具特色,因此,開展有針對性的評估與需求分析是培養語言技能策略的首要環節。課堂觀察、學生反饋等評估環節的實施,旨在深入剖析工科青年教師在教學語言技能方面的具體表現。通過課堂觀察,我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表達、教學風格及其與學生的互動情況。此外,學生反饋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同樣為我們提供了從受眾角度評價教師教學語言效果的有益借鑒,有助于教師更加全面地認識自身的教學語言優勢與存在的不足。
在評估的基礎上,需求分析環節要進一步結合工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深入剖析教師在教學語言方面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工科教學強調邏輯性和嚴謹性,要求教師具備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闡述復雜的概念和原理。同時,工科領域涉及大量的專業術語和概念,教師需要能夠準確理解和運用這些術語,以確保教學的專業性和準確性。此外,工科教學注重實踐性和創新性,因此教師還需要具備用語言引導學生實踐、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二)強化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
教學語言技能的培養不僅包括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還包括專業術語運用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因此,需要注重工科青年教師語言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口語表達能力是教學語言技能的基礎。工科青年教師需要通過不斷豐富詞匯量、學習專業術語、閱讀相關教育文獻等方式,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積極參與語言技巧培訓班、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等活動,同樣有助于提升青年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增強自信心。比如,通過模擬授課練習,鍛煉青年教師在公共場合能夠清晰、流暢地表達思想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專業術語運用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準確而恰當地運用專業術語,不僅能夠提升教師傳授知識的精準度,還有助于教師之間進行高效的知識交流與共享,從而促進教學和研究質量的共同提升。為實現這一目標,工科青年教師必須夯實專業知識基礎,系統全面學習相關課程和教材,靈活把握任教課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式方法。通過持續地學習、實踐與應用,工科青年教師能夠逐步深化對專業術語的理解與掌握,確保在教學和研究中能夠準確應用。此外,鑒于技術和學術領域的迭代更新,工科青年教師還需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時刻關注行業最新前沿動態,及時吸納新術語、新概念,以促進自身知識更新和專業素養提升。
(三)形成個性化教學語言風格
工科青年教師形成個性化教學語言風格,既是教學技能提升的核心環節,又是其專業化成長的顯著標志。個性化教學語言風格的塑造不僅有助于教師展現個人魅力,提升教學效果,還能促進師生關系和諧,優化學生學習體驗。
在形成個性化教學語言風格的過程中,工科青年教師需要全面考量自身的性格、教學需求及學科特性。比如,性格內向的教師適合選擇簡潔明快、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語言風格,確保知識傳授的清晰與直截了當;性格外向的教師則適合采用豪爽直率、生動活潑的語言風格,以激情與邏輯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風格后,青年教師需要通過持續的教學實踐積累經驗,進而優化教學語言。通過教學實踐,青年教師可以發現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不足,如表述模糊、邏輯混亂等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同時,實踐也是探索更加適宜的教學語言和風格的有效途徑,能夠使其更貼近教學需求與學科特點。此外,進行教學反思與同行交流也是優化教學語言的關鍵。教學反思有助于青年教師深入分析教學過程與語言運用,發現問題并尋求改進策略;同行交流則可以借鑒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拓展教學思路、優化語言風格。
三、結語
教學語言技能是一個合格教師必備的職業技能,教師的教學語言技能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良好的教學語言技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他們提供正確的知識輸入與模型構建。高校工科青年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語言技能,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此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自身教學語言技能的提升,同樣對工科青年教師的教育實踐與教學質量優化起著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季慶輝,薛宇,薛勇,等.地方綜合性大學青年教師教學語言技能培養體系及策略探索[J].經濟師,2019(8).
[2]田繼英.基于語言學的化學青年教師教學語言技能培養[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3]雙鸝.論師范生數學教學語言技能及其培養:以數學教育專業為例[J].韶關學院學報,2012(8).
[4]何旭.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語言技能提升探究:以四川省彭山縣為例[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
[5]段珍珍.地理師范生教學語言技能培養研究:以河南大學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15.
[6]易德保.醫學專業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技能[J].學園,2015(19).
[7]沈小菲,繆建軍.讓教學語言成為奏響技能人才培養的最美音符: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教學語言特性分析研究[J].職業,2022(17).
責編:初 心
基金項目:2022年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語言學的高校工科青年教師教學語言技能培養研究:以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為例”(編號:JGYB202237);山東石油化工學院重點課程三大計劃建設課程“語言學概論”項目
作者簡介:王旭(1991— ),男,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與文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語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