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數據,云計算深深地影響著各行各業的背景下,圖書館作為管理文獻資源的場所,服務方式和功能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建設智慧圖書館的同時,分析館內查收查引工作,挖掘背后的數據使用價值,管理和應用好數據成為圖書館不可或缺的工作內容。本文對大數據背景下查收查引工作中的數據管理進行梳理,總結數據分析的重要作用,以期為查收查引工作的數字化改革提供借鑒與指導。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大數據;查收查引;數據分析
從數據的產生過程來說,圖書館數據是圖書館在文 獻 信 息 資 源 收 集、整理、儲存和借閱等管理服務活動中,形成的各類數值數據和非數值數據的總和,既包括具體業務數據、用戶數據和管理數據,又包括圖書館內部產出的和館外獲取并能合法使用的各類資源數據,如開放獲取的資源數據[1]。圖書館科學數據服務是指圖書館為促進科學數據的有效利用,運用相關平臺,面向科研人員提供的相關數據服務[2]。在海量且類型多樣的大數據中挖掘查收查引的潛在價值,為相關部門和讀者提供更專業的知識服務,從而突顯高校圖書館區別于普通圖書館的重要價值。查收查引,又稱論文引證,是指通過論文篇名、作者姓名、單位、期刊名稱及卷期、會議名稱、會議時間、會議地點、發表時間等途徑,查找論文被SCI、SSCI、ESI、EI、CPCI(原ISTP)、JCR、CSSCI、SCD、CNKI等收錄及被引用情況,并依據檢索結果出具檢索證明[3]。查收查引的這種工作特性,決定了它不僅可以對文獻的內容、特征、關系、價值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同時也可以進行深入挖掘以更好地用于圖書館功能發揮自身發展。
隨著我國科研工作水平不斷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科研成果更加豐富和多樣,查收查引作為評價學生、老師,以及科研成效的重要憑證,需求也在與日俱增。現階段的高校圖書館查收查引工作,還主要是有限的數據使用,往往是以簡單的數據統計為主,主要是數據的初步使用,沒有將查收查引工作和圖書館其他部門的資源聯系起來,也沒有對科研的現狀和發展進行分析和預測。以作者所在的圖書館為例,一年約有三萬左右的檢索篇數,大量的數據還沒有進行更細致地梳理。大數據時代要求圖書館更加科學、精確使用所產生的數據,理順工作中可以作為數據分析的數據要素,評價數據的利用價值和確定可使用的數據,以及管理在查收查引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成為新時期查收查引工作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一、查收查引工作的意義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查收查引的意義
數據可以用于評估科研項目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為科研管理和決策提供重要依據??蒲腥藛T可以通過圖書館的查收查引數據統計自己論文發表狀態、被引用情況,進行成果統計,進而了解自己的學術影響力和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為個人學術發展提供參考。同時,查收查引還能夠緊密跟蹤科研評價動態,進行人員和機構的學術評價,通過數據庫的檢索可以評價學術論文的質量和影響力,服務于相關機構的管理和決策,為科研管理部門、人事部門等相關機構在學科發展、人員聘用、項目申報、學位申請等活動中提供參考依據。
(二)查收查引工作的重構
查收查引的過程是館員從第三方文摘數據庫尋找收錄、被引,再到情報分析網站進行期刊的分區、影響因子,完成文獻的收錄、被引、他引等信息的查找。檢索的過程是將瑣碎的期刊文獻數據進行細化重組的過程,這些數據的抓取保留,并依此產生文獻的檢索報告,在完成這些數據匯集整理的同時,依托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師生的學術成果、學科發展情況,還可以進行背景、現狀、前景分析和預測。因此,查收查引的數據定義和數據的分析以及數據的管理是順應時代背景下迫在眉睫的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數據利用率不高
現階段的查收查引工作通過系統來完成,但是相關的數據統計還沒有細分統計。相關的歷史記錄都留存在系統中,只有簡單的數據記錄統計,例如:訂單數量、總篇數、份數、館員的完成數量、金額等,這些現有數據尚且沒有得到更細致的分析,同時還有類似于各學院的分類統計、檢索的用途劃分、個人的成果統計等細分數據得不到更具體更有針對性的統計、分析和管理。
2.數據管理的確權
數據產生在整個查收查引的流程中,該如何界定這些數據,如何分析這些數據,哪些數據值得分析,不值得分析的數據該如何處理,該由什么人來進行分析,數據間有什么樣的聯系,這些數據該由誰來利用,由誰來保管這些數據,相關數據可以用作什么用途等,數據管理責任規劃還存在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
二、數據分析與定義
什么樣的數據值得分析,是否真的可以提供一定的作用,多久的數據是值得進行分析的;數據應該如何整合分析,將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進行聯系;如何能通過數據來聯動整個圖書館的資源,使得資源得到最大化使用。收集的數據包括:用戶類型、委托數量、委托時間、完成時間、檢索目的、檢索內容、檢索結果、獲取方式[4]。
(一)結構性的數據
1.檢索的目的
在進行項目的統計時,可以了解科研工作者所涉及的學科、申請的科研項目級別、類別,不同項目所需要的檢索內容,評審的偏向,指標的選擇。這些數據的統計和分析首先幫助項目完成申請或結題,對團隊和個人階段性的成果進行總結。其次,申請目的的統計可以了解一定時間內校內科研、學位申請狀況其中包括數量和質量等可量化的指標,用于科研管理和決策,體現著圖書館查收查引工作助力學校教學科研。最后在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可以分析出機構發文的整體情況。
2.檢索的內容
檢索的內容包括數據庫的選擇、指標的選擇。這些數據的統計和梳理可以了解論文的被引情況和影響力,進而更好地了解校內領域內的研究現狀和今后的發展情況以及我校在該領域的相對位置。同時,也可以更快地聚焦機構和團隊的研究方向,為進入該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參考。其次,不同的項目所需要的指標不同,了解現階段不同指標需要的比重,以及今后的發展狀況。可以通過信息素養平臺將分析結果進行推廣,幫助師生了解檢索、評審的相關指標,在早期投稿的過程中就可以自行對期刊進行篩選,合理選擇有利于自己的期刊。
3.檢索的時間
文章的檢索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各查新站完成,如果在評審高峰期常常就會同時需要做論文檢索和科技查新兩樣工作,館員的精力有限,報告質量就會有所波動。因此,讀者提交檢索申請時,高峰期和平淡期的等待時間是不相同的,在數據統計后可以更直觀地體現全年的高低峰,做好提前預警,提醒師生為保證報告質量按時取到報告,盡量避開高峰期,盡早提交。其次,作為館員,也可以依此提前安排其他任務,以提高工作效率。
4.檢索的使用
檢索作為項目申報,學位申請,獎項評定等的憑據。在分析有哪些人經常會做檢索,這些人的學術成果如何,進行學者學術成果的分析,不僅可以提供學者的學術發展情況,繼而可以關注其所在學科發展如何。其次,在提交的請求中,分析校內教師和學生的比例、校外和校內的比例,環比和同比之后可以得到不同類型作者的發文的情況,不同群體的發文情況。其次,在進行校外的數量統計時,可以進一步分析是哪些單位在館做檢索,什么用途包括什么內容,是何原因需要在館處理,可以更了解相關院校和社會團體的需求,以調整自身的工作內容實現精準的社會服務功能。
5.檢索的常用模板
常規的項目申請常需要的指標可以模式化,在大批量提交時,可以直接生成模板供讀者選擇。針對不熟悉選項的讀者,模板的設定不僅幫助讀者快速地完成檢索的提交,也能方便館員程序化地完成報告,并且省去在高峰期電話和現場接待答疑的反復繁復過程。
(二)非結構性數據
完成線上訂單的同時,以現有的選項,可能會有不同的檢索要求,也不乏不熟悉的讀者咨詢在提交和領取中出現的問題。將這類現場和電話的咨詢中,館員和讀者之間的互動作為非結構性的信息的記錄和統計,一是可以反映讀者對數據庫的了解情況,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讀者特殊的實際需求和困難疑惑。進行分析后,不僅在今后在進行信息素養教育時的工作中更有針對性,也可以將出現的主要問題和文件發布部門進行聯系以使得今后在發布相關要求時更加明確,整合后形成結構化的咨詢交互數據。在進行讀者服務中這類數據同樣重要。
三、數據管理
(一)數據挖掘分析
圖書館作為產生大量科研數據的平臺,不僅僅是要對數據進行簡單的統計,更應該將文獻等數字化資源信息借助分析軟件等進行深入的分析,進行過往數據的總結歸納,以及羅列未來的數據預測,加強對關聯數據的分析,聯動相關資源,為讀者提供更加多方位的咨詢推介。論文的查收查引作為讀者階段性成果的展示,與圖書館資源的聯動,主要體現在相關期刊、基礎圖書的推介;數據庫的購買;投稿指南的發布,個人成果庫的認領等,完成全館資源的整合使用和資源分配。
(二)數據展現
針對不同的使用群體可以選擇不同的數據,使得數據發揮最大的作用。在使用上可以從學生群體,教師群體,社會群體,管理科研機構進行劃分。從管理上可以從館內和館外進行劃分。進行更明確更細致的分類,可以使檢索結果更加具體,統計更加細致,使得資源的推送更加精準也更加高效。
展現的方式上,可以更加多樣。對數據分析結構進行圖表、圖像等手段的可視化呈現,可以幫助讀者更加直觀地理解數據。整理后的數據宣傳,可以在多平臺上進行展現,微信公眾號進行推文、圖書館主頁設置專欄、線下進行對數據的解讀宣講等,形成高校圖書館特有的數據展示。
(三)數據保密
在體驗大數據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數據的管理和保護,明確管理方和使用方的相關責任,確保數據安全,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維護科研人員和學校的利益。
四、檢索數據管理的作用
(一)宣傳擴大圖書館影響力
有很多圖書館已經開始有年報,在進行圖書館的宣傳和管理上,將數據分析的成果進行宣講、深度展示圖書館的工作。高校是高科研產出的單位,大量的論文檢索需求是高校圖書館特有的數據優勢,為師生提供熱點前沿論文發表動態;開展信息素養培訓,以及將相關數據溝通提供給科研管理機構,學生管理機構等,使教師考核、學生畢業等業務能順利地開展后續工作做好前期輔助,展示圖書館在助力教育教學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二)創新個性化服務
更精準的模塊分類,可以讓不同的受眾可以有簡潔的選擇類別,減少咨詢的過程,打通檢索的各環節,縮短檢索的等待時長,也可以讓館員可以減少重復的工作時間,提升工作效率,進而進行更深入的服務。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使得讀者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的論文情況,關注論文期刊的實時變化和自身科研成長歷程。
(三)實現社會服務功能
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在圖書館的具體體現為各部門提供的校外服務等。高校圖書館因大量專業數據庫的購買和館員的專業素養,使各高校圖書館獨具行業特色和數據特點,這不僅給校內師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境以及科研保障,也可以輻射周邊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以加強高校間的交流合作和社會服務。統計分析來館原因,以給相關企業、學校提供精準的服務,進行區域內潛在客戶的推廣和業務挖掘,擴大高校在地區的影響力,進而更好地實現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功能。
(四)數據管理制度化
結構性和非結構性的信息的收集整理、深度的分析都離不開專業的館員。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培養館員的信息收集、數據分析的能力,也應該盡早盡快地制定相關制度,明確數據的意義,并根據學校要求變化及時更新相關的規定,使館員在實際的工作中有規可依。同時,為完成相應的工作,應對館員進行專業數據素養的培訓,幫助其掌握各類數據分析軟件。
五、結束語
大數據在圖書館查收查引工作中的使用和管理可以更好地了解讀者需求,數據庫和期刊變化,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為校內外師生提供優良的科研保障和服務。同時,可以優化圖書館的資源配置,提升圖書館自身實力和影響力,更大效率地發揮圖書館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中的作用。
作者單位:陳志蕾 西北工業大學圖書館
參考文獻
[1]虞俊杰.圖書館業務統計數據管理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05):89-95+128.
[2]劉瓊,劉桂鋒.高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管理計劃服務框架構建與解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28(04):21-31.
[3]潘香岑,劉鳳俠,康猛.科研評價視域下高校圖書館深化查收查引服務實證研究 [J].圖書館學刊, 2023,45(03):55-58.
[4]朱玉奴,孫麗娟,王慧.高校圖書館查收查引服務發展現狀的量化研究[J].圖書館建設,2020,(S1):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