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良明 溫朝暉 宗亞男
摘 要:蘇區的革命斗爭和檢察工作實踐中,孕育了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服從服務黨的工作大局,密切聯系群眾、堅決維護蘇區人民利益,忠實履行職責、注重對法治規律的探索,以嚴格標準要求檢察干部等為內涵的蘇區檢察優良傳統。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堅持賡續紅色基因、堅守初心使命、創新能動履職、狠抓自身建設,積極傳承和實踐蘇區檢察優良傳統,但同時也面臨著理念更新不及時,距離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基本價值追求還有差距等問題。加快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要深刻領悟蘇區檢察優良傳統與檢察工作的內在邏輯,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法律監督職能屬性,狠抓過硬隊伍建設。
關鍵詞:蘇區精神 優良傳統 檢察工作現代化
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創立彪炳史冊的紅色政權,開始了治國理政的偉大預演。作為蘇維埃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等蘇區檢察機構隨之建立,人民檢察制度從此與中央蘇區政權建設同生共長,與蘇區艱苦卓絕革命斗爭相伴相隨。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發布《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號召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江西省贛州市檢察機關弘揚“尋烏調查”唯實求真精神,傳承蘇區檢察優良傳統,大興調查研究,檢視工作中的問題,推進新時期檢察工作現代化。
一、蘇區檢察實踐孕育而生的優良傳統
中央蘇區時期,以何叔衡、項英、董必武、梁柏臺、高自立等為代表的檢察先驅,憑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昂揚斗志和堅定信念,甘于奉獻,忠于事實和法律、堅持真理、維護正義,是蘇區精神在蘇區檢察工作中的生動體現。
(一)堅持黨的領導,保衛革命政權服務革命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成為人民檢察制度的一項基本政治原則。”[1]人民檢察初創之始,就秉賦了堅持黨的領導的優良基因。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標志著紅色政權和革命法制建設取得大發展”[2],確立了包括檢察制度在內的人民司法制度。當時的制度設計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最高政權機關是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大會閉幕期間的最高政權機構是中央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行政機關,設有“九部一局”,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便是九部之一。“顯然,作為黨一手締造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一部分,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毫無疑問在黨的絕對領導之下。”[3]革命的政權需要革命的法制維護,作為法制建設中的重要內容,蘇區檢察制度必然緊緊圍繞保障新生的革命政權、維護黨的工作大局展開。[4]
(二)密切聯系群眾,堅決維護蘇區人民利益
紅色政權的人民性,決定了蘇區檢察的人民性。“人民檢察制度在工農民主政權中的根本任務和從事的工作,就是鞏固人民政權,就是為老百姓辦事,接受老百姓的控告,主持公平正義。”[5]董必武同志曾指出,司法需要依靠人民群眾才能發展,司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與群眾的支持和人民的民主監督都密不可分。[6]1932年頒布的《工農檢察部的組織條例》規定,工農檢察機構的職責任務,包括監督蘇維埃機關、企業及其工作人員保護工農群眾的利益,正確地執行蘇維埃的政綱及各項法律、法令。[7]蘇區檢察把群眾的監督與專門機構的監督結合起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放手發動群眾。比如,設立控告局,在交通便利、群眾集中的地方懸掛控告箱,專門接受工農勞苦群眾的控告;建立突擊隊、輕騎隊、工農通訊員等群眾外圍監督組織。重視運用各種監督形式擴大檢務公開,對檢察工作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宣傳并接受廣泛監督。
(三)忠實履行監督職能,注重對法治規律的探索
人民檢察在中央蘇區誕生之初,機構較為復雜。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下設臨時最高法庭,在法庭里設置檢察長、檢察員;在軍事檢察所里設置檢察員,在政治保衛局里設置檢察科。除此之外,人民委員會的“九部一局”中單設中央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后更名為“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它負責保障法律和政令的實施,是一個兼有行政監察和職務犯罪檢察等多種職能的監督機構。這就是人民檢察院作為法律監督機構最原始的表達”。[8]工農檢察機構在黨和中央臨時政府領導下,通過開展執法監督、執法檢查加強對國家機關、團體和企業遵守法制的監督,對一切犯法行為通過“預審”進行監督,體現了革命政權和工農檢察機構從創立之初就探索法治規律,注重加強監督,確保實現公正的法治理想。比如,積極行使刑事訴訟監督職能,裁判部里的檢察員有對案件進行“預審”的職能,檢察員經過預審后認定犯法事實成立和有證據的,再交法庭審判,對于認定無罪的應當釋放。積極保護公共利益,當相關的機關或者企業在工作中違反了蘇維埃的政策、法令、法規的時候,工農檢察部就應直接地向該機關和企業提出建議。[9]
(四)重視干部培養鍛煉,以嚴格標準要求檢察干部
蘇區時期高度重視對干部的培訓和鍛煉。1932年1月24日,臨時中央政府舉辦第一期縣級蘇維埃工作人員訓練班,學員全部是蘇區各省縣級政府領導人,毛澤東同志選定何叔衡為訓練班主任。又如肅整司法機關、純潔檢察隊伍,以比別人更嚴的標準和要求進行管理,在蘇區檢察工作中早有體現。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宣部部長張聞天同志在《蘇維埃工作的改善與工農檢察委員會》中指出:“工農檢察委員必須是黨和蘇維埃最好的干部,這些干部必須是群眾中有威信的同志。他們應該以全副精力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把工農檢察委員會的工作作為蘇維埃其他各個部門的榜樣與模范。”[10]
二、蘇區檢察優良傳統的贛州檢察傳承與實踐
蘇區時期的偉大檢察實踐,塑造了人民檢察優良傳統。新時代新征程,贛州市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蘇區檢察優良傳統鐫刻在血脈里、傳承在辦案中,在弘揚蘇區檢察優良傳統中守護人民檢察的“根”與“魂”。
(一)賡續紅色基因,永葆對黨忠誠
強化紅色教育,鑄牢政治忠誠。一是用好用活贛南豐富紅色資源,經常性開展融入式、互動式、研討式的現場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全市檢察人員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誠之魂,賡續檢察血脈,激發奮進之志。二是深化人民檢察歷史研究,推動國家檢察官學院在江西省瑞金市人民檢察院設立蘇區檢察史研究基地,組織精干力量完成了《蘇區檢察史料匯編》《簡明蘇區檢察史》兩部史料的編撰工作,努力保護和建設好工農檢察委員會舊址這個“精神家園”。三是連續14年獲評黨建紅旗單位,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單位,“蘇區紅、平安城、客家風賦能公益訴訟檢察”入選全國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優秀案例,新時代紅都“青”騎兵獲評全國檢察機關“十佳”文化品牌。
(二)堅守初心使命,做實人民至上
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為首要任務。突出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政治安全犯罪,依法嚴懲涉黑惡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等嚴重損害公眾安全感的犯罪。堅持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對輕微犯罪、初犯偶犯等依法從寬、快速辦理。緊盯行業領域治理問題,創新探索“檢察建議+調研報告”模式,得到最高檢充分肯定。把優化發展環境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工作重點。成立全省首家“檢察+商會”法律服務站,密切與非公企業維權中心、僑聯、商會的工作聯系,穩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把做優做實檢察為民貫穿全過程、各環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檢察信訪工作法治化,積極探索以“資源整合、力量下沉、關口前移”為路徑的“尋烏模式”贛州檢察實踐。
(三)依法能動履職,強化法律監督
創新監督方式。首創“監督事項案件化管理”監督新方式,對看守所交叉巡回檢察工作情況被編入最高檢《看守所巡回檢察工作手冊》,探索制定《常見犯罪案件行政處罰審查指引》得到最高檢充分肯定。做好公共利益代表。以客家文化和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文物保護守護客家古色風韻,持續打造“七彩練”公益訴訟特色品牌。積極融入反腐倡廉總體格局,贛州市檢察機關被確定為全國檢察機關重大職務犯罪案件辦理團隊(基地)。強化檢察偵查嚴懲司法腐敗,辦理了全省首例適用機動偵查權案件,在全國檢察機關相關會議作經驗分享。
(四)狠抓自身建設,激發爭創“第一等”的精氣神
充分發揮最高檢支持贛南蘇區檢察工作發展的政策優勢,堅持強基、培優相結合,構建“教、學、練、戰”一體化培訓機制,選派干警到最高檢以及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五省(市)檢察機關跟班學習、掛職鍛煉,廣泛開展崗位練兵、以賽代訓,通過“師傅帶徒弟”“到辦案一線學”培養了一批優秀團隊和拔尖人才,求真務實、擔當實干蔚然成風。近幾年,贛州檢察機關112人次在全國、全省業務競賽中獲評標兵、能手,10人獲評全省檢察業務專家,2人入選全國檢察調研骨干,培育出贛州檢察史上3位全國模范檢察官、首位全國優秀公訴人。
三、蘇區檢察優良傳統啟迪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工作
蘇區檢察優良傳統,是檢察先輩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蘊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道路的制度原理,揭示了新時代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內在邏輯,帶給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工作深刻啟迪。
(一)深刻把握蘇區檢察優良傳統的政治屬性與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內在邏輯,主動服務大局工作
回顧蘇區檢察歷史印跡,黨的絕對領導既是檢察工作必須遵循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檢察事業創新發展的秘訣所在。最高檢應勇檢察長鮮明指出,“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是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兩個確立‘兩個維護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11]。當前,有的基層檢察工作在積極融入、主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上還不夠精準,推動政治與業務深度融合上不夠自覺,機械司法、就案辦案的司法慣性仍是影響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制約因素。新征程上,檢察機關要毫不動搖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科學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破解難題新題,全力提升“從政治上著眼、法治上著力”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以更高質效的法律監督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深刻把握蘇區檢察優良傳統的人民屬性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內在邏輯,持續做實檢察為民
蘇區時期,檢察先輩始終與群眾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從突擊隊、輕騎隊、工農通信員的建立,到“控告箱”“反貪污浪費”專欄的設置,承載著人民群眾的殷切期待與人民檢察的為民初心。當前一些辦案工作中,有的基層檢察人員沒有很好地做到換位思考、如我在訴,不善于從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不善于統籌法理情的有機統一,司法辦案與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還有差距。新征程上,檢察工作現代化,必須傳承好人民檢察為人民的紅色基因,牢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不斷適應人民群眾在新時代新程中對檢察工作的新的更高需求和期待,與時俱進地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檢察辦案各環節推進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深化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持續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以實實在在的檢察為民厚植黨的執政根基。
(三)深刻把握蘇區檢察優良傳統的監督屬性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內在邏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檢察機關從創立伊始,就具有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職能定位。2024年1月14日全國檢察長會議上,最高檢應勇檢察長強調,“檢察工作現代化伴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是一個長期的艱巨任務”[12]。當前有的基層檢察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傳承和發展學習不夠、思考不深,對檢察工作現代化的重點、路徑也不夠清晰、明確,這些是制約檢察工作現代化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必須堅定法律監督機關憲法定位的政治定力,要始終堅持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方向,一體把握檢察工作理念、體系、機制、能力現代化建設,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基本價值追求具體到機制設計、履職層面。
(四)深刻把握蘇區檢察優良傳統的自我革命屬性與強化自身建設的內在邏輯,全面鍛造檢察鐵軍
蘇區時期,黨十分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和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偉大探索,鍛造了一支過硬的黨員隊伍。“工農檢察委員必須是黨和蘇維埃最好的干部”的表述,是蘇區時期黨對檢察機構和檢察隊伍最直接的期許和要求。當前基層檢察工作還面臨高素質、專業化人才不足,全面從嚴治檢還有薄弱環節等困難挑戰。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政法隊伍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檢察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抓緊抓實專業化建設時刻保持“兩個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檢,進一步彰顯新時代新征程檢察人員求真務實、擔當實干的鮮明履職特征。
*本文為江西省人民檢察院2023年度檢察理論研究重點課題“‘尋烏經驗視野下檢察機關參加基層社會治理的路徑選擇——以G市檢察機關實踐探索為分析視角”的階段性成果。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高級檢察官[341000]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四級高級檢察官[341000]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辦公室副主任[341000]
[1] 姜洪、孫風娟:《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檢察制度創立90周年特別報道|追著光的方向一路向前——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檢察90周年啟示錄》,最高人民檢察院網https://www.spp.gov.cn/zdgz/202111/t20211123_536195.s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3月16日。
[2] 孫謙:《人民檢察的發展歷程與初心使命》,《人民檢察》2021年第Z1期。
[3] 邱春艷:《紅色基因的檢察傳承——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檢察9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網https://www.spp.gov.cn/spp/zdgz/202106/t20210630_522753.s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3月16日。
[4] 參見李坤然:《能動司法檢察的紅色基因與傳承發展》,《福建檢察》2023年第1期。
[5] 同前注[2] 。
[6] 參見曾紹東:《開拓與奠基——論董必武在中央蘇區的司法實踐》,《毛澤東思想研究》2010年第2期。
[7] 同前注[1]。
[8] 同前注[2]。
[9] 同前注[4]。
[10] 蔡長春:《蘇維埃時期“檢察檔案”見證紅色檢察開端》,《法治日報》2021年5月14日。
[11] 《從政治上著眼、法治上著力,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FM5LKruYNjT082JsKze4tg,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3月8日。
[12] 《全國檢察長會議在京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網https://www.spp.gov.cn/tt/202401/t20240114_640157.s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