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彩禮返還的裁判困境與規則完善

2024-06-01 02:00:10鄭思清
時代法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法律生活

鄭思清

(廣東省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人民法院,廣東 深圳 518200)

2003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二》)第10條首次確立了彩禮的適法性,其第1款規定應當返還彩禮的三種情形:一是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二是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三是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這是現代版“彩禮入法”的典型,將彩禮給付與返還行為納入民事法律行為體系。這是彩禮“入法”的開端,也是我國至今關于彩禮的唯一立法性規范。進入民法典時代后,2021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以下簡稱《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1)《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沿用了《婚姻法解釋二》第10條的內容。該規定自2003年起至今,已施行20年,在解決彩禮返還糾紛中發揮著重要的法律指引作用,其強大生命力不言而喻。按理來說,該規范應當運行穩定,促進審判機關裁判統一,不斷減少自由裁量權的應用。但實際情況是,雖有該司法解釋為裁判依據,但彩禮返還的案件仍存在著法律適用存疑以及同案不同判、自由裁量權過度運用等問題(2)王立明,馬玉霞.彩禮糾紛司法裁判研究——兼評青海省基層法院審判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的觀念[J].青海社會科學,2017(3):124.。究其原因,多樣的社會現實早已溢出司法解釋的規制范圍,大量裁判所依據的法律規定已與客觀事實不符,導致此類案件多依賴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據此,本文以審判實踐反映的問題為導向,以彩禮返還的法律適用與返還比例為研究進路,明確不同法律事實所對應的法律適用及其順位,通過探尋彩禮返還影響因素來完善該類案件的裁判規則。

一、有何問題:彩禮返還的裁判現狀及其困境

《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規定了彩禮返還的三種情形,但制定法的抽象性、滯后性決定了該司法解釋無法及于所有社會現象的變化,導致大量主張返還彩禮的情形超出了司法解釋的規制范疇。由于該解釋系彩禮返還的唯一規則,故司法實踐往往予以籠統適用,而無論法律事實是否符合。這引發了兩方面的裁判思考,一是彩禮返還的法律依據如何列明,二是彩禮返還的比例怎么確定。

(一)彩禮返還法律依據的裁判現狀及問題

在彩禮返還問題上,涉及的唯一、直接規范是《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3)由于《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完全沿用了《婚姻法解釋二》第10條,故本文后續涉及《婚姻法解釋二》第10條表述,以及涉及民法典生效前的判決書的引用該條款的,都直接表述為《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故厘清該規定的正確內涵是解決問題的前提。以其第1款第1項為例,條文表述為“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若僅限于文義上的理解,顯然僅涵蓋了未辦理結婚登記這一要件。這一理解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影響著法院裁判,即只要尚未進行婚姻登記,女方便應返還所收受的彩禮(4)參見山東省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2022)魯0792民初1002號民事判決書。。該意旨在我國部分“地方性審判指導文件”中亦有一定程度的體現,如《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若干問題的解答(二)》(滬高法民一[2004]26號)第4條規定“男女雙方未辦理婚姻登記的,彩禮應當返還……未辦理結婚登記,僅形成同居關系的,經法院釋明法律規定后仍不補辦結婚登記的,可判決返還彩禮?!?/p>

為促進該司法解釋的準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頒布的《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中作出解釋,其第50條第2款明確: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針對的是“雙方并未共同生活”的情形。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第八次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其第10條進一步指出:“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應當是指男女雙方“既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也未共同生活”的情形,而非僅形式上未辦理結婚登記。這意味著該司法解釋形成了以“共同生活”為立法邏輯基礎的彩禮返還規則,其第1項規制的應當是“未結婚登記也未共同生活”的情形,第2項則限于“雖結婚登記但未共同生活”的情形。應當強調的是,對該司法解釋的正確理解是本文探討法律適用的基礎,然而,實踐中大量的案件事實遠遠超出了該司法解釋的規制范疇,如“未登記結婚但有一定時間共同生活”,或者“已登記結婚并有一定時間共同生活”的情形。

司法實踐存在的問題集中反映為:單一的適用《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來解決所有涉及彩禮返還的案件裁判,而無論案件事實是否屬于《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的規制范圍。例如,在鄧某某訴陳某一、陳某三、陳某二婚約財產糾紛(5)參見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湘11民終1439號民事判決書。中,法院認定雙方按照農村習俗辦理了訂婚并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一段時間,依據《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判決被告向原告返還40%的彩禮。此外,有的法院在明確彩禮系附條件贈與的立場下,且法律事實也早已超出司法解釋規制范疇,仍然單一的適用《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作為返還彩禮的裁判依據。如在周某訴張某一、張某二婚約財產糾紛(6)參見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蘇10民終2551號民事判決書。中,法院認為彩禮是證明婚約成立并以將來結婚為前提的財產往來,系附條件的贈予合同,并在認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共同生活一年半、女方有流產經歷”的事實基礎下,僅依據《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判令被告向原告返還20%的彩禮。

這一情形并非個案,筆者通過威科先行數據庫檢索案件,隨機抽取的具有“共同生活事實”的15個案例中,在法律適用這一問題上,除有1個結合了《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和公平原則加以裁判之外(7)參見山東省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2)魯14民終1844號民事判決書。,均單一地以《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作為返還彩禮的唯一法律依據。顯然,結合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次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等文件精神,《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第1款第1項和第2項是具有特定事實語境和規制范圍的,籠統、單一地將其作為解決所有彩禮返還糾紛的法律依據,與該司法解釋的法律內涵相悖,甚至可以視為法律適用不清。這帶給我們的思考是,對于不同事實背景下的彩禮返還之裁判,應當結合具體的案件事實類型,確定返還彩禮的法律依據,讓案件裁判理據更充分。

(二)彩禮如何返還的裁判現狀及問題

在當前司法實踐中,絕大部分的彩禮返還屬于部分返還情形,但由于立法上未明確什么因素影響彩禮返還比例,導致司法實踐對彩禮如何返還這一問題往往求助于“酌定”這一自由裁量權,但酌定這一司法技術本身容易引發同案不同判,再加上所參考的裁判因素亦不統一,共同導致了裁判比例差異這一現象。

首先,關于當事人的過錯責任是否影響彩禮返還比例,在現行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這一因素反映的是婚約締結失敗的因果關系鏈條。肯定觀點認為,一方過錯導致婚姻無法順利登記屬于裁判彩禮返還時應考慮的法定因素。例如,在王某一、王某二訴武某婚約財產糾紛一案中,法院認為應根據武某對于解除婚約關系的過錯,酌定判令王某一、王某二返還80%彩禮(8)參見河南省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2023)豫16民終3396號民事判決書。。而否定觀點則認為,當事人主觀過錯不應當作為彩禮返還的裁判考量因素。例如,在周某二訴唐某、周某一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法院認為由于原被告雙方在訂婚后未辦理結婚登記,被告應返還彩禮,兩方的過錯責任因不屬于法律規定的影響彩禮返還的因素,故無需考慮(9)參見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湘11民終241號民事判決書。。上述兩種沖突型裁判典型反映了司法實踐對“當事人過錯”是否影響彩禮返還的不同態度,也客觀反映了統一認識、化解分歧的必要性。

其次,關于共同生活之于彩禮返還的影響,裁判觀點亦有不一。作為《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確定的法律要素,在部分返還彩禮的裁判中,司法實踐多肯定共同生活影響著彩禮返還比例,但普遍存在著對“共同生活”概念的理解差異,導致不同法院對共同生活一年以上的案例,酌定返還的彩禮數額呈現較大差異。例如,在事實背景大致趨同的情形下,有的法院對共同生活“近”1年的婚約財產糾紛,酌情確定女方返還30%彩禮(10)參見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湘01民終4245號民事判決書。;也有的法院對共同生活“滿”1年的婚約財產糾紛,酌情確定女方返還70%彩禮(11)參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2015)審南法粵民初字第485號民事判決書。。此外,不同的共同生活時間如何影響彩禮返還裁判,是此類案件同案不同判的“重災區”,也是本文隨后要重點論證的。

再者,關于已生育子女或者有流產經歷等情形對彩禮返還的影響,司法實踐的認識也不盡統一。有的法院認為,男女雙方雖未進行婚姻登記,但已按習俗舉行結婚儀式,得到親朋好友的支持、周圍群眾的認可,具有“夫妻”之名,且生育子女,不屬于應當返還彩禮的情形(12)參見甘肅省靜寧縣人民法院(2023)甘0826民初1067號民事判決書。。但也有法院在認定男女雙方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2.5年,共同生育一女,且女方有2次流產的事實基礎上,仍判決女方應返還男方10%的彩禮(13)參見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湘11民終1669號民事判決書。。這類裁判沖突留給我們的思考是:“孕育子女”“妊娠經歷”等是否應當作為彩禮返還考量因素。這往往伴隨著兩方面的考量,一方面,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子女對形成穩定家庭結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這往往伴隨著女性權益的特殊保護,尤其是妊娠甚至流產經歷,是一種身心共存的創傷。

二、因何返還:彩禮返還的法律適用及其順位確定

司法裁判發揮指引價值的前提是法律適用清楚明確。我國司法實務對彩禮返還的裁判問題之一便是不加區分地單一適用《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未正視該司法解釋規制情形的有限性。事實上,彩禮返還這一問題涉及的法律規范是多元的,包括《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民法典》第158條以及公平原則,且這三種請求權基礎并非隨意適用,而應存在一定順序。

(一)常規情形下優先適用《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

《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列舉了三種彩禮應當返還的情形,按照該條的正確解讀,除“既未辦理婚姻登記也未共同生活”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這兩種情形,其他適用該規定第1項、第2項判決返還彩禮的,一定程度上將被認為法律適用不當。值得提出的是,該司法解釋第2項的“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雖在文義上容易理解,但對“共同生活”的不同理解同樣導致了諸多同案不同判現象。有學者從婚姻法視角將共同生活定義為:男女雙方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共同起居、相互扶持協助,共同承擔生活壓力的一種持續穩定的狀態。這同時包含主觀上共同長期生活、相互扶持的愿景,和共同居住于同一空間的客觀狀態(14)馬憶南,莊雙澧.彩禮返還的司法實踐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9(4):17.。

史尚寬教授認為,婚約需以將來依法定程序以發生夫妻關系之法律行為,僅以同居而不以結婚為目的者,不能謂之婚約之共同生活(15)史尚寬.親屬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111.。這意味著彩禮制度下的“共同生活”應當包含婚約當事人對婚姻的主觀認可和客觀踐行,缺乏主觀意愿的短暫同居生活并不符合傳統意義上以婚姻為目的的夫妻共同生活特性。在司法認定上應借助客觀狀態分析這一主觀認識,只要雙方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并舉行了訂婚等婚約公示,就可以推定男女雙方的共同生活應當是以訂立婚姻家庭為目的。這強調了共同生活與同居之間的不同意義。這一觀點在部分司法裁判中得到肯定,如有的法院主張:原被告雙方已按照民俗辦理了結婚儀式,得到親朋好友的支持、周圍群眾的認可,并于“婚后”共同生活,可以視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16)參見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法院(2014)高民初字第1034號民事判決書。。

應予強調的是,《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在彩禮返還法律適用中應具有優先適用地位。彩禮制度視角下締結婚姻關系要求同時具備完成婚姻登記這一形式要件和共同生活這一實質要件,強調了彩禮是一項以創設婚姻身份關系為根本目的的民事法律行為。依照我國《民法典》第464條第2款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币虼?既然彩禮制度的權利義務來源于《民法典婚姻編》,那么處理彩禮返還糾紛時,自當優先適用《民法典婚姻編》的相關規定。這一結論不僅符合彩禮制度目的,也符合我國《民法典》對家事立法的邏輯主線。

綜上,對于彩禮返還糾紛應當優先適用《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之規定,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且未共同生活的,應當適用該條第1款第1項的規定判決返還彩禮;對于雙方已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應當適用該條第1款第2項的規定解決彩禮返還糾紛。對于該條規定的共同生活之要件,應當滿足婚姻制度的內在要求,雙方應有訂立婚姻家庭的主觀目的,以此區別一般同居關系,以肯定和維護彩禮締結婚約的傳統功能。

(二)特定情形下補充適用《民法典》第158條

結合專業法律數據庫檢索可知,近三年數據庫收集的涉彩禮返還的民事糾紛共16164件,其中涉及未經婚姻登記但有共同生活經歷的有9848件,占比60.9%(17)筆者于2023年10月12日,經威科先行法律數據庫案例檢索,輸入“婚約財產糾紛、彩禮返還”關鍵詞,選擇民事案由、最近3年裁判日期,得出數據庫共有樣本16164件;重新輸入“婚約財產糾紛、彩禮返還、未婚姻登記、有共同生活”關鍵詞,選擇民事案由、最近3年裁判日期,得出數據庫樣本9848件。。由此可見,男女雙方已共同生活但尚未辦理婚姻登記的情形乃婚約財產糾紛中十分常見的事實,而這一常見情形無法納入《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的規制范圍,這種法律不能有效與之回應的矛盾,決定了解決這一問題具有現實必要性和迫切性。

法律行為的性質決定其法律適用,故在法無明文規定情形下探討法律行為效果的,應優先認定該法律行為的性質,并從該法律性質中探尋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對于彩禮性質,學界雖多有爭議,如證約定金說、從契約說、贈與說等,即使在贈與說中還分為目的贈與說、附義務贈與說、附解除條件贈與說等(18)劉彬彬.彩禮返還制度基于民法典精神的反思與重構[J].天津法學,2021(1):55.。由于我國《民法典》第1046條確定了婚姻自由與自愿原則,因此登記結婚不應成為被附加的義務,《民法典》第661條附義務贈與不應作為彩禮返還的請求權基礎。當前學界通說理論為附解除條件贈與,如史尚寬教授主張,彩禮系男方對女方的贈與,該贈與以婚姻不成立為解除條件,于婚姻之不成立確定時,贈與契約失其效力,女方收受的彩禮失去占有合法性(19)史尚寬.親屬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127、158.。由于理論界的引導,附解除條件贈與也已成為我國司法實踐對彩禮性質界定的通說(20)參見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2022)京0111民初14858號民事判決書,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2021)湘11民終1669號民事判決書,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2020)粵0306民初43728號民事判決書。。

但贈與合同的定性有其天然缺陷。一方面,我國《民法典》第1042條第1款重申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若將彩禮直接定性為贈與合同,難免有借婚姻索取財物之嫌。另一方面,贈與在法律行為性質評價上屬于合同行為,而彩禮屬于典型的婚姻法律行為,用合同價值理論定性婚姻行為,與我國婚姻家庭糾紛不適用合同法規范的理念相悖。尤其在彩禮經濟功能不斷增強,而傳統歷史意義不斷喪失的背景下,更不宜將彩禮定性為贈與合同。因此,在界定彩禮性質時應弱化贈與屬性,直接界定為附解除條件的法律行為,所附的解除條件即是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由此將彩禮行為納入我國《民法典》第158條(21)《民法典》第158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但是根據其性質不得附條件的除外。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就失效。規制范圍,并僅限于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情形。值得指出的是,在比較法上,日本司法界對此持肯定意見,并提出了更高的認定標準,即認為當事人雖已登記結婚,但若持續期間比較短暫, 且雙方感情不和, 訂婚禮品授受之增進雙方感情之目的沒有實現,仍應當予以返還(22)劉清生,謝梅.論婚約彩禮的返還[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23.。

王澤鑒教授在研究法學方法論時曾提出,司法對立法之不足應當有所作為,在法律未設明文規定時或規定過于原則時,在方法上可采反面推論、擴張解釋或類推適用其他規定,此為法律思維及創造活動的開始(23)王澤鑒.民法學說及其判例研究(第一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06-207.。通過對彩禮性質的法律分析,建立起彩禮與我國《民法典》第158條之間的法律牽連,繼而將彩禮納入我國《民法典》第158條規制范圍,這便是司法活動運用法律思維和創造的結果,是裁判者對法學方法論的具體運用。但應當說明的是,雖然這一情形頻發于彩禮返還糾紛,卻終究是司法實踐基于解決法律問題所設,并非現有立法對彩禮返還的固有邏輯,一定程度上可歸結于司法政策之考量,是司法實踐基于解決現實問題,通過學理解釋而延伸出的方法論,這決定了其僅能作為裁判者面臨特定情形下的補充適用依據,而不具有優先適用性。

因此,對于未登記結婚但已共同生活的情形,雖然超出《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第1款第1項的規制范圍,但基于彩禮“附解除條件法律行為”性質,由于締結婚姻這一目的已事實上落空,彩禮所附的解除條件已成就,應適用《民法典》第158條裁判返還彩禮,但并非全額返還,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彩禮返還的比例。

(三)兜底適用公平原則

現代社會的彩禮不斷趨高,超越了社會一般家庭的常規支付水平,但礙于習俗約束和對締結婚姻的美好向往,男方及其家庭往往尊重習俗并支付彩禮,但一旦婚姻限于短暫維持,這種美好向往便被婚姻解體的事實打破,引發“已登記結婚并有短暫共同生活”這一彩禮返還情形。在彩禮目的已然實現的背景下,當前司法實踐往往支持此類離婚糾紛當事人返還一定比例彩禮,引發法律適用之惑。

在法律解釋方法論上,當法無明文規定時,往往可以轉而尋求法律原則以解決實際問題。王澤鑒教授曾提出,一切民法規則的設置均在實踐民法的基本原則,在基本原則的框架內予以發展,這也是民法的基本目的或基本價值(24)王澤鑒.民法概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3.。民法基本原則與生俱來的宏觀性決定了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時應當恪守民法基本原則作為基本裁判準則,甚至在現行法已有具體規定但該規定的適用將導致違背民法基本原則的后果時,法院可以不適用該具體規定而直接適用民法基本原則(25)嚴桂珍.丈夫贈與“第三者”財產糾紛的法律適用[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15.。因此,在法無明文規定時,裁判者積極適用法律原則支持裁判釋法說理,填補制定法的漏洞,具有現實價值和意義。崔建遠教授在其調研中提出,從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實踐來看,運用民法基本原則填補法理漏洞,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司法行為(26)崔建遠.合同法總論[M].法律出版社,2018:60.。

面對大量突破現行法律規定判決返還彩禮的現象,馬憶南教授將其定義為對法律原則的靈活運用(27)馬憶南、莊雙澧.彩禮返還的司法實踐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9(4):16.。在彩禮返還的司法實踐中,裁判者往往基于短暫婚姻生活與巨額彩禮負擔之間的矛盾,以《民法典》第6條的公平原則作為彩禮返還的依據(28)參見湖北省麻城市人民法院(2021)鄂1181民初5491號民事判決書。。彩禮給付與返還既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民法基本原則自然對其具有價值指引作用。但公平原則是為了幫助人們準確地理解和正確地適用民法,當法律對某一民事關系有明確、具體的規定時,原則上無公平原則的適用空間。因此,只有面對“已登記結婚且共同生活短暫”這一特別情形時,為緩和巨額彩禮與婚姻短暫維持之間的矛盾,避免出現法律空白帶來的公平質疑,才允許法官援引公平原則進行裁判,這決定了適用公平原則裁判部分返還彩禮僅僅是基于現實考量而做出的兜底,在法律適用上應置于最末順位。

因此,對于“已登記結婚但短暫共同生活”引發的彩禮返還糾紛,應當運用我國《民法典》第6條公平原則之規定裁判返還彩禮,但此處的返還應限于部分返還,且其比例亦應作出極為嚴格的限制,否則便產生以公平原則引發不公平效果之困惑。

三、如何返還:彩禮返還裁判規則的完善

案件裁判的難點包括定性和定量,而大多數情況下法院裁判公正性受到質疑都是由定量不當引起的(29)楊彪.司法認知偏差與量化裁判中的錨定效應[J].中國法學,2017(6):241.。彩禮返還的裁判實踐絕大部分都屬于部分返還的情形,結合司法實踐對彩禮返還影響因素尚未統一這一缺陷,厘清彩禮返還裁判影響因素,對裁判規則完善具有重大裨益。

(一)共同生活實現程度系最主要影響因素

共同生活因符合彩禮目的而成為《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的邏輯立足點,故其應當成為影響彩禮返還的最主要考量因素,這也得到了審判實踐的認可和踐行(30)參見《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婚姻財產案件疑難問題法律適用研討會綜述(2005)》第3條、《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魯高法[2008]243號)第1條、《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第17條。。另一方面,雖然我國的“兩性平權”已得到高速發展,但相較男性而言,女性在我國社會評價體系上仍客觀上處于弱勢。有關調研表明,社會對男女兩性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喪偶女性再婚決定,相較男性而言,喪偶女性再婚不僅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還要承受來自社會對其的性別歧視等各種阻礙(31)曹迪,成方田.喪偶女性再婚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社會性別理論的個案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0(4):41-45。且女性一旦與男性形成以締結婚姻為目的的共同生活,便實質上履行了大部分配偶義務,包括照顧家庭、夫妻性生活等,在社會大眾的心中產生了“已婚”的社會評價,一旦取消婚約,原以美好生活為愿景的共同生活經歷必然演變為女性在將來婚戀市場上的不利影響。

但是,共同生活時間長短如何影響彩禮返還比例,司法實踐也缺乏較為統一的認識。例如,《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1條第1款認為,對于男女結婚超過一年以上的,原則上不支持一方要求退還彩禮的訴訟請求。這代表了山東審判實踐對共同生活“一年”的認可。然而,有學者調研河北法院后得出,河北法院對彩禮返還的裁判常以三年為限,即“雙方共同生活一年內的返還70%,兩年內則返還30%到40%,達三年則不予返還”(32)轉引自李付雷.論彩禮的功能轉化與規則重構[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21(1):75.。顯然,這里的“三年”與前述的“一年”相差甚大,加劇了同案不同判現象。應當強調的是,共同生活的期限是一年,還是兩年或是三年,不應當是裁判者天馬行空得出的決定,其應當符合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期間設置邏輯。

德國法學家伯恩·魏德士提出,任何完整的法律規范都是以實現特定價值為目的的,在規范事實構成和法律效果的聯系中總存在著立法者的價值判斷(33)[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學[M].丁小春,吳越,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5.。因此,從立法中尋找價值判斷并用其指導解決問題是一種重要的方法論。而在立法價值上,同一部門法中類似制度的比較研究,對解決問題的方向探尋往往具有較大的借鑒價值。我國《民法典》第1079條第2款第4項對夫妻感情的認定以“二年”為時間節點,規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值得提出的是,“二年”時限的確定并非一蹴而就,在立法過程中曾引發討論,但經立法調研、衡量后,立法機關最終選定“二年”這一期限,實質上賦予“二年”時限對夫妻感情影響的法律價值(34)黃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0:2046-2047.。

進一步深入分析,依據該條文的立法邏輯,如果男女雙方不再共同生活、互不履行夫妻義務長達二年,那么婚姻關系已徒具形式,名存實亡。形成的邏輯關系是“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推導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其邏輯模式為A→B(“→”表示推導)。依據“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等價性”的邏輯學原理,即“倘若A→B為真,則否B→否A也為真”(35)李永平.關于“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的等價性”證明的分析[J].渤海學刊,1988(4):12.,該邏輯可等價于“夫妻感情穩定和諧”推導出“共同居住滿二年”,即否B→否A。由此形成“二年”這一期間對奠定夫妻感情穩定的重要性,換言之,一旦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滿二年的,一定程度上可評價為一段圓滿的婚姻關系,此時解除婚姻關系的,已無返還彩禮的必要性。

因此,以共同生活滿二年作為彩禮返還的上限期間,符合我國《民法典》對婚姻家庭的立法意涵。由此可見,該影響因素可量化為:共同生活滿二年的,不予返還;滿一年的,返還50%左右的彩禮;滿半年的,返還75%左右的彩禮。但這一比例僅是衡量基礎,法官在司法裁判中,在以此為參考比例的前提下,仍有其自由裁量權適用的空間與價值,因為個案的適當差異是必然存在的,也是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內核所決定的。

(二)過錯責任系重要影響因素

我國現行的彩禮返還立法對彩禮返還與男女雙方過錯責任并無法律上的直接關聯,但現實中的彩禮糾紛往往伴隨著因男女一方或雙方過錯導致婚姻締結失敗的情形,過錯行為與彩禮目的落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故在審理彩禮返還案件過程中,這一因果鏈條不應被忽視。以一則案例展開分析:張男與李女公開訂婚,并向李女支付10萬元彩禮,隨后李女在張男家中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一年,但婚后因生活理念差異,李女經常與公婆爭吵,因家庭不和,張男多次對李女實施暴力,隨后李女返回娘家并拒絕和張男登記結婚。

該案中,兩人屬于未登記結婚但已共同生活的情形,如果不考慮過錯責任的影響,僅依據共同生活僅滿一年而認定李女應向張男返還50%左右的彩禮,那么張男實施家庭暴力這一行為就無法在彩禮返還上呈現法律的非難。在這種“準家庭”框架下,若讓遭受家庭暴力傷害的女方向施暴的男方返還彩禮,無異于讓家庭暴力的不利后果轉嫁至受害女性,這顯然與我國《反家庭暴力法》打擊家庭暴力、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立法宗旨相悖。部分裁判已然意識到這一問題,試圖減少未顧及過錯責任引發的不利影響,例如,有的法院雖未提出過錯責任對彩禮返還金額的影響,但試圖通過自由裁量權對過錯方施以經濟上的不利益,以實現法律效果的平衡(36)參見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湘11民終241號民事判決書。。然而,過于依賴自由裁量終將遺留同案不同判的困境,故有必要將過錯責任作為彩禮返還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比較法上,《瑞士民法典》第92條、第93條分別規定了締結婚約一方因可歸責于自身的過錯,導致婚約解除時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包括第92條“另一方為準備結婚而做的善意準備”和第93條的“向無過失方給付的精神損害撫慰金”(37)《瑞士民法典》第92條:如締結婚約的一方無任何重要事由而違反婚約,或因自己的過失而由其本人或者由對方解除婚約時,應當對對方、對方的父母或代父母的第三人為準備結婚而做的善意準備,給付相當的賠償金。第93條:(一)因他方過失違反婚約致使無過失的一方精神上蒙受重大損害時,法官可許其向他方要求一定金額的撫慰金。(二)該項要求不得讓與,但如其于繼承開始時被確認或被訴請時,可轉移于其繼承人。。我國臺灣地區在吸收瑞士、德國和日本等國立法經驗后,形成婚約解除損害賠償理論體系,即對解除婚約產生的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內的損害賠償,應當考慮婚約解除的過錯及損失的范圍予以綜合確定(38)史尚寬.親屬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0:162.。關于過錯責任之于彩禮返還的影響,我國臺灣地區的司法實務操作同樣具有借鑒意義,如1954年“臺上字第158號判例”即認為:“上訴人主張因被上訴人惡意遺棄,經第一審判決離婚確定在案,其所收之聘金、飾物及酒水費200元,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被上訴人應負返還義務?!?39)王澤鑒.民法學說及其判例研究(第一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52.暫不論不當得利作為請求權基礎在我國大陸地區是否恰當,但這一裁判所確定的對過錯方的非難性評價是具有指導價值的。

值得強調的是,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立法邏輯始終貫穿著過錯責任原則,如《民法典》第1091條的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第1079條規定的準予離婚的五種情形,均以一方過錯為基礎。彩禮是締結婚姻的先行行為,既然我國《民法典》第1079條確定了解除婚姻適用過錯責任,那么作為締結婚姻先行行為的彩禮制度,參照過錯責任原則確定返還比例顯然具有邏輯上的正當性。具體而言,一方面,若過錯可全部歸責于男方,則男方無權主張返還彩禮;反之,則男方有權要求全額返還,但此處的“全額”限于過錯責任這一語境下的法律評價。另一方面,若雙方對于婚姻未締結均有過錯,則應當在經共同生活因素評價后,在此基數上再降低50%;但若雙方存在主次責任,則可參考“30%與70%”或者“40%與60%”的相互比例,在以共同生活因素酌減之后的基數上,再以上述比例予以降低。

以上述張男、李女的糾紛為例,首先,鑒于雙方共同生活達一年,依據共同生活實現程度的作用,可在50%的范圍內返還彩禮5萬元(10萬×50%)。其次,未登記結婚的主要責任在于張男的暴力傾向,故張男應承擔60%責任;李女不尊敬公婆的行為對于家庭矛盾的引發、婚約的無法締結亦具有一定過錯,應負次要責任,承擔40%的責任。因此,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李女應當向張男返還彩禮2萬元(5萬元×40%)。

(三)其他因素的補充考量

家事糾紛因涉及人身關系、財產關系,存在天然的復雜性,婚約財產糾紛涉及財產歸屬,甚至涉及婚約解除后的“兩性”社會評價權衡,這決定著除了上述兩類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之外,仍應當探尋其他影響因素的輔助作用,以實現裁判之周延。

1.其他影響女性婚姻價值的因素

無論是法學視角還是社會學視角,彩禮返還都不可例外的涉及性別審視。因為一旦婚約解除,男女雙方往往會重新回歸婚戀市場,但基于我國當前兩性不平等的社會評價體系,女性重回婚戀市場還會受到諸多關乎女性婚姻價值影響的因素作用。例如,若存在已依據民俗公開舉辦婚禮等“婚約公示”情形的,在熟人社會的心理評價上,此種情形與登記結婚后共同生活并無二致,都將不同程度的影響女性后續的婚配“市場價值”。同理,若女方有妊娠或流產經歷的,在理論上亦可視其為等同于婚約公示的情形,因為此種情形是婚約公示的另一形式呈現,同樣導致女性在婚姻市場上呈現劣勢,且一旦婚事不成,女方甚至可能面臨著人工流產帶來的心理傷害和人身風險。因此,若存在公開訂婚、舉辦婚禮等婚約公示情形,或者存在女方有妊娠經歷(含流產經歷)等,因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女性婚姻價值,故應成為降低彩禮返還比例的考量因素。由于此類影響因素旨在平衡彩禮返還利益,和共同生活實現程度有重合的部分,為使其趨于公平,在降低比例的考量上應掌握適當比例。

但是,值得強調的是,已共同生育子女原則上應成為阻卻彩禮返還的因素,其反映的彩禮返還影響應有別于僅有妊娠或流產經歷。究其原因,從社會學視角上分析,一旦雙方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且共同孕育了子女,觀念上的“夫、妻、子”三角家庭關系自此形成,事實上形成了穩定的家庭結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彩禮給付所欲締結的穩定家庭關系已然事實形成,彩禮制度目的已實現。即使將來雙方因感情不和而分手,女方作為非婚生子女的母親,在法律上也承擔著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且女性懷胎十月是以自身身體受損為代價來孕育新生命的,男性因此獲得生命的延續,屬于利益獲得者,尤其是在傳宗接代風俗較為濃厚的廣大農村地區,共同生育子女反映的家庭倫理及其社會效果更為顯著。

2.男方因締結婚姻所獲利益應予扣減

男方因締結婚姻所獲利益的扣減包括女方將收受的彩禮用于共同生活支出。女方作為彩禮的持有者,在婚后將持有的彩禮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實屬常見,這往往意味著男方已在其中獲得一定經濟利益,在享受該部分經濟利益的同時,于解除婚約關系或者婚姻關系時,自然應當將所獲經濟利益予以扣減。這不僅是公平原則的要求,也是權利與義務一致性原則的反映。同理,若女方及其父母基于男方給付彩禮而回贈財物給男方的,同樣屬于習俗反映,應歸入男方因婚姻所獲利益應予扣減的序列。

此外,因婚宴產生的經濟支出,原則上不予以扣減。有裁判觀點認為,女方收取彩禮后為舉辦婚宴而支出費用系其實際支出,應酌情予以扣減(40)參見甘肅省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3)甘01民終1793號民事判決書。。否定觀點則認為,婚宴成本支出系婚戀關系中的自愿支出,與締結婚姻關系并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也未使得男方成為經濟利益享有者(41)參見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2014)南民一初字第860號民事判決書。。王澤鑒教授對此同樣持否定觀點,其認為,對于此類宴客費用系為慶祝訂婚成立而支出的,非預為婚姻成立而為之給付,似不在請求之列(42)王澤鑒.民法學說及其判例研究(第一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55.。且習俗中的婚宴并非男方獨有,女方亦有相關支出,若堅持以成本抵扣的方式影響彩禮返還比例,則必然需要考量男女雙方各自婚禮支出的對價性,容易陷入彩禮系“變相買賣婚姻”的悖論。

結語

我國《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第1款規定了彩禮返還的三種法定情形,形成以共同生活為基礎的彩禮返還考量體系。但實踐中所面臨的彩禮返還事實不斷多元,早已溢出司法解釋的規制范疇,導致審判實踐在適用法律、彩禮返還比例上同案不同判。對此,應以彩禮返還的事實為依據探求其請求權基礎。對于既未登記結婚也未共同生活的,以及雖然登記結婚但未共同生活的情形,應分別優先適用《民法典婚姻編解釋一》第5條第1款第1項和第2項之規定,予以全額返還;對于未登記結婚但已形成法律意義的共同生活,應結合彩禮系附解除條件法律行為的性質,適用《民法典》第158條規定,予以部分返還;對已登記結婚并有短暫共同生活的,由于所附解除條件已不再發生,本不應支持彩禮之返還,但考慮彩禮金額往往巨大,可基于公平原則,在共同生活時間明顯較短的特定情形下,可酌情予以少量返還。對于彩禮返還的比例,應以審判實踐總結出的各類影響因素為基礎,運用比例原則綜合考量,其中,共同生活實現程度因系立法規定,且為彩禮制度最直接關聯的因素,應作為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予以考量;過錯責任作為婚姻締結失敗這一因果鏈條上的要素,應當作為重要影響因素考量。此外,從兩性的社會評價上看,是否存在婚約公示(含妊娠或流產經歷),應作為補充考量因素,但若有共同生育子女的,因已構成較為穩定的家庭結構,故原則上阻卻彩禮返還;同時,若男方有獲利益則按實際支出予以扣減。

猜你喜歡
法律生活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國衛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欧洲亚洲一区| 伊人成人在线|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国产第一色|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欧美色香蕉| 日韩毛片免费| 2021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69视频国产| 99精品欧美一区|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床戏一区| 无码国产伊人|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色综合狠狠操|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国产美女免费| 国产18在线| 久草性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亚洲成人www|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麻豆|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区欧美区| 国产91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色婷婷色丁香| 日本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黄色在线不卡|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亚洲v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国产三区二区| 高清国产在线|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人人射|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看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激情综合激情|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欧美a√在线|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