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紅霞 陳彥軍 姚秋梅
(1邢臺市信都區林業技術推廣站,河北邢臺 054001;2邢臺市信都區山態保護稽查大隊,邢臺 054000)
‘燕山早豐’又名3113,1973年河北省遷西縣漢兒莊鄉楊家峪村選育的一個板栗品種,2005年通過省級鑒定,2016年通過國家林業局林木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為‘燕山早豐’,逐漸發展成主栽品種。太行板栗產區早在2003年就引進該品種作為主要早熟品種之一進行廣泛栽培,多年來該品種表現一直都很優良,但隨著栽培年限的增長,‘燕山早豐’板栗在太行板栗產區表現出優良性狀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引起重視。
該品種樹冠圓頭形,樹姿半開張,分枝角度中等。堅果8 g左右,橢圓形,皮褐色,茸毛少,果肉黃色,質地細膩,味香甜,熟食品質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67%,淀粉51.34%,粗蛋白質4.43%。含水量48.47%,耐貯藏。豐產性好,每個母枝抽生果枝2~3個,果枝率79%,單果枝平均結蓬2.4個,每蓬含堅果2.7粒,4年生幼樹667 m2產量可達333 kg。該品種早實性好,嫁接后次年結果,在河北省9月上旬成熟,是當地的主栽早熟品種。
該品種在太行山栽培區自然狀態下樹冠圓頭形,多整形為自然開心形,樹姿半開張,分枝角度中等,較易管理。堅果平均8.5 g左右,橢圓形,皮褐色,茸毛少,果肉黃色,質地細膩,味香甜,熟食品質上等。含水量49.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淀粉、粗蛋白質含量高,耐貯藏。在太行山栽培區產量尚可,每個母枝抽生果枝2~3個,果枝率74%,單果枝平均結蓬2.0個,每蓬含堅果2.2粒。早實性好,嫁接后次年結果,盛果期樹平均667 m2產量120 kg。
該品種在太行山栽培區成熟早,約8月20日成熟,而且豐產、穩產、品質好,適宜糖炒,因此售價較高,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2.2.1 喜肥水,不耐瘠薄一是在肥水條件差的地方單粒偏小,且每苞3粒堅果率降低。二是耐瘠薄性差,后期易早衰且早衰后難復壯,在太行山區已有部分早豐品種出現了品種早衰現象。
2.2.2 落蓬稍重在太行山栽培區,該品種落蓬相對于當地其它品種稍微偏重一些。
‘燕山早豐’喜肥水,適宜栽植在肥水條件好的地方,而太行山栽培區多是山地,沙多、石頭多、漏水、漏肥、怕旱、土質瘠薄。栽植前要注意改良土壤,一是客土改良,改善土壤結構,增加保水保肥能力;二是施肥改良,大量施入有機質含量高的農家肥,改變砂土的物理性質,提高土壤肥力。
建園后,要加強肥水管理,在萌芽前、膨果前等關鍵時期注意追肥,并嚴防土壤干旱。采收后注意秋施基肥,以補充當年樹體營養消耗,并貯存大量營養以供給次年樹體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該品種在修剪時宜適當重剪,少留結果母枝或預備枝,留枝過多會加重落果和空蓬,同時堅果粒變小。栽培中注意保持樹勢健壯,一旦因肥水差、結果多等原因導致樹勢過度衰弱,復壯難。
該品種在太行板栗產區雌花量較少,自花結實率較低,產量不是太高。異花授粉可顯著提高產量,所以在太行山栽培該品種,要注意配置授粉樹,建議在一個園區進行規劃時,混栽2~3個品種。品種改良時,也要注意配置一定比例的授粉品種。此外,還建議在盛花期進行人工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