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顏春 張德合 李仁芳
(1山東省平度市農業農村局標準化辦公室,平度 266700;2平度市白沙河街道辦事處,平度 266700;3平度市福臨家園,平度 266700)
近幾年,隨著甜櫻桃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缺素現象逐年加重,輕者葉片黃化失綠,果實畸形,重者裂果腐爛,產量降低,嚴重影響果農的經濟收入。為此筆者進行多次實地調查,就其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進行了分析總結,旨在為生產提供借鑒。
甜櫻桃對水分反應敏感,既不抗旱,更不耐澇。當土壤長期干旱缺水(土壤含水量低于12%)時,根系老化不產生新根,甚至干枯死亡,喪失吸收功能。同時,干旱又造成營養元素被固定,更增加根系吸收利用的難度,進而加重缺素。而當土壤長時間(超過3 d)積水后,根系發生無氧呼吸產生大量有礙于根系生長的有害物質(酒精、乳酸),不能產生新根,甚至造成漚根、死根,無法吸收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過多降雨又造成土壤中多種營養元素的流失,這是積水成澇后甜櫻桃發生缺素的主要原因。
1.2.1 有機肥不發酵直接下地不少種植者將大量不發酵的有機肥(尤其畜禽糞便)采收后開溝施到地下,錯誤的認為施的越早,效果越好,也有的在春季撒施地表淺刨或旋耕。前者澆水或遇雨后會在土壤中產生大量熱量,燒毀根系使其喪失吸收功能,施得越多,傷害越重。后者肥效發揮晚,利用率低,容易引起根系上浮引發多種傷害(旱害、熱害、凍害),影響土壤營養吸收,出現葉片失綠黃化、果實裂口等癥狀。
1.2.2 過量施用化肥不遵循甜櫻桃需肥規律,隨意將大量化肥撒于淺溝或集中施入穴內,造成土壤酸化、板結,元素間產生拮抗作用,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污染了土壤,誘發或加重缺素的發生發展。
1.2.3 不能適時適量補充中微量元素隨著種植年齡的增加和產量的逐年提高,中微量元素的缺乏程度日趨嚴重。種植者只重視大量元素的使用,不能適時適量補充中微量元素,尤其甜櫻桃反應較為敏感的鈣、鎂、硼等元素的缺乏或錯時施用是誘發和加重缺素的一個重要原因。
1.2.4 頻繁施用沖施肥近年來,沖施肥因施用方便倍受種植者青睞,但頻繁施用很容易產生與根部長時間積水一樣的后果(尤其黏重土壤)。同時,肥料及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隨水下滲,越過根系集中分布區而流失。沖施次數越多,流失的營養越多,根系受害越重,吸收的營養越少,缺素則越嚴重。這是造成甜櫻桃缺素,但始終沒有引起種植者注意的一個潛在的制約因素。
1.3.1 忽視土壤改良受甜櫻桃是淺根性果樹不能深翻的誤導,不少種植戶擔心造成傷根,對土質黏重的甜櫻桃園多年不深翻,導致底層土壤板結不透氣,影響根系下扎,吸收不到深層土壤中的營養。下雨、澆水以及管理人員多次農事活動(噴藥、夏剪、采收等)造成的地面板結,使根系長時間處于一個密閉環境中,生長受阻,吸收功能低下,很容易產生吸收性障礙缺素癥。沙性較大的土壤,雖然透氣性好,但其保肥保水能力差,種植者不注重改良,雨后或澆水后營養流失多,更易罹患缺素癥。
1.3.2 未起壟栽培甜櫻桃樹平栽仍然比較常見,遇到多雨年份,雨水不能及時排出,造成長時間積水,根系受害,生長受阻,吸收功能驟降,輕者葉片失綠,重者落葉、死根、死樹。
1.3.3 不能科學調理土壤pH值對于因盲目過量施用化肥或不經腐熟的有機肥造成的土壤酸堿化現象,種植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調理土壤pH值,造成根系生長弱,營養被固定,缺素現象遲遲得不到根治。
1.3.4 果園不覆(生)草,供水不及時受多年種植習慣的影響,多數果園清耕不生草,也不覆草。裸露地表的淺層根系易受到夏季高溫和冬季嚴寒的傷害,加上旱天澆不上水,越冬前不澆封凍水,受傷的根系吸收功能大大降低,誘發或進一步加重缺素。
1.3.5 采收后盲目翻地,施有機肥(基肥)甜櫻桃采收后,不少果農習慣進行翻地或盲目追施有機肥,造成傷根、斷根。進入高溫多雨季節后,土壤溫度高、濕度大,根系傷口不易愈合,新根發生受到影響,對土壤營養的吸收利用明顯降低,直接導致葉片失綠等缺素癥狀的發生。
2.1.1 增施腐熟有機肥在秋分后到落葉前,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特別是畜禽糞便4 000~5 000 kg/667m2)或生物有機肥(800~1 000 kg/667m2)施到甜櫻桃根系集中分布區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團粒結構,調節pH值,有效避免灼根,還能促進斷根愈合,產生更多新根,吸收更多營養。避免年年挖溝傷根,保持根系生長的連續性,保證營養穩定吸收,供應及安全越冬,是預防缺素最有效的措施。
2.1.2 合理使用化肥抓住開花前(或萌芽時)、采收后和秋分后這三個關鍵時期,根據樹勢及甜櫻桃需肥比例(N∶P∶K=1∶0.15∶1~1.2)使用化肥。前兩次在樹冠外緣開深15~20 cm環狀溝,間隔20~30 cm,以盛果期樹每次株用1~2 kg三元復合肥為宜。第三次結合秋施基肥進行,用量同前。根據土壤pH值選用相應性質的肥料,一般酸性(pH<5)土壤選用中性(尿素、硝酸鉀、硝酸鈣、砱酸銨等)或偏堿性肥料(鈣鎂砱肥、硅鈣鎂肥等),堿性(pH>7.5)土壤選用中性或偏酸性肥料(硫酸銨、氯化銨、硫酸鈣等),以調理土壤酸堿度,為甜櫻桃生長創造一個適宜的根際環境(pH值在6~7.5之間)。
2.1.3 及時補充中微量元素適時適量補充硼、鈣等對促進甜櫻桃根系生長、避免缺素至關重要。一般硼肥在盛花期噴施的基礎上,結合秋施基肥使用,偏酸性土壤每667 m2混加硼砂4~5 kg,偏堿性土壤每667 m2混加硼酸2~3 kg。連用2~3年后,停用1~2年。鈣肥按每50 kg果實補1~1.5 kg,并與硼肥混合同時施入。這樣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更有效地防止缺鈣現象(裂果)的發生。
2.1.4 慎用沖施肥不能將沖施肥作為常態化使用,全年施用4~5次為宜,為獲得理想的沖施肥效果,一般在需肥臨界期(謝花后10~15 d,采收前7~10 d,采收后7~10 d)結合土壤墑情靈活施用,每667 m2用沖施肥粉劑5 kg或水劑10 kg。
2.1.5 適時供水,及時排澇春秋季干旱時采用滴灌等方式適時供水,重點注意開花前、謝花后10~15 d、采收前7~10 d及秋分前后的用水。夏秋季連續降雨時及時在冠下覆蓋薄膜或無紡布,有條件的可支撐避雨棚,將過多的雨水及時排出園外。封凍前7~10 d澆足封凍水,提高根系抗凍能力,以利安全越冬。
2.2.1 破除板結,增強透氣性對土質黏重或土層板結的果園通過深翻或壓沙等方法,打破板結層,降低土壤黏性,提高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生長。
2.2.2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對砂性較大、肥水易流失的沙(礫)性土壤,通過秸稈(或雜草等)還田、行間生草、冠下覆草或增施腐熟有機肥等方法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形成團粒結構,增強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減少營養流失,保證根系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
甜櫻桃起壟(壟高20~30 cm、寬2~3 m或與冠幅相近)栽培可明顯提高地溫,改善土壤通氣性,穩定根系周圍的水、肥、氣、熱狀態,促進根系生長,擴大吸收范圍,更多地吸收土壤營養。同時,較低的壟溝有利于旱時澆水,雨季排澇,大大降低干旱或雨澇對根系的傷害。另外,山地果園起壟后可減少地表徑流,有效地保持水土,更好保護根系,促進生長,增強其吸收力。為防止壟面發生返堿現象可在其上覆草或覆膜。
露地甜櫻桃采收后不提倡翻地或施有機肥,以免造成傷根、斷根(尤其表層根系),甚至漚根、爛(死)根,影響對土壤營養的吸收利用。同時,為防止采收后枝條補償性旺長加劇營養競爭而出現缺素癥狀,可根據樹勢、土壤墑情等靈活使用低N型沖施肥或綜合型有機葉面肥。既不傷害根系,又快速補充營養。若需要追施化肥,必須將追肥溝的覆土培高踩實,以防后期遇雨下沉積水傷根。
行間生草的果園,在連續降大雨時,可通過下扎草根的引水下滲和葉片蒸騰作用減少根部積水,避免漚根死根。草長高后刈割覆蓋于樹盤內,還可減少水分蒸發,防止高溫傷根。果園覆草(包括作物秸稈、花生殼、稻谷殼等)能防止或減輕高溫、低溫及干旱對根系(尤其表層根)造成的傷害,保護其正常生長。覆蓋于樹盤內的刈割草及其它覆蓋物腐爛后翻于地下,既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又可降低土壤黏性、增加團粒結構,提高其保肥保水能力,全方位地改善根際環境,促進根系生長發育,提高其吸收功能,是防治甜櫻桃缺素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