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德鋒 宓正明
咸德鋒
我是上海市疾控中心的離休干部。值此上海解放75周年之際,作為一名革命老戰士,不由得心潮激蕩、思緒萬千,仿佛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戰斗年代。
1949年4月,我們25軍打過長江后,原本是在安徽剿匪的。5月12日,解放大上海的戰役正式打響。之后,中央命令我們25軍就地集結,增援解放上海。5月20日、21日兩天時間里,我們從鎮江坐火車到昆山,發現昆山鐵橋已被國民黨軍炸壞。我軍于是避開鐵路,走太倉。挺進到上海后,我部立刻與國民黨軍交火,并一路打到羅店。
月浦、劉行、楊行均位于吳淞口西側,北瀕長江,東臨黃浦江,是屏障吳淞、寶山的重要陣地。國民黨軍方面,湯恩伯下令將用鋼筋水泥筑就的地堡群構成防御體系。每一座地堡和每個火力點除利用自然河溝作為障礙外,還設有鐵絲網、鹿砦、木城、壕溝、地雷等障礙,其易守難攻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經過仔細研究,我們74師找到了克敵制勝的方法,即同時展開多點進攻,讓敵人各座地堡左右不能相顧。由于敵人無法互相策應,我軍就將敵人的碉堡一一炸掉。
隨著蘇州河以南的國民黨軍開始向北撤退,他們從不同的方位向吳淞口收縮、聚攏。25 日夜,我74師先把吳淞與寶山守敵切成兩塊,而后進攻吳淞。5月27日,上海戰役勝利。此時,我25軍已經接到關于殲滅崇明島國民黨守軍的命令。5月30日,第一梯隊75師開始渡海攻擊崇明島;74師作為第二梯隊配合第75師行動,于6月1日也登陸崇明島。
渡江攻打崇明島時乘坐的船只比較少,況且都是小船。奉命參加解放崇明島的戰士們大多是北方人,他們不習水性,因此乘坐小木船過江時暈吐得厲害,戰斗異常地艱苦。雖然我堅決要求參加解放崇明島的戰斗,但是由于我作為團里的軍醫,治療、護理傷員的重任在肩,團長、政委執意讓我留守吳淞口,因此,我與解放崇明島的戰斗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