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托妮·莫里森《家》中的創傷與療愈

2024-06-01 00:00:00孫智慧李楠
長江小說鑒賞 2024年5期

[摘" 要] 托妮·莫里森的第十部小說《家》以20世紀50年代為背景,描繪了主人公弗蘭克和茜的創傷經歷。在功能失調的家庭、殘酷的戰爭和偏狹的種族主義的多重沖擊下,弗蘭克和茜遭受了難以磨滅的創傷,表現出閃回、夢魘和自卑等創傷癥狀。通過直面過去、重塑自我、重建與他人的聯系,弗蘭克和茜最終走出了創傷的陰霾,重新點燃了對生活的希望。莫里森通過賦予小說圓滿的結局,展現了創傷療愈的可能性,同時也表達了黑人群體能夠撫平創傷的美好愿景。

[關鍵詞] 托妮·莫里森" 《家》" 創傷

[中圖分類號] I106.4"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05-0077-05

托妮·莫里森(1931—2019)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裔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生動地刻畫了美國黑人的困境與創傷。《家》出版于2012年,是莫里森的第十部小說。《家》以20世紀50年代為背景,通過描寫主人公弗蘭克和妹妹茜的命運,揭示了民權運動之前美國黑人的生活境遇和精神創傷。弗蘭克是一名24歲的黑人退伍士兵,從朝鮮戰場歸來后,他被嚴重的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困擾,無法正常生活。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信,得知妹妹茜生命垂危,弗蘭克立即出發去拯救因優生學實驗險些喪命的妹妹。幾經磨難,弗蘭克成功救出了妹妹,回到了他們一直試圖逃離的家鄉洛特斯鎮。在社區黑人女性的幫助下,他們逐漸走出創傷的陰霾,生活也回歸正軌。

自出版以來,《家》獲得了諸多關注。伊芙琳·施萊伯(Evelyn Schreiber)探討了《家》中的證詞和記憶,她提出弗蘭克通過證詞恢復被壓抑的記憶,這是一種在觀眾面前將碎片拼湊在一起的治療方式[1];伊薇特·克里斯蒂安森(Yvette Christianse)認為《家》的敘事結構是一種非凡的創新,作者的聲音與主人公的聲音交替出現,使讀者能更好地審視主人公復雜的心理變化[2];王守仁和吳新云從國家、社區和房屋三個層面探究《家》中黑人的生存空間[3]。本文基于創傷理論,在分析主人公創傷癥狀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主人公創傷的成因和治愈創傷的路徑,發掘小說創傷書寫背后的現實意義。

創傷(trauma)一詞源于希臘語,原指由外力造成的物理性損傷[4]。19世紀下半葉,精神創傷開始受到關注。弗洛伊德是創傷理論的先驅,他對創傷的種類、心理機制和社會根源的研究為此后的創傷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90年代是創傷理論發展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重要的學者,如凱西·卡魯斯(Cathy Caruth)和朱迪斯·赫爾曼(Judith Herman),創傷研究的范圍也得到極大擴展,從醫學臨床實踐和心理學滲透到了文學、哲學和社會學等領域。凱西·卡魯斯將創傷定義為“對突發或災難性事件的壓倒性體驗,個體對于這一事件的反應通常是延遲的,不受控制的,并以幻覺和其他侵入性形式反復出現”[5],這也成為創傷最具權威性的定義。

一、創傷的烙印

創傷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退,而會留下深刻的烙印,對個體的生理、情感和認知產生深遠的影響。受創傷的個體往往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癥狀。朱迪斯·赫爾曼將創傷的癥狀歸納為三類:過度警覺(hyperarousal)、記憶侵擾(intrusion)、回避畏縮(constriction)[6]。在《家》中,弗蘭克表現出了典型的創傷癥狀,而茜的癥狀則更特殊。

1.弗蘭克:閃回、夢魘和回避

弗蘭克的創傷癥狀首先表現為記憶侵擾,通常以閃回和夢魘的形式出現。從朝鮮戰場回來后,有關戰爭的記憶在弗蘭克的腦海中不斷閃回。弗蘭克時常會聽到未上子彈的槍膛發出的聲響,看到狗或鳥在啃噬他戰友的尸體,或是看到男孩把腸子塞回肚子的恐怖畫面。有時世界仿佛失去了所有色彩,“變成一塊黑白電影屏幕”[7]。此外,戰爭的噩夢也不斷侵襲弗蘭克的生活,他常常從夢中驚醒,握緊拳頭,在黑暗中一聲不吭地坐著。弗蘭克的第二個創傷癥狀是過度警覺。受創傷的主體一直處于高度警戒狀態,常常對輕微的刺激做出過度的反應,變得焦躁易怒[6]。在一次教堂聚會上,當弗蘭克看到一個小女孩的笑容時,他突然情緒失控,倉惶離開。因為這個女孩讓弗蘭克想到了他在戰場上槍殺的小女孩,她喚起了弗蘭克一直壓抑在心底的羞恥和內疚。

弗蘭克的創傷癥狀還表現在他的回避反應。受創者會回避所有勾起過往創傷回憶的情景,或任何可能涉及未來規劃與風險的行動[6]。弗蘭克回避做任何可能喚醒他創傷記憶的事。從戰場回來后,弗蘭克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系,沉迷于酒精,終日無所事事,拒絕開啟新生活。他拒絕返回家鄉,不愿見到在戰爭中失去生命的朋友的父母,因為作為戰爭的幸存者,他覺得自己的出現是種冒犯,毫發無損的自己不配站在朋友的家人面前。此外,弗蘭克隱瞞了一個事實,他聲稱在戰場上槍殺無辜小女孩的是另一位值班的士兵,但實際上這是弗蘭克自己的罪行,他通過創造一個虛構的士兵將自己從創傷經歷中分離出來,以抵御自我攻擊和譴責。

2.茜:自卑和不孕

不同于弗蘭克典型的創傷癥狀,茜的創傷癥狀主要表現為自卑和不孕。父母的忽視和祖母的虐待導致了茜的自卑情結。她認為自己一文不值,不值得被好好對待,也不相信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擺脫困境。茜對待自己的態度也直接影響了他人對她的態度,洛特斯鎮上的每個人都對她頤指氣使。在哥哥參軍離家后,茜更是覺得孤立無援,所以當普林斯出現時,茜仿佛看到了希望,堅信自己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人。她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普林斯身上,試圖在他們的關系中找到歸屬感。茜滿懷希望地和普林斯私奔到亞特蘭大,向往過上幸福的生活,但她的夢想很快就破滅了,事實證明她的婚姻是一場騙局,普林斯娶她只是為了一輛車。茜深陷自卑的泥沼,無法看清真相,最后為錯誤的選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身體是創傷的載體和“銘刻創傷經歷的活的文本”[8]。茜的創傷在她的身體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被普林斯拋棄后,一無所有的茜輕易落入了白人醫生的陷阱,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成了優生學實驗對象。道貌岸然的醫生不斷改進實驗儀器,給茜試用各種藥物,這使茜愈發消瘦,月經持續不斷,最終導致她無法生育,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

二、創傷的溯源

弗蘭克和茜表現出不同的創傷癥狀,造成其創傷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主要涉及功能失調的家庭、殘酷的戰爭和偏狹的種族主義。

1.功能失調的家庭

弗蘭克和茜在一個功能失調的家庭中長大,遭受了嚴重的家庭創傷。卡羅琳·加蘭(Caroline Garland)指出,如果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愛,或者受到冷落甚至虐待,他們會遭受強烈的創傷體驗[9]。弗蘭克和茜的父母無休止地勞作,白天種莊稼,晚上給種植園主做工,打兩份工才能勉強維持生計,回家時已疲憊不堪。“他們的愛像剃須刀——鋒利、短促而單薄。”[7]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只能把他們交給祖母照顧。然而,祖母麗諾爾刻薄無情,常常虐待弗蘭克和茜。她往他們的早餐麥片里倒水,而不是牛奶,還經常毆打他們。在祖母的警告下,弗蘭克和茜要為身上的傷痕和紅腫撒謊,說那是玩耍時留下的。茜因為出生在逃難途中,從小就被麗諾爾打上“陰溝里的孩子”的標簽,認為“出生在大街上,或者是她常說的陰溝里,為她一文不值的人生拉開了序幕”[7]。茜一直被貶低,得不到任何肯定,也逐漸接受了這個標簽,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弗蘭克和茜不僅缺乏父母的關愛,還受到祖母的虐待。他們無法得到必要的情感支持,時常感到無助與孤獨,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也缺乏自信,這些負面影響一直籠罩著他們的生活,使他們難以擺脫家庭的陰影。

2.殘酷的戰爭

慘痛的戰爭經歷給弗蘭克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弗蘭克眼中的戰場就像一個屠宰場,士兵們每天面對血腥的殺戮、死亡的威脅和戰友的傷亡。戰爭初期,弗蘭克只是機械地執行上級的命令,每一次殺人都讓他緊張不安,心中充滿罪惡感。然而,隨著戰爭的深入,他逐漸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戰爭機器,心中只有殺戮和勝利。目睹朋友陣亡和槍殺小女孩是造成弗蘭克戰爭創傷的兩個核心事件。弗蘭克和斯塔夫自幼相識,一起度過了童年時光,又一起離開家鄉奔赴戰場,感情深厚。然而,在一次戰斗中,斯塔夫不幸倒在了戰場上,弗蘭克試圖搶救,卻無濟于事,他捂住斯塔夫受傷的手臂,可鮮血還是不停地涌了出來,斯塔夫的身體在弗蘭克懷中逐漸變冷,“刺骨的寒冷,像一種無法剝離的膠水一樣粘在一起”[7],目睹朋友慘烈的死狀和無法挽救朋友的無力感給弗蘭克留下了深刻的創傷。弗蘭克曾在戰場上遇到一個饑餓的小女孩在垃圾堆里尋找食物,當她摸到他的胯部時,他無比震驚,為使自己免受從一個小女孩身上獲取性快感的誘惑,弗蘭克朝小女孩的頭開了槍。這一殘忍的行徑顛覆了弗蘭克的自我認同,打碎了他建立理想自我的期望,使他陷入無盡的自我攻擊之中。從戰場回來后,關于戰爭的記憶不斷折磨著弗蘭克,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戮、對生命的漠視和戰爭暴露出的人性丑陋讓弗蘭克感到絕望,槍殺無辜小女孩的惡行使弗蘭克深陷自責與愧疚。弗蘭克既是戰爭的受害者,又是施暴者,雙重身份加重了弗蘭克的創傷。

3.偏狹的種族主義

凱西·卡魯斯認為創傷不應被視為濃縮在過去的事件,而應被視為一段永遠不會結束的歷史,這段歷史的影響不僅無處不在,而且還在不斷演變[5]。作為間接指涉歷史的敘事作品,《家》“通過虛構反映歷史真相”[10],再現了種族主義給黑人帶來的創傷。故事發生在民權運動爆發前的20世紀50年代,種族主義肆虐,“黑人是被排除在美國的民族時間和民族空間外的群體”[11]。在3K黨的迫害下,許多黑人被迫離開家園,流離失所,不僅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在職場也被排擠,往往就業困難,生活在貧困中。小說從始至終貫穿著黑人遭受的迫害。在弗蘭克和茜很小的時候,他們一家被趕出了德克薩斯州,迫不得已搬到了佐治亞州的祖母家。有個鄰居在被驅趕時奮力反抗,結果招致報復,被人用煙斗和槍托毆打致死,尸體被綁在自己院子里的一棵樹上。小說開篇,弗蘭克和茜在馬場邊目睹了一個黑人被活埋的過程。黑人與兒子被種族主義者逼迫進行決斗,直到一方死亡才能結束,父親選擇犧牲自己,最后被隨意埋葬在馬場邊。這場慘無人道的父子對決讓弗蘭克和茜認識到了種族主義者對黑人生命的漠視與摧殘,他們并沒有向任何人訴說這段經歷,而是保持沉默,使其成為一段被壓抑的創傷記憶。朝鮮戰爭期間,黑人和白人在戰場上并肩作戰,但戰爭結束后,黑人退伍士兵并沒有獲得主流社會的尊重和優待。一位熱心幫助弗蘭克的牧師告訴他:“你絕不是第一個,你們去打仗,回來了,他們卻把你們當成狗,甚至還不如狗。”[7]弗蘭克的女友莉莉兢兢業業,省吃儉用,想買個屬于自己的房子,而當她走進一家中介,卻被告知“此處房產不可由下列人等使用或占有:猶太人、黑人、馬來人或亞洲人”[7]。為了維持生計,茜成了一名醫生助手,但實際上她被醫生當作黑人女性案例進行優生學研究。醫生的書房里有《偉大種族的消失》《遺傳、種族與社會》等優生學相關的書籍,而無知的茜卻并沒有意識到眼前的危險,反而對醫生心懷敬畏,不明真相地成為優生學的實驗對象。醫生研制各種藥物,不斷改進窺鏡,深入檢查茜的私處,致使茜生命垂危,最終無法生育。這些不公平的待遇使黑人意識到自己被邊緣化,難以融入主流社會,也無法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境遇和處境。這導致黑人產生強烈的無助感,自我認同感降低,形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三、創傷的療愈

創傷改變了弗蘭克和茜的生活軌跡,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因此,創傷的療愈顯得尤為重要。面對家庭、戰爭和種族帶來的創傷,弗蘭克和茜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療愈。

1.弗蘭克:重建聯系、重拾自我和言說創傷

朱迪斯·赫爾曼在《創傷與修復》中指出,想要擺脫創傷,必須重建與他人的聯系,在這個過程中,受創者重塑被創傷經歷破壞的心理機能,如信任感、主動性和自我認同,這些機能在人際關系中形成,也在人際關系中重建[6]。弗蘭克為了救妹妹,從自我封閉的狀態中解放出來,這是他與他人建立聯系的第一步。在去拯救妹妹的路上,弗蘭克遇到了許多好心人,他們不僅提供了物質上的幫助,還給了他情感上的支持。牧師約翰·洛克為他準備了路上需要的食物、衣服和錢,并對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在火車上遇到的工人比利·沃森邀請弗蘭克去他家留宿,比利11歲的兒子托馬斯給弗蘭克上了寶貴的一課。托馬斯小時候被警察槍擊,一條胳膊失去知覺,但他并未因此而意志消沉,而是努力學習,拿了一筆又一筆獎學金。托馬斯的創傷得到了充分的言說和見證,使他變得更加堅強,他為弗蘭克提供了可以效仿的治愈創傷的方式。托馬斯向弗蘭克提出了一個問題,在戰場上殺人是什么感覺,這個問題為弗蘭克打開了一扇門,讓他開始試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弗蘭克問托馬斯長大以后想做什么時,托馬斯回答:“一個男人。”[7]這個回答也預示了弗蘭克此后要走的路。在與他人重建聯系的過程中,弗蘭克通過與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經歷,逐漸學會如何信任他人、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收獲了療愈創傷的力量與勇氣。

營救妹妹是弗蘭克療愈創傷的關鍵一步,在這個過程中他找回了自我。在女傭莎拉的幫助下,弗蘭克順利地進入了醫生的房子,面對醫生手中的槍,他沒有表現出絲毫慌亂,而是用鎮定的眼神盯著醫生,最后成功地抱著虛弱的妹妹離開了醫生的房子。弗蘭克并未使用任何暴力就救出了茜,在營救過程中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冷靜和勇氣,展現了他的男子氣概,有助于他重塑自我價值。弗蘭克拯救妹妹的過程,也是拯救自己的過程。從孩童時期開始,弗蘭克就扮演著茜的保護者的角色,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弗蘭克的自我認同,“在她記憶深處活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我——一個強大又善良的我”[7],而他在戰場上槍殺無辜小女孩的惡行使他原有的自我認同崩塌,自我厭惡和愧疚使他備受煎熬。成功營救妹妹幫助弗蘭克實現了自我救贖,讓他重新找回了那個強大又善良的自我。

言說創傷是弗蘭克治愈創傷的重要一步。朱迪斯·赫爾曼指出,只有當創傷幸存者深入而詳細地回憶起痛苦的記憶,并將它們轉換為有意義的敘述時,他們才開始治愈創傷[6]。在戰場上被弗蘭克槍殺的小女孩一直如幽靈般縈繞在他的腦海中,而當弗蘭克見證了妹妹的成長,他意識到是時候面對自己內心的惡魔和一直試圖掩蓋的真相了,他終于承認,是他自己,而不是其他士兵開槍打死了小女孩,“打爆那個女孩腦袋的是我,被摸到的人是我,被她喚起欲望的人也是我”[7]。通過言說創傷,弗蘭克開始勇敢地面對過去,卸下內心的重擔,接納自我,走出陰霾。

2.茜:修復身體創傷和重塑自我

茜通過修復身體創傷和重建自我療愈創傷。在這個過程中,黑人社區起了關鍵性作用。首先,在社區黑人婦女的幫助下,茜修復了身體創傷。社區為身體創傷的療愈提供了安全的環境。弗蘭克曾認為洛特斯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比戰場都糟糕,然而,當弗蘭克和茜再次踏上這片故土,他們發現這里與記憶中的家鄉截然不同。“這里如此明亮,孩子們在大笑,奔跑;后院的女人們在唱歌;家家戶戶門前都有花朵在列隊招搖。”[7]弗蘭克和茜立刻認同了這里的天氣、環境和生活節奏,一直想要逃離的家鄉變成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們感受到久違的幸福與平靜。社區的黑人婦女輪流照顧茜,每個人都有一套不同的藥方,在她們的悉心照料下,茜的身體創傷逐漸愈合。

除了身體創傷,黑人婦女還幫助茜治愈精神創傷。她們的堅韌和女性自主意識讓茜深刻認識到女性的力量,感受到了女性蘊含的無限可能。在這個社區,她們互相關照,她們教茜編織、烹飪和園藝,這些技能使這些曾流離失所的黑人婦女得以生存。她們毫無保留地向茜表達愛,并教會她愛自己,成為一個獨立和堅強的女性。埃塞爾對茜說:“你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沒有任何人有義務拯救你。不要成為他人的奴隸。我說的那個自由的人就在你的內心深處。找到她,讓她做點有意義的事。”[7]伊芙琳·施萊伯認為《家》中的社區證明了家的重要性,一個提供安全感,自尊和聯系的生存空間,以便超越創傷[1]。社區中的黑人婦女充當著母親的角色,給了茜前所未有的慰藉與支持,彌補了茜從小缺失的母愛,使她慢慢重建破碎的自我。當弗蘭克再次見到茜時,他發現茜已經不再是那個稍一接觸兇險的現實世界就嚇得發抖需要哥哥保護的小女孩了,她已準備好獨自面對未來的挑戰。茜不再渴望被拯救,而是希望成為能拯救自己的人。當得知自己無法生育時,她并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回避痛苦,而是在允許自己哭泣的同時,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茜被描述為一個“全新的、自信的、穩定的、快樂的人”[7],她忙著縫被子,這象征著她成功地將生活的碎片拼湊在一起,拼湊起自己的身份和自尊。

在小說結尾,茜和弗蘭克回到了他們年幼時目睹黑人被活埋的那片草地,他們挖出了那位黑人父親的遺體,然后把它裹在茜做的第一條被子里,重新埋葬。這一次,茜沒有像小時候那樣退縮,也沒有閉上眼睛,弗蘭克也沒有躲起來,他們將黑人安葬,并在旁邊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這里站著一個男人”[7]。幼時的弗蘭克和茜在目睹殘忍的活埋過程后,經歷了恐懼和軟弱帶來的癱瘓效應,而現在,隨著對過去的挖掘和重新埋葬,弗蘭克和茜勇敢地面對著最初的創傷。這場安葬重建了三個人的尊嚴:被埋葬的黑人、弗蘭克和茜。當茜溫柔地呼喚弗蘭克“走吧,哥哥,我們回家”[7],他們的創傷正在愈合。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家》的主人公的創傷癥狀和成因,再現了家庭、戰爭和種族給他們帶來的痛苦與創傷,探討了主人公治愈創傷的方式。赫爾曼認為,“創傷沒有終點,治愈也永遠不會完成。”[6]創傷的癥狀可能逐漸減輕或消失,但創傷的影響會在幸存者一生中持續回蕩,受到刺激時,過去的陰影仍有可能被重新喚醒。而莫里森在《家》中積極探索創傷治愈的可能性,賦予主人公圓滿的結局。弗蘭克和茜接受了自己的創傷,與過去和解,重建自我,與世界重建聯系,重新點燃對生活的希望。雖然過去的創傷經歷給弗蘭克和茜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疤,創傷也有可能在未來復發,但他們已經具備足夠的勇氣和力量來抵御創傷。

參考文獻

[1] Schreiber E.Repressed Memory,Testimony,and Agency in Toni Morrison’s Home[J].MFS Modern Fiction Studies,2020,66(4).

[2] Christianse Y.Toni Morrison:An Ethical Poetics[M].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2013.

[3] 王守仁,吳新云.國家·社區·房子:莫里森小說《家》對美國黑人生存空間的想象[J].當代外國文學,2013(1).

[4] 陶家俊.創傷[J].外國文學,2011(4).

[5] Caruth C.Unclaimed Experience:Trauma,Narrative and History[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P,1996.

[6] Herman J.Trauma and Recovery:The Aftermath of Violence—From Domestic Abuse to Political Terror[M].New York:Basic Books,1992.

[7] 莫里森.家[M].劉昱含,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

[8] 師彥靈.論身體與創傷再現和治愈的關系[J].科學·經濟·社會,2011,29(1).

[9] Garland C.Understanding Trauma:A 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M].London:Routledge,2018.

[10] 李美芹.文學虛構中的歷史本質:論《家》的歷史書寫[J].當代外國文學,2013,34(2).

[11] 胡亞敏.托尼·莫里森《家》中的民族空間與黑人戰爭書寫[J].當代外國文學,2018,39(2).

(責任編輯 夏" 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高清毛片| 成人免费一级片| 99视频在线看|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无套av在线|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在线一级毛片|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激情综合网址|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99激情网|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久久黄色一级片|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国产AV毛片|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国产乱视频网站| 欧亚日韩Av| 99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情侣一区|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五月天综合婷婷|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