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組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從嚴教育管理監督,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國有企業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密結合時代特征,把握年輕干部特點,運用科學管理手段,聚焦價值創造和增強核心能力,強化年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努力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夯實人才支撐。
立足時代發展需要構建課程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各項改革的深入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艱巨任務,對國有企業年輕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國有企業培養年輕干部,要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讓理論教育更加系統深入、能力培訓更加精準高效、黨性教育更加觸及靈魂。
以理論教育“大講堂”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對國有企業年輕干部開展教育培訓,理論學習至關重要。要注重抓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夯實學員掌握馬克思主義這一看家本領的理論基礎。要注重結合新時代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偉大變革,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和發展的實踐基礎,立足企業發展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資國企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推動年輕干部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篤信篤行者。
以能力培訓“大平臺”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國有企業要立足改革發展目標,有意識地加強年輕干部的專業化能力培訓。通過“戰略力”學習,引導年輕干部不斷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統攬全局能力;通過“領導力”學習,提升年輕干部的領導素養水平、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抓班子帶隊伍能力;通過“創新力”學習,促進年輕干部培養變革意識,培育創新精神,增強創新能力;通過“執行力”學習,強化年輕干部對企業各項戰略決策、工作部署的認同和理解,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切實推動年輕干部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不懈奮斗者。
以黨性教育“大熔爐”解好改造主客觀世界所遇之惑。國有企業年輕干部教育培訓必須從最根本問題抓起,重點開展革命傳統、理想信念與黨風廉政教育。要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引導年輕干部知史明史;要賡續國有企業紅色基因,把企業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牢固樹立年輕干部的堅定意志和堅守情懷,引導年輕干部強“根”固“魂”;要突出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引導年輕干部遵規明紀,明底線、知敬畏,自覺擰緊思想“總開關”、筑牢風險“防護墻”,切實推動年輕干部做良好政治生態的有力促進者。
依據年輕干部特點創新培訓方式
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要堅持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積極探索國有企業年輕干部的新特點、新變化,創新培訓方式,優化管理手段,不斷提升教學培訓的靶向性與創新性。
注重學員體驗,著力實現“清單管理”。培養年輕干部,要牢固樹立精準培訓理念,圍繞企業發展需求與干部成長需求,深化教育培訓“供給側”改革,讓培訓“供”與“需”精準對接。培訓前,深入開展問卷調查,全面了解國有企業年輕干部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與崗位職責,精準識別培訓需求,準確制定培訓計劃;培訓期間,及時組織面對面訪談,廣泛聽取學員意見,了解學員培訓感受,科學動態調整課程安排,實現“清單管理”“按需上菜”,不斷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與合理性,更好滿足組織需求、崗位需求與干部配備需求。
激活知識儲備,組織開展“創新課堂”。當前,國有企業年輕干部普遍學歷高、素質強,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知識視野,傳統灌輸式教學已經很難滿足年輕干部對于知識更新的需求。因此,豐富培訓形式,比如舉辦項目管理聽證會、項目運營挑戰賽、沙盤模擬,開設企業文化VR課堂、跨界融合講堂等創新課程,更能激發年輕干部的學習熱情。在這樣開放和創新教學環境下,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年輕干部的知識潛能,并促其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教育培訓從理論知識學習轉變為“理論+企業管理”的實踐課堂學習,以此增強年輕干部教育培訓的實踐性與有效性。
激發擔當精神,鼓勵學員“民主管理”。年輕干部勇于接受挑戰、樂于展現自我,充滿蓬勃活力與干事熱情。組織年輕干部培訓,要善于運用民主選舉,鼓勵學員公開進行班委競聘、參與支部委員選舉,充分展現學員的領導才能與服務意識;要敢于推行民主管理,引導學員自主開展文體活動和班級管理,讓豐富的第二課堂成為專題課程的有益補充,增強學員的互動感與體驗感;要勤于開展民主測評,以積分制量化考核評選優秀學員,充分調動學員自主學習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確保教學培訓實現預期效果。
運用科學評價體系提升培訓效能
遵循年輕干部成長規律和干部教育培訓規律,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的分析與運用,是檢驗年輕干部教育培訓成效、優化提升教育培訓效能的重要手段。
構建多元指標,真實反饋培訓效果。構建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需要堅持以培訓需求為導向,綜合考慮培訓目標、培訓過程與培訓結果,選取可量化、可操作的評價指標,全面反映培訓效果和價值。在反饋機制中,重點調研年輕干部對于培訓內容適配性、培訓方式創新性、培訓安排合理性以及培訓資源豐富性的評價反饋,同時關注學員對住宿服務、就餐體驗等生活情況的滿意度,針對結果進行及時調整與改進,不斷提升教育培訓效果。
運用質性分析,統整量化考核結果。通過精細的量化評價能夠獲取學員對于教學培訓的真實反饋,但衡量培訓更深層次的價值創造則需要對學員參訓的獲得感與體驗感進行質性分析。對于具有豐富視野與獨立判斷的國有企業年輕干部而言,單一的量化測評并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學員想法與培訓成效,還需要在量化評價的基礎上,進行開放性、差異化的學員滿意度調查,廣泛收集質性評價信息,綜合整理、系統分析,將科學評價與人文評價進行統整,獲取更加真實全面的學員評價與成效信息,進一步發揮評價體系的評判與指導功能。
建立學員檔案,動態跟蹤干部成長。年輕干部培養是一項長期、復雜且艱巨的任務,需要長期堅持、持續完善、動態跟蹤。教育培訓作為年輕干部成長路上的“加油站”,是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與主要手段。要充分發揮干部教育培訓的牽引作用,在教育培訓的基礎上建好、用活年輕干部“成長檔案”,對參加培訓的年輕干部分類設庫、精準畫像、動態跟蹤,建立常態化、長效性評價反饋機制,全面追蹤年輕干部成長路徑、紀實年輕干部成長歷程,這既能為年輕干部選育配優提供科學指引,也有助于實現干部培訓從“短周期”向“常態化”的縱向延伸。
干部教育培訓是干部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國有企業必須深刻認識加強年輕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著眼培養造就忠實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忠誠干凈擔當、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干部隊伍,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努力為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責任編輯:若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