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強
近年來,靈寶市教育體育局立足縣域實際,充分發揮靈寶市第四小學教育集團“兩研三修”校本研修試點校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創新校本研修模式,努力提升教師校本研修素養,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有力助推了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基于‘兩研三修校本研修3.0工程的實踐應用”入選河南省第二批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出彩項目,并被評為優秀項目。
一、聚焦“兩研三修”,探索縣域校本研修新模式
靈寶市在推進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出彩項目過程中,充分調動一線教師主觀能動性,各校在校本研修方面因校制宜,特色紛呈。靈寶市第四小學教育集團的“兩研三修”校本研修,靈寶市第一初級中學的“搭建框架、開展活動、高效課堂、名師帶動、研修反思”校本研修,靈寶市第二小學的“依托任務群,探索作業設計新樣態”校本研修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全市校本研修工作推進中,各校因情況不一,模式不同,不便統一指導和實施。鑒于此,2023年3月,由靈寶市教育體育局統籌牽頭,以靈寶市第四小學教育集團為試點校,申報了河南省第二批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出彩項目——“基于‘兩研三修校本研修3.0工程的實踐應用”。該項目在試點校“兩研三修”校本研修1.0和2.0工程復盤、升級、完善、建模的基礎上,形成“兩研三修”校本研修3.0版本,其運作模式為“骨干引領、團隊互動、教師反思、整體提升”,通過落實“兩研三修”健全教師研修機制,實現校本研修規范化、精準化、常態化,進而在全市各學校推行。
二、聚力“兩研三修”,助推教師隊伍素能新提升
(一)以生為本,“兩研”并行,破解教學瓶頸
課堂教學研究。靈寶市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效率這一中心,從內容、形式、評價三個方面,打造高效常規教研:內容上,做到“研有效教學、創高效課堂,研習慣養成、創生本課堂,研文化滲透、創人文課堂”;形式上,通過“提前備、集體備、個人備”三備同步和“講課實踐、聽課反思、評課提升”三課跟進,把每周一集體教研、每天課前碰頭教研、每周集中聽評課相結合,把學課標、研教材、說學生、優化課堂教學策略、交流教學技能等貫穿其中,讓教研成為教師工作常態,促進教師在教研中學習,在交流中成長;評價上,建立高效課堂評價體系,引導師生在教學中突出以生為本,優化課堂流程,強化課堂效果,持續關注學生的學,助推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專項課題研究。靈寶市廣泛征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瓶頸,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設置“小微課題庫”,各教研組以小課題、微團隊為依托,采取集微課題為大課題,把大課題化為子課題、微課題兩種思路,實現課題研究橫向人人參與、廣泛開展,縱向研深研透、緊扣課堂,達到“一個微課題,解決一個問題;一個大課題,鉆透一個瓶頸;一次課題研究,鍛煉一支隊伍”的目標。所有立項課題實行主持人專題負責制,嚴格規范程序操作,做到開題前認真調查,分析論證,制訂好研究方案;研究中依據規劃,嚴密實施,規范操作,及時調控,收集好資料;終結前科學分析、認真總結,撰寫好報告,組織有關人員鑒定驗收。
(二)一專多能,“三修”兼顧,提升教師素質
學科研修。靈寶市堅持以教師的成長和發展作為教師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時間和經費上予以保障和支持,將教師培訓工作常態化。靈寶市通過開展新課標培訓、繪制“知識樹”和教材解說、教師專業知識競賽、新學期教師培訓等活動,全面拓展教師技能,達到一專多能。
“青藍工程”。靈寶市采用“青年教師自愿申報,骨干教師就近指定”原則,為每位年輕教師搭建成長平臺。師徒結對成功后,進行“手把手”幫教:平時教學問題隨時問,每周師徒二人互聽課,青方教師每期完成一節精品課教學設計,藍方導師寫好一份課堂觀察報告,學校對幫扶成效進行考核評定,打通教師專業成長路徑。
名師引領。靈寶市依托名師工作室培育名師,促進教師全面發展,先后組織各名師工作室成員赴北京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及武漢、洛陽等地,進行學科類、研修管理類培訓,不斷更新名師管理理念。試點校依托7個名師工作室,經過5年的工作室建設和探索,形成了“閱讀、踐行、研討、反思、寫作”正向循環模式。工作室教師每年每人撰寫教學反思100余篇,近10萬字,參與各級各類教學競賽獲獎169人次。
(三)借力平臺,智能研修,助力專業成長
試點校通過聚焦“智能研修+教師教育”,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多級聯動研訓、網絡協同備課、現場教學指導、集中研修等方式,先后邀請省教育廳課題專家、“擺渡船閱讀項目”專家、高校專家等來校線下指導;邀請華東師范大學專家和優秀教師進行線上講座及講課指導,實現多層、多級、聯片教研,為教師搭建跨時空、跨區域、多維度的智能研修平臺,實現網絡教研常態化。
(四)項目賦能,任務驅動,釋放團隊活力
任務引領,聚力成長。為激活學科組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試點校18個學科項目組結合年級和學科特點,每期圍繞教學中的焦點及難點問題,強化主題教研,關注研討實效,實現個體和團隊的整體化發展。
任務聯動,深耕課堂。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基于教師專業成長需要,試點校25位教師積極參與華東師范大學自主研修項目同步課堂教學任務。教師聚焦大單元教學,努力捕捉教學提升點,精心設計教學,通過試教、磨課和線上合作研討,扎實有效地提升了學科素養。
三、聚能“兩研三修”,激活教育教學發展新引擎
(一)形成了系統的研修模式
經過一年來的實踐和完善,靈寶市形成了系統的“兩研三修”校本研修3.0研修模式,“兩研”為研修內容,“三修”為研修形式。“兩研”聚焦教師課堂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并提煉研究主題,通過三級課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服務于課堂教學,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三修”依托學科研修、“青藍工程”、名師引領三種形式,從全體教師、青年教師、骨干名師三個層面,通過多種研修活動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二)建立了科學的評價體系
“兩研”形成“三層級”評價:一層級針對教師個人的課堂教學研究能力及成果進行考核評價;二層級針對學科教研組的常規教研活動和學科課題的組織參與情況進行考核評價;三層級針對各級各類名師團隊的主題教研活動及專項課題的開展成效進行考核評價。
“三修”形成“三梯隊”教師評價:一級梯隊為全體學科教師,從參加組內的主備、主講課的效果對其進行考核評價;二級梯隊為校級青年骨干教師,從主講課效果、微型研究成果等方面進行考核評價;三級梯隊為市級學科名師,從學科指導和引領、年輕教師培養等方面進行考核評價。
(三)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
試點校通過多種路徑,構建了以“國培計劃”為示范、“省培計劃”為引領、“市培計劃”為輻射、“縣培計劃”為主體、校本研修為基礎的五級聯動、錯位互補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近年來,靈寶市共培育出3名省級骨干教師、11名市級骨干教師;已結項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17項、市級45項;省級優質課獲獎10人次、市級優質課獲獎43人次,全面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
一年來,“兩研三修”校本研修3.0工程試點校項目課題組以名師講座、示范授課、研討交流等形式,先后在靈寶市城關鎮、川口鄉、陽平、朱陽等鄉鎮進行了“送教下鄉、送研入校”活動,展示研修成果,進行示范引領,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后,靈寶市教育體育局將不斷改進和完善校本研修,通過加強研修培訓指導、優化研修活動設計、建立長效反饋機制等措施,不斷優化“兩研三修”模式,為教師專業成長發展持續賦能,培養出一支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持續發力。
(作者系靈寶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