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麗
過往英語作業布置往往就課論課,教師會針對當天課上學習情況靈活布置家庭作業,除去提前印好的試卷、規劃好的練習冊必做內容外,作業布置既常規又隨機。常規在于英語作業離不開“三抄、一背、一默”老五樣,抄單詞、抄句型、抄課文、背課文、默單詞;隨機在于針對性更強,根據學情,學生課上學得不理想的地方,通過布置相關作業強化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認知,發揮課外學習時空優勢,彌補教學不足。從好的一方面說,作業發揮了促教促學功能,提高學習效率;從不好的一方面說,作業是散點狀的,打個比方,鍋哪兒漏,就補哪兒,鍋用久了,滿是補丁,雖不影響煮飯燒菜,但是對人的食欲會產生影響。食欲相對于教學而言,就是學科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要以單元教學目標為統領,組織各語篇教學內容,規劃系列教學活動,實施單元持續性評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構對單元主題的認知,發展能力,形成素養。以單元為組織單位進行作業設計是實施單元持續性評價的重要方式。單元作業發揮作業的統整功能,對作業內容進行結構化設計,邏輯化排列,大跨度學科融合,幫助學生在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中進行學習與鞏固,使其在作業中體會知識的關聯和應用,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運用。通過作業設計的高度結構化、高度邏輯化和實現大跨度學科融合,培養學生包括邏輯性、創新性等在內的思維品質和在真實情境中表達意義、傳遞信息等在內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相對于課時作業的片段性、零散性、割裂性,單元作業設計則體現了系統性、關聯性、遞進性、綜合性和相對獨立性等特征。運用“目標—設計—實施—診斷—調整”的科學研究范式,通過系統設計作業,實現作業與教學相向而行,讓核心素養通過作業進一步落實。在體系化作業設計中,值得一提的是目標。單元作業目標是作業設計的核心,起到引航靶向作用。單元作業目標也是目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單元作業目標與單元教學目標不能混為一談。單元教學目標更多是針對教學內容和學情,通過教學活動實現素養外化表現。單元教學目標明確了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學習途徑和學習結果。單元作業目標與單元教學目標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是通過某一項作業來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形成素養的,后者則是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來實現核心素養外化的。
簡言之,單元作業設計體現了系統化、結構化的課程觀,設計好單元作業才能更好發揮統整的合力,實現減負提質增效、落實核心素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