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涵
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創業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即互聯網的發展與應用雖為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新崗位、新思路、新領域,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就業創業壓力,更考驗大學生就業創業心理素質,如大學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普遍面臨焦慮、自信心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他們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應該主動關注互聯網時代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影響,以提升大學生就業率、創業成功率等。由韓光著寫的《基于互聯網+視閾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一書,通過分析“互聯網+時代”的特點,針對“互聯網+”的及時性、碎片化、廣泛性、開放性和自主性等特征,從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歷程、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師資隊伍建設等多個層面研究了“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為探究互聯網時代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影響提供了參考。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影響。培養具備互聯網思維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國對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此,本書在闡述“互聯網+”的提出背景與時代特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本理論、“互聯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之間的關系、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演進歷程與發展趨勢等內容時,多角度強調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例如高校開展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可使學生了解創新創業所需的基本素養,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讓其不斷積累創業經驗、創業技能。同時也強調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創業之間的關系,即以幫助學生及時疏解各方面壓力、有效認識自身情況、提升交際能力等為重要目標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讓學生尋求到合理釋放壓力的方法、提升交際能力的技巧等,使其在創業中更具韌性與競爭力。本書還基于此指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具體影響,如影響學生創業時的觀察敏銳性、思維靈活性、情緒穩定性、注意力、自信心等。
闡述“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問題。該書論述完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之后,系統性論述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等內容,指出了“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問題。關于“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論述,該書并沒有止步于各類問題的發現與提出,而是在“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國內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經驗啟示、“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策略、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路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域外經驗、“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對策等內容中提出了解決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在第六章中,不僅重點分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如培養大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大學生的想象力和換位共情能力、加強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增強大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等;還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探討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改善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的建議。例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以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樹立信心的途徑、訓練敏銳性的技巧等,為其之后創業提供助力。
在“互聯網+”背景下,面對復雜的創就業環境,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學生創就業能力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則為此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