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海
摘 要 近30年來,高考仿寫分為兩個階段:新課標之前的靜態仿寫和新課標實施后的動態仿寫。本文分析了新課標背景下高考仿寫題考查基于真實生活情境、指向解決真實問題、呈現形態豐富多樣的三個特點,并提出了加強命題研究提供高效訓練材料、加強審題指導切實指向問題解決、加強答題規范訓練嚴謹分析思維三條教學建議。
關鍵詞 新課標? 情境? 仿寫
社會學家、傳播學家塔爾德把世界運動歸納為三種普遍重復形式,即物理世界的波動、生物界的世代生成和社會活動模仿[1] 。這種簡約的分類得到學界的普遍認可,也說明了模仿對于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性。而在社會活動重要組成部分的母語習得活動中,模仿更是重要的起點。在我國母語教學中,仿寫這種語言學習活動從小學一直貫穿到高中,仿寫題也是30年來語文高考的一大“傳統項目”。自1994年至今,全國卷一共出現過18次(當年多份全國卷只計1次)仿寫題。
高考考查仿寫30年,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特色。下面的示例基本上可以代表2013年以前的樣式。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個句子,要求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纖手,向你描繪原野的新綠;樹葉掬起溫潤的陽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機;溪流吟唱歡快的歌曲,向你訴說春天的故事[2] 。
這個示例出自2024年1月出版的供2025屆高考生使用的主流高考復習資料,內容形式已經滯后了10年。如果一線教師不加辨別地用這樣的示例指導教學,教學效果可能會有很大的偏差。
一、仿寫的類型以及高考考查的意義
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仿寫素養,加強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實效,教師首先需要明確仿寫這種語言運用的類型,以及高考考查的意義。
學者們從不同的維度對仿寫作出了不同的分類,比較一致的是“對對象的模仿”和“對行為的模仿”兩種范式類型[3]?!皩ο蟮哪7隆逼仂o態,偏重形式;“對行為的模仿”偏重動態,偏重內容。30年來的高考仿寫基本可以按照這兩種范式類型分為兩個階段:2022年之前的大致可以歸入第一種仿寫范式類型;從2022年起,高考仿寫充分體現出第二種仿寫范式類型的特征。
關于高考仿寫考查的意義,早在2001年教育部命題中心語文學科負責人就指出:仿寫題是高考語文能力考查中的一種重要題型,對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仿寫題有限制有約束,因而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啟發、激活學生的思維,可以促使學生關注各種表達方式、修辭方式,關注名家、名篇、名句,由揣摩而熟悉其技能,由熟練而通向創作之途。在23年后的今天,高考仿寫考查的意義還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培養學生解決現實情境下的問題的能力”這一條。
二、情境指向下的仿寫考查特點
新課標背景下的高考旨在“培養學生解決現實情境下的問題的能力”,這種追求與當前學界的研究方向一致:模仿不能脫離模仿者的現實生活和現實需要,修辭學和語文學要重新“活”起來[4]。“活”起來就是側重“對行為的模仿”,偏重動態,偏重內容。新課標情境指向下的“活”的仿寫有何特征?簡要歸納,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基于真實生活情境
2023年全國甲卷語言運用試題就是完全基于真實的生活情境,語料如下:
事有湊巧,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方,我聽見過三位老師講“破釜沉舟”這個成語。第一位教師是這樣講的……第二位教師是另一種講法,他說:“……曹植《七步詩》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钡谌唤處熤v得比較簡單,話說得比較少。他這樣講:“項羽渡河進攻秦朝的軍隊,渡河之后,把造飯的鍋砸碎,把船鑿沉,斷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進無退的決心,終于把秦軍打敗了。后來大家就用‘破釜沉舟這個成語表示下定最大的決心,不顧任何犧牲的意思。”
這個板塊從內容到形式的創新性都很強。內容上充分體現新課標理念,形式上將語用考查“單獨孤立小題—一拖二”的結構推進到“一生五”(一個語料下命制五道語用小題)的3.0版。在這“一生五”中,有第19和第21兩道仿寫題,這也是我國高考史上從來沒有的探索。
19.請在橫線處仿照上句補寫恰當的句子,要求內容正確貼切,語意完整連貫。(3分)
材料中有一處空缺,要求考生根據上句“曹植《七步詩》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仿寫出一句類似的句子。這道題的答案除去結合全文意思來看外,主要根據原句的構成,注意包含四個要素:一要有“破釜沉舟”的“舟”字,二要與“豆在釜中泣”相對應而形成一個現成句子,三要有作者的姓名,四要有詩文的題目名。這四條是獲得滿分的標準。
21.星球小學邀請你給學生講解成語。請從下列三個成語中任選一個,借鑒第三位教師的講解方法,擬出講解要點。要求闡釋準確,語言流暢,不超過60個字。(6分)
臥薪嘗膽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氣
第19題的生活情境是語料內部情境,第21題則設置了一個外部情境,要考生去星球小學給小學生做小老師,這更指向了“語用”就是要讓語言運用真正“活”起來。
2.指向解決真實問題
新課標情境指向下的仿寫考查第二個特點是指向解決真實問題。示例如下: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一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平和猶如綠葉,春天襯萬紫千紅卻無妒意,秋天托累累碩果而不張揚。
這是2013年全國大綱卷第20題,也是傳統仿寫的第一種范式類型——偏重形式的“對對象的模仿”。“平和猶如綠葉,春天襯萬紫千紅卻無妒意,秋天托累累碩果而不張揚”這個示例就是仿寫的“對象”,它處于一個獨立的封閉語境,不指向生活問題,更不指向解決問題,只是訓練比喻修辭,訓練語言表達的文采。而2023年全國甲卷第19、21題都指向解決真實問題,語料中的內語境與命題人設置的外語境都是日常常見的真實問題。第19題語料內語境的真實問題屬于“解釋”,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給人解釋清楚一個詞語或一件事情,讓對方聽懂、理解,這就是解決真實生活問題,這樣的題目在2023年以前是從來沒有的;第21題命題人設置的外語境的真實問題屬于“運用”,“借鑒第三位教師的講解方法”就是模仿表達方式,“給小學生講解成語”就是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的運用。這兩道題分別屬于布盧姆認知分類學的不同能力層次[5] ,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3.呈現形態豐富多樣
30年來,仿寫穩定的形態就是2013年全國大綱卷第20題的模型,人們習慣稱之為“仿句”。事實上,仿寫之“仿”不只可以仿句,也可以仿詞、仿段,乃至仿意……長期保持一種形態,不僅很容易僵化,也會在無形中限制了仿寫的思維。2022年全國乙卷第20題就是形態豐富化的一個好例子:
“眼中風”因和腦血管疾病“中風”有諸多相似而得名。與此類似,“打筆仗”源自“打仗”。請簡述“打筆仗”的含義并分析它得名的緣由。(6分)
命題人在考后試題分析中指出:本題的考點既和所給的文段密切相關,又把相關知識遷移到解決其他問題上去,有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開闊思維,舉一反三,增強邏輯思維能力訓練[6] 。這里的分析突出了文本語境以及解決問題的特征,強調了仿寫對思維訓練的重要性,暗示了仿寫新樣態的重要性。
三、情境指向下的仿寫備考建議
經過上述分析與對照,可以發現新課標情境指向下的“對行為的模仿”的仿寫范式考查與傳統的“對對象的模仿”的仿寫范式考查的差異。而有效的教學與復習指導必須針對前者進行備考策略研究。
1.加強命題研究,提供高效訓練材料
當前教學背景下,高考復習資料日臻成熟,形形色色的統考、聯考卷汗牛充棟,按理說在這無盡的題海中,一線教師幾乎不需要為教學進行獨立命題了。但是,遍覽各種高考復習資料,各種教學資料網站,很難找到合乎新課標要求的仿寫??碱}。偶爾找到這類題目也不一定完全合乎新課標高考命題方向。如福建泉州202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檢測第21、22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實寫,正面敷墨,直接表現實況,以造成具體逼真的藝術效果;過分地實寫,有時會縮小作品的容量。虛寫,側面烘托,間接渲染,以造成文章的含蓄性,言有盡而意無窮,拓展了讀者想象與聯想的空間;但過分虛寫,則流于空泛。虛寫必須以實寫為根基。為了體味“虛實結合”的手法,我們要求學生仿照“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去造句。學生的作業里出現了以下三個語例:
①田間老牛,忠厚老實學問深;樹上小猴,油頭滑腦知識淺。②河邊垂柳,枝長葉細倒影美;石間孤松,根盤節錯四季青。③房頂炊煙,隨風起舞忘根本;鍋內熱水,稍作奉承便沸騰。
①句的“忠厚老實”“油頭滑腦”,讓人無法看出“?!迸c“猴”本身的形體特征,只有虛筆,而無實寫,內容就顯得空泛浮華。②句所描繪的對象的形體特征雖較明朗,但無虛筆,因而對子的情味不足,留給讀者去想象的空間幾乎沒有。
21.請借鑒文中對語例①②的評價方法,對語例③進行評價,不超過60個字。(4分)
22.請從下列詞語中選取恰當的兩個,依照文中學生作業的要求完成造句任務。(4分)
算盤 小草 浮云 秤砣 月亮 花朵
這是模仿2023年全國甲卷第21題的統考題,但可惜的是,都是指向語境內部的設計。尤其是第21題,由于語料里的三個示例是各自獨立的,導致第21題本質上還是傳統仿寫范式。
2.加強審題指導,切實指向問題解決
2023年全國甲卷第21題是全新的仿寫試題考查樣態,它的本質要求是指向問題解決。在備考復習中,教師必須有超越傳統仿句靜態結構的意識。傳統仿寫追求“形神兼備”,這只是仿寫的1.0版;新課標情境下的仿寫還要求能夠切合語境,進而解決問題,這是仿寫的2.0版。這里的“語境”分為語料內部語境與命題人提供的外部語境兩種類型。新課標情境下的仿寫所指的語料內部語境不同于傳統仿句的語料內部語境,傳統仿寫的語料常常是一個獨立的句子,也許要求仿寫三句,但是三個句子各自獨立,即使構成排比,在內部邏輯上也沒有嚴密的關聯。新課標情境仿寫的語料則往往是比較長的一段話,仿寫涉及的只是這段話中的某一兩句。但是,仿寫除了要關注“仿”的這一兩句之外,還要關注整個語料文意。
新課標情境下仿寫的外部語境就是命題人設計的生活情境。解答這種直接指向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考題,考生審題時除了審“明示”要求之外,還要審“暗示”要求?!鞍凳尽币蟀ù痤}人的身份、解決問題涉及的對象、解決問題的條件和環境等。例如,在命題人設置的2023年全國甲卷第21題的外部語境中,考生要模擬“教師”的身份,運用內部語境的邏輯,給星球小學的小學生講解成語。
3.加強答題規范,訓練嚴謹分析思維
傳統仿寫靜態1.0版有“三重”:重句式,重修辭,重文采。復習備考的關注點也就在這“三重”上。新課標情境下仿寫動態2.0版也有“三重”:重語境,重邏輯,重問題解決。因此,教師在復習備考指導上要注意新的“三重”,加強學生的答題規范,訓練學生嚴謹分析思維。例如,以下兩份2023年全國甲卷21題的0分答案都存在答題不規范、分析不嚴謹的現象:
(1)臥薪嘗膽:①先講解臥薪嘗膽故事的背景,即越王勾踐被越國俘虜,解釋本義。②再結合史實解釋其字面義,即躺在茅草上舔苦膽。③最后講述成語的延伸義,即忍辱一時以求大成。
(2)臥薪嘗膽:吳王夫差攻破了越國的國都,越王勾踐受辱后睡在草席上,嘗豬膽來提醒自己,后來終于殺死了吳王夫差。后來大家就用這個成語表示一個人有遠大的志向、堅持不懈的品質。
第一個答案有三個問題:審題有誤,“擬出講解要點”,不是“擬出講解思路”;故事部分在重要信息上有筆誤,將“吳國”的“吳”寫成了“越國”的“越”;用法解釋狹隘,缺少啟迪價值。第二個答案有兩個問題:意思闡釋重點不是落在成語的意思上,而是落在故事和人物上;用法闡釋脫離“臥薪”“嘗膽”行為的啟迪意義。
[本文系江蘇省教科院“十四五”重點規劃課題“自能思想觀照下中小學積極反饋作文教學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YZ-b/2021/04)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法]加布里埃爾·塔爾德. 模仿律[M],何道寬,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5.
[2] 曲一線.5年高考3年模擬高考語文2025·A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4:281.
[3][4] 張永祿、陳至遠.模仿:創意寫作的理論淵源與早期實踐探索[J],學習與探索,2023(11):151、158.
[5] [美]L·W·安德森.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簡縮本).皮連生,主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8.
[6]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 高考試題分析·語文(2023版)[M],北京:語文出版社,2022:97.
[作者通聯:江蘇常州市語文教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