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 張立忠 王正翔
摘 要:本文對如何在教學中落實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進行研究。首先,本文通過課標分析,認為該任務群的目標指向語言運用,學習內容強調整合與進階,教學提示指向情境、活動和評價;其次,認為立足統編教材進行該任務群的教學設計有三種樣態,其中基于教材單元的單元教學設計能更好地落實任務群理念以及應對教學困境;最后,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為例,探索了基于教材單元進行該任務群單元教學設計的過程。
關鍵詞:小學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單元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4)04-0115-04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語文課程內容由三層六個學習任務群構成,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是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之一。以往語文教學多采用文學鑒賞的方式,而忽視了語文學習與生活的關聯。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凸顯了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系,旨在提高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運用能力。新課標頒布后,仍在沿用老版教材(以下簡稱現行教材),新教材還在改編中,如何基于現行教材以及教學現狀落實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是當前教學中面臨的現實問題。本文在分析課標和教學設計樣態的基礎上,探索了基于教材單元進行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單元教學設計的過程,希望能對相關研究有所啟發。
一、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課標分析
新課標對任務群的闡述主要從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兩個方面進行,在每個任務群的引言部分規定了任務群目標。
(一)目標定位:指向語言運用
新課標指出,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有效傳遞信息、滿足生活需要[1]。這一目標服務于語言運用“形成良好語感、個體語言經驗、能有效交流溝通、對語言文字產生深厚感情”的學習要求[2]。通過獲取和傳遞信息,滿足生活需要,提高語用能力。
(二)學習內容:注重整合與進階
依據新課標描述,該任務群的學習內容橫向上包括實用性閱讀和實用性交流,縱向上分學段表述,下文重點對小學階段(前三個學段)的學習內容進行分析。表1根據新課標相關內容整理而成。
橫向上,該任務群整合了實用性閱讀和實用性交流的學習。如第二學段“學習閱讀說明、敘寫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賞大自然的奇妙與美好。學習用日記、觀察手記等,展示自己的收獲”中[4],“大自然短文”點明了實用性閱讀的對象,“日記、觀察手記”是實用性交流的方式,通過閱讀大自然短文習得表達方式,再遷移到日記和觀察手記的寫作中,提高語用能力。教學時應將閱讀和交流視為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
縱向上,該任務群內容安排呈現階梯性。由表1可知,第一,第二學段沒有規定文本類型,而第三學段文本類型更加具體,從凸顯實用性的共性特征到強調不同文本類型的獨特性,體現了實用性閱讀的階梯性安排;實用性交流在學段上呈現了“口頭表達—書面交流—用多種媒介交流”的學習進階。教學時,教師要關注學習內容的銜接,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三)教學提示:強調學習情境、活動和評價
新課標中對該任務群的教學提示共有三條,均指向學生的學習。第一條教學提示指向學習情境,要緊扣“實用性”特點,結合生活情境開展教學[5]。通過創設生活情境,設計富有意義的學習任務,有利于學生理解語文學習的意義,提高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二條教學提示提供了多種活動形式,如朗讀、復述等[6]。教學時應策劃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第三條教學提示關注學習評價,強調對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的實際表現進行評價,關注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7]。教師要對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和交流對象的交流效果進行評價,關注內容明確、有條理、語言簡潔、格式規范的評價要點[8],教學時可設計評價工具,引領學生素養發展。這三條教學提示啟示我們該任務群的教學要創設真實生活情境,以學習主題為引領、學習任務驅動、設計語文實踐活動,保證學生主體地位;重視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表現和素養發展狀況。
二、小學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設計樣態分析
基于現行教材落實該任務群有兩種路徑:一是遵循現行教材的單元編排體系,進行單元教學和單篇教學;二是打破現行教材編排結構,依據學習主題重組學習內容,形成重組單元。由此可形成單篇教學設計、教材單元教學設計和重組單元教學設計三種教學設計樣態。其中,單篇教學設計是教材單元教學設計、重組單元教學設計的基礎,教材單元教學設計和重組單元教學設計強調整體設計[9]。這三種樣態的共同點是都強調主題情境下的學習任務設計,指向素養培養。
進行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教學是新課標提出的要求,但一線教師對其概念理解和實踐還處于探索階段,且新教材尚未出版,仍在使用老版教材,在教學中落實該任務群有一定難度?;诖爽F狀,本文認為在教學中應循序漸進地落實該任務群。從難易程度以及對該任務群的落實程度來看,單篇課文的學習任務設計相對簡單,但孤立地進行單篇教學易造成碎片化學習,偏離該任務群的理念,不利于培養學生素養。教材單元的學習任務設計需要整合內容,但以往單元教學的探索奠定了內容整合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設計學習任務,是一線教師能做到的,也更加符合該任務群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素養;重組單元的學習任務設計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素養,但不是所有教師都能對學習內容進行重組,且新教材很快頒布,重組意義不大。綜上,基于教材單元探索該任務群的單元教學設計更具有現實意義。
三、小學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單元教學設計過程
新課標指出,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應圍繞學習主題,設計學習任務,安排連貫的語文實踐活動[10],即以學習任務驅動教學。而教材單元是內容單元,所以,該任務群的單元教學設計應對教材單元進行情境化的任務改造[11],形成主題引領下的系列學習任務和語文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素養為目標。
(一)研讀教材,明確單元歸屬
基于教材單元進行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單元教學設計首先要判斷教材單元是否屬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教材單元采用雙線組元的編排方式[12],抓住“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整體分析單元內容能確定單元核心目標,將單元核心目標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目標定位進行對照,確定教材單元是否屬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如第八單元人文主題為“有趣的故事”,語文要素為“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學習內容有四篇課文、習作和口語交際。由人文主題可知本單元學習內容是故事;由語文要素可知課文學習的要求為“借助表格等方法按一定順序復述故事,能完整復述,學習詳略得當地復述”;口語交際的要求是把故事講得吸引人,表現得自然、大方。由此確定該單元核心目標為“借助表格等方式獲取、整合信息,按順序完整復述故事”。這一核心目標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獲取、整合信息,有效傳遞信息”的目標相符,因此該單元可歸屬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而習作側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不符合該任務群的目標定位,為了突出該任務群教學設計的特點,不將習作納入此次設計之中。
(二)立足實用,確定學習主題
學習主題明確了育人價值,引領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的設計。王榮生認為學習主題是人文主題[13]。張雅靚認為學習主題匯聚大概念[14]。郭堂英認為確立學習主題有分析任務群要求、統整文本內容兩種路徑[15]。本文認為基于教材單元確定學習主題,應綜合兩種路徑,分為三個步驟:一是整體分析教材單元,確定單元核心目標;二是明確新課標中關于該任務群的學習要求;三是綜合考慮單元整體分析和課標要求,明確要培養的關鍵能力、提取大概念,再結合人文主題,形成學習主題。其中,單元核心目標是指知識技能目標。大概念是指學生在運用知識技能過程中形成的概念性理解。學習主題明確了內容范疇及其核心知識。如上文提到第八單元的核心目標是“借助表格等獲取、整合信息,按順序完整復述故事”,課標中的要求有:“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述見聞”“主動閱讀故事,能向他人講述主要內容?!盵16]由此可確定該單元要培養的核心能力是復述,大概念為“借助提示、按順序復述故事,能把故事講得完整、生動”,再結合人文主題“有趣的故事”,可將學習主題確定為“借助提示復述故事,感悟故事中的道理”。
(三)基于學情,確定教學目標
學習主題具有概括性,為了給教學提供抓手,需要圍繞學習主題,抓住關鍵概念進行學情調研,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如第八單元可圍繞學習主題中的“故事”和“復述”兩個關鍵詞了解學情。小學生喜歡讀故事、聽故事,但把故事講好存在困難。學生能借助關鍵詞和圖文復述,但本單元的故事較長,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需要為學生的復述提供支架。基于教材、課標和學情分析,圍繞學習主題,可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1.通過表格等方法梳理故事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講故事,按順序復述、不遺漏重要情節,感悟故事中的道理;2.借助示意圖等完整地復述故事,突出重點情節,結合故事中的道理說說自己的感受;3.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講給別人聽,借助語氣、表情和動作,把故事講有趣。
(四)聯系生活,創設學習情境
學習任務群重視學習情境的創設,它提供了知識運用的場域。新課標中指出,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應結合日常生活情境開展教學,運用語言文字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17]。即該任務群的學習情境就是一個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真實問題的場景。如第八單元在學習怎樣復述故事,口語交際的話題為“趣味故事會”,這就啟示我們可以圍繞學習主題和目標,創設“趣味故事會”比賽的學習情境,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的校園生活聯系起來,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復述能力。
(五)依據目標,設計學習任務和活動
學習任務是學習情境中要求學生做的事情[18],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新課標中指出“設計學習任務,要圍繞學習主題,整合各要素,安排連貫的語文實踐活動”[19],即學習任務的設計應圍繞學習主題、依據教學目標,整合學習內容,安排具有內在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第八單元圍繞主題情境、依據目標、整合內容設計了兩個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讀有趣的故事”,包含“有序復述,不遺漏重要情節”“完整復述,突出重點”兩個子任務,子任務一指向第1條單元目標,學習內容為25課、26課,子任務二對應第2條教學目標,學習內容為27課、28課;學習任務二“講有趣的故事”,指向第3條教學目標,學習內容為口語交際。任務安排整體呈現了“有序復述—詳略得當地復述—創造性復述”的學習進階。
語文實踐活動是完成學習任務的路徑[20],回答了怎么做的問題。第八單元在學習任務的統攝下,遵循學習規律,對應具體學習內容,設計語文實踐活動。學習任務一的主要活動有梳理內容、復述故事、趣講故事,通過梳理與表達,提高復述能力;學習任務二的主要活動有找一找、講一講、談一談和評一評,通過找故事、講故事、談感受、做評價提高語用能力。
(六)關注表現,實施表現性評價
新課標強調過程性評價。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評價“注重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語言運用的實際表現”[21],這就需要實施表現性評價,對學生的表現作出判斷[22]。表現性評價包括評價目標、評價規則、評價標準[23]。第八單元圍繞素養目標,從有序復述、完整復述和詳細復述三個維度設計評價標準,描述學生的具體表現,并采用星級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定(見表2)。通過評價設計,引領學生發展。
基于教材單元探索小學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設計,是在新教材出版之前,對新課標理念的有益探索,能促進教師對任務群的理解和落實。
——————————
參考文獻:
〔1〕〔2〕〔3〕〔4〕〔5〕〔6〕〔7〕〔8〕〔10〕〔16〕〔17〕〔19〕〔2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04.
〔9〕賈陽,徐鵬.語文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單篇教學與單元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2022(11):4-9.
〔11〕薛法根,沈玉芬.語文學習任務單元整體設計的基本問題——以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J].福建教育,2022(18):36-39.
〔12〕段宗平.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的六點創新[J].語文建設,2018(07):19-23.
〔13〕王榮生.語文課程“學習主題”辨析——語文課程標準文本中的關鍵詞[J].課程·教材·教法,2023,43(03):71-80.
〔14〕張雅靚,徐鵬.基于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學習主題辨析[J].中學語文教學,2023(03):4-9.
〔15〕郭堂英,陳家堯.基于語文任務群的學習主題確立[J].中學語文教學,2023(03):10-13.
〔18〕魏小娜.語文學習情境的內涵揭示、要素提取及設計要領[J].江蘇教育,2022(65):7-11.
〔20〕袁圓.任務:學習任務群教學中的關鍵要素[J].語文建設,2021(19):33-37.
〔22〕周文葉,陳銘洲.指向深度學習的表現性評價——訪斯坦福大學評價、學習與公平中心主任Ray Pecheone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17, 46(07):3-9.
〔23〕周文葉,毛瑋潔.表現性評價:促進素養養成[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05):94-105.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Research on Unit Teaching Design of Practical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Learning Task Group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urse
LIANG Bo, ZHANG Lizhong, WANG Zhengxiang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implement practical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learning task groups in teaching.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goal of the task group points to language use, the learning content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and advancement, and the teaching tips point to the situations, 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 Secondl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teaching design of the task group based on the unified textbook, among which the unit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e textbook unit can better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the task group and deal with the teaching dilemma. Finally, taking the eighth unit of the third grade of the unified edi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design of the task group unit based on the textbook unit.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urse; Practical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Learning Task Group; Unit Teaching Design
收稿日期:2024-02-22
作者簡介:梁博(1998-),女,河北邯鄲人,赤峰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學教育;張立忠(1974-),男,內蒙古赤峰人,赤峰學院研究生院,教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研究、質性研究方法;王正翔(1988-),女,內蒙古赤峰人,赤峰學院研究生院,應用心理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教育評價、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8JGH023);赤峰學院服務赤峰市經濟社會發展應用項目(cfxyfc201803);赤峰學院科研服務地方項目(cfxyfd201802);赤峰學院2022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項目(CFXYQNRW2229)